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自動駕駛害人還是未來?盤點各位汽車大佬是如何看待的,歡迎閲讀。
小米 SU7 高速爆燃事件,謎底還未揭開,究竟是駕駛者的問題還是車輛的問題,全民都在持續關注中。在謎底揭開之前,網絡的讨論關注點,已經逐漸完全集中到 " 自動駕駛 " 的身上。
即便,現在自動駕駛還沒放開,但在各家車企的大肆的 "0 接管 " 的宣傳下,輔助駕駛的聲量已全然被自動駕駛超越。那麼,各位汽車大佬其實是如何看待自動駕駛的呢?我們做了個盤點。
比亞迪王傳福
2023 年 3 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公開場合下,金句頻出,其中一句 " 自動駕駛就不一樣了,一個車禍就讓你這個品牌、這款車賣不動 ",讓人印象深刻。如今再看,這句話的含金量在迅速提升。
實際上,比亞迪今年雖然開啓了全民智駕,每款車型都配備了不同級别的智駕硬體和智駕功能,但需要注意和明确的是,比亞迪所推廣的,依舊是輔助駕駛。
回顧多年前,王傳福就表示自動駕駛是忽悠,彼時亦然,此時亦然,自動駕駛始終都還 " 上不了台面 ",故而宣傳自動駕駛的企業,必然是忽悠。對于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比亞迪還是分得清拎得清的。
阿維塔陳卓
在今年 2 月的阿維塔 07 Pro+ 上市發布會,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提到:" 對于智駕的普及,絕非簡單的技術下沉,先做到高級,再推進普及,要有安全的底線。"
阿維塔,智駕采用的是華為的方案,按道理來説,華為的智駕處于第一梯隊,也很受消費者信賴了,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依舊不忘強調 " 要有安全的底線 ",顯然,别説是自動駕駛,即便是輔助駕駛,第一關鍵要素不是什麼 "0 接管 ",而是安全。
深耕汽車行業多年的長安汽車,對于技術和安全,還是相當地敬畏!
長城汽車魏建軍
今年 3 月,央視連線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魏建軍再次強調了安全在智駕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他表示:" 智能駕駛汽車首先要以安全為基礎。"
2024 年 7 月前後,長城汽車在推廣智駕的時候,魏建軍就曾説道:" 智能駕駛行業還處于成長過程,安全是第一原則。為什麼講輔助、人機共駕?因為現在還不具備全自動駕駛的功能。所以説一定要在安全的基礎上,講輔助駕駛。安全是我們輔助駕駛的前提,安全第一。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
魏建軍提到輔助駕駛時,依然指明 " 安全第一 ",這和長城汽車一直以來貫徹安全是造車的第一要素的理念,是相符的。
小鵬汽車何小鵬
今年 3 月前後的業績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提到一個數據,即 " 從今年開始,在中國高等級程式智駕在中國新購車用户的滲透率将首次突破 10%,這意味着智駕需求的拐點會到來,成長曲線将會非線性的向上,即将會給整個的智駕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 "。
對于智駕,可以這麼説,小鵬是深耕者,此前堅持激光雷達方案,力求安全冗餘,但在近一兩年施行降本增效的策略後,開始大力推行視覺方案。
" 從技術上看,相信小鵬跟特斯拉是全球唯二有能力不賴于于高精地圖、不依賴于激光雷達,用一套軟體在多個車型實現全球都好用的 AI 科技的探索。" 何小鵬如是説。
小米汽車雷軍
今年 3 月 28 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時代百人會上,雷軍脱口而出:" 任何一輛小米汽車,現在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動駕駛!"
靠着一台 SU7,每月斬獲 2 萬多輛的銷量,小米汽車的發展速度,讓所有的造車企業,都沒法望其項背。
不過,一直以智能和生态作為優勢的小米,對于汽車層面的技術,還是缺乏敬畏之心。在公開的場合下,企業絕對不能以自動駕駛作為宣傳,畢竟自動駕駛目前還沒有放開。
最後
自動駕駛是未來,輔助駕駛是當下,幾個字的差别,在宣傳上就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否則,網絡上也不會出現那麼多 " 不要命 " 的人,吃着火鍋唱着歌,任由車輛自行駕駛。
不得不説,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時代,汽車大佬們的一句話,都至關重要,他們如何看待智駕,也會不經意地引導消費者去如何看待。所以,無論如何看待,安全還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