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爆款與破圈的一線之隔在哪裏?,歡迎閲讀。
今年 3 月,劇集市場終于熱鬧起來,爆款接連出現。3 月 18 日《與鳳行》在騰訊視頻和芒果 TV 的開播,以及 3 月 21 日《追風者》在愛奇藝的開播,均創下該平台今年劇集領網域的熱度新高,《與鳳行》開播 26 小時破騰訊視頻 30000 熱度,創騰訊視頻最快進入爆款俱樂部的紀錄。《追風者》也成為愛奇藝今年首部熱度破萬的爆款劇集。
而在 4 月初,這兩部分别共 39 集和 38 集的劇集也迎來了收官。可惜出乎預料的是,兩部劇集的熱度雖然依然很高,《追風者》獲 4 億彈幕、《與鳳行》在開啓超前點映後獲得眾多觀眾的追捧,但這兩部看上去十分熱鬧的劇集,哪怕在收官之時,也沒有成功破圈,更沒有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出什麼熱梗,成為引領各大社交媒體的國民級劇集。
從爆款到破圈,這道鴻溝為什麼難以逾越?如今的觀眾,究竟愛看什麼?
類型拍好看,還不夠
客觀來説,雖然《與鳳行》與《追風者》的豆瓣評分都還沒有開分,但兩部劇集都是制作精良、故事不錯,是國產劇集同類型裏平均水準之上的佳作。
作為仙俠劇,《與鳳行》選擇的兩位主演堪稱 " 頂配 ",趙麗穎和林更新此前在《楚喬傳》中就已經成為觀眾 " 意難平 " 的搭檔,這次再度攜手,分别飾演靈界碧蒼王沈璃和上古真神行止,頗有點 " 再續前緣 " 的意思,也點燃了觀眾的熱情,讓該劇在開播前就備受期待。
在故事層面,雖然人物關系和故事類型還是比較傳統的仙俠劇模式,缺少新意,但在此基礎上,也為兩位主角留出了不少成長空間,尤其是沈璃在其中所展現的女性成長,其面對困境的堅強以及自己本身較強的獨立意識,也帶給角色一定的新意。在沈璃和行止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變化都符合邏輯,彼此的守候與愛情的產生也比較自然,沒有出現過于唐突和離譜的情節。趙麗穎與林更新的演技更是遠超一般流量明星,可以将角色的層次很好地塑造出來,兩人之間的幽默互動,也讓整部劇有着良好的觀感。
比較難得的是,相比近期同類型仙俠劇在視效制作上的失衡,比如《神隐》《祈今朝》等,《與鳳行》在制作上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水準。雖然相比美劇或者電影大片,CG 視效的展現上還達不到完全 " 以假亂真 " 的水平,但已經不至于在關鍵情節上令觀眾出戲,在仙俠劇中整體完成度非常高。
同樣,作為一部民國年代劇,《追風者》的品質在同類劇集中也屬上乘,最受關注的兩位主演王一博和李沁自然不用説,都已經有不少備受好評的作品,在本劇中他們分别飾演魏若來和沈近真也受到觀眾好評。其他幾位主演王陽、王學圻的質感和演技都屬頂級,配角之一的蘭西雅也因為此前在《三體》中的表現受到觀眾矚目。
作為一部年代劇,《追風者》并沒有刻意踏入一般主旋律劇集中的套路,以金融作為切入口,很新穎地體現出解放前上海鮮為人知的剖面之一,也讓觀眾看到特定年代下,高知人群的心理狀态如何發生着轉變,比如王陽飾演的沈圖南,就從國民黨高級顧問轉變成為 " 孤雁同志 "。随着故事的發展,人物也面臨情景變化帶來的抉擇,不止魏若來和沈近真,沈圖南和張天陽飾演的林樵松都有着明顯的人物弧光。
而在制作層面,導演姚曉峰為了還原老上海的煙火氣,帶領團隊精确還原了上海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風貌,包括七寶老街的整體再現,為整部劇的整體質感帶來很大的提升。這種讓角色落在生活上的質感,也是過去諜戰劇中所少有的。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説,都能看到《與鳳行》和《追風者》本身品質并不存在問題,但可能對如今的觀眾來説,僅僅常規類型劇中做到上佳表現,可能并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滿足觀眾現實投射,情緒價值地位一再提升
必須要承認,在當下市場,想要打造一部足以破圈的國民級電視劇,比過去要難上許多。
分眾市場在事實上的形成、短視頻對觀眾注意力的分散、直擊觀眾核心情緒價值且飛速成長的短劇,都對傳統的長篇電視劇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當觀眾的口味已經發生變化,我們無法讓時間倒轉,只能在既能迎合又可引領的夾縫中,找到一條艱難的成功之路。
回顧 2023 年,《狂飙》和《繁花》的破圈之路其實也有所不同,一個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另一個是厚積薄發、志在必得。張頌文在《狂飙》之前已經累積極高業内認可度,全員演技派陣容,缺少年輕流量演員反倒成為一種優勢。《繁花》更是十年磨一劍,用最豪華的上海陣容,以最華麗的形式呈現給觀眾一出新時代的 " 上海往事 "。
關鍵元素容易復制,成熟的類型可以找到方法論,但能否真的破圈," 天時地利人和 ",一個都少不了,運氣也很重要。
成熟的類型是一把雙刃劍,能保證劇集的影響力下限,但當整個類型的熱度由高轉低之後,又會變成影響力難以更上一層樓的桎梏。
《與鳳行》的古裝仙俠劇和《追風者》的諜戰年代劇都是曾經盛極一時的類型,從《仙劍奇俠傳》到《陳情令》,從《潛伏》到《偽裝者》,這兩大類型曾塑造過眾多經典國民劇,令觀眾們念念不忘。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大量的同質化嚴重、良萎不齊的内容扎堆出現,讓觀眾早已審美疲勞,這兩大類型在觀眾心中失去新鮮感、開始走下坡路也是不争的事實。
而且必須承認,播出的 " 天時 " 方面,與電影的檔期相似,觀眾是否放假非常重要,《狂飙》正是在春節期間瘋狂制造話題,《山河令》《蒼蘭訣》也是在暑期獲得巨大流量。" 人和 " 方面,仙俠劇的觀眾平均年齡層偏低,正因學生群體是重要目标觀眾,在暑假期間播出,天然容易獲得更多關注。當學生們在 3、4 月面臨繁重學業,以及職場新人正在為新一年的工作計劃焦頭爛額時,也就少了觀看與讨論的時間。
到底現在更普遍、大眾的觀眾愛看什麼、愛讨論什麼?回顧 2023 年從年頭到年尾的破圈國民劇《狂飙》和《繁花》,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啓發。
從故事背景上來説,《狂飙》與《繁花》都與當下的觀眾接近,但又沒有完全與現實重疊。兩者的開端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二十多年的跨度雖然有一定距離,但随着故事的開展,角色們所經歷的,正是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國經濟持續騰飛的黃金時代。而主角們正是憑借經濟騰飛和時代變革中的紅利,完成了階級躍遷。
《狂飙》的成功,正是在于将 " 高啓強 " 這個人物塑造地格外成功,讓觀眾充分跟随他走完了從底層逆襲的一生。雖然他為了追求成功走上了歧途,但這一路上,他的摸爬滾打都格外真實且生動,每次踏上一級台階,都伴随了許多的艱難與挫折,而他本人有情有義的個性,也具有不弱的人格魅力。
在《繁花》中,胡歌所飾演的阿寶也是一名由底層逆襲而來,很快在上海灘闖出一片天的寶總。而他與幾位女性所展開的愛恨情仇,那份動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他自身的傳奇之上。更何況,《繁花》在王家衞的執導下風格化顯著,在視聽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孤品,使用的成本也遠超一般劇集,為觀眾獻上了不輸大銀幕的視聽盛宴,主角們也都仿佛籠罩在金色光環中耀眼。
可見,當劇集擁有某些情緒能夠與觀眾達成共情的主角,或許更可能打動當下的觀眾、破圈成功。
這種共情可能與過去的略有區别。在曾經的爆款國民劇中,觀眾的審美和喜好更加多樣,可以是穿越回古代與王爺談戀愛受到保護的小女生,也可以是闖蕩仙魔兩界卻無法得到一位女性真心的大英雄,其中也有不少破圈國民劇讓主演成功晉升 " 頂流 ",包括肖戰、王一博、王鶴棣,以及更早一些的楊紫、李現等等。
如今的觀眾,可能更願意看到一種 " 與自己相關 ",并且滿足自我在現實中相對難以實現的情緒投射。" 逆襲 ",正是其中最核心、重要的情緒之一。
這樣的觀劇趣味,與當下的時代環境也息息相關。相比電影,觀眾對劇集的需求會更加具體,如果觀看電影只是為了感受短短兩小時的奇觀,劇集起到的是一種長時間的陪伴效果。
當下年輕人所經歷的是怎樣的生活呢?工作不再是為了實現夢想,考研、考公成為主流,躲不開的是裁員與減薪。尤其在大城市,大廠穩定且高薪工作好像已經成為昨日傳説,不少傳統行業也面臨產業更新的陣痛,也正因此,《年會不能停!》裏的 " 廣進 " 計劃才能引起如此多觀眾的共鳴。而高昂的房租、消費并沒有減少。面對生活的困境,不少觀眾與其在小熒屏上尋找遙遠的 " 夢境 ",不如想辦法找尋更多如何彌補現實中自己内心的那份虧欠。
在虛構中讓自己 " 揚眉吐氣 ",這樣的情緒需求逐漸成為主流。
甚至将視野擴大," 逆襲 " 的故事早已不止于劇集,近兩年爆火的短劇行業才是将其發揮到極致。無數吸引觀眾持續付費觀看的短劇,都将逆襲作為核心主題。對觀眾來説,生活中可能極少有機會成功逆襲,但在短劇中做點 " 白日夢 " 總是沒錯的。短劇充值流水破億這樣的新聞背後,承載的是眾多普通觀眾渴望得到成功的美好願望。
另外,價值觀能否 " 正确 ",也成為影響劇集口碑和傳播的重要标志。比如女性意識的覺醒也逐漸開始成為主流,也讓原本成熟的市場環境再起變化。有不少重要類型,比如仙俠劇、青春劇、偶像劇,核心基礎就是戀愛關系的建立,但如今,要是再去找個 " 霸總 " 來談戀愛,少不了油膩與爛俗。但如何在表達女性獨立強大的同時,滿足不同欣賞水平的觀眾,卻又對創作者提出了極大的考驗:多一分會 " 趕走 " 普遍男性觀眾,少一分會令女性觀眾認為 " 挂羊頭賣狗肉 "。
當然,并不是沒有解法,《繁花》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劇中對玲子、汪小姐和李李的刻畫就十分精準且動人,但這背後是頂級電影導演王家衞幾十年來對持續創作出經典女性角色的沉澱,她們建立在《重慶森林》《花樣年華》《一代宗師》這樣的高山之上,是其他任何創作者都模仿不來的。
在最後,我們無法預測 2024 年第一部真正具有破圈效果的國民劇集将會在何時誕生,不過在市場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把握了當下的觀眾的普遍生活環境與心态,也更好地懂得如何與觀眾達成默契。從類型出發進行創作的同時,讓人物與故事更貼合市場情緒,可能是如今擺在影視劇主創面前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