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清新資本胡宇晨:CCER重啓進入倒計時,碳資產開發規範仍需補足,歡迎閲讀。
與曾經的 " 滾燙 " 相比,雙碳 / 新能源賽道已迎來 " 去泡沫 " 的下半場,一級市場投融資風向正悄然改變。在此背景下,36 碳發起 " 談碳 · 投資人 " 欄目,希望通過深度對談,傾聽來自一線投資者的聲音,探索產業周期和投資周期下,新能源賽道的未知與可期。
" 談碳 · 投資人 " 第一期,36 碳專訪了清新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宇晨和清新碳和合夥人陸玄。CCER 重啓前夜,碳資產開發在很多地方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但市場依舊存在魚龍混雜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清新碳和建立起一支專門聚焦碳資產領網域的氣候基金,并已在 6 月初完成首次關賬。不同于以往的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該基金重點投向以生态和綠色能源為基礎的新型碳資產。" 碳匯熱 " 背後,變現碳資產真的那麼容易嗎?中國碳市場還有哪些亟需完善的地方?
文 | 呂雅寧
編輯 | 蘇建勳
" 目前正在抓緊啓動全國統一的温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啓 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 今年 5 月,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生态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在一場高峰論壇中表示。
這個表述已從此前的 " 盡快重啓 ",明确為 "争取年内重啓",倒計時再度提速。
在我國,碳交易市場可分為強制交易市場和自願交易市場:一類為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一類就是以 CCER 為交易标的物的自願減排市場,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特定項目。
但 CCER 關停已超過五年,重啓這一機制将成為補齊碳市場的重要拼圖。
所有身處 " 碳圈 " 的人都在密切關注這項進展,清新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宇晨就是其中之一。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胡宇晨帶着團隊去了很多地方。從内蒙到新疆,從江浙滬到贛粵閩,凡是生态資源豐富的地方,大家都考察了個遍。
林業碳匯是這類地區的重要碳資產。作為 CCER 的主要項目之一,林業碳匯已在多個試點城市產生交易,未來也有望成為納入全國碳市場的主要產品類型。
" 普遍現象是這些地方雖然林業資源豐富,但大多數地區對碳資產的概念還在初級階段,要麼沒聽説過;要麼就是認為只要手握林草資源這個‘金飯碗’,就能通過碳匯交易快速變現。其實很多地方能開發的标準碳資產,甚至連 1/3 都不到。"
胡宇晨把這個現象稱為碳資產開發的 "兩個極端化"。由于當前各類資產的開發規範性不足,市場魚龍混雜,缺乏專業的資產開發公司,以及可靠的資金來源。
"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今年建立起一支專門聚焦碳資產領網域的氣候基金。不同于以往的一級市場股權投資,該基金聚焦于可以產生碳資產的項目。這類項目具有明确的市場定價,清新碳和氣候基金會幫助項目在更好的碳管理模式下獲得更高的收益,讓低碳產業和碳市場形成良性聯動。"
作為創投圈的資深老兵,胡宇晨有近 20 年的投資經歷。2017 年,胡宇晨創立清新資本,專注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領網域,曾投過北新新能源、樂駕新能源、萬物新生 ( RERE ) 、愛回收愛分類等明星項目。
目前,清新資本已切入雙碳賽道,并成立碳資產管理公司清新碳和,這是一支更加聚焦碳基金、低碳資產投資的團隊,與清新資本共享雙碳投資生态。
6 月初,清新碳和首支人民币氣候基金完成首次關賬。據悉,該基金重點投向以生态和綠色能源為基礎的新型碳資產。
有業内人士表示,如果説 2021 年是全國碳市場元年,那麼 2023 年或将可以稱之為碳金融爆發年,更多元的碳金融產品、利好政策不斷湧現。伴随 CCER 重啓信号逐漸明朗,以及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在即,中國碳交易市場的參與度、活躍度會持續提升。
不過," 碳匯熱 " 背後,變現碳資產真的那麼容易嗎?中國碳市場還有哪些亟需完善的地方?
近日,清新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宇晨和清新碳和合夥人陸玄接受了 36 碳的專訪。
清新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宇晨及清新碳和合夥人陸玄
以下為采訪實錄,經 36 碳整理編輯:
不是所有資產都能靠賣 " 碳 " 變現
36 碳:清新碳和發行首支人民币氣候基金,其獨特性體現在哪裏?
胡宇晨:目前市面上的氣候類產品大部分以綠色信貸為主,另外還有以投資股權項目的大型基建、技術等產品為主。我們目前發行的氣候基金更加聚焦在可以產生碳資產的項目類型上,主要圍繞三大類,一是碳配額;二是碳信用,國内最主要的就是 CCER;三是一些碳普惠產品,各地方已有很多實踐。
特别是一些和鄉村振興挂鈎的碳匯產品,以及新型綠色能源如氫能、生物質發電等項目,也在關注範圍内。
36 碳:關于碳資產的投資,相比清新資本此前在一級市場上的股權投資,有哪些差異?
陸玄: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更聚焦、更标準化的金融產品。無論是哪種減碳領網域產生的碳資產,最後開發出來的產品是高标準化的金融產品,有明确的市場定價,可以在一級半甚至二級市場進行直接交易,流動性強,這和一級市場股權投資有非常大的區别。
這支基金也和行業領先的低碳服務商金諾碳投進行戰略合作,希望能聯手培育碳資產領網域的創新生态。
36 碳:CCER 重啓後,清新碳和主要關注的是存量資產還是增量資產?
陸玄:根據生态環境部的最新表述,年内重啓 CCER 的概率更大了。
2017 年 CCER 關閘的時候,大部分的存量資產都是集中式風電、光伏等項目,目前市場存量資產已經不多。CCER 重啓後,結合國家鄉村振興等政策偏向,生态類產品如林草碳匯、農業碳匯產品的市場增量空間還很大,利用技術手段讓生态環境的固碳能力提升,清新資本會更多關注這部分增量資產。
36 碳:目前碳匯產品在國内市場比較分散,市場化程度極低,這種情況下怎麼開發碳資產?
胡宇晨:我們的合作項目以國有林場這種大型項目為主。這類項目產權清晰,且都有資產歸屬 / 管理公司,整體資質和運行規模都比較完善。
但目前碳匯市場也有亂象,如誇大林業資源的資產開發價值。其實林業種類、產權歸屬,在碳資產開發的方法學中都有很嚴格的要求,并不是所有林業資源都能變成碳匯,比如只有帶來額外性的造林或經營項目才可以參與碳匯開發,而原始森林、果樹等經濟林都不行,這其實就把大部分的林業資源排除在外了。
目前碳資產開發市場良莠不齊,對于業主手中可開發的碳資產,更需要有專業機構和團隊參與進來,我們希望這支基金能助力提升市場規範性和透明度。
36 碳:您提到碳資產市場開發欠缺規範性,其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胡宇晨:第一是資金合規性,就像做股權投資一樣,未來我認為會有類似于中基協這種組織來核查整個資金來源,包括團隊專業能力等。目前可能還沒有那麼完善,但未來肯定是這個趨勢。
第二是資產合規性,很多碳資產來源五花八門,產權不明,或者存在漏洞、灰色地帶等。目前各類碳資產的產權歸屬問題還在逐步規範的過程中。
第三是開發流程的規範性,比如開發服務商的資質必須要經過篩選。未來 CCER 要在全國交易所交易,各類碳資產品種将更明确,那麼各環節的開發流程都應更規範,具備專業資質和落地實操案例。
中國碳市場還将迎來兩個拐點
36 碳:投資決策中,清新資本如何評估各類氣候產品項目的價值?
陸玄:當前我們推出首支人民币氣候基金,希望實現多樣化碳資產的全面覆蓋,進行多元化、多層次、多市場的布局。碳額度、碳信用裏的品種非常多,我們盡可能從全類别、全產品線中挑選最優質的項目。第二還要考慮項目能否給當地帶來貢獻,比如會選擇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項目,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第三,我們會看這些項目是否和清新資本的股權投資企業有聯動,比如碳普惠產品就可以幫助節能和氫能被投企業提升資產收益率。
36 碳:氣候產品的項目價值也與碳價有關。相比歐洲碳市場,目前中國碳市場的碳價格還比較低,這如何影響市場發展?
胡宇晨:碳市場的目的是通過金融工具和市場機制的方式促進碳減排,它本質上是增加高排放企業的排放成本。成本越高,企業去節能改造的動力就越強。另一方面,能給新能源、低碳資產增加額外收益,形成正向資金流。所以如果碳價太低,是無法起到撬動作用的。
我認為中國的碳市場價格未來還将迎來兩大拐點。
第一是要和國内平均降碳成本相當。企業進行碳減排的邊際成本大約是250 元 -300 元人民币 / 噸。如果碳價低于這個價格,大家都會去買碳匯,不會真正投入節能改造。
第二是和國際碳價接軌。目前歐洲的碳價已經超過 100 歐元 / 噸,其實減碳邏輯是全球統一的,所以理論上全球碳價應該要有個銜接機制。
36 碳:中國碳市場要盡快達到這兩個拐點,還要滿足哪些關鍵因素?
胡宇晨:首先是市場參與度,目前只有發電一個行業被納入碳市場,石化、化工、建材 ( 包含水泥 ) 、鋼鐵、有色、造紙、航空這七個行業也将陸續被納入交易體系,市場的買方範圍擴大後,對碳資產的需求也會增加,提升碳市場活躍度。
第二是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入市交易,今年年初有 6 家券商獲證監會準入自營碳交易業務。以往碳市場是單邊的,只有控排企業和碳信用提供方,一年交易一次。當更多的金融機構入市交易後,可以增加交易換手頻次,提升碳市場流動性。
第三是基于碳關税的壓力。2027 年 1 月 1 日起,歐盟将正式全面開征碳關税,這是來自外部環境的減碳壓力。這些因素疊加之下,未來碳價是呈現上升趨勢的。
36 碳:當前聚焦雙碳領網域的投資機構非常多,清新資本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胡宇晨:實現雙碳目标是一個 "開源節流" 的過程,我們的投資邏輯也與之相符。
" 開源 " 是在能源類型中增加新能源比重。清新資本主要投資新能源資產的應用場景,比如儲能、充換電等電池使用場景。同時也會看創新性的電池材料設備,比如制氫設備等。
" 節流 " 是在消耗側,通過節能環保技術,在各種高能耗場景通過設備的更新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我們關注 IDC(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循環經濟等方向,此前投資的萬物新生(RERE)就屬于這個領網域。
當然,我們也非常關注碳金融和碳服務這類項目,例如我們的被投企業金諾碳投,就是利用專業能力和金融創新的工具,加速 " 開源節流 " 的過程。
36 碳:您今年在雙碳賽道上的關注重點會是哪些?
胡宇晨:我們比較關注氫能,伴随氫能應用場景、商業模式逐步完善,今年氫能發展向好。目前大家認可的方向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即 " 綠氫 "),并将綠氫用于加工綠氨、甲醇等工業基礎原料,從而實現工業領網域脱碳。
清新資本主要關注雙碳賽道的早中期項目,這類項目技術路線迭代比較快,且從技術本身到產業化需要一年左右的周期。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現在新能源產業中後期項目的去庫存問題,我認為短期的市場化波動很正常,不太影響我們對早期創新技術的判斷,包括這次成立氣候基金產品也是基于同樣的思維方式,希望聯合各方做前瞻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