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見證歷史!日經指數開盤衝高,超過35年前泡沫時代的峰值,歡迎閲讀。
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温世君
編輯 | 陳弗也
出品 | 棱鏡 · 騰訊小滿工作室
2024 年 2 月初,日本東京迎來入冬以來首場 " 警報級 " 大雪,但寒冷天氣卻絲毫不影響股市的火熱。
或者説,當下的日本股市正在一個創造歷史的節點上。
2 月 13 日,日經平均指數(日経平均株価,Nikkei 225)單日上衝千點,盤中擊穿标志性的 38000 點。2 月 22 日開盤,指數一度衝上 38924.88 點, 衝破 1989 年泡沫時期的歷史最高收盤點數。
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經平均指數在盤中升至 38957.44 點,報收 38915.87 點。這是 1980 年代最後一個交易日,也是日本 " 遍地流金 " 的泡沫經濟時代邁上巅峰、盛極而衰的轉捩點。
随後,股市大跌,地產緊接着崩盤,銀行、證券公司紛紛破產,日本資產價格持續縮水。泡沫破裂之後,是長期的經濟不振,杠杆低位、就業不足、消費低迷、通貨緊縮。" 失去的 10 年 " 過去了,又是一個失去的 20 年、30 年 ……
至少從股市來看,收復失地,日本用了 35 年。
35 年來少見的漲勢,豐田市值正式超過茅台
日經平均指數反映的是東京證券交易所核心主機板(東証 Prime)成交量、流通性最高的 225 支股票股價走勢。自 1950 年 9 月 7 日開始編制,是日本股市枯榮最重要的參考指标:
1990 年第一個交易日開始,日經平均指數從歷史高峰開始震蕩下滑。1992 年 3 月,指數跌破 2 萬點。2001 年,美國發生 "911" 事件,日經平均指數跌破 1 萬點。
美國次貸危機蔓延成為全球金融危機,2009 年 3 月,日經平均指數跌至 7054.98 點。這是泡沫經濟後,該指數的最低點。
2010 年代," 安倍經濟學 " 三支箭(寬松貨币、積極财政、調整結構)下,經濟基本面得到逐步改善,日本股市緩慢復蘇,并從 2017 年末開始,持續在 2 萬點上方運行。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該指數在這年 3 月下跌到 16552.83 點的低點。但這也成為醖釀本輪牛市的一個轉捩點。
為對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刺激政策開始落地,市場也迎來一輪大回調。2020 年 5 月,日經平均指數回到 2 萬點上方。
2023 年開始,一些積極的因素巧合般地疊加在一起:日本經濟復蘇數據持續釋放,生成式 AI(人工智能)帶來了科技股市熱潮,寬松的貨币環境下日元貶值推動出口、旅遊增長,核心城市地產價格明顯上漲,地緣政治、戰争帶來的國際避險資本流入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敦促低股價公司改革政策的出台 …… 日股開啓了一輪牛市。
到 2023 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日經平均指數收盤 33464.17 點,一年時間上漲了 7369.67 點,漲幅 28.2%,創造了自 1989 年以來最大的單年漲幅。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蔡瑞認為 2023 年以來日本股市完成蜕變," 實現了從估值陷阱到價值窪地的轉變,得益于短期周期性因素和長期結構性變化的疊加作用。"
2024 年開始,日本股市火熱的勢頭不減。2024 年開年不到兩個月,日經平均指數又迅速上衝超 5000 點,直接重返泡沫時期的歷史高點。
具體到公司層面看,據《棱鏡》統計,日經平均指數 225 家成分股中,有 189 家自 2023 年初至今為上漲狀态。其中,市值最大的前 50 家上市公司,更是全部收漲。
日經平均指數成分股市值最大的 20 家公司 2023 年至今股價漲幅情況。來源:作者繪制,數據時間截至 2024 年 2 月 20 日。
汽車是日本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汽車相關就業人口占到 8%。并不意外的是,豐田汽車穩坐日股市值頭把交椅。
2023 年,佐藤恒治取代豐田章男出任社長,這位非豐田家族的新任社長喊出 " 電動車就是豐田的未來 "。這一改豐田汽車往日相對保守的姿态,再疊加本輪牛市,股價飙升。
新的紀錄已經誕生:2024 年 1 月 23 日,豐田汽車收盤市值漲至 48.80 萬億日元(2.34 萬億人民币),超過了日本電話電報公司(NTT)在 1987 年泡沫時期創造的市值紀錄 48.67 萬億日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 2024 年第一個交易日開始,豐田汽車市值就已經正式超越 A 股市值冠軍貴州茅台。
截至 2024 年 2 月 20 日,豐田汽車市值已達 55.7 萬億日元(2.67 萬億人民币),自 2023 年以來累計漲幅 94.11%,幾近翻番。目前,豐田汽車市值位列亞洲第二,大幅高于三星電子的 434.6 萬億韓元(2.34 萬億人民币),僅次于台積電。
巴菲特青睐綜合商社股,其中一家創下投資中國的紀錄
綜合商社股的行情,是本輪日股牛市的一個剖面。
從 2023 年首個交易日,到 2024 年 2 月 20 日,一年多時間,日本五大綜合商社股價全面飄紅:三菱商事上漲 127.31%,三井物產上漲 71.18%,住友商事上漲 69.97%,丸紅上漲 69.18%,伊藤忠商事上漲 64.22%。
最直接的推手是巴菲特。
2023 年 5 月,伯克希爾 · 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向四萬名參會者説:" 我感覺在日本部署的資金,要比在中國台灣(部署的)要好。"
之前的 2023 年 4 月,伯克希爾 · 哈撒韋剛剛宣布提高日本五大綜合商社投資比例——從 5% 增持到 7.4%。
2020 年,伯克希爾 · 哈撒韋首次買入日本五大綜合商社股票。在 2023 年這次伯克希爾 · 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用他典型的邏輯,解釋了持有日本商社股的原因。
" 日本的事情很簡單。" 巴菲特説," 我喜歡看公司的數據。這裏有五家非常、非常靠譜(substantial)的公司,能看懂的公司。"
随着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這次增持,流入五大綜合商社股票的資金,至今都未停歇。
2023 年 5 月 5 日,伯克希爾 · 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在美國内布拉斯加州小城奧馬哈舉行,數萬人參加的股東大會,場外如嘉年華一般。來源:視覺中國
什麼是綜合商社?
簡言之,就是一種頗具日本特色的大型企業集團,其核心業務圍繞商品貿易展開,并逐步開始涉足貿易產業上下遊,同時也會依靠資金優勢發展金融、投資業務。這些大型綜合商社業務遍及全球,投資、持股企業眾多,甚至橫跨數十個行業。
商社是日本特有的企業形态。因此在英文環境下,往往直接使用 " 綜合商社 " 的日語音譯 "sogo shosha"。
以伊藤忠商事為例,產業涉及紡織、服裝、機械、金屬、能源、化工、食品、糧油、地產、金融、消費等領網域。伊藤忠商事發射過日本第一顆民間通信衞星 "JCSAT-1",也生產嬰兒紙尿褲用的無紡布,龐大的產業矩陣中當然也包含一些大眾消費品牌:全家便利店、都樂香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伊藤忠商事還是中國巨無霸央企中信集團港股上市主體——中信股份(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資產)的股東。
2015 年 1 月,中信股份引入伊藤忠商事、泰國正大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後兩者各占 50% 的合營公司 " 正大光明 ",斥資 800 億港元買下中信股份 20% 的股權。
按照當時的匯率,這筆合并約為 "1 兆日元 " 的投資刷新了日本對華投資紀錄,也讓伊藤忠商事登上了日本新聞的頭條。
中信股份 2023 年中期報告顯示,正大光明依然持有中信股份 20% 的股權。也就是説,截至該報告期末,伊藤忠商事沒有賣出離場。
外資仍在湧入," 土著 " 卻在離場
巴菲特加倉綜合商社算是吹了一次日經平均指數衝鋒号。但更準确地説,外資是日本股市重要的能量,也是本輪牛市的重要推手。
日本《外匯及外國貿易法(外國為替及び外國貿易法)》等法律明确規定,任何公司或個人,包括外國投資人,均可自由交易外匯。
日本證券市場的外資比例不低。2023 年 7 月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市企業股東情況調查顯示:以投資金額計算,外國投資者占比為 30.1%。神户大學教授岩壺健太郎在 2021 年的研究中顯示,從日本股市交易量上看,外資占比是 60% ——很顯然,外資的買賣行為要活躍得多。
在 2023 年啓動的這輪牛市中,很多外國投資者正是将日本股票較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的估值 " 更便宜 ",作為買入的理由。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則給出了另一個觀察視角:數據上看,近十年日股表現與日本經濟的相關性有限——因此日本經濟自身的發展," 可能都不足以解釋本輪日股的優異表現 ",反而是 " 外資流向對日股影響較大 "。
到了 2024 年,經過一輪上漲的日本股市 " 性價比 " 優勢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但境外資金仍在湧入。
日經新聞報道顯示:海外投資者在 2024 年 1 月淨買入超 2 萬億日元(960.33 億人民币)的現貨日本股票。報道稱,這些海外投資不僅僅是短期套利的對衝基金,也包括 " 以數年為部門進行投資的亞洲、歐美養老金基金 " 。
到了 2024 年 2 月,海外投資者買入節奏并無停歇。
東京證券交易所數據,2 月第一個交易周(5 日至 9 日),海外投資者買入 3663 億日元(175.80 億人民币)的現貨股票,為連續六周淨買入。
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随着指數逼近歷史性的高點,一些日本本土的金融機構甚至在賣出離場,一些散户也在徘徊。
2 月 5 日至 9 日這周,信托銀行已經連續第五周淨賣出,賣出了 5490 億日元(263.48 億人民币)。
個人投資者很顯然更情緒化一些。2024 年 1 月的第三周,日股的個人投資者連續六周為淨賣出,似乎有逃頂情緒。但随着指數的繼續拉升,情緒翻轉,又轉為買入。2 月 5 日至 9 日這周,個人投資者淨買入 2277 億日元(109.29 億人民币),亦已是連續三周淨買入。
針對這一現象,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師王健表示," 市場上漲和資金流入是相互促進的,階段性高點後散户情緒有所波動,恐高心理和加倉衝動也會并存,但整體上散户更傾向于越漲越買,跟随市場。"
當然,目前日本股票市場散户比例不高。
但日本也曾經歷過一個散户時代,在高峰期,個人持股占到市場資金的 37.7%。但随着泡沫破裂後的數十年的股市低迷,個人持股的比例持續走低。甚至出現了一個現象:由于泡沫時代股民的逐漸年長,形成了老年持股者将股票變現的趨勢,以方便後代分割、繼承财產。
到 2019 年,日本股票市場個人持股比例達到了歷史最低:16.5% ——相較于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期的這個數字是 35%。
但在此之後,随着股市的回暖甚至牛市的到來,這個數字開始回升。同樣是 2023 年 7 月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市企業股東情況調查顯示:個人持股的市場資金占比已經回升到 17.6%,為 2014 年以來最高。
當然,目前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本土銀行、信托的賣出,畢竟作為 " 土著 " 投資者,他們可能會更深刻地理解本次日股的牛市。
股市站在高峰,但經濟衰退的警報尚未解除
2024 年至今,日經平均指數衝擊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但後續的動力,顯然已經與 2023 年不可同日而語。幾大核心利好,能否持續?
日元大幅貶值創下十年低點,出口提振推動股市向好。但随着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抬升,日元貶值的空間并不是無限的。
經歷了三十年的低通脹甚至通縮之後,日本在 2023 年出現通脹的歷史新高。但通脹數據能否持續,通脹本身能否讓喜歡持有資金的日本企業持續加大投資,能否持續拉動 " 低欲望社會 " 的消費,依然是未知數。
地緣政治、戰争帶來的避險資金流入也是重要推力。但這樣的意外因素,自然不能作為長期評估股市走向的指标。
2023 年,日本個人養老金儲蓄賬户(NISA)大幅提升投資免税額度政策釋出。雖然 2024 年政策正式落地,市場也在期待更多散户資金入場。但也要考慮到,政策帶來的積極預期,之前已被市場充分消化。
更不用提随着牛市的持續,很多股票已經 " 不再便宜 ",估值已在高位。而 " 便宜 ",曾是海外投資者進入日本市場的重要指标。
2022 年 12 月 30 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當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儀式上敲響收市鍾。來源:視覺中國。
更為本質的問題是,現在就判斷日本過去幾十年的經濟走勢徹底反轉,為時尚早。一些長期衰退的警報依然在蜂鳴。2023 年 1 月,日本所有都、道、府、縣人口全部同比減少,為自 1973 年啓動調查以來首次。出生率創下新低,人口問題似乎無解。
本輪行情下,日股的半導體、科技股,随着 2023 年的人工智能的突破發展,踏上浪潮之巅。但在本輪科技革命中,日本在新技術、新產業的創新領網域是相對缺位的,這極大地限制了市場的 " 想象力 " 空間。畢竟股價是為預期買單的。
雖然日本在 2023 年創造 1991 年以來的最大的名義 GDP 增幅—— 5.7%。但在 " 便宜日元 " 貨币貶值策略下,全年 4.21 萬億美元(30.24 萬億人民币)的 GDP,已經被德國反超,跌至全球第四。
這是 1972 年以來,日本首次退出全球三大經濟體行列。火熱的股市背後,日本的寒意也不僅僅來自二月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