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OPPO Find X8s 首發評測:很窄很極致,很小很強大,歡迎閲讀。
這段時間,全新的 OPPO Find X8 系列手機可謂是數碼圈的絕對焦點了,不管是小屏的 Find X8s 還是行業唯一直屏超大杯的 Find X8 Ultra,預熱以來的一舉一動便備受矚目。好在今天 OPPO Find X8s 終于迎來全方位的解禁,盡管距離產品發布會還有整四天的時間。
市場對小屏高端手機的呼聲由來已久,一款很小很強大的手機,自然是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
那麼 OPPO Find X8s 體驗如何?除了極窄邊框和單手掌控這些優勢之外,還有哪些令筆者印象深刻的體驗?
接下來,IT之家就帶來這款新機的上手體驗。
一、設計篇
和半年前發布的 OPPO Find X8 相比,盡管 X8s 名稱多了一個"S",但它并非 Find X8 的迭代機型。準确地説,一同發布的 OPPO Find X8s⁺才是 Find X8 的迭代款。
而尺寸小一号的 Find X8s,更像是 Find X8 家族的"mini"版本。當然,文章開頭已經強調過了,這是一款很小很強大的手機,并沒有因為尺寸 mini 的原因,在核心配置上縮水。
具體來説,OPPO Find X8s 采用了 6.32 英寸 1.5K+ 120Hz LTPO 小直屏,分辨率為 2640*1216,擁有 460PPI。
在護眼方面,搭載 OPPO 自研護眼技術方案,支持 3840Hz 高頻 PWM 與類 DC 調光方案,以及 「舒适色温」功能。
點亮螢幕後,OPPO Find X8s 的這塊小直屏極窄邊框絕對會讓你直呼驚豔 —— 四邊等寬僅為 1.25mm,這是全球最窄的四等邊,超越了 iPhone 16 Pro 的 1.34mm 和三星 Galaxy S25 Ultra 的 1.32mm。
可以説,OPPO Find X8s 在有限的尺寸内為用户提供了最大的顯示區網域。而這一切都得益于第二代芯片級螢幕封裝工藝,源于 OPPO 自產自研的國内唯一條芯片級螢幕產線,官方表示其精度可達 0.02-0.03 毫米,是傳統生產線精度的 30 倍。
砸了錢到底是有效果。
也正如此,OPPO Find X8s 拿在手中時,極窄邊框所帶來的精致感達到了新的高度,完全稱得上驚豔了。
讓筆者更為驚豔的,還有 OPPO Find X8s 極佳的握持手感。
OPPO Find X8s 的長寬分别為 150.59mm、71.82mm,厚度則僅為 7.73mm(月光白),重量僅為 179g。
和 iPhone 16 Pro 相比,二者機身尺寸近乎相同,但 Find X8s 卻輕了整整 20g,相當于半個雞蛋的重量。
也正如此,OPPO Find X8s 擁有與 iPhone 16 Pro 相當的單手握持掌控感,手感卻更勝一籌,是格外舒适和自然。
尤其是當你習慣了動辄 200g 的手機,握住 OPPO Find X8s 之後,會有種久違的親切感,就像是又回到了十多年前智能手機初代時期的那般純粹 —— 手機不再是沉甸甸的負擔,當你握住它時,能真切感受到十足且自信的掌控力。
而此時手機更像是一個藝術品,即便不使用,也願意拿在手中反復摩挲、細細品味。
不得不説,數碼產品往往越小越精致,OPPO Find X8s 正是如此,小巧的身形為小屏愛好者提供了非常高的情緒價值。
OPPO Find X8s 全系高透霧面玻璃背板,IT之家此次拿到的為"月光白"配色,這是一種非常柔和、温暖的白色,帶一點點的暖調,有點接近象牙白質感,非常克制。
霧面玻璃也帶來了絲滑的磨砂觸感,與之搭配的,則是高亮金屬中框。
細節上,OPPO Find X8s 上中框一側,加入了一枚全新實體快捷鍵,可長按啓動「AI 一鍵閃記」功能,也可以通過自定義,快速打開相機、成為拍照鍵,又或者是打開手電筒、翻譯等等。
攝像頭部分,OPPO Find X8s 延續了 Find X8 系列的"寰宇"設計風格。
鏡片内藏有三顆鏡頭有序排列,中間隐約可見哈蘇 logo。
Deco 圈采用一體式金屬成型工藝制成,并且在 Deco 圈之外還增加了一圈"靈感之環"。
值得注意的是,Find X8s 的鏡頭模組并不算特别凸起,其直徑僅為 45 mm,整體高度也只有 2.97 mm。
從產品的整體 ID 設計來看,OPPO Find X8s 依舊是延續了家族的"果味"風,整機線條簡潔、造型純粹,不過确實也少了一些"Find"本該有的辨識度。
回顧之前對 OPPO Find X3、X5、X6 和 X7 的評測,筆者曾對 Find 系列獨樹一幟的設計贊不絕口。
在筆者看來,Find 系列一直是一個在設計上極具内斂與感性氣質的產品。即使在 Find X7 時代,不可避免地選擇了大圓形鏡頭模組,但仍通過光刻工藝在金屬 Deco 上復刻了相機光圈的機械質感,展現出了屬于自己獨特的風格。
從某種程度上講,Find X8s 似乎開始從"先鋒"向主流妥協,少了一些屬于"Find"的堅持,這種設計方向的轉變,或許是 OPPO 為迎合更廣泛市場做出的策略調整。
當然,筆者并不否認,OPPO Find X8s 依然是一款設計非常出色的手機。
如果説前幾代的 Find 手機的"美"是有争議性,而在 Find X8s 上,則是沒有争議性的美 —— 這是一種更易被大眾接受的美學設計。
而尤其是 Find X8s 正面那近乎無邊的極窄邊框和一手掌控的握持手感,可謂一見傾心,觸之難忘了。
二、影像
OPPO Find X8s 的後置影像系統采用三攝組合,規格為 5000 萬像素主攝、5000 萬像素超廣角和 5000 萬像素 3.5X 潛望長焦。
其中,主攝搭載 LYT-700 傳感器,擁有 1/1.56 英寸感光面積、f/1.8 光圈、等效 24mm 焦距,并支持 OIS 光學防抖;超廣角采用 JN5 傳感器,1/2.75 英寸,具備 f/2.0 光圈;長焦同樣采用 JN5 傳感器,等效 85mm 焦距,光圈為 f/2.8,支持 OIS 光學防抖。
盡管整體配置未達 Ultra 級别(想想也是不現實的),但超廣角和長焦都搭載了 JN5 器,沒有湊數鏡頭,同時全焦段支持 4K / 60fps 杜比視界視頻拍攝,這麼小的機身内塞進這樣的影像配置,還是相當令人驚喜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室内、室外、暗光等不同環境下的人像樣張:
OPPO Find X8s 的人像模式,尤其是在如此輕薄的機身内,其表現遠超筆者的預期。
如上圖所示,樣張虛化效果堪稱驚豔,發絲摳圖自然流暢,背景虛化過渡柔和,毫無刻意感。
且 OPPO Find X8s 的焦段覆蓋 24mm 至 85mm(1X-3.5X),支持主攝到長焦的自由切換,無論是正面人像還是背身側身抓拍,都能實現光學級真實虛化效果。
不同焦段的人像樣張:
OPPO 表示其人像虛化引擎優化了大師虛化算法,模拟哈蘇 X2D 相機的光斑效果。
如下圖中呈現的那樣,光斑層次分明且色彩通透自然,臉部的立體感非常強,且細節表現令人驚喜。
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
比如在部分光線并不是那麼充足的環境下,Find X8s 拍攝的人像樣張,臉部細節會存在一點點的"AI"痕迹,特别是眼睛區網域,比如雙眼皮線,會有些許 AI 渲染的刻意感,很鋭。畢竟這顆潛望鏡的底子也就是 1/2.75 英寸,進光量不夠就得由 AI 來湊了。
但是,這也僅僅是極端放大、且用專業的角度來評價的,如果只是用來發發小紅書、朋友圈,是足夠用了。
不過話又説回來,如果你對人像有非常高的要求,那麼筆者更強烈推薦超大杯的 Find X8 Ultra,簡直是夜拍人像神器。此前的《OPPO Find X8 Ultra 夜景樣張分享》文章IT之家也有分享,後續也将帶來更詳細的評測。
在普通模式下,Find X8s 的這顆 JN5 長焦鏡頭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下表現尤為穩定,解析力極高。甚至能清晰捕捉到模特臉上的細微紋理(如下圖),比如毛絨等細節。
普通模式
即便是 170mm 焦段(7X 長焦),這顆長焦仍有着不俗的解析力表現。
總而言之,只要光線條件允許,其穩定輸出的細節表現讓人對其成像能力充滿信心。無論是拍攝遠景還是特寫,這顆長焦鏡頭都有着不俗的細節還原能力。
此外,Find X8s 還支持 2K 超清分辨率的實況照片,可保存 3 秒鍾的畫面與聲音,動态過程的每一幀都能作為超清封面。
要知道,實況照片在實際體驗中可以通過極高的情緒價值。尤其是用來給女朋友拍照時,能輕松捕捉每一個自然流露的美好瞬間 —— 從光影交錯的笑容到稍縱即逝的眼神,每一幀都能定格細膩的情緒。
GIF 略有壓縮,僅供文章説明
總的來説,Find X8s 的影像表現遠超筆者的預期,筆者原以為機身形态 mini,最有可能會在鏡頭上先砍幾刀。再者 Find X8s 的鏡頭規格談不上最旗艦 —— 畢竟 JN5 更多地是用在旗艦機的超廣角上。但是,扛不住黑廠家的人像算法是真的好,不敢説和 Ultra 比,但是同形态產品中,Find X8s 絕對是 T0 檔了。
并且,OPPO Find 旗艦機拍出來的照片向來都很有質感,非常給體驗加分。筆者此前在 Find X7 Ultra 的評測中也談到過,這種所謂的"質感",是一種接近相機的專業影調表現,畫面的光影層次,對色彩的拿捏,以及整體氛圍感都極具表現力。按下快門,有點像藝術創作的過程,講起來似乎有些"玄學",但背後真的後一套廠商的成像審美。
更多樣張:
三、性能
核心配置上,OPPO Find X8s 行業首發聯發科天玑 9400+,作為天玑 9400 的更新版,也是目前聯發科陣營最強的 SoC,其延續了台積電 3nm 工藝制程和全大核架構設計。
CPU 架構為 1 個 3.7GHz 超大核 + 3 個 3.3GHz 性能核 + 4 個 2.4GHz 能效核,集成 Mali-G925-Immortalis MC12 GPU。其中,Cortex-X925 超大核主頻相較于前代天玑 9400 的 3.63GHz 略有 3% 左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聯發科天玑 9400 + 将于 4 月 11 日正式發布,而 OPPO Find X8s 系列将于前一天,也就是 4 月 10 号發布。
好家夥,芯片未發手機先行?這應該算是行業首次了吧?
因為天玑 9400 + 還未完全發布,屬于早期調校版本,所以簡單跑個《原神》看看先。
還是老規矩:最高畫質,60 幀,30 分鍾跑圖,IT之家選擇的是楓丹廷。
如下圖所示,30 分鍾的測試中,OPPO Find X8s 幀率幾乎滿幀,幀率波動的情況極少,沒有任何掉幀、卡頓的情況發生,非常穩定。
這也是預料之内的事情。
再開看看功耗表現,實測 OPPO Find X8s 的幀能耗為 49.1mW,功耗不到 3W,這個表現有點誇張了,此外機身也并沒有出現太過熱的情況,整體穩幀表現在預期之内,但是低功耗卻又超過預期。
别看 OPPO Find X8s 設計 mini,但是電池依舊做到了 5700mAh,甚至比自家的 Find N5 折疊屏還多了 100mAh,這麼小的機身塞進這麼大的電池,甚至有些"感動"。
IT之家實測,30 分鍾的最高畫質《原神》,OPPO Find X8s 耗電為 7%,如此計算,滿電狀态能持續玩 7 個小時左右的《原神》。按照IT之家這段時間的測試體驗來看,OPPO Find X8s 是足以滿足筆者每天 5 小時亮屏的用機情況的,若是輕度用機,甚至可以做到兩天一充電,果然大電池就是自信。
四、互動
在 OPPO Find X8s 手機的上中框一側,加入了一枚全新的「快捷鍵」,取代了過去傳統的三段式撥鍵。
上文已經提到過,這枚按鍵可以一鍵啓動 AI 閃記。
要知道,我們當下的互聯網生活被各種碎片化信息充斥,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腦海中突然閃過一些需要記錄的事情,可當我們下意識地拿起手機時,卻瞬間忘記了原本要做什麼;又或者是某個瞬間的靈感、某個精彩的想法想要趕緊記錄下來,然而拿起手機後,就不自覺地打開了短視頻…… 相信這樣的場景,你我都不陌生。
而 Find X8s 所搭載的這枚一鍵啓動 AI 閃記的快捷鍵,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在任何界面下,只需要按下這枚快捷鍵,即可智能識别、分析、記錄當前螢幕内的各種信息,并存儲至「小布記憶」中。
比如,沒有閲讀完的文章,需要記錄的某個日期,又或者是收藏的某個餐廳、小紅書上别人分享的攻略。
不管是大事小事,甚至是碎片信息,你只需要按下這枚按鍵,那麼手機就能分析-記錄,并在"小布記憶"中保存下來。
甚至還可集中管理重要信息,還會智能分類整理,按你的記憶結構,通過智能标籤和智能合集将信息自動歸檔到最佳位置。
以前,我們要記錄手機上的某個東西,往往需要文字輸入,又或者是截圖保存,但是 OPPO Find X8s 改變了這種方法 —— 只需要按下快捷鍵即可。
這枚快捷鍵還可以自定義,比如設定為手電筒的開啓、關閉,又或者是切換響鈴模式,打開相機、錄音、翻譯、截屏等等。
不過,目前這枚快捷鍵僅能設定為單一功能,比如設定為一鍵 AI 閃記後,就不能同時設定長按打開相機。但是一鍵和長按在操作上并不衝突。
希望盡快 OTA,加入更多自定義選項,例如單擊 AI 閃記、輕按兩下打開某應用、長按執行某操作同時并行,以豐富用户互動體驗。
畢竟這麼好的按鍵,目前只能打開一個功能似乎有點浪費了。
OPPO Find X8s 搭載了号稱"機圈德芙"的 ColorOS 15,新更新了桌面卡、通知堆疊、最近任務堆疊、桌面檔案夾自由變換等體驗。
Find N5 折疊屏的 O + 互聯也來到了這台手機上。
比如不僅支持與 Mac 之間的互聯互通,還支持"遠程控制",Mac 下載 O+ 互聯客户端,登錄 OPPO 賬号,即可開啓遠程控制。
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需要電腦還開着機,就可以通過 OPPO Find X8s 控制電腦,且針對 Mac 的遠程操作,進行了大量的觸控互動優化。
除了遠程控制之外,當 PC 和手機處于同一網絡時,還可以實現手機和 PC 之間的互聯互通。
連接後,在 O+ 互聯客户端内可以看到手機的各種文檔、包括圖片、視頻、下載等,拖拽的方式就可實現"互傳"。
結語
OPPO Find X8s 确實是一台形态足夠 mini,體驗卻又遠超筆者預期的手機,最簡單的五個字形容,便是 —— 很小很強大。
這種超過預期所帶來的驚喜感,全部是建立在這個重量不到 180g,邊框僅為 1.25mm 的基礎上的。
事實上,市面上真的很少有 OPPO Find X8s 這樣的產品了 —— 單手掌控的形态,均衡的影像體驗,出乎預料的人像、最旗艦的配置,超大的電池,還有諸如 IP69、紅外、無線充電這類全部拉滿的外圍體驗。
對于小屏愛好者而言,這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手機,更是對小屏機配置不妥協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