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叮咚買菜以“撤”為進,歡迎閲讀。
來源:獵雲精選,文 / 韓文靜
上市兩年多後,叮咚買菜終于實現年度盈利。
2 月 29 日晚,叮咚買菜發布 2023 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四季度營收 49.9 億元,商品交易總額為 55.3 億元,Non-Gaap 标準下的淨利潤達 1630 萬元,連續第五個季度盈利轉正;2023 年,叮咚買菜實現 GMV 219.7 億元,全年 Non-GAAP 淨利潤達 4540 萬元。
早在 2021 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就開始暫緩規模擴張,轉向追求盈利,如今,幾經起伏,梁昌霖終于帶領叮咚買菜證明了自身的生存能力。
資本市場對這些向好的業績信号,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回應。2 月 29 日美股盤前,叮咚買菜發布最新财報,當日叮咚買菜盤中下跌 10.16%,收盤價為每股 1.15 美元;截至今日收盤,叮咚買菜股價稍有回升,每股為 1.305 美元,市值約 3.09 億美元,但和兩年前超過 100 億美元的總市值比起來,已相去甚遠。
作為從生鮮電商戰場中爬出來的 " 幸存者 ",叮咚買菜這份來之不易的年度盈利,似乎宣告了生鮮電商行業的 " 逆轉 ",然而事實遠沒有這麼簡單。
在 " 效率優先,兼顧規模 " 戰略之下,叮咚買菜用市場體量的收縮,換取來之不易的年度盈利,但公司更需在 " 降本 " 之外,拿出新的故事來提振市場信心。
" 壯士斷腕 ",見效了
作為生鮮電商行業的後來者,叮咚買菜的成長速度卻堪稱野蠻。
軍人出身的創始人梁昌霖,走的是 " 炮火猛,反應快 " 的路子。他執掌下的叮咚買菜,一路高舉高打,拼命狂奔。
2021 年 6 月,叮咚買菜風光上市,其市值一度高漲,超過 100 億美元,令阿裏的盒馬、樸樸等同行為之側目。梁昌霖在敲鍾時表示,盈利不是當下目标,公司要追求更大的規模。
然而沒過多久,擺在叮咚買菜面前的巨額虧損,就迅速将梁昌霖迅速拖回現實。對前置倉玩家而言,高履約費用帶來了高昂的運營成本,極大地吞噬了利潤空間。
2021 年上半年,叮咚買菜淨虧損 33.22 億元,超 2020 全年的虧損,加之 2019 年、2020 年虧損的 18.73 億元、31.76 億元,累計虧損 83 億元。
彼時,梁昌霖開始調整對外口徑,稱叮咚買菜主動調整了戰略重點,從 " 規模優先,兼顧效率 " 調整為 " 效率優先,兼顧規模 "。
根據叮咚買菜的财報,2021 年淨虧損的 64.29 億元之中,大部分的虧損來自于二三線的前置倉,于是," 收縮 " 戰線,聚焦易于盈利的城市,開始成為了叮咚買菜的主旋律。
有數據顯示,在 2021 年 9 月底,叮咚買菜在 37 個城市鋪設了前置倉。截至 2022 年 6 月底,該平台業務還在正常運營的城市只剩 27 座。這也意味着,僅差不多半年時間,叮咚買菜就撤出了 10 個城市。
與此同時,叮咚買菜歷經了 " 大撤退 " 的重重拷問,類似的輿論譁然無異于每日優鮮當年的 " 三天撤九城 "。
好在斷臂求生之後,叮咚買菜拿出了一份止虧的業績。
叮咚買菜發布 2022 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叮咚買菜該季度實現營收 62.0 億人民币,同比增長 13.1%;Non-GAAP 淨利潤為 1.16 億元,同時首次實現了單季 GAAP 淨利潤轉正,實現全面盈利。
其中,叮咚買菜 2022 年四季度的履單費用率為 24.1%,比 2021 年同期優化了 8.5 個百分點,叮咚整體運營效率有所提升。而履單費用主要是前置倉和大倉等各項費用,履單費用率越低,説明運營效率越高。降本增效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這一年,整個生鮮電商賽道的潰敗之勢愈發明顯:同程生活宣布破產,每日優鮮被爆出裁員、欠款、閉店風波。叮咚買菜雖然經歷了部分撤城,但在激烈的 " 淘汰賽 " 和同行襯托之下,這份财報可以説是超預期。
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叮咚買菜又暫停了成都、重慶市場的運營。
針對退出川渝市場,梁昌霖給出了解釋稱,是出于降本增效的考慮,叮咚買菜在川渝地區業務體量占比較小,預期短時間内不會盈利," 因此我們選擇了短期退出,我們還是會繼續深耕現有區網域,在保持區網域穩定規模化利潤後再考慮新區的業務拓展 "。
收縮帶來的影響,直接反應在财報上。這份最新的财報,似乎表明叮咚買菜 " 效率優先,兼顧規模 " 的戰略,再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叮咚買菜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顯示,2023 年 Q4,叮咚買菜的 Non-GAAP 淨利潤達 1630 萬元,連續第五個季度盈利轉正;2023 年全年 Non-GAAP 淨利潤達 4540 萬元,首次年度盈利。
數據顯示,2023 年 Q4 叮咚買菜的履約費用率為 23.6%,同比去年優化了 0.5 個百分點;同期,叮咚買菜的服務力也有所增強,Q4 即時單履約時長為 36 分鍾,環比上一季度快了 2 分鍾。
将時間線拉長,2023 年内,叮咚買菜實現 GMV219.7 億元,對比 2021 年,整體客單價增長了 23% 至 72.1 元;華東市場的 GMV 規模實現年復合增長 10%;江浙區網域的 GMV 和訂單量實現同比 8% 以上的正增長。
這也側面證明了叮咚買菜對于高利潤城市區網域的關注。
進一步解析财報發現,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49.9 億元,同比下降 19%,環比下降 3%;四季度公司 GMV 為 55.3 億元,同比下降 18.3%,環比下降 2.4%。
這份财報也釋放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叮咚的營收和 GMV 都在下滑,由此看來,降本雖然有效,但或許也并不能徹底扭轉叮咚的尴尬處境。
談及 GMV 下降,叮咚買菜公司高管在财報電話會中解釋稱,主要是受疫情及暫停部分城市、站點運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1 月底,叮咚買菜對外公告了持續一年的總回購金額上限為 2000 萬美金的股票回購計劃。
對此,管理層表示,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叮咚買菜目前的股價被嚴重低估了,對于現金儲備充足的公司來説,回購股票是分配資金的好方法。" 我們認為公司目前整體經營狀況良好,有充足的現金儲備,同時我們也毫不擔心未來一年的現金流,我們有充足夠的自有資金來發起這個股份回購。"
叮咚買菜," 逃離 " 生鮮電商
" 早些時候,因為宏觀環境的調整和競争格局的變化,公眾對叮咚買菜有生死存亡的質疑和擔心,但今年的成績説明,我們已經漸漸地生存下來了。"
在财報發布後的業績電話會上,提及叮咚買菜未來的策略變化,梁昌霖表示:" 在延續過往效率優先、兼顧規模的基礎上,2024 年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效率,經團隊初步盤點後,已經有了相對明确的行動方案,同時加快虧損區網域在整體經營上的調整和止血,在這兩方面做好後我們才能更好地在冬天中活下來,迎接下個春天。"
事實上,光靠降本還不足以讓一家 " 燒錢成性 " 的生鮮電商盈利,叮咚買菜的野心,早已不止生鮮電商。
在提升運營效率上不斷努力的同時,叮咚買菜還押注商品力建設、自有品牌和預制菜。
根據财報,2023 年第四季度,叮咚買菜自有產品表現亮眼。
具體來看,以預制菜為主的自有品牌產品,在第四季度首次超過總 GMV 的 20%,相比上年同期增長 3.1 個百分點。預制菜、豬肉、豆制品這三個品類全年整體的 GMV 滲透率也都超過了 50%。其中,非生鮮自有品牌產品占非生鮮總 GMV 的 34.3%,較 2022 年同季度上升 7.7 個百分點。
這也是在降本增效戰略下,叮咚買菜取得幾個季度持續盈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梁昌霖曾表示,預制菜和其它幾個食品研發生產項目一樣,基本上都是賺錢的," 我們希望不但要成為最大的預制菜公司,也希望成為最賺錢的預制菜公司。"
根據财報,其代表性預制菜自有品牌 " 蔡長青 " 全年 GMV 同比增加 43% 達到 8.4 億元;同期,主打米面制品的自有品牌 " 良芯匠人 "GMV 約 5 億元,同比增長了 19%。
截至四季度,叮咚買菜自有品牌商品的用户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73.6%。同時復購表現也來到了新的高度,23Q4" 蔡長青 " 的月均復購用户占比達到了 37%," 良芯匠人 " 的月均復購率亦接近四成。
生鮮電商靠 " 燒錢 " 擴張市場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叮咚買菜靠着降本增效,生鮮本業得以脱離困局,然而預制菜的内卷又才剛剛開始,叮咚買菜向前邁進的步伐或許也不會太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