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年終特稿:十個數字,解讀理想的2023,歡迎閲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鯉魚
理想的 2023 年,是銷量狂飙的一年。
狂飙是指,2023 年理想每月交付量都超過一萬,月月環比連漲,3 月交付超 2 萬輛、6 月交付過 3 萬、12 月交付破 5 萬。
但狂飙不是一家之事,行業大勢也有助益。過去一年乃至當下,增勢最猛的不是燃油,不是純電,而是曾被視作「過渡產品」的混動車型。
理想周周更新的新勢力銷量榜顯示,排在前十的品牌,混動席位超過三分之二,理想是其一。
同為新勢力「御三家」,相比蔚來和小鵬,理想 2023 年似乎平靜順遂一些,CEO 活躍一些,車與人都不乏出圈名場面。那這一年,理想做了什麼?
初代產品理想 ONE 漸漸退出視野,L 系列各自累銷超過 10 萬輛,MEGA 呼之欲出,理想開始儲備純電「糧草」、發布智能作戰技術。
除了產品迭代,理想先後發布「雙能戰略」,舉行家庭科技日、智能軟體發布會,開始部署超充站。
銷量無疑是理想的一張「勝券」,輿論場關于理想的争議不少,終結話題的答案往往有銷量,也成為欣賞理想汽車一方的士氣來源。但銷量以外呢?理想去年開始全面發力的智能和電能,成效如何?
今天的文章,數説一下理想的「狂飙」和「起步」。
一、31.98 萬
銷量狂飙與否,車是基本盤之一。
L7 是理想 2023 年發布的唯一一款全新車型,在 2 月 8 日正式上市,相比 2022 年 9 月底亮相時揭曉的 One more thing 狀态,多了一個入門的 Air 版,三個版本售價 31.98 萬元起,成為家族走量擔當。
就產品角度來看,理想 L7 的造型、内飾、動力系統,基本與 L9、L8 兩款車型保持一致,區别在于尺寸、座椅布局和智能配置。
這種產品體系,可以增加各個車型之間的零部件适配率,坊間戲稱「套娃把戲」,李想本人也跟着「自黑」。
「套娃」是投機取巧還是體系正解?業内評價莫衷一是,可以預見,2025 年以前,理想車型規劃會延續這一模式。
L7 上新的意義,包括價格段鋪陳和需求分野。L9 是 40 萬以上的六座旗艦,L7 往下沉了一個台階;而與 L8 相比,L7 同樣落在 30 萬至 40 萬區間,關鍵在于,大五座布局跟六座 SUV 的定位區分。
理想似乎一直都不缺故事,L7 也是。這個當初差點被李想砍掉的項目,成為了 L 系列最快達成累銷 10 萬輛的車型,且在 6 月 18 日實現單車日銷量 1000 輛。
傳統車企一般發年銷量,後來「創二代」們跟着新勢力卷月銷量,2023 年銷量統計周期卷到「周」。
二、5081 輛
把周銷量變成一種車圈「不成文定式」的車企,當然是理想。
2023 年 3 月 29 日,理想汽車發布了第一份以「周」為部門的新勢力品牌上險量榜單。以往新勢力車企的銷量統計都是以月為部門,這份榜單也被認為是「卷出了新高度」。
理想以單周 5081 輛的成績位列新勢力榜第一,與當時位列第二的哪吒拉開兩千多台的差距。但這份榜單很快就引起了争議,包括如何定義新勢力品牌?如何定義豪華品牌?理想沒有正面回應這些争議,但後續新增了一個「新能源品牌」榜單。
在坊間,周銷量都已經出了全系列,比方説定語不同,譬如新勢力、豪華品牌、合資品牌、XX 萬以上的某某車型等等;或者是統計對象不同,諸如基建榜,開城進度榜;就連計量方式,也出了個「幾瓜幾棗」的算法。
你可以説這是一種「人前顯聖」的做法,也可以説這是一種營銷,但周銷量确實被人記住了,更有車企跟進發布。
從去年 3 月到現在,質疑、争議、嘲諷退散後,這份榜單成為一份相對可信的數據參考來源,每周二都有人在等待周銷量更新,甚至有人催更,逐漸喜聞樂見。
當然,理想更新迭代的不只是銷量榜,還有智能電動技術。
三、3.0
迭代的方向之一,是 2023 年新能源車圈狂熱競逐的「開城領航」。
4 月 18 日是理想汽車 2023 年的關鍵節點之一,它在上海車展期間發布「雙能戰略」。「雙能」的涵義不是兩種能源路線,而是宣告理想将進一步發力「智能」和「電能」。
雙能戰略發布,戰略方向仍然是「卷」。智能的卷是指,當時理想的軟體能力處于 2.0 階段,官方承諾: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推送 AD MAX 3.0 城市領航輔助,年底前落地 100 城,且 AD MAX 3.0 将完全免費,出廠标配。
智駕 3.0 的迭代方向是從高速到城市、從有圖到無圖,接入了三種神經網絡大模型算法:靜态 BEV 網絡、動态 BEV 網絡、Occupancy 網絡。當時,理想号稱擁有「中國最長的自動駕駛訓練裏程:4 億 + 公裏」。
6 月,理想在北京望京路段開啓了無圖城市 NOA 和通勤 NOA 試駕,向北京和上海的「早鳥」用户推送了城市 NOA 功能,标志着智駕 3.0 開啓内測。
上海車展的「智駕 3.0」傳播情緒頗為高漲,100 城放在 2023 年 4 月中來看,是智駕行列裏尤為先鋒的規劃,但這與後續早鳥計劃的推送進度相對比,又曾引起一波熱議。
去年 8 月,官方解釋道,在上海車展上明确説了(城市 NOA 100 城)全量推送是 2024 年 Q2。但這些都是前傳了,理想在 12 月推送了 100 城正式版 NOA,後文再述。
理想的智能戰略增益全系搭載 AD MAX 的車型,覆蓋到 L 系列,電能戰略的規劃,則更像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四、4C
提前起步,是因為理想即将踏入純電這條河流。
從官方口徑來看,這個準備似乎由來已久。理想汽車動力電池負責人柳志民稱,理想從 2018 年就開始研發高壓快充電池技術了,儲備了兩年,開發了三年。
還是上海車展的那場發布會,理想正式推出 800V 高壓純電解決方案,宣布并行發力「增程電動」和「高壓純電」,當時理想的增程用户數量已有 32 萬。
理想選擇先覆蓋高速,這個出行場景中,純電的補能感知遠高于增程,理想的目标是 2023 年年底建成 300+ 座超充站,全國高速裏程覆蓋率 40%,2025 年建成 3000+ 座,覆蓋率 90%。
2023 年開始布局的超充站,采用 1+3 的布局,即 1 根 4C 充電樁搭配 3 根 2C 充電樁,機櫃總功率 640kW,每個車位設計寬度 3 米。
除了規劃,理想還發布了充電站產品本身—— 4C 超級充電站,超充樁提槍重量 2.35 千克,最大功率 480kW,補能效率是充電 10 分鍾,續航 400km;2C 充電樁的峰值充電功率是 250kW,提槍重量是 3.3kg。
後續,理想還将布局 / 更新 2+2 超充站,即雙 4C 充電樁 + 雙 2C 充電樁,但機櫃總功率還是 640kW,這意味着,四台車一起充電時,即便使用 4C 充電樁,也無法吃滿功率。
超充樁在建,支持超充的車亟待上市,理想發布了最新產品矩陣規劃:1 款超級旗艦 +5 款增程電動車型 +5 款高壓純電車型。
高壓純電還沒落地,依靠在售的 L 系列三款車,理想 2023 年已經獲得充沛的造血能力。
五、4.05 億元
造血能力體現在每個季度的業績表現中。一個關鍵指标是,2023 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首次實現經營利潤轉正。
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 Q1,理想汽車營收 187.87 億元,同比增長 96.5%;其中,車輛銷售收入 183.27 億元,同比增長 96.9%。
同期,理想的單季度經營利潤扭虧為盈,具體數字是 4.05 億元,作為參考,2022 年 Q1 理想的經營虧損是 4.13 億元,2022 年 Q4 經營虧損 1.33 億元。
經營利潤轉正意味着,某一階段内企業的業務和戰略得到了市場驗證,對于理想而言,是新車銷量穩住,也是增程 + 大空間的產品定位被認可和選擇。
其他指标也釋放了向好的信号,譬如單季淨利潤 9.34 億元、毛利 38.3 億元,毛利率 20.4%,經營現金流 77.8 億元、自由現金流 67 億元。
Q1 開了好頭,增勢延續下來。2023 年已經公布的三份季度财報顯示,理想每個季度都實現了盈利,Q2 經營利潤 16.3 億元、Q3 經營利潤 23.4 億元,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理想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是人民币 885.2 億元。
對于 2023 年全年,理想汽車定下了千億營收的目标,前三季度營收累計 821.2 億元,離目标還差 178.8 億元,從去年銷量與營收的增速來看,這一目标基本沒有懸念。
六、40 萬輛
财報上增長的數字,落在路上就是車輛和基建。
6 月 17 日,理想舉辦家庭科技日,當晚,理想汽車第 40 萬輛整車在常州智能制造基地下線。第 40 萬輛什麼概念?官方稱,這超過了 BBA 任一品牌在中國市場全部 SUV 產品的銷量總和。
這是理想第一次舉辦科技日,除了車,技術也是主角。會上理想的 4C 超充站更新為 5C,高速部署規劃不變,仍然是 2023 年 300 座,2025 年 3000 座,理想還發布了自研自動充電機器人。
從 4C 到 5C,進化點主要是充電效率——充電 9 分 30 秒續航 400 公裏、12 分鍾補能 500 公裏。關于 5C 的意義,理想表示,利用了麒麟電池的最大 5C 充電倍率。
5C 針對速度,充電機器人主打體驗,相比免去上下車、拔插充電槍而節約的幾分鍾,效率可能更在于解放雙手。
這次以家庭為定語的科技日,被視作理想的 AI Day。官方發布了号稱完全自研的認知大模型 Mind GPT,基于此推出了一系列 AI 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互動界面、任務大師、多模态可見即可説,主要是擴展 L 系列的信息效率便捷,理想 One 受益相對有限。
這次家庭科技日,更像是 4 月雙能戰略發布會與 12 月智能軟體發布會的一次「承前啓後」,譬如智駕 3.0 新進展。
理想發布了通勤 NOA 的 DEMO 視頻,又雙叒叕引起了熱議,讨論的焦點不是居于主流水平的城區領航能力,而在于測試時間 15:08、以及頗為友好的道路交通狀況。
又譬如,純電車型終于有名字了,一款叫 MEGA、原定在 2023 年底發布的純電 MPV。
七、60 萬以内
「跳樓款」、公路高鐵、低風阻、實車宣傳路透…… MEGA 前期傳播節奏比較密集,熱度也很高,成為了年末純電 MPV 大戰中的關鍵一位。
李想曾説:「L 系列是我們的 Mac,純電是我們的 iPhone」,基于巨鲸平台打造的第一款「理想 iPhone」就是 MEGA。
MEGA 已經在廣州車展亮相,官網顯示預售價 60 萬以内,展台大熱,發布會後 102 分鍾預訂量已經過萬。
申報信息陸續公開,MEGA 的許多參數規格已經不是秘密:長寬高 5350/1965/1850mm,軸距 3300mm、風阻系數 0.215、前後雙電機 155kW/245kW、102.7kWh 麒麟電池、CLTC 續航 710km ……
然而,MEGA 放了 2023 年的鴿子,原定 2023 年 12 月發布、1 月進店、2 月交付,最新發布時間延遲到了 2024 年 3 月。
坊間熱傳,MEGA 延遲發布可能是因為内飾需要調整,此前有網友戲言 MEGA 内飾是「L9 Ultra」,但官方沒有解釋具體原因。實車亮相一段時間後,又有人在路上再次遇到偽裝車,尚不清楚新車外觀是否還會改動。
MEGA 的最新消息,是理想回應特斯拉的「暗諷」,官方邀請媒體進行了一次海南長測,MEGA 和 Model X 較量三電水平,最終 MEGA 以剩餘電量 10% 之差勝過 Model X。
這次長測獲得了傳播熱度,再一次招來質疑,争論包括長測選址、能耗顯示方式、零下裏程等等。後續,小鵬 X9 也抓住這波讨論的餘波,去到了海南長測,但沒有橫評。
距離 MEGA 正式發布不到一個月,關于内飾、定價的懸念,很快就要揭曉。
八、5.0
雖然 MEGA 在 2023 年仍然猶抱琵琶,但理想的城市 NOA 落地了。
2023 年 12 月 10 日,理想汽車召開智能汽車軟體發布會,發布了 OTA 5.0 系統,不同于雙能戰略上的智駕 3.0,這一次智能駕駛、智能空間和智能增程都迎來 3.0 時代。
AD Max 3.0 當月開始推送,用 BEV 模式重構的 AD Pro 3.0 将于 2024 年 6 月開始推送,Max 和 Pro 的端到端架構區别在于,Max 采用了視覺能力更優的 Occupancy 占用網絡。
OTA 5.0 更新,AD Max 3.0 的城市 NOA 推送全場景智能駕駛,已經覆蓋全國所有高速公路、所有城市環路還有 110 個城市的城區道路。不過,官方沒有公布這 110 城内的道路覆蓋率。
這次更新還給人留下一個疑問,官方号稱全球都能用的 LCC,在右舵市場還行得通嗎?
這次推送比原定的「百城計劃」多了 10 城,所有關于早鳥、内測、正式版、「失言」的一系列曲折和争議,都暫時告一段落。
智能空間 SS3.0 當月推送,引入了 Mind GPT 内測版,擁有理解、生成、知識記憶及推理的能力,理想同學的聽感和執行能力有所進化,車内還新增了浏覽器功能。
這次更新的範疇還包括增程系統,理想的説法是,迭代之後,L 系列車型的冬季純電續航裏程可以提升 15%-20%。
OTA 5.0 被視作理想「史上最強大的 OTA」,理想過去一年先後舉辦了三次與智能技術相關的發布會,符合大卷 2023、元年 2023 的時代特征。
但説白了,2023 年就是 2023 年,标籤再怎麼多,對于留在戰場上的車企們而言,不過是時間換時間,挑戰接挑戰。
九、50353 輛
去年最後一個月,理想汽車單月交付量 50353 輛,同比增長 137.15%,環比增長 22.72%。
互聯網時代高呼數據為王,銷量數據也是數據,五萬台的單月銷量,不管是對堅守燃油的、争渡混動的、還是只幹純電的,都頗為難得。這樣的成績,立住了就是一股底氣。
回到開頭説的狂飙,如果看一萬又一萬逐級而上的數據,可能覺得沒怎麼出乎意料,但 50353 輛,已經接近理想去年 Q1 的累計銷量 52584 輛。
理想的月銷量目标達成,年銷量也超額。2023 年全年,理想累計交付新車 37.60 萬輛,完成 30 萬輛的年銷目标。
看重銷量也不是要鼓吹「唯銷量論」,高銷量背後的成因同樣值得揣摩,譬如理想的效能,包括產品定義、質量管控、產能爬坡、組織效率等等。
年末尾聲宛如警鍾,各家都在衝量,補貼權益各出其意,收官之戰裏,理想在扎堆亮眼的成績中仍然突出。
但新勢力「銷冠」也有銷冠的焦慮,比如 AITO 問界步步緊逼,2024 年第一個月第二周,問界理想周銷量均為 0.68 萬輛,最終以 32923 輛的月銷成績超過理想的 31165 輛。
再比如理想「過河入林」之前,純電市場已經十面埋伏。
十、80 萬
山外有山,增程之外,理想還有另一個理想。
2024 年第一天,新勢力就在卷了,卷銷量、卷新車、卷權益,總之高聲呐喊中,不知道誰在收斂疲态。
對于過去的一年,李想頗為感慨地表示:「2023 年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接着,他又以 2023 為鋪墊,立下了 2024 年的 Flag:800000、100000、30000、2000。
雖然李想發的一串數字都沒帶部門,但可以先套答案再解題,已經達成的目标 376000、50000、20000、300 分别對應:2023 年年交付量、2023 年 12 月交付量、理想 L7 單車型月交付量、2023 年超充站部署進度。
大概可以猜測這幾個數字的意思分别是:2024 年全年銷量目标 80 萬輛、2024 年 12 月銷量目标 10 萬輛、理想 L7 單車型月交付 3 萬輛、超充站建成 2000 座。
2024 年全年目标 80 萬輛,意味着年增長率 112.77%,意味着除了 L7/L8/L9 之外,算上 MEGA,算上增程系列可能上新的 L6 等車型,理想要用一年時間,超越 2019 年到 2023 年間、五年的累計交付量。
然而,本就承壓的純電市場只會更難更險,不管理想出什麼牌,MPV、SUV、轎車、轎跑、旅行車,哪怕純電跑車,在市面上大概率都能找到對标,甚至不乏實力強勁的競品。
再者,周銷量榜前十裏常常出現的蔚來、小鵬、極氪,包括智己,這些品牌在行業裏都是新鋭,但在純電市場卻不是生手,消費者對比的角度足夠豐富。
其實這些最終都指向一個問題:消費者為什麼要買理想的純電?以 MEGA 為例,用户為什麼不選其他純電 MPV,為什麼不選 L 系列而選 MEGA?
這是 2024 年開始理想要回答的問題。
寫在最後
浪漫的説法很多,2024 年意味着新征程,新勢力們的成長進入新階段,競争格局揭開新序幕。
但競争就是殘酷的,行業内卷起來不會在意一家車企、一個品牌的意見,已經握在手裏的銷量,跑在路上的車,是不消多解釋的證明。
關于理想,争議和喧嚣的确存在,優點缺點吵得烏煙瘴氣,甚至吵出了「人以群分」、吵出來一個另類的「階級」。但交付數據更是明牌,就銷量而言,理想确實稱得上新造車行列裏的「優等生」。
質疑歸質疑,歡呼任歡呼,自己的口袋是深是淺只有自己知道,廠家的心态、技術是虛是實,旁觀者也辯不動真假。十個數字只是切片,不是全部,譬如 2023 年理想也開始建設新的品牌旗艦店了,純電仍然蓄勢待發,新的渠道鋪設已經陸續落地。
回到狂飙的銷量,如果説理想增程系列的成功,背後是產品與國人需求、技術創新階段演變過程的共振,那進入純電市場的理想,能不能復現它在增程路線上的成績?
蔚來小鵬極氪等純電車企觸過的礁石、踩過的坑,理想會經歷嗎?能避免嗎?2024 年是艱難的一年,純電的焦慮更甚,理想踐行雙能戰略的過程會順利嗎?
理想啓動另一個理想時,能在四面楚歌的市場中奏響純電「狂想」曲嗎?
2024 年進度條還很長,年底再來看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