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打壓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損人不利己,歡迎閲讀。
針對美歐對中國汽車產業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20 日表示,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汽車產業鏈的顯著特點。不追求 " 跑得更快 ",卻試圖 " 絆倒别人 ",實則輸掉自身長遠發展,也拖累世界進步繁榮。
面對中國汽車產業取得跨越性發展,特别是汽車出口首次躍居世界首位,歐美國家坐不住了,開始采用貿易保護手段來打壓和遏制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美國正考慮采用關税以外的方式,限制對中國智能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歐盟也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如果説過去歐美國家對中國企業、中國產品的打壓,還遮着一塊遮羞布、主要采用 " 雙反 " 等不太露骨的手段的話,眼下的歐美國家、特别是美國,已經徹底撕下了遮羞布,完全赤裸裸地實施打壓了。而且是,不管是企業還是產品,只要出現快要追上或超越現象,就立馬出台打壓措施,且動辄以威脅國家安全的名義,無節制地擴大 " 國家安全 " 的邊界和範圍,導致國家安全也變得十分脆弱和無底線。
要知道,國家安全是基于國家基本利益而言的,雖然内容非常廣泛,但是,也不是什麼都能與國家安全聯系到一起的。一家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與國家安全有關,必須看產品的性質以及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而不是這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全球比較先進,就會威脅一個國家的安全。而從美國等歐美國家的行為來看,國家安全的概念已經完全被泛化、被意識形态化,甚至被低俗化。特别是美國,把中國企業生產的很多產品都與美國的國家安全挂鈎,從而做出制裁打壓中國企業和產品的行為,國家安全已經不是國家基本利益的概念,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
一個國家,能不能在世界上立穩腳跟,能不能處于先進地位,不是靠打壓、制裁、遏制其他國家而達到目的的,而必須比别人跑得更快、走得更穩。就像田徑比賽一樣,就算拉住人家,把别人跑的腳步慢下來,自己還是跟在别人後面,一旦拉不住了,就會被别人快速甩遠。
歐美國家作為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強國,理應更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依靠打壓、制裁别人是無法幫助自己取得進步的,為什麼仍要采用各種打壓、制裁中國企業的手段呢,難道這樣的方式對中國企業是沒有用的嗎?就汽車產業來説,中國已經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也為歐美國家汽車企業創造了巨大需求。如果沒有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做支撐,歐美國家汽車產業不可能如此發達,也不可能為所在國家提供那麼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價值。
對中國來説,在為世界各國、特别是歐美發達國家提供就業和汽車產業發展機會的同時,通過自主創新和積極探索,發展自己的汽車產業,豐富國際市場供應,完善國際市場汽車產業供應鏈,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世界經濟發展服務,為什麼歐美國家不能像中國一樣,用寬容、平等、公正的方式對待,給中國汽車企業出海提供良好的條件,而要采用制裁和打壓手段,遏制中國汽車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呢?難道歐美車市場不是應當與中國市場互通互聯、實現雙赢嗎?
很顯然,歐美國家在市場開放問題上,已經陷入保護主義泥潭,築起了保護主義籬笆。所謂的完全市場經濟,在歐美國家已經出現了變異,已經被歐美國家政府強行披上一張保護主義大網,形成了只能為我所用、不能為人所用的利己主義牆園。在這樣的狀态下,只要其他國家企業生產的產品比歐美國家企業生產的產品競争力強,就會以威脅國家安全之名實施打壓。這種貿易保護手段,對全球經濟走出困境是極大的傷害。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外長指出,把正常的貿易往來泛安全化、泛意識形态化,以 " 去風險 " 為名,構築 " 小院高牆 ",不追求 " 跑得更快 ",卻試圖 " 絆倒别人 ",看似赢了,實則不僅輸掉了自己的長遠發展,也拖累了世界的進步與繁榮。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也道出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病根。如果歐美國家有一點公心,就應當從王毅外長的這番話中悟出點什麼,而不要執迷不悟,堅持一條路走到黑,到時候受傷的還是自己。想用打壓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來保護歐美國家自己的汽車產業,只能是損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