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領導力”就是一場幻覺遊戲,歡迎閲讀。
作者:劉 瀾 北大匯豐商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
1
未被發現的遊戲本質
不懂得遊戲,我們也不懂得管理或者領導力。
市面上所謂的 " 遊戲化管理 ",比如在考核中引入計分和更新等所謂的 " 遊戲機制 ",并沒有抓住管理的核心,也不是遊戲的核心。請讓我引用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話," 如果我對遊戲的特征理解得準确——我可以説——這不是遊戲的本質部分。"
遊戲化管理沒有抓住遊戲的本質,僅僅把遊戲看作手段。并不是説,我們為了管理而遊戲;而是説,我們的管理就是遊戲。
維特根斯坦也沒有找到遊戲的本質部分。" 我們可以考察一下我們稱為‘遊戲’的活動。我指的是棋類遊戲、牌類遊戲、角力遊戲等等。它們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他發現,一些遊戲有競争的特點,一些遊戲有消閒的特點,但是沒有什麼特點是所有遊戲共有的。于是他下了一個著名的論斷——遊戲不可定義。
同樣我們也可以説,領導力不可定義。管理學家傑弗瑞 · 菲佛在題為《含混不清的領導力》的論文中指出的第一個 " 含混不清 ",就是領導力的定義。
領導力到底是什麼,與其他的關于社會影響的概念——比如權力——有什麼區别?領導力到底取決于什麼,是個性、技能、行為,還是運氣?
管理學家詹姆斯 · 馬奇告訴我," 我對學生説:你在人生中很早就做的幾個決定,會影響到你是否能成為一個領導者,它們的影響大于我們現在已知的任何其他因素。第一個決定是誰當你的父母。第二個決定是你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出生。第三個決定是你的性别是什麼。這些決定説明了絕大部分的差異。其他因素只是個體差别而已。"
聽起來,運氣在領導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運氣往往在遊戲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樣。但是,運氣不是遊戲的本質特征。一個主要靠碰運氣的遊戲不是好遊戲。
競争常常被誤解為遊戲的本質特征。博弈論作為一種特别的遊戲理論,就完全建立在這個誤解之上。文化學家赫伊津哈也有這個誤解:" 遊戲要麼‘表現為’一場比賽,要麼成為一場為最佳地表現某事物而展開的比賽。"" 我……強烈地相信,競争與遊戲有内在的一致性。"
在中文中,遊戲也常常跟競争聯系在一起。針對 " 戲 " 指 " 角力 " 的説法,學者錢锺書説:" 角力者,戲之事,非戲之意也。諸凡競技能、較短長之事,古今多稱曰‘戲’,非指角抵;故曰博塞之戲,曰弈戲,曰葉子戲,曰酒令猜拳之戲,曰馬将牌戲,曰賽球之戲。又以其判輸赢,猶戰鬥之分勝負也,亦莫不可謂為‘戰’或‘鬥’:‘棋戰’‘鬥牌’‘拇戰’‘雀戰’‘球戰’,以至‘茗戰’‘文戰’,比比皆是。"
因此,企業管理成為商戰,領導力成為權謀鬥争,組織成為你死我活的社會叢林。當然,我們不用這麼憤世嫉俗——競争可以是良性的。但是,這種理解并未觸到問題的實質。
2
好遊戲都有技藝性
許多遊戲的确具有競争性,但是競争性不是實質。讓我們想想奧林匹克這個遊戲的盛會。的确,許多遊戲者在這裏競争,但是,第一,他們之所以能夠競争,是因為遊戲的技藝性提供了比較技藝的可能;第二,他們之所以想要競争,其最終目的不是——或者説本來不是——分出彼此的高下,而是展示和提高作為整體的人類的技藝。
更快,更高,更強——這是奧林匹克的宗旨。這是我們每一個個體自己跟自己比,這是我們人類作為一個整體自己跟自己比。打敗其他人,這不是企業管理或者領導力的目的。
技藝分兩種,這也是管理和領導的區别。管理是維持秩序和運轉,解決復雜性的問題;領導是實現變革,解決不确定性的問題(領導力學者約翰 · 科特)。管理是解決技術性問題,領導是解決适應性問題(海菲茲)。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領導是做正确的事(領導力學者沃倫 · 本尼斯)。
伽達默爾説:" 我把這種促使人類遊戲真正完成其作為藝術的轉化稱之為向構成物的轉化。只有通過這種轉化,遊戲才赢得它的理想性,以致遊戲可能被視為和理解為創造物。"
單獨看,這段話很費解。政治學家詹姆斯 · 麥格雷戈 · 伯恩斯在其經典著作《領導力》中對 " 轉化型領導力 "(又譯 " 變革型領導力 ")的論述,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伽達默爾所説的理想的遊戲," 這樣的領導力發生在這樣的時候:一個或者更多的人與其他人以這樣的方式互動——領導者和追随者的動機和道德都上升到了更高的水準 "。
與轉化型領導力相對的,則是交易型領導力,用權威交換順從。領導力學者諾爾 · 蒂奇對我説:轉化型領導力才是領導,交易型領導力則是管理。
3
遊戲是自願克服不必要的障礙
維特根斯坦説,不要假設因為它們都叫遊戲,所以一定有共同點,而是要去 " 看 " 與 " 見 "(look and see)。哲學家伯納德 · 蘇茲在其專著《蚱蜢:遊戲、人生與烏托邦》中評論説:" 這是無懈可擊的建議。不幸的是,維特根斯坦自己沒有照着做。當然,他看了,但是因為他事先就決定了遊戲是不可定義的,因此看得很匆忙,見得非常少。"
如果只是局限于維特根斯坦的 " 遊戲理論 " 的啓發,那我們也會見得非常少。讓我們看得更仔細一些吧。
哲學家康德認為,人的活動可以區分為勞動和遊戲。遊戲是 " 一種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結果(成功)",勞動是 " 一種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過它的結果(如報酬)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強制性地加之于人 "。因此,遊戲是自由的,勞動是不自由的。
也就是説,遊戲和勞動的目的不同。這是許多遊戲理論家共同的看法:遊戲的目的内在于遊戲,勞動的目的外在于勞動。
因此,管理活動可以是遊戲,也可以是勞動。對于史蒂夫 · 喬布斯來説,他創辦和經營蘋果一直都是遊戲。對于俞敏洪來説,他為了賺錢而創辦新東方是勞動。也許他現在經營新東方是遊戲?
康德也許并沒有抓住遊戲的本質。他提到,遊戲本身使人快适,勞動本身則很辛苦。對于許多人(包括中國企業家王石)來説,攀登珠峰是遊戲,而非勞動。然而,攀登珠峰本身是快适的嗎?再舉一個遊戲的例子:拳擊。它本身是快适的嗎?
我更喜歡蘇茲為遊戲下的一個簡短的定義:" 自願地克服不必要的障礙。" 在勞動的時候,我們采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在遊戲的時候,我們放棄更有效率的方式。
比如足球比賽,我們的目标是讓球進到對方球門,但是我們放棄更有效率的方式(至少可以用手扔進去),而選擇了更為笨拙也更不快适的方式——用腳踢和用頭頂。比如,假設你可以修建一座電梯,直達珠峰,但是你坐電梯登上珠峰不是遊戲。
對于遊戲來説,更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詩人、美學家席勒在《美育書簡》中多次談論遊戲。他説:" 當食物的缺乏驅使它活動時,動物是在勞動;當力量的充沛驅使它活動時,當豐富的生命力激發它活動時,動物是在遊戲。" 因此,獅子捕食是勞動,獅子漫無目的的奔跑就是遊戲。
在席勒眼中,遊戲仍然與勞動對立,但是其區别在于遊戲是生命力自身的展現,而非是否快适。
人跟動物畢竟不同。席勒認為,人也有與動物類似的遊戲,比如 " 快樂時的不規則的雀躍 ",或者 " 無拘無束想入非非 "。這被他稱作 " 物質的遊戲 ",但這 " 卻純粹是屬于人的動物生活方面 "。" 但是想象力一旦企圖創造一種自由的形式,便立刻從這種物質的遊戲飛躍到審美遊戲了。這所以必須稱為飛躍,因為在這裏立法的理性精神第一次參與盲目的本能活動,迫使想象力的任意活動服從它的永遠不變的統一性。" 比如,快樂時不規則的雀躍飛躍為舞蹈。
因此,生命力的感性展現只是物質的遊戲,生命力的理性展現才是審美的遊戲。
有人説,管理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假設這種説法成立的話,那是因為盡管自從有了人類歷史就有了管理,但是 20 世紀以來 " 立法的理性精神 " 才大規模進入管理活動。管理是席勒所説的審美的遊戲——更準确地説,管理可以是審美的遊戲,只是許多管理活動沒有進入這個層面罷了。
4
作為幻覺遊戲的領導力
領導力是幻覺遊戲。朗格在藝術中稱之為 " 幻覺 " 的,我們在領導力中稱之為 " 願景 "。
領導力學者沃倫 · 本尼斯跟人合著的《領導者》一書,強調了願景的重要性,引發了後來的 " 願景式領導力 " 的熱潮。書中説:" 這些各色各樣的領導者傳遞的願景看起來從員工那裏激發出了信心,這種信心給員工注入一種信仰:他們有能力完成必要的行動。"
藝術通過幻覺建立與閱聽人的聯系,領導者通過願景激勵追随者行動。
願景也可以被稱為夢想。以研究夢想而著稱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兒童通過遊戲來滿足欲望,而夢想就是成人的遊戲。與通常認為遊戲是勞動(工作)的對立面不同,弗洛伊德説:" 遊戲的對立面不是真正的工作,而是——現實。"
準确地説,作為遊戲的領導力願景不是現實的對立面,而是現實與未來之間的橋梁。領導力學者羅納德 · 海菲茲對我説:" 願景必須同時包括兩者:對現實的拷問和對夢想的表述。只能表述夢想但不能拷問現實就像在沙灘上建高樓一樣危險。另一方面,如果你善于拷問現實,卻沒有激情,沒有夢想,那也無法創造出任何有價值的事物。"
領導者的最大不同是:他知道如何尋找一條 " 到達 " 的路徑。
哲學家伽達默爾説:" 遊戲的真正主體(這最明顯地表現在那些只有單個遊戲者的經驗中)并不是遊戲者,而是遊戲本身。" " 遊戲的魅力……正在于遊戲超越遊戲者而成為主宰。" 領導力遊戲體現了伽達默爾所説的遊戲的魅力——遊戲超越遊戲者。這就是詹姆斯 · 馬奇所説的:夢想者不在了,而夢想依舊持續。
喬布斯不在了,蘋果依然偉大(或者我們期待如此)。馬丁 · 路德 · 金不在了,幾十年後奧巴馬入主白宮。馬奇喜歡舉的例子是堂吉诃德:當他要放棄的時候,侍從桑丘 · 潘沙拒絕接受。然而,作為幻覺遊戲的領導力又是嚴肅的。赫伊津哈説:" 我們習慣于把遊戲與認真理解為對立。然而,這種理解看來并未觸到問題的實質。" 伽達默爾説:" 誰不嚴肅地對待遊戲,誰就是遊戲的破壞者。"
領導者對待夢想是嚴肅的。馬丁 · 路德 · 金説:"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色山丘上,曾經的奴隸的兒子和曾經的奴隸主的兒子可以并肩而坐,情同兄弟。" 他是嚴肅的。你在咖啡館裏,聽到旁邊桌上的一個小夥子,正在大談特談他即将創辦的企業将如何改變世界,他是嚴肅的。
5
領導者的終極遊戲是成為自己
亞裏士多德區分了兩種活動:Kinesis 和 Energeia。前者有外部目的,因此可以完成。比如坐飛機到北京,到達了就完成了。後者沒有外部目的,只有内在的目的,比如沉思,可以一直進行下去。亞裏士多德認為後者更有價值。
哲學家托馬斯 · 霍爾卡指出,相對于亞裏士多德的古典的價值觀,蘇茲的遊戲理論(自願地克服不必要的障礙)呈現了一種更現代的價值觀:價值也在于我們做事的過程。我們做那些有難度的事情,并且取得成果。" 更普遍地來看,在玩遊戲中作為一種範式被發現的價值,能夠在任何有難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因其難度而被賦予價值的活動中發現——比如養育家庭,領導一個社區組織,裝修一個房子,等等。"
因此,領導力的價值有兩個來源:第一是領導力所針對的那個具體的目标——開拓一個新市場,減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等。第二則是來自領導力的過程,它是相對于管理(維持現狀)更難的活動。
宗教學者詹姆斯 · 卡斯説,世界上有兩種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那麼,有限遊戲是競争性的遊戲,是規則明确的遊戲,與之相反," 為了防止有人赢得比賽,以及為了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遊戲,無限遊戲會改變規則 "。因此,管理活動注重效率,更加可以比較,可以競争。而領導活動着眼于當前現實中沒有的成果,需要改變規則,領導者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追求願景的事業之中。領導力的遊戲應該是無限遊戲。
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作為無限遊戲的領導力。也許,某一個具體的領導力遊戲是有限的,但是,成為領導者的遊戲是無限的。
本尼斯在他最喜歡的著作《成為領導者》中寫道:" 成為領導者就是成為你自己,就是那麼簡單,也就是那麼困難。"
領導力的終極遊戲就是成為自己,是關于自己的幻覺遊戲和技藝遊戲。不管我們選擇的事業是讓全世界的每一張書桌上都有一台電腦,還是讓山區學校的每一個兒童都有午餐,這些遊戲的具體目的也許有終結的時候,但是這些遊戲的真正目的永無終結,因為這些遊戲的真正目的,如伽達默爾所説,只有一個——自我表現。
領導者與追随者的關系是領導力理論家們強調的要點。比如,心理學家霍華德 · 加德納提出的成熟領導者的四點特征中,第一點就是 " 與群眾的聯系 "。暢銷書《領導力挑戰》的作者庫澤斯和波斯納寫道:" 領導力是那些渴望領導的人和那些選擇追随的人之間的一種關系。"
然而,作為自我表現的領導力并不為追随者而表現。正如伽達默爾所説:" 遊戲并不為某人而表現,也就是説,它并不指向觀眾……甚至那些在觀眾面前表現的體育活動一類的遊戲,也并不指向觀眾。"
有趣的是,伽達默爾又強調觀眾的作用。" 遊戲本身卻是由遊戲者和觀賞者所組成的整體。事實上,最真實感受遊戲的,并且遊戲對之正确表現自己所‘意味’的,乃是那種并不參與遊戲,而只是觀賞遊戲的人。"
實際上,成為自己的領導力遊戲就是我在《思想的郊區》一書中所説的 " 人生的表演 "。這樣的表演并不指向觀眾,但是它有 " 觀眾感 ",最重要的是,它以自己為觀眾。這裏有 " 表演的我 "(遊戲的我)與 " 觀看的我 "。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 · 羅斯福跟著名導演兼演員奧爾森 · 威爾斯見面。羅斯福説:" 威爾斯先生,你是美國最偉大的演員。" 威爾斯回答説:" 不,總統先生,您才是。"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進行人生的表演。這樣的表演不是假裝,而是自我變革,是對自我的升華——也就是伽達默爾所説的轉化。這個表演的過程,也可以換一個詞——修煉。
6
兩種遊戲
英文詞 game 和 play,常常都被翻譯成遊戲。前面提到的遊戲理論,其實有些講的是 game,有些講的是 play。
在蘇茲看來,這兩個詞是有區别的。他對 game 的定義是自願地克服不必要的障礙,對 play 的定義是把本來有實用目的的資源用作自足的用途。
比如,打高爾夫球是 game(你本來可以直接拿球放到那個洞裏就好了,幹嘛非要離得老遠拿根棍子去打呢)。小孩把食物扔着玩是 play(小孩從扔食物本身得到快樂,而食物本來是用來吃的)。但是,職業高爾夫球手打球就不是 play(他是為了功利性的目的),而業餘愛好者打球則是 play(他本來可以用這個時間去掙錢的)。
領導力和人生都可以是 game ——我們自願地克服不必要的障礙,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 play ——嘗試把資源用作新的用途。
寫這篇文章對我來説既是 game,也是 play。它是 game,因為我自願地克服不必要的障礙——從遊戲角度寫好一篇領導力的文章,對我是不必要的障礙。它也是 play,因為我把遊戲理論這個資源用作新的用途——用來理解領導力;或者説我把領導力理論用作新的用途——用來理解遊戲理論。
這篇文章建立在 " 領導力是遊戲 " 這個隐喻之上。按照思想家維柯的説法,隐喻是原始人的詩性智慧。按照赫伊津哈的説法,詩 " 就是一種遊戲功能 "," 栖于夢想、迷醉、狂喜、歡笑的領網域 "。因此,這篇文章是詩。
馬奇説,領導力有兩個維度——疏通水管和書寫詩歌。現在,我該去疏通水管了。(本文完)
五一後餐飲客流斷崖式下滑
你是不是苦惱于如何提升業績?
6 月 25 日 20:00 — 22:00
張興旺老師在【張老師餐飲實戰分享群】
首次直播分享,
深度解析他是如何幫助品牌在客流下滑 10%
情況下,利潤依然增長 5%!
如果你正好是餐飲老板,餐飲經營者,
那一定要來這場直播!
将會颠覆你的思維,帶你走進問題核心,走出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