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中老年“戀愛腦”吓壞了年輕人,歡迎閲讀。
從嘲笑秀才到成為秀才,年輕人的行為在變,态度卻未曾動搖。他們始終站在高處,向下凝視,将秀才的爆火視作荒誕。
在社會的主流觀點看來,年齡增長稀釋了性魅力,驅散了愛欲。但被愛與看見是如此稀缺,孤獨又是那麼難以擺脱。
直播間向來不缺民間奇人與流量傳説。但一個中年男人的爆紅,卻掀起了一場别樣的狂歡。他名叫秀才,安徽亳州人,他的視頻裏沒有精致的布景,只有鄉間田野和土味情歌。
秀才有三寶,回頭捂嘴、舔唇吐舌、擠眉弄眼,幾個簡單的動作,即刻斬獲無數大媽、奶奶的心。她們親昵地喊他 " 秀才弟弟 ",用露骨的語言傾訴思念,直播間裏大筆揮霍,養老金化作昂貴的電子禮物——保時捷、嘉年華、火箭。
老年女性的熱情,捧紅了秀才,也吓壞了互聯網的另一批原住民—— 90 後和 00 後。他們蹲守在秀才的評論區,生怕粉絲裏有自己的媽媽、姑姑和奶奶。他們嘲笑秀才的油膩、老年人的戀愛腦,卻不知不覺被洗腦,走上了 " 質疑秀才、理解秀才、嘲笑秀才 " 的不歸路。
但疑問始終萦繞在每一個人腦中:千萬粉絲,上億點贊,秀才到底為什麼能這麼火?
中年頂流偶像的誕生
打開小紅書、抖音、快手 …… 你會發現,一夜之間,人們好像集體被下了 " 降頭 "。男男女女,都穿上條紋 polo 衫,在路邊、學校宿舍,對着鏡頭擺出行雲流水的系列動作:回頭,假裝發現被偷拍,腼腆低頭捂嘴,左顧右盼後,吐舌頭舔嘴唇,跟着背景樂對口型假唱。
這套動作的發明人——秀才,掀起了一場全民模仿秀。甚至外國友人也被傳染上了 " 秀才病 ",症狀以吐舌挑眉為主。
秀才到底何許人也?他官方年齡 39 歲,安徽亳州人,号稱 " 通殺 45 歲以上女性 "。和網紅之都杭州批量生產的小奶狗不同,秀才刷新了人們對顏值網紅的認知。
他濃眉大眼,方臉,穿襯衫、polo 衫,梳着幹淨的小背頭,看上去像個縣城的國企小領導,或城鎮廣播電台的當家主持人。
秀才的标志性動作就是回頭捂嘴、舔唇吐舌、擠眉弄眼,文案都是諸如 " 愛你不是我的錯 " 之類的土味情話——對年輕人來説有些油膩,但對中老年女性來説剛剛好。她們從中讀出了腼腆、挑逗,品出了温柔、甜蜜。
秀才的魅力有多大?
無數把自己照片當頭像的大媽,在評論區為他寫情詩。" 我的秀才弟啊,我餘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把苦日子熬成甜甜的糖,然後用甜蜜把你這個我愛的人永遠留在我身邊。" 愛情降臨時,人人皆詩人。
秀才偶爾擺拍抽煙,假裝借酒消愁,姐姐們會蜂擁而上,心疼地勸他 " 保重身體 "。更有甚者,直接大膽地表露愛意,喊他 " 老公 ",求結婚,奔放地幻想與他親密接觸—— " 抱抱我,疼我,好嗎?"
在年輕人拼命批判戀愛腦,生怕因愛吃虧,恐懼表達愛意的時代,一場浪漫主義的文藝復興降臨在中年網紅的直播間。這裏的中老年戀愛腦,仿佛集體回春到青春期時的奮勇,随時準備為愛情粉身碎骨。
愛不是空口許諾,還是真金白銀。只要秀才開直播,大姐們總會不留餘力地給出禮物支持。從幾百塊的保時捷、私人飛機,到兩三千一個的浪漫馬車、嘉年華,姐姐們寧可自己省吃儉用、做苦活累活,也不能委屈秀才弟弟的面子。
秀才在視頻裏假唱一句 " 高矮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 ",千裏之外,家住吉林的 72 歲老太太的芳心被點燃。
今年 5 月,她搭乘火車,跨越 1700 公裏,只為在安徽亳州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到了,才發現既不知道他的真名,也不知道他的住址,只能叫了輛出租車,表示要去 " 秀才家 "。
有人勸阻,有人嘲笑," 又不是小姑娘了,這麼大歲數了,也見網友啊?" 老太太肯定地説:" 我非得見見這人 "。
但這場一腔孤勇的求愛最終卻只能無疾而終。妾有意,郎無情,大媽等不來秀才,卻等來了警察。警察聯系她的家人,希望把她接回去。孫女説,沒空,勞煩警察同志代送。于是,老太太只能搭上回程的火車,再度跨越 1700 公裏回吉林。
以上種種,刺激着年輕人的感官。秀才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户:這裏擠滿了滿臉溝壑,卻渴求一份關懷和真情的女人。
獵奇下沉世界
從嘲笑秀才到成為秀才,年輕人的行為在變,态度卻未曾動搖。他們始終站在高處,向下凝視,将秀才的爆火視作荒誕。
在獵奇的驅動下,許多大學生湧入秀才的評論區,模仿大媽們發布着火辣辣的挑逗語言,或進行 " 二創 " ——剪輯秀才的合集,模仿他的動作表情,用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也蹭上了流量的順風車。哈哈大笑一番,只留下戲谑的快感。
秀才的應對方式,則是默默關閉的評論區。而大媽們心态卻是很豁達,"00 後們,你們模仿得了我們説話,卻模仿不了我們的真心。"
成為 " 笑料 " 的不僅有大媽,也有大爺。女版秀才——網紅一笑傾城,人氣甚至更甚一籌,粉絲數是秀才的整整兩倍。
兩人的拍攝方式大同小異。一笑傾城長得鄰家,圓圓的臉,彎彎的眼睛,長長的黑發,絕招是眯眼笑和咬唇,家住山東菏澤。和秀才一樣,她住在農村,背景是瓦房、雞鴨、泥路。上千條視頻幾乎如出一轍,播放着老歌,對口型假唱,不擦邊不暴露,就足以收割大爺的心,成為永恒的 " 白月光 "。
年輕人眼裏乏味無聊的視頻,卻是讓大爺牽腸挂肚的一颦一笑。
他們叫她妹妹、老婆、小狐狸精,願意用自己的肋骨給她煲湯喝。大爺們的情話,比大媽的還要酸,看得人臉紅心跳。
" 你的酒窩裏沒有酒,我卻醉得一塌糊塗 "," 淘氣鬼,讓我疼死你 "。不同于大媽的細膩心思,大爺愛舞文弄墨寫藏頭詩," 一咬紅唇人已痴,笑顏相送千萬姿,城中美女惹相思 "。他們用老年機艱難地寫着小作文,錯别字夾雜其中,只為表達對女神的真心。
大爺的經濟投入,也遠盛于大媽。
2023 年 8 月 16 日,一個平平無奇的夏日夜晚,一場史稱 " 世紀 PK" 的大戰拉開帷幕。主角正是 " 老 baby 收割機 " 一笑傾城,和 " 大媽迷魂湯 " 秀才。短短 3 小時直播,觀看量達到了驚人的 3000 萬。友人戲稱," 這場 PK,掏空了一個省的養老金 "。
最終,一笑傾城以絕對優勢勝出。有人算過一筆賬,一笑傾城的 " 榜一大爺 ",前前後後刷的禮物換算成現金,高達千萬。
迷戀他們的,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
一笑傾城 1885 萬粉絲裏,8 成是男性,一半以上人年過半百。秀才的粉絲七成半是女性,64% 都是中老年女性。兩人的粉絲,九成多都生活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
他們有農民、清潔工、家庭婦女,也有小老板、小領導;有都市中年,也有小鎮銀發族。他們不懂什麼文案和人設,以為那些 " 情話 ",都是主播對自己的表白。以至于殘存一絲理性的大爺,會自作多情地拒絕:" 你美我窮,不可談 "。在年輕人看來,他們丢臉,愚蠢,分不清網絡和現實;他們落伍,肉麻,精神世界匮乏。
兩個世代的人,因秀才和一笑傾城相遇,但不理解的屏障,始終橫亘在中央。
遲來的叛逆和愛欲
在破圈前,秀才和一笑傾城的命運齒輪早已開始轉動。
秀才的第一條視頻發于 2021 年,一笑傾城則更早,在 2019 年。在還沒有年輕人打擾的那段時間,大爺大媽們肆意而火熱地愛着一位素不相識的網友。而如今,随着大批新人的湧入,多少顆真心,已然淹沒在段子中。
在社會的主流觀點看來,年齡增長稀釋了性魅力,驅散了愛欲。但被愛與看見是如此稀缺,孤獨又是那麼難以擺脱。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農村婦女,相親、結婚,為家庭操勞一生。丈夫不善言辭,子女甚少交心。在短視頻平台,你看到一個相貌端正的小夥子,親切地喊你 " 姐姐 "。他有説不完的情話,撫慰你不被理解的心;他相貌端正,打扮得體,不像你内褲破洞還要堅持穿,指甲裏一年四季都有黑泥的丈夫,更不像同齡的男人,挺着肚子,秃着頭。
他腼腆中帶點壞,眼神裏承載着關心與交流,動作是那樣撩人。雖説也是農村小夥,但他卻上進、有事業心,開起了自己的小工廠,買了車,成了事業有成、穿着考究的成功人士。這樣勵志、英俊、貼心的男人,你從沒見過,忍不住心動。
在緊繃的家庭關系中,你找不到愛。丈夫的無視和子女的勒索,你喘不過氣。但秀才總説着知心話,像一個可靠的樹洞,讓你有地方傾吐受過的委屈。他似乎在聽,還會回復你 " 小心心 "。
對于大媽來説,秀才正是這樣的 " 暖男 ",投射着她們對理想伴侶的想象,也承載着她們被愛、被看見、被理解的渴望。
在年輕人看來,赤裸的表白,宛如一場遲來的老年叛逆。但對老年人來説,這卻是陽光燦爛下的浪漫邂逅。
前幾年," 假靳東 " 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中老年女性一度成為 " 花痴和好騙 " 的代名詞。粗糙的 AI 技術,拼湊出的明星 " 靳東 ",和她們談起了姐弟戀。這場讓人一眼能識穿的殺豬盤,卻不斷有人上鈎。這并非因為大媽們愚笨,沒文化。正如千裏尋秀才的吉林大媽,她還是個退休教師,并非人們想象中那樣的見識短。
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説,在退休和老年後,她們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傳統将她們捆綁在相夫教子的任務中,缺乏親密潤滑的婚姻關系。到老,社會的評價終于松綁,她們卻驚訝地發現,生活出現了一道巨大的真空——無人陪伴的孤獨和精神世界的匮乏。
而對于中國的老一輩男性來説,他們戴着 " 男子漢 "" 一家之主 " 的高帽,也承擔着養家糊口的重擔,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當作一個工具,完成一項項任務。成家——養孩子——供孩子上學——給孩子買房——幫孩子成家。他們閹割了自己的情感、欲望、脆弱,只為了别人眼中一個 " 好 "," 過日子不能落到人後頭 " 是中國人的信念。在最好的年紀,他們沒有自己,也沒有時間和意識為自己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
一項針對安徽省農村地區的老年人調研發現,78.1% 的老年人都處于 " 中度孤獨 " 之中。城市情況稍好,老年人能選擇的活動更多,公共空間也更為發達。
比起嘲諷秀才油膩,大媽 " 戀愛腦 ";譏笑一笑傾城老氣,大爺肉麻,我更想為他們高興。至少在直播間,他們不再是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他們只是自己。沒有繁文缛節,沒有規則壓制,他們不再節儉,只想為所愛一擲千金。
年輕人看不慣大爺大媽 " 戀愛腦 ",無非覺得對方衝擊了自己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覺得他們 " 為老不尊 "。
前不久,電影《我愛你!》上映,影片講述了幾對老年情侶的愛情故事,在一場和主創的連麥中,一個年輕人對主演倪大紅、惠英紅説," 我有一點不适,我覺得人老了之後,就别愛不愛了。" 惠英紅紅着眼圈,連説了幾句 " 對不起 "。
愛和被愛是人的基本需要,老年人當然也有情感需求。
年輕人大可不必成為那個糾錯的 " 道德警察 ",實時埋伏着,等着大爺大媽出洋相,或是威脅他們要截圖發老伴兒。要真擔心他們受騙,把養老金花完,倒不如多陪陪自家老人,多教他們一些安全 " 衝浪 " 的方法,想辦法幫他們養成一兩個興趣愛好,填補上那個名為 " 孤獨 " 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