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SU7首撞,變相終結AEB之争?,歡迎閲讀。
提車第一天就發生交通事故的新聞數不勝數,但尚未交付的路測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你們見過幾次?
2024 年 2 月 3 日,網友爆料,小米 SU7 發生了首撞。從圖片來看,小米 SU7 右側葉子板、前杠、前大燈受損較為嚴重,其他區網域情況還好。
令人疑惑的是,小米汽車全國路測所選擇的司機,自然是一批擁有專業能力的老司機,以便于發現汽車存在的各種缺陷并加以修正。作為小米首款汽車,而且定位預計 25 萬元 ~37 萬元的旗艦產品,各類安全措施肯定拉滿,可這些措施為何沒能起到作用?
從照片不難看出,此次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便是天氣,積雪路面濕滑,制動距離變長。近期國内北方地區暴雪不斷,導致路面濕滑,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小通的鄰居表示,他剛開車回去,哪怕汽車裝備了防滑胎、安裝了防滑鏈,效果也不是特别明顯,唯有開得慢才能避免交通事故。
汽車停靠在道路左側,碰撞區網域在右側,很可能是前方車輛停靠或刹車,小米 SU7 制動距離不夠或沒有及時踩刹車,導致制動距離不足,只好打方向盤往左側變道避讓,可惜未能完全避過去。
一般來説,汽車配備的 AEB 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此類追尾事件,但目前 AEB 并不是萬能的。
汽車主動刹車需要自動駕駛系統通過各類傳感器收集數據,再由芯片與算法判斷,之前國内也發生過某品牌汽車撞上前方故障車輛維修人員的事件,當時便有許多從業者和網友讨論汽車 AEB 未能啓用的原因。
此次發生事故的小米 SU7,頂部明顯是激光雷達,小米官網數據顯示最遠可實現前後 250 米、前方 150 米識别,能夠及時識别前方車輛并緊急制動,然而小米 SU7 還是發生了事故。
關于事故的原因,大致有三種可能,第一,AEB 未能奏效。此前 Uber 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自動駕駛網約車撞上行人致死,帶有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的 AEB 并未啓動。
佐思研究總監周彥武認為,Uber 事故的原因可能在于融合算法不到位。多個傳感器收集數據,得出的結果很可能不相同。Uber 撞人的時間是夜晚,光線昏暗,攝像頭起到的效果會差很多,若不能與激光雷達收集到的數據順利融合,部分主動駕駛功能就可能會失效。
第二,環境影響了傳感器和系統判斷。大雪紛飛道路白茫茫一片且存在嚴重反光,也會影響到攝像頭,從而導致 AEB 制動不及時。
第三,單純的路太滑,可能是前車急刹,導致後車小米 SU7 制動距離不夠。
冬天無法避免,想要減少交通事故,唯一的方法就是更新智駕軟硬體,并且為特殊路況制定相應對策。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車企就開始了關于 AEB 功能的研究。最初 AEB 主要依靠攝像頭,後來部分汽車雖然配備了毫米波雷達,但并為與 AEB 結合。
後續毫米波雷達加入 AEB 系統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毫米波雷達對于靜止物體容易出現誤判,因而車企要麼屏蔽靜止物體,要麼頻頻出現「幽靈刹車」。直到激光雷達引入,才解決了之前 AEB 不适應高速、易誤判的問題。
擁有激光雷達加持,智駕才算是有了可靠的硬體基礎。激光雷達也分為 96 線、128 線等不同分類,線越多意味着精度越高。中低端車型我們無法要求太多,但高端產品理應追求性能更好的激光雷達。
面對各類暴雪、暴雨、大霧等復雜天氣環境,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無法起到作用時,激光雷達就是安全的保證。華為、禾賽科技等企業,正致力于降低激光雷達的成本,激光雷達價格已從七八年前的 1 萬美元以上,降低到 1000 美元以内,未來中低端車型未必沒有普及激光雷達的機會。
盡管近幾年不少車企曝出計劃使用純視覺方案實現自動駕駛,但純視覺對于芯片算力、算法要求太高。法國汽車零部件公司法雷奧集團 CEO 直言,即使有足夠的數據,攝像頭也無法滿足 AEB 的需求,激光雷達是車企實現高階輔助駕駛的捷徑。
比硬體更關鍵的,則是融合算法,混合視覺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将數據融合計算。不同傳感器給出了不同的環境數據,抑或傳感器之間發送數據的時間存在差異,都可能影響系統做出判斷。
車企、自動駕駛企業還需要針對特殊場景定制方案,如下雪天應當提醒駕駛員降低車速,或主動降低車速,降低因制動距離不足釀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正常狀态下 AEB 過于激進可能會導致幽靈刹車,但路滑、大霧等天氣,AEB 可以适當激進以幫助駕駛員控制車速。
想要實現 AEB 在極端場景下發揮效果,除了智駕軟硬體,還需要一系列智控系統。例如使用差速器實現扭矩分配,令打滑的車輪獲得更高的扭矩,以避免汽車失控。華為的途靈底盤、比亞迪的雲辇系統等,均對車身穩定性作出了一定的優化,可以通過油壓力分配、交叉控制等方法,避免車輪打滑。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北方寒冷地區就頻頻出現因地面太滑導致汽車失控的事件。汽車博主 " 亢嶽 " 發文稱,其合夥人馬哥駕車時在結冰路面發生交通事故不幸離世。
小米 SU7 首撞,只是冬季眾多交通事故的縮影。不過小通相信,随着汽車感知系統、底盤控制、動力分配等技術的不斷發展,AEB 只會越來越好用。
目前激光雷達的成本已下降到 10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7200 元)以内,華為與禾賽科技的目标是使其價格下降到 200 美元甚至 1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720 元)以内,能夠像當前的毫米波雷達一樣,下沉到中低端市場。
過去 AEB 的适用範圍要求限速 60 公裏 / 小時以内,如今比亞迪、華為等車企的部分車型,AEB 覆蓋速度已達 120 公裏 / 小時或 130 公裏 / 小時。
終歸有一天,即使我們駕車高速行駛在雪地上,也能輕松刹住汽車,避免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