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繁花》:一顆打破慣常的“炸彈”,歡迎閲讀。
原标題:不同于常規的影視化改編,濃厚的導演個人風格加持以及大幅度的 " 二次創作 " ——(引題)
《繁花》:一顆打破慣常的 " 炸彈 "(主題)
工人日報 - 中工網記者 吳麗蓉
閲讀提示
電視劇《繁花》由王家衞執導,改編自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金宇澄長篇小説《繁花》,講述了 20 世紀 90 年代,抓住時代機遇、努力打拼的主角阿寶跻身商界後起之秀的故事。然而,不同于常規的影視化改編,該劇濃厚的導演個人風格加持,以及大幅度的 " 二次創作 ",讓它成為名著改編電視劇的一個 " 另類 " 樣本。
電視劇《繁花》熱播,從居高不下的收視率到持續上漲的豆瓣評分,從 " 寶總泡飯 " 被深入研究到至真園的原型飯店苔聖園爆滿,從問好要用 " 侬好 " 到要去上海旅遊……無不彰顯這是一部 " 現象級 " 作品。
一部更像電影的電視劇
王家衞拍戲,是出了名的慢。
從 1988 年的《旺角卡門》至今,王家衞只拍攝了 10 部電影,但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這次拍電視劇,很多觀眾認為是王家衞的 " 下凡 "。《繁花》從 6 年前開始籌備,拍了 3 年,演員唐嫣直言:" 像讀了個研究生。"
" 王家衞導演是一個不怕煩的人。" 在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研讨會上,原著作者金宇澄説。他陪着導演看上海,到處做 " 田野調查 "。他發現劇組的美術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因為就算布景已經搭好,但導演找到一張老照片,發現這個景和照片裏的不是一模一樣,便會要求重來。" 上海話裏有一句‘做眉眼給瞎子看’,意思就是做事白費心思沒人看得見,但導演會説‘我能看出來’。"
電視劇原聲説的是上海話,啓用的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籍演員。為了還原上世紀 90 年代風貌,劇組向全上海發起了老物件征集。細到劇中人物的服裝、發型、首飾,也都是影迷熟悉的王家衞 " 細節控 " 作風。更不用提劇中考究的鏡頭語言、光影藝術以及王家衞風格的 " 抽幀 " 畫面,都讓這部電視劇看上去更像是一部電影。
" 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電影是導演的藝術,《繁花》的啓示不僅在于用電影标準拍電視劇,更在于好的藝術作品永遠都在尋找形式與内容的微妙平衡。"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副主任呂帆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説," 王家衞的确為《繁花》帶來了電影質感,這對電視劇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也認為《繁花》是對國產電視劇的一個文化總攻," 王家衞重組了 100 年的上海影像,就像經過他攝影機的演員,全部煥然一新。演員被重新發明,電視劇被重新發明。"
創造新的叙事空間
在原著小説的基礎上,電視劇《繁花》進行了大幅度的二次創作,還雜糅了其他幾部小説在其中,幾乎可以説是另一個故事。
呂帆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 復刻 " 和 " 二創 " 各有價值,但原著和改編的關系應看重三個标準:一是改編是否基于原著的寫作旨意、精神内涵和價值觀;二是兩者之間是否有拉扯、互補、張力,從而誕生了新的叙事空間;三是這種新的叙事空間是否适合影像化的表達,是從容靈動還是刻意死板。
" 劇集對原著的‘只取一瓢飲’和對這‘一瓢’的充分再加工,恰恰在印證原著的豐富性和可能性。" 呂帆表示。
這部劇的編劇秦雯提到,自己是第一次在劇本創作前期經歷如此 " 海量 " 的調研工作," 這對我未來的創作會幫到很多,我覺得這個東西是非常必要的。"
開機之前有 5 稿劇本,拍攝過程中還在不斷地修改、調整。從開機到關機的每一天,秦雯基本都在劇組。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她第一次產生了把二維的劇本建立三維影像的概念。她反反復復看自己寫的劇,還在劇組裏第一次戴上了老花眼鏡," 實在工作量太大了。"
個性濃烈的 " 炸彈 "
随着電視劇《繁花》的熱播,小説《繁花》也在熱賣。一個數據是,這本書在某電商平台的銷量環比增長了 38 倍。
小説《繁花》中反復提到 " 不響 ",有人認為劇版《繁花》則 " 太響 "。呂帆認為,這恐怕還是更多聚焦在影像風格," 如果更深入地看它如何表達感情、愛與命運,如何展現人性的復雜性,其底色依然是‘不響’,才會在叙事層面具有一種讓觀眾不好描摹的‘失語感’。"
" 我認為沒有必要捧一踩一,徘徊于原著與改編之争,恐怕把兩部作品都看小了。" 呂帆説,雖然有争議,但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講是成功的,這也是一種文學的勝利," 換位思考一下,一位藝術大師要對另一位大師的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他必然有自己的野心和創想,原著也有可能因此獲得一次新的生命。文學和影視創作各有其規律,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是對行業和觀眾更好的結果。"
王家衞強烈的個人影像風格是把雙刃劍,有人會因為 " 這很王家衞 " 而 " 上頭 ",也有人連前三集都看不下去。很多人認為這部劇個性過于突出,未來也不可復制,注定是一場行業的 " 煙花秀 "。
但呂帆認為,抛開個人标籤和制作成本,更應該關注的是,這種美學觀和方法論是否可以被更多劇集甚至其他藝術門類吸收、表達、再創新,從而促進整個產業更精致、更多元以及更繁榮。
"《繁花》是一顆‘炸彈’。"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直言,這顆别出心裁、個性濃烈的 " 炸彈 ",炸毀了中國電視劇界多年來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創作态勢,颠覆了有些常态化、平庸化、舒适化和平靜化的業界創作現狀。
" 美國有一個作家叫威廉,他説人就像是永遠坐在一個背向行駛的火車上,唯一能看清楚的就是過去。這部電視劇保存過去的人生,保存過去的形象、色彩,在這一塊上和我本身的文學理念是非常相合的。" 金宇澄説。
來源:中工網 - 工人日報
特别聲明:以上内容 ( 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内 ) 為自媒體平台 " 網易号 " 用户上傳并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