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在四川,他們和丹棱“果王”這樣一起搞科研,歡迎閲讀。
怎麼才算會種地呢?
由于場景離生活有些遙遠,很少有人會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就算是農民,好像也已經習慣按照既定的澆水、施肥、打藥、修剪的模式行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是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的農户趙澤如,種果樹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他熱愛的事。盡管已經 65 歲,他還在摸索如何才能把果園種好,如何能種出 " 果王 " 一般的品質,再説得直白一些,如何才能把一畝柑橘賣出更高的價錢。
他的想法和那些來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駐扎的學生不謀而合。兩代人從不信任到磨合到相互信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們改善了當地的酸性土壤,并且提高了當地柑橘至少 10% 的產量,為這個以柑橘為最主要經濟來源的農業縣輸送血液。
直到拼多多支持科技小院大賽,這個故事才被更多人注意到。這個比賽為學生參與農田試驗這段研究生經歷又賦予了新的意義:" 其實種地和科研都很孤獨,感謝大賽,讓我們被更多人看到。"
故事還在繼續。趙澤如繼續守着他的果園,他的下一代已經開始用互聯網上最大的農產品銷售平台,将 " 家鄉的名片 " 銷往各地。
△趙澤如在科技小院和學生讨論農技,説到開心處。趙烨 | 攝
丹棱 " 果王 " 的搖錢樹
趙澤如有輛開了 11 年的銀色面包車。
11 年來,趙澤如開着這輛價值 4 萬元的車拉肥料和農藥,沒事兒時也要上山一圈圈巡視果園。他開着車去給當地農户上農業培訓課,走街串巷給村裏人答疑解惑。他還 " 接見 " 了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也開着同一輛車接受了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的采訪。甚至,當年趙澤如開面包車出門去承包果園時,老婆拿着一根又粗又長的棍子攔住他的去路——他和這輛車是過命的交情。
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沒有哪輛車比老趙的面包車經歷更為豐富了。現在這輛車周身斑駁,提速減慢,老趙已經把後排座位拆了方便擺放農具。老趙的兒子看不下去,想讓他換輛轎車開,他還不樂意。
這個季節老趙每天早上 6 點起床,提桶上山,邊走邊從桶裏拿出剪刀," 咔嚓 " 剪掉多餘的枝丫。他符合大家印象中地道的農民形象,皮膚曬得很黑,聲音洪亮,笑臉迎人。農閒時節大片果園沒什麼人,剪刀聲清脆,傳出去老遠。
老趙今年 65 歲," 種了一輩子橙樹 ",是當地有名的 " 土專家 "。2013 年丹棱縣開始舉辦 " 不知火種植技術大比武 ",老趙拿過 " 人氣王 "。各家各户有關于果樹的疑問,都會給他打電話,忙時還需要預約。到飯店吃飯,老趙經常碰見熟人邀他過去坐坐," 都是之前請教過我的 "。
老趙較真。每年的果子套袋比賽請他當裁判,那些最先套完的但套得不規範的、不美的,他都給淘汰了。
" 他種樹,就像養一個個孩子。" 村裏人這樣形容老趙。停頓了一會兒,補充道," 不,他種樹比養孩子還要上心。"
△正值修剪期,趙澤如在田間勞作。趙烨 | 攝
種橙樹能掙錢,趙澤如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那時大米市場價一斤一毛八,谷子九分錢,臍橙一斤能賣到兩毛。趙澤如家種了幾棵臍橙樹,成熟後拿去賣,掙了 6 元。
1982 年,趙澤如以 350 元一年的價格承包了 16 畝果園種柑橘。16 畝果園,随便種種都能把成本收回來吧,趙澤如盤算。剛分家,趙澤如分到五間房,那時他下了很大的決心:" 如果賠一年錢,我就拆一間房,那我至少能幹五年。" 十年之後,趙澤如結束承包,一共掙了 5 萬。
他用兩萬給家裏蓋了兩層小樓,外部牆面通體都貼了鋼磚(方言,指瓷磚)," 方圓 10 公裏以内的大路邊,看不到比我家更好的房子 "。
1992 年,結束承包的趙澤如在自家 4 畝田裏開始種植早熟臍橙和蜜橘。由于市場飽和,這些橘橙品種只賣一兩毛錢,趙澤如説:" 賣得還不如大米貴 "。
1998 年,當地政府引入 " 不知火 " 這個晚熟柑橘品種,錯峰上市,減輕當地果農同質化競争之苦,從而達到提高收入水平的目标。趙澤如是當地第一批改種不知火的果農。
朋友建議趙澤如先嘗試種幾十棵看看行情。他不喜歡這種保守,他説自己膽子大、脾氣大,決定的事必須得做,最後他将一半地改種不知火。
一開始,趙澤如沒有掌握不知火的采摘時間,第一年采摘完不知火堆滿一屋子,酸得沒法吃,更别提賣。妻子在一旁嘆氣,趙澤如生氣,大聲嚷嚷:" 嘆什麼氣,以後再掙回來不就行了。" 當時不知火的價格已經是臍橙的好幾倍,他不想放棄。
慢慢地,趙澤如了解到種植不知火的 " 留樹保鮮 " 技術,冬天時開始給樹上的果子套袋保暖。在不停嘗試中,他總結出不知火的摘果時間,最好在每年 3 月份,太早會酸,再晚不易保存。2012 年,他的不知火賣到 2.5 元一斤,是臍橙的兩倍。就在那年,他把臍橙都改種了不知火。
除了 " 留樹保鮮 ",趙澤如還學會了疏果。夏季,等不知火長到拇指蓋大小時,要将畸形果和特小果都疏掉,保證營養供應。對于一棵成年大樹,每年趙澤如用平均 20 — 25 片葉子供養一顆果子的比例疏果,每次疏掉 10%,一年兩次。
妻子心疼那些果子,認為他在浪費錢,攔在果園外不讓趙澤如去。他哄着妻子去打麻将,偷偷摸摸把果子疏完。那年,他的不知火賣了五萬元。拿到現金回家,他看到正在做飯的妻子,将錢一股腦倒進圍裙裏," 你看疏果是正确的,我掙到錢了。"
四畝不知火,最高時一年可以賣 27、28 萬元。
2014 年,56 歲的趙澤如決定承包 60 畝果園。妻子反對他的決定,再過四年就可以退休,在家帶孫子,享享福,為什麼要承擔這個風險?妻子想不通。
趙澤如有自己的打算,他只有一個當輔警的兒子,有兩個孫子。承包了這片 60 畝的果園種植不知火,讓兒子跟着自己學習種植技術,就算沒了工作,每年掙二十多萬元,也夠一家人生活了。
早前,趙澤如認識一位四川農業大學的老師告訴他,丹棱屬于酸性黃土,需要有機肥才能把果樹種得更好。沒條件的時候,趙澤如挖溝,将垃圾、蜂窩煤渣、稻子稈埋在地裏,種出來的果子果然比同村人的好。
2016 年,趙澤如花費 20 萬元買了有機肥,先請人工花了半個月時間在 60 畝果園裏挖溝,他監督工人必須深挖 60 — 80 公分。随後又花了半個月時間将有機肥一層層撒進溝裏埋上," 一棵樹都得施 100 斤左右的有機肥 "。
每天都有村裏人圍觀,一開始他還一遍遍解釋有機肥的好處,後來他有些不耐煩。
" 老趙,這 20 萬換輛車不好嗎?"
" 我是個瓜瓜(方言,指蠢人)嘛,我的車被我種到地裏了。"
2018 年,趙澤如在丹棱縣 " 不知火技術大比武 " 中,拿到 " 人氣王 "。2021 年,他的兒子趙剛拿着果園裏的不知火參賽,拿到 " 果王 " 稱号。
△70% 的丹棱人收入來自種植柑橘,圖為豐收季,家家户户在果園采摘。何浩 | 攝趙叔 " 愛學習 "
2022 年 3 月份,趙澤如在果園邊等待采購商來收果時,看到兩個學生走來,詢問不知火這年的收成。來果園的年輕人本來就少,他們又是學生模樣,他猜測兩人是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的學生,便盛了一兜不知火送給對方。
" 科技小院 "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和團隊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把科技應用于農業,實現生產實踐和學術的統一。2017 年,由西南大學、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同丹棱縣政府和企業(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 "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到 2022 年張麗君和李棟駐扎丹棱,已經是第三屆。他們的 15 畝試驗田由丹橙果業提供,和趙澤如的果園相距 50 米。
經過對丹棱縣 208 户農户的土壤檢測,張麗君和李棟發現當地有兩大問題:土壤酸化嚴重,pH 均值在 5.09,老產區的 pH 值甚至低至 4,鈣鎂缺乏;化肥投入過量,環境代價大。
在丹棱縣,柑橘種植面積 20 萬畝,總產值 30 億元,是全國最大的不知火產區,其中 70% 的當地人收入就是來自柑橘。解決這兩大難題,也是為丹棱當地的經濟 " 補血 "。
但對于張麗君和李棟來説,懂技術和理論知識卻鮮少實踐,盡管研習農學,種地實在陌生——兩人在來丹棱前只看了《柑橘學》。站在 15 畝果園前,面對接下來将近兩年的駐扎,他們還是忐忑。别説解決現有問題,能不能管理好果園還是未知。
趙澤如出現在他們的視線内。起先是貼在果園宣傳欄上的照片,後來兩家果園挨得近,見面開始打招呼。等他們跑去别人家果園問一些種植的問題時,幾乎所有人都説:" 你們怎麼不去找趙澤如?"
勤勞心善,是趙澤如給張麗君的第一印象。不是所有農户每天都泡在果園,但只要在果園就能找到趙澤如。
在 4 月份一天,兩人站在趙澤如的果園尋求幫助。他們叫趙澤如 " 趙老師 ",提出了來到這裏的難題:不懂修剪、施肥和打藥這些基本的操作;人工勞動力無法解決。
從那天開始,兩人就跟着趙澤如學習修剪。趙澤如邊剪邊教,一棵樹如何修剪得通透,從而讓果子均勻受到光照。剪大枝和小枝時,手要攥在剪刀什麼位置。如何将果子從枝頭剪掉不留梗,以免扎破放在旁邊的果子。兩人拍了視頻回去反復觀摩,一周後出師,稱呼也從 " 趙老師 " 改為 " 趙叔 "。
△趙澤如帶着科技小院學生張麗君(中)、李棟(右)在田間研究。趙烨 | 攝
關于人工,趙澤如幫他們請人修剪、施肥。兩人要請趙澤如吃飯表示感謝,趙叔擺擺手:" 兩個學生沒什麼收入,請我幹什麼。"
為了改善當地的土壤酸化,張麗君和李棟種植二月蘭、毛葉苕子、光葉苕子等綠肥,代替雜草。雜草和果樹争奪土壤養分,長大了還會繞樹攀爬,清理起來還需要人工成本。但是綠肥不會,衰敗後還能充當肥料。
一開始,張麗君給當地果農推薦綠肥并不順利,眾人會反問 " 需要花費多少成本,有什麼用 ",就算送了種子也不會撒。包括趙澤如," 他肯定不太信任,我們的種植技術都是他教的 "。
7 月,丹棱縣迎來 61 年來最熱氣温,温度 40 度以上。果園裏不停出現日灼果,表面出現像被火燒過的坑窪。這些果子無法被售賣,只能爛在果園。
請教學校的老師後,張麗君和李棟每天下午 5 點到 7 點澆水兩個小時,防止日灼果範圍的擴大。為了節省體力,他們還裝了噴灌設施。
路過的果農,包括趙澤如對此法表示懷疑。" 沒用 ",他們讨論着," 水蒸發得那麼快 "。張麗君也疑惑,但還是堅持了一個多月。
最熱的夏季過去,那年丹棱縣日灼果占比高達 30%,就連管理非常精細的趙澤如也有 15% 的損失。而張麗君和李棟 15 畝試驗田,日灼果只有 5%。
因為這次的成功,趙澤如邀請張麗君和李棟去家裏吃飯。" 吃的都是些農家炒菜,但這種獎勵可比得什麼獎開心多了,這説明趙叔開始認可和信任我們,他也開始跟我們讨論種植技術上的問題。" 張麗君説。
從那次高温過後,趙澤如在果園投入 5 萬元裝了噴灌。每個噴灌都高達 3 米,比李棟他們的高出一倍,能覆蓋到每一棵果樹。
他開始撒張麗君給的綠肥和改良劑,不夠用了還會從科技小院購買。他還會問張麗君問題,有次他看到張麗君在試驗田施撒肥料,專門跑來問其中一種原料。
能不斷學習,并且還樂于改善自己的種植技術,這是趙澤如給張麗君的第二印象,也是他跟其他農民不一樣的地方。
好果子是一輩子的事
經過一年的駐扎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張麗君設計了一款酸性土壤改良劑,構建了一套柑橘園健康土壤和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模式。
通過這一方案,科技小院試驗地塊土壤 pH 值提升 0.6 個部門,鈣鎂含量顯著提高;試驗果園碳排放降低 50%,其它温室氣體排放量不同程度下降;果園成本投入減少的情況下,產量提升 12%、糖酸比提高 29%、淨利潤整體提高了 17%。
應用了相應的改良劑,趙澤如的果園土壤酸化也有所緩解,葉片黃化改善,產量提高了 10%。
除此之外,在銷售端,"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支持的不知火、愛媛 38 号等桔橙產品依托拼多多等線上平台,加速走向全國市場。當地果農還将中小果集中起來生產果酒,延長當地的產業鏈條。果酒產品在拼多多平台上也有銷售。
1 月 7 日," 拼多多杯 " 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總決賽在雲南大理舉行。在這個比拼科研和農技的舞台上,以張麗君、李棟為代表的 "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 " 最後拿到了二等獎。拼多多副總裁侯凱笛作為代表頒獎并發表講話:" 如果説科技小院拆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牆、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教與學之間的牆,那拼多多則要助力破開科研與市場之間的牆,助力推動農特產的标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鏈。"
" 即使這是一項發展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系統性工程,我們也會不遺餘力地堅定重投農業,堅持長期主義。"
張麗君很知足。她和李棟已經研三,面臨着畢業找工作的焦慮。" 這次得獎,我們真的很感謝拼多多。不管是科研還是種地,都是非常孤獨的過程。如果不是拼多多支持這次比賽,我們的成果就不會被這麼多人看到。"
△拼多多副總裁侯凱笛(左一)為包括丹棱桔橙科技小院在内的二等獎團隊頒獎。賽事組委會供圖
有學弟學妹因為受不了鄉下的累、苦和閉塞,經常在日志中抱怨訴苦,以期老師看到後召回自己。但是張麗君和李棟從來沒有,他們只寫開心事,比如在給農户的培訓課上,又把綠肥推廣了出去。
1 月 14 日,張麗君和李棟拿着二等獎的榮譽回到丹棱,待完成最後一項摘果試驗,他們将返校寫論文等待畢業了。
為了祝賀他們拿獎,趙澤如請兩個學生吃飯。李棟很開心,為了敬趙叔喝了不少酒。李棟拜托趙叔:" 以後我們的學弟學妹來了,你也要像對我們一樣對他們好呀。"
趙澤如從不喝酒,他的 " 學生 " 要離開了,有些激動:" 希望以後來的學生也像你們一樣能吃苦,切實幫助我們農民解決問題啊。"
2021 年趙澤如上山照料果園時,被一顆彈起的石子打斷了右側小腿上的兩根骨頭,出院後他依然閒不住,還是每天上山,但走路明顯吃力,行動也遲緩了。現在他的小腿上經常會出現淤青。
他的兒子趙剛看在眼裏,辭職後開始繼承趙澤如的果園。大概十年前愛媛開始賣出好價錢,趙澤如又開始嫁接種植愛媛,今年他的果園裏豐收了 15 畝愛媛和 15 畝不知火,并将其餘的 30 畝不知火剛剛嫁接成了愛媛。
趙剛對種植沒那麼感興趣,但還是跟着父親學習。他年輕懂網絡,看到葉片上有紅蜘蛛,查清楚後告訴他父親,該打農藥殺蟲了。趙澤如不慌不忙:不用打,這麼熱的天根本無法繁殖。
" 事實證明确實不需要,你不服他不行呀。" 趙剛説。
2022 年,趙剛像他的朋友們一樣,也在拼多多開了網店,将丹棱縣以及周邊的柑橘都收購來發往全國,一年掙了幾十萬。
現在,趙澤如家裏的院壩堆滿了柑橘、網套和紙箱。為了方便儲存柑橘,他還修了兩間凍庫,可以儲存 40 萬斤愛媛,保存 20 幾天。每天院壩裏有雇來的鄰裏分裝,對于柑橘,他們已經相當熟悉,用手輕輕一掂量就能感知準确的重量。
門口有卡車等着,每天都有 6000 件柑橘通過拼多多從趙澤如家發往全國各地。盡管今年柑橘量產豐盛," 能賣的還是都賣出去了,我的愛媛在市場價 3 元的時候賣出的。" 當地農户黃玉彬説。
晚上 8 點,趙澤如家院子裏開始拼多多的直播,主播盡心盡力講解丹棱柑橘的歷史和好處,如果有必要,她還會用刀劃開那些水果,讓觀眾看到大量的果汁噴湧而出。
△晚上 8 點開始,趙剛拼多多的店鋪會開始直播。趙烨 | 攝
關于網絡,趙澤如是不懂的。從山上果園回來吃完飯,他會默默回到屋裏睡覺,留那些主播和打包工忙活到凌晨。
到第二天早上六點,他還是會準時起床,開着他的面包車上山,提着農具走進他的果園。他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每一個果子,知道它們的習性和喜好。那些陪了他一輩子的果子,不會辜負他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 本文系量子位獲授權刊載,觀點僅為作者所有。
— 完 —
量子位 QbitAI
վ ' ᴗ ' ի 追蹤 AI 技術和產品新動态
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和「在看」
科技前沿進展日日相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