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機器狗巡邏、無人車潛伏、無人機送餐,解放軍炊事班都這麼科幻了?,歡迎閲讀。
▲造傘界「勞斯萊斯」79 元入!
硬抗 10 級狂風,暴雨不濕身!
説起解放軍的炊事班,大家腦海裏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野戰條件下炒糖色,解放軍重視後勤可以説是個老傳統了。
前兩天,軍武菌刷到一條央視的視頻,講的是關于無人裝備助力炊事班作戰的,視頻中,有機器狗巡邏哨、無人車潛伏哨,還有送餐無人機。
怎麼一夜之間,連炊事班都如此科幻了呢?
片中出現的機器狗也就是四足機器人,在近些年關于解放軍的新聞報道中屢見不鮮,在一些一線部隊部門中,國產機器狗已經成為了萬用平台。
早在 2016 年,解放軍陸軍裝備部主辦了一場 " 跨越險阻 2016" 地面無人系統挑戰賽,其中就有一台名為 " 奔跑号 " 的國產山地四足仿生機器人發揮出色,獲得了 50 米競速和綜合越野第一名,從此,解放軍的四足機器人開始一路狂奔。
2018 年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可用于戰場偵察和運輸彈藥物資的小型軍用四足機器人首次亮相,2023 年的央視軍事欄目報道中,解放軍西部戰區部隊裝備的兩個四足機器人,可以在操作員的控制下,對既定目标瞄準并開火。
這款已經在西部戰區某部服役機器狗,裝備的有攝影機、雷達、激光掃描器以及部分火力武器等等,不僅能自主巡邏,進行監視,在發現可疑的目标後,還可以自動識别并且進行追蹤。
它還可以通過内置的激光掃描器對戰場進行地圖測繪,為戰士們提供精準的戰場情報,還可以進行搜爆任務,此外,它還能被旋翼無人機投放。
在 2024 年的珠海航展上,又有了成群的 " 機器狼 " 問世,這種四足機器人集群系統由 1 輛載車或控制車,結合若幹多型四足機器人組成。
其中包含綜合打擊四足機器人、偵察探測四足機器人、運輸保障四足機器人、操作處置四足機器人等,能夠在城鎮街道、廠礦山洞等場景中協同執行復雜清剿任務。
在那次航展展示過 2 台綜合打擊型、1 台偵察探測型、1 台運輸保障型組成的編隊,其支撐作戰半徑可達 2 公裏,續航時間達 3 小時,支持自組網節點最大 30 個。
通過運用集群作戰概念,
" 機器狼 " 集群系統可實現 " 人 - 車 - 狼 " 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動态自主協同,具備復雜環境下的偵、打、破、評、保一體化無人集群式綜合作戰能力。
有了它們,就可以有效解決城市市區、高原山地等復雜環境下通信能力差、突擊能力弱、通行水平低、跨層機動能力弱、單體作戰效能低的難題,為特戰分隊和步兵分隊提供集群式綜合作戰手段。
你看,從單一用途到符合多用途,從偵察到打擊,從裝載步槍到背負導彈,從單 " 狗 " 到群 " 狼 ",能把機器狗玩兒得這麼溜的,恐怕全球也就獨此一家了吧,所以,弄個背槍的機器狗幫炊事班放哨,那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
視頻中出現的無人偵察車從外形上看,這款小型無人偵察車采用履帶式裝甲車輛典型的外形設計,像有人裝甲輸送車的縮小版。
其履帶式行動機構采用 4 個寬間距的負重輪,前兩對負重輪和後兩對之間有明顯間隙,為了減重和靜音隐蔽,履帶沒有采用鋼制履帶,而是橡膠履帶,它采用的是電動裝置驅動,機動性非常好。
其搭載的高性能車載微型電腦,負責處理全部數據、設計行車路線并調整車速、發出控制執行指令等,車體後部可以倒伏的柱形偵察桅杆上,裝有白光和紅外攝像頭,監控範圍接近 360 度,能通過數據鏈天線向後方傳輸前方偵察目标影像和數據。該車還有 GPS 天線,可以用于自主駕駛和定位導航。
這種無人偵察車體積不大,而且采用了多種降噪和隐蔽手段,因此它在戰場上活動目标很小,難以察覺,這為其執行潛伏偵察任務創造了良好條件。
炊事班做飯的時候,由它來充當暗哨,其隐蔽性可比人強多了,而且距離和
精度也比人遠,可以在不驚動被伏擊對象的情況下,持續隐蔽地偵察監視目标情況。
這種小型無人偵察車亮相的時間也比較早,在 2018 年的軍事報道中,就曾出現在解放軍陸軍空中突擊部隊的一場實彈演習中,當時是用它和無人機實時評估共享的火力毀傷結果的。
這種小型無人車其實是一個作戰平台,在實際服役過程中,解放軍在這種車上選擇性安裝了 7.62 毫米或 5.8 毫米輕機槍,或者自動榴彈發射器。
在察打一體的形态下,它可以配備白光、紅外和微光等多通道探測和瞄準系統,既能向後方傳輸影像和數據,也可以對目标進行火控瞄準射擊。
它非常适合巡邏值守,用于減少作戰班組偵察和打擊時自身暴露的機會,搜索和殲滅隐蔽于建築物和坑道内的敵人,以及救援受困班組成員等任務。
實際上,無人車伴随作戰在解放軍作戰中越來越常見,解放軍裝備的無人車不僅涵蓋了偵察、打擊、輸送等用途,也涵蓋了從大到小的各種體型。
2020 年 10 月,在第 73 集團軍組織的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中,就曾展現諸如無人破障船、無人偵察車、無人彈藥輸送車等新型無人作戰平台,其中有三款可以進行伴随作戰。
至于片中出現的無人機嘛,那就是老生常談的事兒了,咱們在這兒也不做贅述,早在 2020 年的時候,解放軍就已經展示過如何在海拔 4500 米高原用無人機進行熱食前送了。
近年來,我們的無人機應用很廣泛,大到戰略級的無人機,小到這種投送食物的無人機,在解放軍中都不罕見,哪怕是這種投送事物的六旋翼無人機,都能讓解放軍玩出蜂群來。
從這幾種裝備的應用情況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出來,解放軍正在把這些無人智能技術裝備融入到現有作戰體系中,而非俄軍或烏軍那種臨時投入使用的 " 應急裝備 "。
解放軍的無人武器裝備使用戰術,也并不是單純圍繞步兵建立,而是所有部門都能受益,只是考慮到不同部門的需求,這些無人武器各有各的用途罷了。
而一個小小炊事班,都能用上機器狗、無人車和無人機,也能看出來咱們對于後勤保障的重視,在片中那個野戰環境下,廚師們拿着菜刀,直接在手上滾刀切菜,就這個動作都能讓軍武菌大寫一個服字,更不用説短短幾十分鍾就能為部隊做上色香味俱全的野戰套餐了。
反觀這幾天被眾網友譏諷的韓國消防員的夥食,在他們與大火進行殊死搏鬥的時候,晚餐卻只是兩個一次性飯盒裏,一點米飯、海帶湯、幾顆豆子和泡菜。
照片發布者 A 先生寫道:" 這是從下午 2 點工作到晚上 8 點的消防員晚餐,至少該有半頓飽飯。" 不少韓國網友痛斥:" 囚犯的夥食都比這強!"" 消防員拿命換來的捐款去哪了?"
都説好的夥食抵得上半個指導員,沒有可靠的後勤保障服務,部隊又怎麼能夠放心去打仗?對于部隊來説,炊事班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廚房,更是一個戰場上的 " 大後方 "。
雖説我們現在説一把炒面一把雪,是強調當時的志願軍戰士們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奮戰的精神,可不代表我們就希望讓戰士們就只能吃喝這些。
要是有條件,我們不僅要讓戰士們吃上熱食,還要吃得上各種肉,吃上水果蔬菜,只有吃飽喝好了,才能有更好的體力,才能更好地打擊敵人,而不是像韓國的消防員的夥食那樣讓人寒心。
正所謂管中窺豹,當曾經的未來戰争已經變成了現代戰争,在用上各種先進無人裝備的炊事班的身上,我們也能從中窺探到一支強國軍隊該有的樣子。
-END-
▲别忘了關注我們 ~
輕!軟!耐磨!火了 70 年的 " 跑鞋教父 " 亞瑟士出新款啦,1 雙扛 4 季!
蹦床式外底結構。高能量輕質材料具有幾何形狀的外底設計,提供充足的回彈腳感!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