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馬伊琍的面相,變得好徹底,歡迎閲讀。
轉載來源:十點讀書會(sdclass)
第一次看到這麼有粗粝感的馬伊琍。
被太陽灼得幹燥黝黑的皮膚,編着雙馬尾,戴着兩個銀色金屬耳環,渾身上下透露着牧區人的生猛率真。
這是馬伊琍在新劇《我的阿勒泰》中的扮相,剛開播# 差點認不出馬伊琍 #的詞條瞬間被推上熱搜。
馬伊琍不愧是馬伊琍,剛走出上海的夜東京,又毫不違和地投入新疆的阿勒泰,能演得了精明的飯店女老板,又能扮得像質樸的戈壁媽媽。
導演滕叢叢打趣地説:" 她太有性價比了,在現場才會發現馬伊琍老師的演技有多好。"
馬伊琍在内娛一眾實力派女演員中并不算突出,但卻始終穩定輸出,隔三差五就能奉上一部合格的作品。
成為演員的 28 年中,她從獨當一面的都市女性,到嗲作精乖的上海女人,再到褪去華裝成為生龍活虎的小人物,每一步都穩扎穩打。
馬伊琍如同突破結界一樣,不斷變化着角色的屬性,但多年未變的,是她骨子裏巋然不動的剛性,讓人自覺有些距離感,不敢輕視小看。
40 歲之前的她,覺得體面最重要,但 40 歲之後,她願意告訴所有人:" 其實我也很脆弱。"
不像上海女孩
《我的阿勒泰》開播前,馬伊琍在觀眾印象裏還是《繁花》中精明強幹,斤斤計較的夜東京老板娘玲子。
導演王家衞曾説,劇中看似着墨最少的玲子,卻是最有上海女人腔調和頭腦的角色。
在馬伊琍眼中,玲子的性格和自己十分相像,獨立又要強,這也是父母從小對她的要求," 要不比男孩子差 "。
馬伊琍出生在 70 年代上海石庫門的弄堂裏,家裏沒什麼錢,一家三口還有爺爺奶奶擠在狹小的房子裏。
但作為那個年代少有的獨生子女,馬伊琍得以享受全家的寵愛。
日子雖然清貧,但桌上的飯菜永遠豐盛,父母不想缺了孩子的營養。沒錢買新衣服,媽媽會用一雙巧手變着花樣給馬伊琍織毛衣。
上班織,下班織,坐着公交車也在織,款式舊了就拆掉洗一遍,抻展晾曬再織成新毛衣。
那時候,鄰居總以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馬伊琍家裏很有錢,但只有她知道想買新衣服時,媽媽會告訴她," 别人買的都一樣,我給你織的才獨一無二 "。
馬伊琍喜歡跳舞,爸爸就每天捧着報紙看中縫,看哪裏有表演,哪裏要招生。
爸爸意外看見上海電視台的綜藝舞蹈隊在招生,騎車載着馬伊琍去考試,沒想到考上了。
一節舞蹈課兩個小時,爸爸就在外面等馬伊琍兩個小時。那時候上海開了一家肯德基,爸爸對馬伊琍許諾,下次你上完課爸爸帶你去吃,你進去,爸爸在外面等你。
馬伊琍卻倔強地搖搖頭:" 我絕不要吃。" 即便還是個孩子,她也不願以這種方式去享受那個看似誘人的新鮮事物。
因為她始終記得,小時候爸爸突然去獻血,是因為家裏急需四百塊錢。
父母給予的愛和自由澆灌着馬伊琍的獨立,家庭的境況也讓馬伊琍早早懂事。
那時在舞蹈隊表演和排練都有錢賺,她經常排練到深夜,第二天再去上課,這樣的強度下她從沒落下文化課,她知道唯有讀書,才有出路。
父母允許馬伊琍自己支配勞動所得,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學費。高中開始,她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錢,甚至新年還能給家人買新衣服。
考上上海戲劇學院之後,為了讓爺爺奶奶住上有空調的房子,馬伊琍接拍了許多廣告和戲,生活保持節儉,大三那年存夠錢給家裏買了一套房子。
那時的她就感受到賺錢的不易,開始主動承擔起改變家庭命運的責任。
這種慣性從一開始就譜好了馬伊琍的性格底色,早熟、獨立、強硬。
説不上是為了偽裝,二十幾歲的馬伊琍長相温潤清甜,但卻擁有許多不像人們以為的上海女孩的特質。
瘋狂談戀愛,通宵混酒吧,喜歡重金屬搖滾樂,喜歡開吉普車,喜歡讀柏拉圖,所有的情緒都擺在臉上,總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
多年以後馬伊琍説,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會用強勢的外在包裝自己,她如是。
永遠有主見,永遠不服軟
科班出身的馬伊琍,演藝生涯幾乎順風順水。
在校期間便與陳龍、保劍鋒合作主演電視劇《真空愛情記錄》,在電視劇《黑洞》中與陳道明老師搭戲,在電影《西施眼》中也擔任重要角色。
而讓她徹底走紅的,是一個她差點放棄的角色——紫薇。
2003 年《還珠格格 3》開播,作為彼時爆火的大 IP,有前兩部的影響力兜底,收視依舊穩居冠軍寶座。
但這部更換了原班人馬的電視劇難逃被觀眾審判的命運,這一點,馬伊琍在接拍前就有所預料。
她猶豫的原因是紫薇的愛情觀,将自己的一切托付在一個男人身上,馬伊琍説過很多次:" 我和她完全不一樣。"
但馬伊琍還是演了,笑容甜美,氣質温婉,她塑造的紫薇依舊是我見猶憐。
《還珠格格 3》
她直截了當地承認,當時出演這個角色是考慮到演藝生涯的規劃,一部已經名聲在外的大制作,好過她接拍其他戲。
果然,紫薇之後,馬伊琍在圈中正式有了名字。也是那時,她因為脾氣衝,説話直,被貼上 " 不好合作 " 的标籤。
看見不做準備的記者,或是拿着提綱材料照讀采訪的人,她從不留情面。别人以為她是紅了飄了,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一向如此。
剛入行拍戲,導演設定劇情兩個女學生去飯店吃飯被坑,20 元的菜被要求支付 2000 元,兩個女學生急得大哭。
馬伊琍卻一滴眼淚都擠不出來,她給導演提意見:" 老板多收錢我哭有什麼用,直接告他就好了。"
周圍人哭笑不得,但馬伊琍軸得很,帶着這股勁,她在演藝圈橫衝直撞," 得罪 " 了不少人。
搭檔過的演員説,有人想看她笑話,拍戲時端上來一碗馊飯當道具,等着馬伊琍發飙," 耍大牌 ",但馬伊琍恰恰沒有,能一口氣把馊飯吃下去。
她看不慣軋戲這種業内亂象,始終保持 24 小時劇組待命,每次殺青都要給自己兩個月時間修整。
也是這股軸讓馬伊琍在圈中站穩腳跟,因此知遇受賞。
2006 年,馬伊琍迎來那個與自己達成深切共鳴的夏琳,《奮鬥》的導演趙寶剛覺得馬伊琍和這個角色渾然天成。
都是滿身刺,敢愛敢恨,帶着棱角活着的女孩。
她會對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一見鍾情,為他放棄大好前程,也甘願在對方飛黃騰達時選擇離開。
投入時縱情,抽離時果斷,馬伊琍 30 歲的人生,在夏琳身上得到總結。
自此,馬伊琍開辟了有關都市獨立女性的角色賽道,《雙城生活》中的郝京妮,《婚姻保衞戰》中的李梅,《中國式關系》中的江一楠,《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潘雲。
從左至右:《婚姻保衞戰》、《中國式關系》、《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這些角色如出一轍的強勢幹練,都是被圍困在家庭與事業中反復權衡的職業女性,最終多會落個魚和熊掌兼得的圓滿結局。
她從那時就知道自己是個體驗派演員,無法去飾演與自己相悖的角色。
而這種戲裏的外強中幹和完美主義,也被她成功復刻進真實的生活裏。
成人世界,自負盈虧
結婚之前,馬伊琍鮮少有绯聞和争議,直到她在當紅時期選擇嫁給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還小她 8 歲的男人——文章。
彼時的文章剛剛畢業,一窮二白,帶着一身西北小夥的赤誠直接,進入馬伊琍的視線。
" 他身上的才華是最吸引我的。" 馬伊琍在許多采訪中毫不吝啬對文章的肯定。
兩人戀愛 3 年順理成章結婚了,沒有求婚,不辦婚禮,馬伊琍一直覺得這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沒必要對所有人表演幸福。
從此,熱衷八卦娛樂的鏡頭始終如影随形。
剛領證,馬伊琍意外懷孕,前三個月她妊娠反應嚴重,頻繁在醫院往返,最嚴重的時候吐了血。
頭昏腦漲的日子,她把手機裏有工作關系的人全部删掉," 看不得,看到就想吐 "。
不同于馬伊琍,文章則在這段時間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巅峰。
憑借電視劇《雪豹》中的硬漢形象,創造出這部低成本劇的收視奇迹;《蝸居》中沒錢買房被愛人背叛的痴情種小貝,戳中一眾年輕人的内心。
從左至右:《雪豹》、《蝸居》
而電影《失戀 33 天》中的男閨蜜王小賤,更是開辟了國内小妞電影的先河,票房破億。他主演的《裸婚時代》,更是踩中社會熱議婚戀話題,大獲成功。
上《失戀 33 天》,下《裸婚時代》
而其中多部作品的導演滕華濤是馬伊琍多年的老友,面對兩人地位的反轉,馬伊琍大方地説:" 文章要是大紅大紫,我願意做他身邊的小女人。"
而文章也表示:" 我這個人沒什麼牛的,唯一牛的地方就是我的女人是馬伊琍。"
他樂意對外界宣稱,一切都聽 " 馬司令 " 的,馬伊琍也誇獎文章的優點 " 聽話 "。
觀眾沉浸在大女人和小男人的叙事裏無法自拔,文章成為全民公認的模範丈夫,跻身一線演員行列。
馬伊琍的生活重心,也在產後向家庭傾斜。
轉變發生在父親與馬伊琍的一次談話,那時她已經很久沒有工作。
父親問她:你就打算這樣下去?老公養你五年十年, 他不會再喜歡你的。
一語成谶,2014 年馬伊琍懷着二胎,卓偉的 " 周一見 " 曝光了文章和姚笛的婚外情。
彼時,在演藝圈熱衷販賣完美丈夫人設的男星,一個接着一個塌房,觀眾嗤之以鼻。
登頂 3 年的文章,人生就此一落千丈。
被外界盛傳脾氣火爆直接的馬伊琍卻給出了令所有人意外的寬容:" 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句回應,原諒文章,婚姻繼續。有人説她懦弱,有人罵她嬌妻,馬伊琍不置可否。
只是與此同時,改變正在發生。
成為六邊形戰士
文章被 " 軟封殺 " 後,馬伊琍憑借《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復出,但圍繞她的讨論卻是,產後松垮的胸部,溢乳的襯衫,不變的全能職業女性。
但馬伊琍無暇顧及,她不僅是個演員,也是個母親。
她堅持親自照顧孩子,早上六點起床吸奶,因為哺乳所以不能穿塑型内衣拍戲。
拍完戲晚上 8 點就要回家,先和大女兒聊聊這一天的生活,再抱着小女兒哄睡。
只有深夜,自己走進衞生間,靜悄悄地看劇本,梳理這一天的工作。如果要去外地拍戲,就把女兒帶到劇組的酒店。
她不再應酬,她説談工作可以,但我不會花時間去和你吃飯喝酒。與她合作過《我的前半生》的袁泉也説:" 馬伊琍非常完美。"
化上妝她會立刻變成職業演員,一絲不苟高效完成工作,卸了妝她立刻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
但只有馬伊琍自己知道,這一切是心甘情願的犧牲,和打碎了的牙往肚子裏咽的孤獨。
這是時刻保持成熟和體面的代價,強大、堅強,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這是馬伊琍對自己的要求。
成為母親之前,馬伊琍特别讨厭示弱,甚至連眼淚都不掉。遇事先找解決辦法,她很少情緒化。
可後來她發現,自己總是習慣掌控的生活,實際上變數很多。
強迫自己成為六邊形戰士的人生,并不會因此變得更體面和完美,而是生出一種淺薄和虛假。
《我的前半生》播出之後,馬伊琍憑借羅子君一角拿下白玉蘭視後,事業得到突破。
以前的她是看不上羅子君這樣的女人的,軟弱可憐,拖泥帶水。可登上領獎台那天,她説:" 今天的我懂了,懂了她的角度,她的慈悲和荒涼。"
走出都市獨立女性的光環,馬伊琍向觀眾完整呈現了一個依附于人的女性漫長求索蜕變的形象。
隔年,馬伊琍官宣與文章離婚,依舊是心平氣和:
" 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即便離婚,她也會帶着鮮花去文章表演的話劇現場送上祝福。
多年後馬伊琍説,一段真誠投入過的感情,擁抱時傾盡所有,退出亦無悔無怨。
看似妥協包容,實則也是另一種放下。
學會示弱之後
從 30 歲到 40 歲,經歷種種,馬伊琍漸漸褪掉堅硬的外殼。
她開始向外界袒露自己作為身兼多重身份的女性,承受的不安與惶恐,經歷的成長和擁有的力量。
離婚後的那段日子,盡管在外界看來馬伊琍一切如常,但她知道自己的狀态幾乎低到特别無力。
每個清晨來臨,馬伊琍都爬不起床,夜裏也輾轉難眠,去參加女兒的夏令營依舊打不起精神,精致的妝容也無法掩蓋透出的無力。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她也會因為一件小事落淚,帶着孩子去機場卻忘記帶護照,内心生出的自責與自我否定讓她在女兒面前哭了。
她分享女性產後的焦慮,因為生育而導致的盆底肌松弛帶來的羞恥感。
馬伊琍把曾經奉若圭臬的體面與成熟碾碎,呈現出更真實松弛的自己。
她不再假裝強大,而是袒露生活對她的掠奪與侵蝕,她讓所有女性得以看見原來我們都一樣。
這樣的她反倒生出另一種柔軟的強大,正如馬伊琍在 40 歲那年寫給自己的:
" 二十多歲,對手裏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因而為未來的諸多不确定而莫名煩惱。"
" 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恒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如今的馬伊琍允許自己變成一株蒲公英,任憑微風拂過,不留戀,不執着,即便前途未卜,始終温馴不羁,剛柔并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