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假期新熱點!上海白領驅車1小時也要買這杯咖啡,歡迎閲讀。
又一批稻田咖啡館火出圈
清明小長假,又一批村咖火出圈。
滬杭白領們開車一小時,專程跑到油菜花田邊,喝一杯 " 帶着田野氣息 " 的咖啡。還有的全家出動,在稻田咖啡館邊喝咖啡,邊體驗插秧摸魚。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已有 4.4 萬家 " 村咖 "。南京一個不到 2 平方公裏的村子裏,甚至扎堆開了 17 家。
村咖,如何俘獲年輕人?
滬杭白領流行 " 下鄉 " 喝咖啡
" 城市留給你們卷,我要去村裏喝咖啡了。"
這個小長假,一場特别的 " 遷徙 " 正在發生。當人潮湧向城市商圈時,一群都市白領卻反向奔赴郊野——驅車 1~2 小時去村裏喝咖啡。
在上海靜安區某外企工作的 Lisa 就是其中一個。
假期第一天,她早早就發動了車子,導航顯示目的地——奉賢谷雨田鸢,車程 54 分鍾。
圖片源自小紅書博主 @末日留酸 已獲授權 (同封面)
有趣的是,這個拿着 3 萬月薪,平時連等 3 分鍾電梯都要皺眉的都市精英,此刻卻心甘情願用這段車程,換一杯村咖。
" 與城市裏的咖啡館不同,這兒的陽光、小河、油菜花香特别治愈。"Lisa 的體驗戳中了無數同齡人。
32 歲的杭州女孩林溪今年已經是第三次打卡郊外鄉村咖啡館,她笑稱這是打工牛馬的 " 精神氧氣瓶 ":"坐在湖畔吹吹風,一天的工作壓力也就吹散了"。
像 Lisa 和林溪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小紅書上 " 鄉村咖啡 " 的相關筆記已超 116 萬,短視頻平台相關話題播放量更是破億。從打卡攻略到探店 Vlog,再到鄉土特調,持續刷屏都市人的首頁:
" 春天這麼短,當然要浪費在美好的地方啊!"
" 超 chill,周末果斷踩油門,享受短暫的自由。"
" 帶電腦來辦公,都有更多靈感和思路了。"
據《光明日報》報道,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國已有 4.4 萬餘家咖啡館開在鄉鎮及以下區網域,數量最多的省份分别是雲南、廣東、安徽、河南、浙江。
在一些熱門鄉村,咖啡密度甚至超過城市商圈——南京佘村,2 平方公裏的核心景區密集布局 17 家咖啡館;而蘇州太湖生态島上,沿湖分布着 50 多家 " 村咖 "。
" 春風一吹,客人們就跟着來了 ",多位村咖主理人表示,随着踏青季到來,客流明顯提升,尤其周末人更多。
圖源小紅書博主 @鐵柱吖 已獲授權
在安徽巢湖,一家只做下午場的咖啡店最近生意很好。主理人表示,天氣好的時候,小店門口會停滿車," 營業額最高一天收了 3000 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村咖館早已不滿足于 " 咖啡 + 田園 " 的簡單組合,而是用更多元的玩法吸引都市客,頻頻火出圈。
從看風景到做農事一批村咖又火出圈
" 城市裏什麼咖啡喝不到,大家專程來村裏喝咖啡,首先看重的是‘村’,其次才是‘咖’ "。
一位資深咖啡從業者表示,村咖之所以熱,主要是因為這杯咖啡裏裝的是都市人向往的鄉野風景和生活。
如不少網友所説:" 寫字樓下的咖啡用來 ' 續命’,村裏的咖啡更适合放松。"
1、 露營、燒烤正應景,村咖業态越來越多元
最近,随着天氣轉暖,一批結合露營、燒烤的户外咖啡店成了年輕人的新寵。
圖源小紅書博主 @珞桐露營。已獲授權
在浙江寧波的珞桐藝術帳篷營地,一座 200 平的帳篷咖啡館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這裏不僅提供咖啡,更巧妙融合了露營、燒烤等多元體驗,真正成為四季皆宜的微度假目的地。
西安周邊的 " 土錘咖啡 ",據説由石粉廠改造而成,室外采用露營風設計。店裏不僅有六辣子拿鐵這類有趣的飲品,還有麻辣燙、披薩、意面、漢堡和甜品等餐食,被很多人稱為 " 西安最‘土’咖啡館,可以放空待一天 "。
當下,很多村咖開始結合在地特色,打造 " 咖啡 + 市集 "" 咖啡 + 露營 "" 咖啡 + 音樂節 " 等模式,走起高顏值的多元業态路線。
圖源小紅書博主 @eyecat 已獲授權
以浙江的村咖為例,超過 98% 背靠山水田園,近三成融合了露營、騎行、牧場等元素。
2、邊喝咖啡邊 " 插秧摸魚 ",特色農事體驗成新爆點
在廈門海滄東孚赤土社,叁味稻田咖啡館靠 " 稻田 + 咖啡 + 農事體驗 " 火出圈。
這家店去年 8 月開業,由一棟傳統的白牆農家房改造而成,出門可 360 度欣賞四季變換的稻田美景。
除了人均 30 元的咖啡甜點,最受歡迎的是每年 3-4 月推出的插秧摸魚活動,138 元一大一小,家長帶着孩子下田插秧,在泥水中抓泥鳅,感受農耕樂趣。
圖源小紅書博主 @跟着小煤球 已獲授權
" 孩子來了都不想走,比在家玩手機強百倍!" 不少家長感嘆。
還有的村咖結合柑橘采摘、蔬菜種植、釣魚養殖等,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歡迎。
3、剝核桃免費喝咖啡,小山咖啡推 " 自助 " 服務
位于南京江寧區下七村的小山咖啡館,正在發動一場别具一格的鄉村咖啡體檢。
消費者到店如果面臨空無一人的情況,可以自己做一杯咖啡。因為店裏有這樣一個提示 " 老板摸魚去了,全店自助,使用後請清洗歸位,飲品自動五折,請自覺掃碼。" 還可以剝核桃免費喝咖啡。
圖源小紅書博主 @跟着小煤球 已獲授權
" 第一次體驗全程自助,從磨豆到衝煮都是自己來,最後還剝核桃抵單,這種玩法太新鮮了!" 一網友表示,城市咖啡館賣的是效率,這裏賣的是信任和趣味。
也正是這份信任,讓每個到訪的都市人,在咖啡香中找回久違的真誠與放松。
4、雞舍、豬圈等場景衝突," 土到極致就是潮 "
當稻田咖啡、油菜花拿鐵成為村咖标配,一批更 " 野 " 的玩家把咖啡館開進了豬圈和雞舍。這種極致反差的 " 土味美學 ",正在成為新一代村咖的出圈密碼。
位于昆山的 " 瀑布豬圈咖啡 ",顧客可以邊喝咖啡邊撸小香豬。店裏的特調小豬咖啡、小豬拉花萌翻小紅書。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 @ionicbond007 已獲授權
四川、江蘇、雲南等地,一批 " 豬圈咖啡 " 持續走紅,甚至有門店年接待遊客超過 20 萬人次。
類似的還有雞場咖啡、馬棚咖啡等,被不少網友直呼 " 原生态 "。
" 城市咖啡館卷設備,我們卷得是想象力 ",一位村咖老板道破天機——當都市人看膩千篇一律的精致風,最土的鄉村體驗反而成最稀缺的放松方式。
村咖野蠻生長,内卷初現
當一、二線城市的咖啡店在卷價格、卷效率時,一批開在稻田邊、竹海裏的 " 村咖 " 正在書寫咖啡的另一種可能。
" 我們賣的從來不是一杯咖啡,而是一個讓都市人暫時放下手機,看着稻田發呆的理由 ",安徽蕪湖一位村咖店主説,在鄉村,咖啡從來不只是一杯飲品,而是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媒介。
安徽 " 宇宙是個糧倉 " 的主理人趙倩表示,她店裏的客群主要由本地縣城來客、外地遊客和自媒體平台粉絲三部分組成。
" 村咖之所以有市場,因為鄉村獨特的場景和反差,這裏有城市裏找不到的情緒價值。"
趙倩坦言,村咖在 2023 年還算是個新鮮行業,但随着這兩年的野蠻生長,也開始陷入内卷。
" 未來,如果不做好產品服務,回歸咖啡店本身的話,可能大部分村咖前景堪憂。"
當打卡熱潮退去,當網紅濾鏡失效,真正考驗村咖的是:這裏不僅要有都市人向往的詩意栖居,還要有好喝的咖啡和值得復購的體驗,以此證明自己不是 " 一次性景點 "。
統籌|豔子 編輯 |少華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咖門 "(ID:KamenClub),作者:伍月,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