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5款星紀元ET上市,不做“追随者”,要做規則“書寫者”,歡迎閲讀。
4 月 19 日,2025 款星紀元 ET 上市,這款定位 " 豪華安全大五座 SUV" 的車型以 17.28 萬元至 27.98 萬元的價格區間,憑借增程與純電雙動力、五大維度 46 項更新的全面革新,将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價值标杆推向新的高度。從產品力到品牌戰略,星紀元 ET 的每一步都透露出奇瑞集團在新能源領網域的野心與實力。
技術為矛,定義豪華新标準
星紀元 ET 的核心競争力首先體現在其 " 全景大平層 " 設計理念。近 5 米車長、3 米軸距的 "532" 真 C 級車身尺寸,配合 3.45 立方米的艙内空間,直接對标百萬級豪車。車内 36 處儲物空間、可擴展至 1835 升的備份廂容積,以及 1.27 平方米的透光天幕,将實用性與豪華感融為一體。座椅材質更是突破傳統,采用與冰淇淋、護膚品同源的刺雲實膠,通過食品級安全認證,配合 20.8 萬個通風孔和零重力副駕設計,将座艙舒适性提升至媲美奔馳 S 級的水平。而 5A 級健康座艙認證、媲美柏林之聲的 23 揚聲器音響系統,以及 38.7 分貝的圖書館級靜音表現,則進一步強化了 " 科技平權 " 的核心理念。
在動力與底盤技術上,星紀元 ET 展現了奇瑞深耕技術的底氣。飛魚底盤 2.0 融合雙叉臂懸架、智能空氣懸架與 CDC 電磁減振系統,通過毫秒級預瞄調節,實現 " 過減速帶如履平地 " 的極致體驗。黃金增程系統以 1 升油發電 3.71 度的行業最高效率,配合 265 公裏純電續航和 1615 公裏綜合續航,解決了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痛點;純電版本則依托寧德時代 100kWh 電池與 800V 超充平台,11.5 分鍾補能 475 公裏的速度,重新定義了電動車的效率邊界。奇瑞将 " 機械素質 " 這一傳統豪華品牌的護城河,轉化為自主品牌的技術優勢,其背後是數十年底盤研發的積累與全球頂級供應商的深度協同。
如果説技術是星紀元 ET 的鋒芒,那麼安全則是其立身的基石。整車 88% 高強度鋼鋁結構、全球首個增程車型行車控制安全認證,以及 31.9 米高空墜落試驗的極限挑戰,無不彰顯其 " 安全即豪華 " 的底層邏輯。在碰撞測試中,星紀元 ET 以 90 公裏 / 小時速度墜地後仍能保持乘員艙完整、電池零變形,這一成績遠超國際标準。主動安全方面,獵鷹輔助駕駛方案依托雙 Orin-X 芯片和 30 顆傳感器,覆蓋高速、城市、泊車全場景,在復雜路況測試中展現出與特斯拉、蔚來等頭部品牌比肩的可靠性。奇瑞将 " 安全第一 " 刻入產品基因,甚至以 " 跳傘廠長 " 的極端質檢标準自喻,這種對生命的敬畏或将推動整個行業安全标準的更新。
從技術跟随到标準引領
在定價策略上,星紀元 ET 以 17.28 萬元的起售價,直接切入 20 萬級主流市場,卻提供了 50 萬級豪華車的配置。這種 " 錯位競争 " 的背後,是奇瑞對規模化降本與技術溢價的精準平衡。增程版車型饋電油耗僅 5.2 升 / 百公裏、純電版能耗低至 12.7kWh/ 百公裏,不僅降低了用户全生命周期成本,更打破了 " 高端必高價 " 的固有認知。對比同價位競品,星紀元 ET 在空間、續航、智能化和安全性能上的全面領先,可能迫使合資品牌重新評估其新能源產品的定價體系。而星途品牌借 ET 上市加速高端化進程,也标志着中國車企從 " 性價比 " 向 " 質價比 " 的躍遷。
星紀元 ET 的誕生,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的深層變革。奇瑞不再滿足于做 " 市場的追随者 ",而是通過自研底盤架構、全網域 800V 高壓平台、冗餘智能駕駛系統等核心技術,向全球輸出 " 中國式豪華 " 的标準。其意義不僅在于一款產品的成功,更在于證明了中國品牌有能力在高端市場與國際巨頭正面競争。當 " 飛魚底盤 "" 獵鷹智駕 " 成為行業技術标籤,當 " 零苯零甲醛 " 座艙改寫健康标準,中國汽車產業正從 " 制造紅利 " 轉向 " 創新紅利 "。
可以預見,星紀元 ET 的上市将成為中國新能源高端化進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它用實打實的技術突破與定價勇氣,重新定義了消費者對豪華新能源車的期待。而在這場全球汽車產業百年變局中,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正在書寫屬于自己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