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年度冠軍基提前鎖定,僅剩2天亞軍争奪白熱化,誰最有望勝出?,歡迎閲讀。
财聯社 12 月 29 日訊(記者 闫軍)還有兩個交易日,2024 年的 A 股即将畫上句點。
上證指數年内漲幅超 14%,日 K 走勢相當能夠代表投資者的體驗。年初微盤暴擊,指數在 2 月觸及年内低點,快速反彈後,情緒又遲疑分歧,遭遇連續縮量。随後,"924" 成為今年 A 股市場的最大分水嶺。對于市場而言,抓住了後半程機會,就能過個好年。
和 2023 年主動管理的直到最後一刻,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成為冠軍不同,2024 年盡管還有 2 個交易日,公募基金主動管理冠軍已經基本鎖定,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數字經濟,年内回報率 75.9%。以近 20% 的優勢,斷崖式領跑。
冠軍基已經預定,主動基金經理們開啓了亞軍争奪戰,目前第二名是金梓才管理的财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回報率為 56.85%,不過,回報率超過 50% 的還有陸陽和雷濤、韓浩、周德生、張宇帆和馬麗娜、王鵬、王曉川、王森、張林等人,競争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是 ETF 大年,被動基金規模在近三季度超過主動基金,但是基金公司對主動基金經理的宣傳與露出明顯增多。多家機構也認為,主動權益基金仍然是追求為投資者提供長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從以下 5 個問題,梳理即将過去的 2024 年公募主動基金和主動基金經理。
第一,冠軍已經基本鎖定,雷志勇是誰?
第二,誰有望拿下亞軍?
第三,為何規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第四,主動基金經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第五,績優主動基金經理們如何看 2025 年?
第一,冠軍已經基本鎖定,雷志勇是誰?
雷志勇的冠軍相在下半年已經有所展露,今年 8 月底,在全市場抱團紅利之時,大摩數字經濟在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二。
彼時雷志勇在接受财聯社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紅利板塊和人工智能都獲得市場青睐,基金經理認為紅利資產和人工智能看似兩個不同方向,但本質上體現了同一種思路,即确定性。成長板塊的确定性來自業績高增長,訂單不斷甚至供不應求。上半年遭遇極端波動時,能夠在确認產業趨勢和标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的前提下,做好了堅守與結構性調整。
到了三季度末,大摩數字經濟已經在偏股混合排名第一,延續到了年末,并把優勢進一步放大,此次拿下第一名,也是外商獨資基金首次斬獲冠軍。
全年來看,大摩數字經濟在今年 2 月市場反彈開始領先基準、滬深 300 以及偏股混合平均收益率。雷志勇產業出身,在投資過程中将确定性放在首位、并且準備把握了節奏。從基金經理復盤來看,一季度集中配置光模塊、PCB 等高确定板塊,二季度減倉小市值算力公司,924 以來仍堅守策略,到了年底市場又開始重新聚焦基本面,產品再次赢得相對收益。
第二,誰有望拿下亞軍?
冠軍基本鎖定,亞軍的争奪則進入白熱化階段。今年以來,主動基金回報率在 50% 有 16 只,回報率在 45% 以上有 25 只,在可能性上來講,均有機會。其中,2-16 名回報率區間為 50.5% 至 56.85% 之間,相差不足 7%,誰能拿下亞軍、季軍?這就變得非常有看頭。
目前進入決賽圈的,最熱門的莫過于财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金梓才,不僅排名暫排第二,進入決賽圈的產品也最多,達到 5 只。
陸陽和雷濤管理的德邦鑫星價值、韓浩管理的中航機遇領航、周德升管理的國融融盛龍頭嚴選、以及張宇帆和馬麗娜管理的工銀新興制造等產品同樣希望很大。
有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财聯社記者,今年最後兩周,冠軍基之戰已經硝煙彌漫,績優基金公司之間交流顯著減少," 大家都相互打聽基金經理近期的想法和策略,但是各家從基金經理到研究員都守口如瓶。"
不過,從持倉來看,這些基金三季度末均為中際旭創、新易盛、滬電股份、長電科技等個股,重倉股高度重合,最後誰能勝出,還得看誰的持倉中獨門股跑得更好。
第三,為何規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今年績優基金的顯著特點還在于規模小。除了雷志勇、金梓才、王鵬、鄭巍山管理規模較大之外,其他均為規模較小的基金。僅有幾千萬、1 億多的產品比比皆是。
業内指出,規模較小的基金名列前茅,首先不能否認基金經理把握住了機會,其次,規模是業績的天敵,規模較小的產品更為靈活,調倉換股更易轉身。
與此同時,更為無奈的是,多只績優基金在業績不斷攀升的過程中,遭遇到了贖回。" 越漲越賣 " 也成為不少績優基金規模較小的原因。
第四,主動基金經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近期,基金公司在主動經理經理的傳播上明顯加大了力氣。不少基金公司主動權益投資的破局之道,比如今年在 ETF 上發力較多的摩根資產管理,從人才引進、產品梳理、内部管理等多個角度再次對主動權益的投研體系做了全新的更新。
從當前來看,大摩數字經濟回報率也領先漲幅最高的南方上證科創板芯 ETF,主動基金經理們能否重獲信任?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有不同的看法。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主動管理依然是體現專業的信仰,亦是收入的關鍵。業績的基礎依然是貝塔,但總有人能做出阿爾法,後者就是主動管理的魅力。
多家機構研報也認為,從歷史業績、市場适應能力、專業基金經理的價值來看,主動權益基金仍然是追求為投資者提供長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民生加銀認為,快速上漲的牛市中,被動指數基金通常表現更好,但在市場主線不明确的階段,主動權益基金由于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往往能夠通過調整倉位和選股來尋求符合投資目标的收益組合,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浙商證券也表示,2025 年主動基金超額仍有機會重新走強。2005 年以來主動股基在扣除不低于 1% 費率成本後,依然相對 A500 指數提供 2% 的年化超額、壓降 4% 的年化波動,并且保持了低投資門檻和較高透明度,性價比并不低。但歷史收益不代表未來,要重構信任機制,當下必須回答投資者兩個問題:1)整體上主動基金的超額何時回歸?2)結構上,如何提供超越 ETF 的產品?
不過,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ETF 日漸深入人心,主動要重回投資者眼中,上一輪明星基金經理給投資者帶來的傷害尚需修復。
第五,績優主動基金經理們如何看 2025 年?
展望新一年,基金經理們觀點陸續發布。
對于科技板塊,雷志勇表示,2025 年仍然會持續跟蹤宏觀基本面、行業景氣度和個股的業績表現。重點關注英偉達芯片的進展,封裝產能,以及中美關系動态變化或可能導致的制裁等。但從大方向來看,我們仍将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產業鏈中景氣趨勢向上的領網域。
在趨勢判斷上,金梓才認為,本輪行情在中短期,包括在 2025 年,主要還是靠流動性帶來的估值驅動的。所以,相對于經濟基本面的配合,有政策的不斷落地和推進更為重要。從 9 月 24 日政策組合拳,到 10 月 12 日财政部會議定調總體又超預期,再到 12 月 9 日,政治局會議時隔 15 年再提 " 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 " 和 " 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 ",重要會議表态積極、增量政策不斷出台,這種政策基調給市場維持較高估值水位帶來了可能性,期待 2025 年具體政策的落地和推進,以及政策到位後,有望解決地方隐性債務與房地產庫存問題,為地方政府減輕負擔,國内有效需求有望逐漸恢復,對整個經濟的企穩反彈起到幫助。
西部利得基金公募權益部總經理何奇指出,展望後市,房地產、股市政策力度有望持續,中國資產的價格重估正徐徐展開,預計 A 股在 2025 年有望迎來較好的結構性行情,但上行空間受到國内政策決心和全球宏觀環境影響。
在行業板塊方面,工銀瑞信基金經理馬麗娜表示,2025 年看好兩個方向:第一是 AI 驅動的科技產業;第二是内需中過去兩年供給出清,格局優化的方向。
"2025 年科技板塊,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網域,有望繼續成為 2025 年的投資主線。" 招商移動互聯網基金經理張林同時認為,潛在的風險也需關注,包括内需恢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海外經濟和地緣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國的貿易保護和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對全球貿易體系和中美經濟關系帶來不确定性。對于科技產業來説,潛在的風險因素是 AI 產業發展不及預期,例如大模型能力提升步伐放緩,行業應用遲遲難以落地或者大面積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