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發起式基金成照妖鏡,10多支發起式基金或将強制清盤,歡迎閲讀。
2023 年 8 月 14 日,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 創金合信 ")發布了《關于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精選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稱,2023 年 8 月 27 日是基金合同生效的 3 周年,按照合同約定,如果當日基金淨資產低于 2 億元人民币,那麼基金合同将自動終止,基金将進入财產清算程式。
Choice 終端數據顯示,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精選股票 A 類最新規模是 0.058 億元,C 類最新規模 0.1001 億元,合計規模 0.1581 億元。截止到 2023 年 8 月 15 日,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41.69%,年化收益率為 -16.61%,其超額回報為 -50.57%。顯然,業績不佳是該基金無法獲得投資人青睐并最終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精選是一款 " 發起式基金 "。所謂 " 發起式基金 ",是指有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股東、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或基金經理等作為基金發起人,承諾認購一定金額并持有一定期限的證券投資基金。一般而言,發起人認購金額不低于 1000 萬元人民币,持有期限不少于 3 年。這是一種特殊的開放式基金。其存續取決于規模,而規模又跟随業績表現。這一制度設計的本意是在降低基金發行門檻的同時,實現基金管理人和投資人的利益綁定,但部分發起式基金的運作結果表明,投資人很可能要同時承受虧損與強制清盤的雙重風險。
規模放大器
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精選股票并不是今年以來唯一一支可能觸發合同終止情形的基金。
2023 年 7 月 6 日、7 月 20 日和 7 月 27 日,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 次發布《關于德邦量化對衝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與創金合信不同的是,德邦基金的這支產品設定的存續規模為不低于 5000 萬元人民币。
此外,今年 4 月與 5 月,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兩支發起式基金——中銀澳享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與中銀同享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也觸發了基金合同終止情形。這兩支基金觸發的條件是 " 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 200 人 "。
從業績表現上看,上述三支基金均不理想。截至 2023 年 8 月 15 日,德邦量化對衝混合 A 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9.36%,超額回報 -14.5%;中銀澳享一年定期開放債券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7.63%,超額回報 -5.68%;中銀同享一年定期開放債券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9.72%,超額回報 -3.3%;均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盡管發起式基金設定了規模清盤的條件,但基金公司們還是樂此不疲地設立此類產品,其數量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Choice 終端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共有 2735 支發起式基金;2019 年至今,各個年份發起式基金成立的數目分别是 253/284/547/664/404 支。
與一般公募基金相比,發起式基金具有門檻低、成立快的特點,因而備受青睐。《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公募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能少于 2 億份,募集金額不能少于 2 億元人民币,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能少于二百人,發起式基金則 " 不受上述限制 "。
作為華南地區發展最快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上文提及的創金合信就對發起式基金情有獨鍾。Choice 終端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共有 133 家基金公司設立了發起式基金,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在管發起式基金 185 支,緊随其後的是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管數量分别為 141 與 101 支。而創金合信在管的發起式基金有 66 支,排名在 12 位。相較之下,目前創金合信管理資產規模為 1164 億元,非貨基金規模為 879 億元,在全行業 197 家公司中僅排名 47。
創金合信對于發起式基金的偏好,與該類產品帶來的規模效應不無關系。Choice 終端數據顯示,目前創金合信全部 67 支發起式基金總規模達到了 249.3037 億元,占到了其全部非貨基金規模的 28%,而上述 67 支發起式基金在成立之日規模總計為 35.8 億元,期間增幅達到了 596%。2015 年至今,創金合信設立的發起式基金數量歷年依次是 4/4/2/6/1/9/20/14/6 支。可以看到,集中爆發的年份是 2021 年。在全部 67 支產品中,規模增幅最大的是創金合信工業周期股票 A,其淨資產從成立日的 500 萬暴增 466 倍,達到了 23.32 億元;此外,創金合信數字經濟主題股票 C、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股票 A/C、創金合信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 C、創金合信匯嘉三個月定開債券等發起式基金等均實現了超過 200 倍以上的規模增幅。
清盤難回本
除了創金合信數字經濟主題股票 C 以外,上述規模增幅超百倍的發起式基金均成立于 2018 年。在上一輪結構性牛市中,這些發起式基金錄得了不俗的業績表現。然而,創金合信于 2021 年以後成立的發起式基金,則大多沒能復現這一規模奇迹。
以 2021 年 11 月 30 日成立的創金合信物聯網主題股票 A/C 來説,其成立之初規模分别為 3000 萬元與 2000 萬元,但目前 A/C 份額的規模僅 2048 萬元與 1299 萬元,相較于成立之日下降了 30% 以上,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26.92%,超額回報為 -6.65%。同時,包括創金合信宜久來福 3 個月持有期混合發起 A/C、創金合信景氣行業 3 個月持有期股票發起 A/C、創金合信添福平衡養老目标三年持有期混合發起 A/C 在内的多支發起式基金的規模也較成立之日有所下降。
雖然發起式基金的本意是将基金管理人的風險和利益與投資人進行綁定,但從運行結果來看,追漲殺跌仍然時有發生。以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鑫元清潔能源混合發起式 C 來説,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之初的規模僅有 56.04 萬元,得益于 2022 年二季度新能源板塊洶湧的行情,其收益率曾一度達到 41.84%,同時其基金規模也于 2022 年三季度達到頂點 1.76 億元。但之後新能源板塊的行情并沒有給這部分跟随買入的投資者帶來收益。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 -31.29%,如果投資人在 2022 年 8 月 18 日這一最高點買入,持有至今将虧損 49.82%。與收益率形成對照,該基金 2023 年二季度的規模仍然有 1.347 億元,可見大部分投資人仍然深套其中。
2020 年還不是發起式基金爆發的 " 大年 ",但年内到期數量依然可觀,而其中部分基金規模距離 2 億元這一門檻仍然相差甚遠。這些基金包括:
博時滬深 300 指數增強 A/C(合計規模 2618 萬元,12 月 30 日滿 3 年);
創金合信 ESG 責任投資股票 A/C(合計規模 5420 萬元,12 月 30 日滿 3 年);
工銀優選對衝靈活配置混合發起 A/C(合計規模 2244.7 萬元,12 月 30 日滿 3 年);
天弘國證消費 100 指數增強 A/C(合計規模 1.3 億元,12 月 30 日滿 3 年);
财通資管新添益 6 個月持有期混合 A/C(合計規模 878 萬元,12 月 28 日滿 3 年);
人保量化鋭進混合 A/C(合計規模 1354 萬元,12 月 23 日滿 3 年);
民生加銀中證 200 指數增強 A/C(合計規模 1198 萬元,12 月 16 日滿 3 年);
興華永興混合發起式 A/C(合計規模 2426 萬元,12 月 16 日滿 3 年);
華寶富時 100 ( QDII ) A/C(合計規模 2497 萬元,11 月 10 日滿 3 年);
安信創新先鋒混合發起 A/C(合計規模 1.612 億元,10 月 30 日滿 3 年);
東财信息產業精選混合 A/C(合計規模 2963 萬元,10 月 30 日滿 3 年);
大成尊享 18 月持有混合發起 A/C(合計規模 5097 萬元,9 月 23 日滿 3 年);
東财消費精選混合 A/C(合計規模 7224 萬元,9 月 23 日滿 3 年);
博時金福安一年持有混合 ( FOF ) A/C(合計規模 8773 萬元,9 月 7 日滿 3 年);
等等。
上述基金中,部分產品的業績甚至可以用 " 慘淡 " 二字來形容——比如安信創新先鋒混合發起 A 成立以來收益率為 -44.98% ——如果這些基金觸發合同終止情形并被強制清盤,那麼持有這些基金的投資人将再無回本的可能。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安信創新先鋒混合發起 A 自成立之日起,個人投資者持有的份額比例就始終高于 99%;可見即使是發起式基金,在這種泥沙俱下的行情下,依然是個人投資者蒙受了絕大部分的損失。(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陳齊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