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我們要搶BBA和新勢力的用户”,歡迎閲讀。
導語
Introduction
在雙車策略、激進定價和體系化降本的組合拳下,上汽大眾正試圖打破 " 油電對立 " 的固有認知,但途昂 Pro 能否真正實現 " 油車反攻 ",仍需市場檢驗。
在合資陣營與自主陣營的正面碰撞下,在電動化的持續發展下,在智能化的不斷推進下,中國車市的競争日益白熱化,無論是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它們的交鋒已進入深水區。
基于此,在市占率的此消彼長之間,很多車企都陷入發展的迷茫期。尤其是腰部以下的車企們,要麼戰略收縮、每況愈下,要麼退出市場、銷聲匿迹。而那些活下來的,依然要為明天而努力内卷,尤其是市占率逐年下滑的合資品牌。
作為合資陣營的代表之一,上汽大眾同樣如此。從大眾汽車 2019 年在中國的巅峰市占率達 17% 以上到去年只剩下 12.2%,這五年來,上汽大眾随着大眾汽車乃至合資品牌的處境而遇冷,從年銷量 200 萬量級收縮至 100 萬輛水準。
不過,無論是從遠處看的新能源車 ID. 系列的到來,還是從近處看推出多款 "Pro 系列 " 車型,都能看出來上汽大眾反攻中國市場的決心。就拿近日發布的旗艦車 SUV 車型途昂 Pro 來説,以 " 雙車并行 " 策略和智能更新為賣點,旨在在 30 萬級 SUV 市場中搶回話語權。
而當面對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勢力品牌的圍剿與消費者對智能化的高期待,上汽大眾如何破局?上汽大眾的兩位高管陶海龍與傅強在專訪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去年上汽大眾率先将一口價的途嶽新鋭亮相成都車展。
随後,帶着 " 一口價 " 駛下成都車展的展台的途嶽新鋭,上市首月就助力途嶽家族訂單超 2 萬輛,上市後單車月銷量破萬。同時,去年 12 月,途嶽新鋭率領途嶽家族銷量破 1.8 萬輛,帶動上汽大眾燃油車市場份額逆勢增長,成為傳統車企定價策略轉型教科書級的案例。
而到了旗艦 SUV 的途昂 Pro 的上市,上汽大眾依然帶來了 26.99 萬元起售的一口價。但實際上,和現款途昂相比,途昂 Pro 帶着第五代 EA888 發動機而來,在智能座艙、空間優化及舒适性配置上進行了全面迭代。
面對 " 一口價 " 是否影響質量的質疑,陶海龍從質量保障體系、中國制造紅利和供應鏈管理三方面回應:" 降本絕不等于降質。" 他舉例稱,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後,成本降低的同時精度仍能滿足大眾嚴苛标準。此外,平台化開發與供應商深度協同,進一步釋放了成本空間。
" 合資企業的優勢在于融合中外技術和管理經驗。" 陶海龍表示,上汽大眾正通過 " 在中國為中國 " 戰略,将成本控制能力與自主品牌拉至同一水平線。
陶海龍認為," 降本的前提是保證質量,質量和成本之間本質上沒有太大的關系和矛盾。企業經營降本的方式和機會點有很多,并不等同于降低質量。" 在此基礎上,享受中國工業發展的紅利的同時,發揮合資企業體系優勢和提升管理效率,這是上汽大眾乃至一眾參與 " 一口價 " 策略車企,所需要發揮和改進的部分。
具體到上汽大眾上,途昂 Pro 頂配車型定價 31.99 萬元,直接對标理想 L6-L8 等新勢力產品。對于這一 " 激進 " 定價,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毫不避諱:" 我們不僅要搶 BBA 的市場,還要從新勢力手中奪回用户。" 他提到,上汽大眾通過整車終身質保政策,試圖以 " 真實擁車成本更低 " 打動消費者。
不過,正所謂 " 中國汽車消費者是全世界最挑剔的,沒有之一 "。當新時代的車輪在中國市場碾下最深刻最長遠的印記時,并非價格低就是最大的競争力。相反,在產品體驗本身上出挑的汽車,往往能俘獲消費者的 " 芳心 "。
就拿智能化來説,當前車市比較普遍的觀點是 " 電動化的下半場是智能化 "。很多新勢力品牌推出的產品能夠獲得不錯的銷量,很大的原因就是智能化體驗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然而,智能化一直以來都是上汽大眾,乃至大眾汽車和合資陣營的短板。
因此,如何更新智能化是上汽大眾需要着手解決的事。而陶海龍則補充,智能化是油車反攻的核心戰場:" 油車同樣可以做到新能源車的智駕水平。" 途昂 Pro 未來将通過 OTA 持續更新智能系統,盡管目前标定偏保守,但安全始終是大眾的第一原則。
另外,對于未來可能的價格波動風險,傅強則坦言市場是動态的,但途昂 Pro 的定價已 " 一步到位 ",上汽大眾也希望 " 價格至少穩定兩年,維護品牌保值率 "。
整體上,從產品角度剖析,途昂 Pro 的上市,标志着上汽大眾在智能化與燃油車技術融合上邁出重要一步。而在雙車策略、激進定價和體系化降本的組合拳下,這家老牌合資企業正試圖打破 " 油電對立 " 的固有認知。
然而,面對新勢力在用户生态與迭代速度上的優勢,途昂 Pro 能否真正實現 " 油車反攻 ",仍需市場檢驗。正如陶海龍所言:" 智能化是場馬拉松,大眾的節奏或許慢,但絕不會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