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臭搞技術的小鵬,怎麼就逆襲了?,歡迎閲讀。
不知不覺,距離首批造車新勢力下場,已經過了十年,車圈的淘汰賽也在真實的發生着。
" 人在睡夢中,大瓜天上飛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已經出局或有出局風險的品牌,老狐就不詳細列舉了,反正大家心裏也都有數,聰明的小夥伴們買車,還是要盡量避開的。
* 圖片來源:小鵬 Q3 财報
但是從最近的表現來看,作為新勢力的三駕馬車之一,之前因銷量下滑備受質疑的小鵬,又殺了回來,而且還是即将進入爆發期前的節點。
數據最能説明問題,第三季度創造了史上最強财報,營收破百億創新高,銷量創新高,虧損創新低。
最新的 11 月銷量破 3 萬輛,反超極氪和蔚來,成為了純電市場的新銷冠。爆單的 MONA M03 和 P7+,是實現翻盤的标準答案。
但回顧小鵬這十年,有輝煌、有落寞,重注智能化,堅持全棧自研的策略,或許才讓 " 臭高技術的 ",有了絕地逢生的機會。
聚焦特斯拉,技術比需求前置,銷量坐過山車,核心競争力始終都在。
關于何小鵬跨界車圈的故事,鵬粉們可能比老狐都熟悉。2014 年,臨近 40 歲的何小鵬實現了财務自由,并以 100% 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橙行智動——小鵬汽車的母公司。
劃重點,當時何小鵬只是投資者的身份,幾乎沒有參與任何的日常運作。
直到 2017 年,随着 300 多家造車新勢力的湧入,競争壓力持續飙升,小鵬汽車開始渴望得到像李斌、李想這樣的 " 帶頭大哥 ",對未來進行更加清晰、深遠的規劃。
* 圖片來源:何小鵬微博
擁有成功創業經歷,且人脈、資源豐富的何小鵬當然是合适的人選。
恰好趕上何小鵬的第二個兒子出生,用他自己的話説:受到邀請時,我在想十多年後,這個孩子問我過去做過什麼的時候,我不能説的還是上一段創業故事。
于是也就有了今天小鵬汽車的故事。我們也可以發現,大佬幹事,深思熟慮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有激情和衝動,勇敢和氣魄缺一不可。
彼時,蔚來主打高端定位,并通過換電服務來提升價值,理想則是通過增程,來主攻續航焦慮。什麼是小鵬汽車的主旨呢?
時至今日,這條線都非常清晰,就是要聚焦特斯拉,主打智能化,堅持全棧自研,作為颠覆傳統汽車、甚至行業的核心競争力及壁壘。
拉一條時間線,我們能清晰的了解脈絡。
2013 年,何小鵬在硅谷,被馬斯克的創業故事打動。
2014 年,何小鵬成為特斯拉在國内的首批車主之一。
2018 年,小鵬 G3 正式上市,15.6 英寸車機大屏、智能語音助手小 P、全場景自動泊車等是主要賣點。
2021 年,小鵬 P5 補貼後起售價僅有 15.79 萬元,卻搭載了首個城市 NGP (導航輔助駕駛)系統。
2022 年,小鵬 G9 代表着第二代平台的迭代,除了智能座艙和高階智駕,800V 碳化硅平台和超快充技術,再次引領補能速度更新,20 分鍾電量從 10% 充至 80%,放在今天依舊能打。
2023 年,小鵬 G6 上市,800V 技術直接進入了 20 萬左右的核心市場。2024 年,何小鵬在美國體驗特斯拉智駕後,小鵬在國内推出全新的純視覺智駕方案,引入端到端大模型,如今已經成為智駕領網域發展的重點。
十年間,小鵬汽車推出了近十款新車,銷量有好有差,在定位、市調營銷、配置分配、成本控制能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對于智能化的核心技術,小鵬是擁有硬實力的,甚至是一直走在時代前沿。
最近幾年,當智能化的需求成為熱門,技術前置的優勢鋪墊,也開始逐漸顯現,再加上初期的自建工廠、電驅技術等體系力,回歸頭部梯隊也是情理之中的。
更重要的,還有快速的糾錯整合能力,在這點上,小鵬比許多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都更加殺伐果斷。
何小鵬的手術刀,讓小鵬汽車的基本盤扎根發芽,王鳳英的加入,将技術、產品與競争力進行有效結合,最終成功發起反擊。
自 2021 年成為新勢力銷冠後,小鵬不太穩定的銷量帶來了多重壓力,畢竟汽車行業的競争,對技術、體系、營銷、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綜合能力,有着極高的要求。
以 " 技術見長 " 的何小鵬,在競争白熱化的血海厮殺,似乎有些獨木難支。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 G9,上市僅僅 48 個小時,就大改全新配置表,這在整個汽車行業都是前所未有的。
市場定位不清晰、缺乏與用户的深度交流等問題,自然不用多言,何小鵬也終于意識到了管理組織的薄弱。
2022 年 10 月顯然是個關鍵節點,在王鳳英加入後,小鵬汽車的組織架構有了更明确的劃分,何小鵬主要負責制造、供應鏈以及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而王鳳英則承擔起市場、營銷以及產品定位的職責。
可以説,王鳳英的加入,彌補了小鵬汽車的許多短板。
一方面,是精彩的個人履歷,21 歲加入長城汽車,從銷售一直幹到總裁,成為曾經長城汽車的二号人物,王鳳英本身就是出色的產品經理,素有 " 汽車圈鐵娘子 " 之稱。
坊間也有傳聞:哈弗初期的 H5/H6 等爆款,都是王鳳英主導的。最近爆單的 MONA M03、P7+ 就是最直接的説服力。
同時,通過大量海外設計師的加入,我們可以發現小鵬現在也開始重視設計了,起碼在售新車,比初期的產品顏值要高了一大截。
另一方面,是對整個銷售、成本體系的改革。
我們上面也提到了,小鵬的技術實力是很有東西的,這也迎來了大眾 7 億美元增資小鵬汽車,持有 4.99% 股份的佳話。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國產汽車技術,正在被海外車企看好。
但大眾 CEO 直言不諱地表示:在内部拆解小鵬 G9 之後,得出的結論是,車不錯,但成本過高,甚至是細化到了,每個單一的零部件貴了百分之多少。
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在價格戰持續升温的日子裏,成本過高意味着什麼?
于是小鵬汽車又開始了對供應渠道的更新,王鳳英發現,小鵬汽車許多零部件采購成本都過高,内部腐敗非常嚴重。整改風暴也随即上演,并順帶啓動木星計劃,對小鵬汽車銷售渠道進行改革,将直營和經銷體系合并。
據説,MONA 從原本計劃的獨立成品牌,到如今的系列,就是經銷商的真知灼見。如此一來,可以讓整個品牌更加聚焦,也省去了全新品牌的宣發、門店建設等時間與成本。
對比 MONA M03 和樂道的銷量表現來看,同樣都是定位下沉,這次小鵬汽車先行一步。
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也體現在毛利率增加上,即便推出了售價更親民的 MONA M03,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仍然是上漲的。
* 圖片來源:何小鵬微博
同時,P7+ 的全系标配高階智駕、不訂閲、不收費,也打破了行業的法則。
在媒體的橫向智駕測試中,華為和蔚小理,始終處于頭部位置,但是華為的城區 NOA 往往需要訂閲付費或一次性買斷,蔚來和理想的滿級智駕,則通常是高配車型的專屬。
小鵬這麼幹,直接把高階智駕的溢價能力給打破了,這也説明體系力的正向更新,在為產品魅力加分。
更讓人意外的是,市場嗅覺的敏鋭程度,随着理想、問界、零跑持續爆單,小鵬也要布局增程了。
此前有媒體傳出消息:新車将以 G9 為基礎,售價進入 20 萬以内。聽起來,是不是就有些後背發麻?
比較有亮點的是,小鵬的增程技術路線,是以大電池和小油箱規劃的,純電續航将突破 400km,場景偏多的城區駕駛體驗,肯定會得到改善,不僅解決了電池頻繁充放電,所帶來的充電頻率高、衰減大等問題,平常增程器基本不需要啓動,在駕感上也會無限接近純電。
老狐覺得:這樣的構想比較合理,實際表現還是相當值得期待的。
*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微博
整體來看,除了銷售新車,小鵬的盈利也開始多元化轉型,甚至可以和華為一樣用技術換市場,大眾和小鵬汽車将面向國内市場開發新的純電車型,小鵬汽車能獲取技術授權費和服務費。
這也是上半年小鵬汽車毛利潤提升至 13.5% 的主要原因。
最近,何小鵬表示:未來十年,中國汽車主流品牌也許只剩 7 家,年銷 100 萬台 AI 汽車是決賽入場券,小鵬汽車的銷量一半将來自海外市場。
作為經歷十年時間沉澱的頭部新勢力,全棧自研的智能化是小鵬汽車的核心與壁壘,而在營銷、成本、體系等諸多方面,敢于否定自己,毫不拖泥帶水的改進态度,更體現了小鵬能夠跟上節奏、擁抱未來的朝氣。
增程 + 高階智駕平權放開,只要後續的新車設計符合大眾審美、售價合理,小鵬汽車持續打造爆款的概率還是相當高的。
2025 年的厮殺也将異常激烈,小鵬跨界增程、理想擁抱純電,華為四界的布局成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陣地戰更新成遊擊戰,下一個十年還在牌桌上的會是誰呢?
參考資料:
小鵬汽車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