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美國通脹又回來了?特朗普:這與我無關,都怪拜登!,歡迎閲讀。
财聯社 2 月 20 日訊(編輯 黃君芝)近期,美國通脹似乎又卷土重來了,這點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無法否認。不過,特朗普仍試圖與通脹上升撇清關系,并稱通脹再抬頭 " 與他重返白宮無關 "。
特朗普在接受最新采訪時将責任歸咎于前總統拜登,還譴責前任政府的魯莽支出。他説:" 通貨膨脹又回來了。他們説,‘哦,(都怪)特朗普’,而我與此事無關。"
" 這些人(拜登政府)管理着這個國家。他們花錢的方式前所未有。他們被給予 9 萬億美元,讓他們揮霍一空—— 9 萬億美元," 他補充道。
特朗普進一步指出,在拜登執政的四年裏,一些法案變成了法律,并指出政府把錢花在了 " 我稱之為‘綠色新騙局’ " 上。
"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騙局。我想,我們有很多這樣的騙局。但這是其中之一。" 他説。他可能指的是拜登的标志性立法《通脹削減法案》(IRA ),該法案于 2022 年籤署成為法律。
美國上個月的通貨膨脹速度超過預期。汽油、房屋(包括租金)和雜貨的價格也有所上漲。美國勞工部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1 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 3%,為 2023 年 8 月以來最大漲幅;核心 CPI 同比上漲 3.3%,高于央行設定的 2% 目标。
而事實上,早在特朗普正式就職前,專家們就頻頻警告説,他的經濟目标,包括降低税收和對外國進口征收更多關税,以及其他提議,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上升。
最近,美聯儲也終于對外公開承認了 " 特朗普 2.0" 的影響。美聯儲周三最新發布的 1 月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都十分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税政策可能會對實現通脹目标造成不利的影響。
紀要顯示,官員們在會議上讨論了特朗普政府的潛在影響,其中特别提到了貿易和移民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些要素給美聯儲官員的考量增添了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而言,他們仍需觀察通脹的加速是一次性的,還是會產生更多潛在通脹,才能決定貨币政策應對措施。
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本周也承認,關税的影響可能比他預期的要大,但他仍提醒稱," 正在讨論的其他政策也有可能產生積極的供應效應,給通脹帶來下行壓力。而最終,數據應該指導我們的政策行動,而不是猜測可能會發生什麼。"
最後,特朗普又在最新采訪中表揚了其盟友馬斯克,并稱贊後者全面執行了他的一些行政命令。他也承認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因為他的一些最具争議的行動已經開始了法律鬥争。
他説:" 你寫了一份漂亮的行政命令,你籤署了它,你認為它會被完成,但事實并非如此。"特朗普還認為,馬斯克應該能夠找到削減 1 萬億美元聯邦政府支出的辦法。馬斯克領導的 " 政府效率部 " 周二表示,該部門僅在 1 月份就幫助節省了 55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