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當孩子不想學,質疑學習的意義,這本書能讓他恢復理性,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周末臨時客串了一次青少年心理學講座,和家長溝通時,觸發到一個有意思的點,就是大家普遍覺得孩子随着年紀增長,比如 9 歲、10 歲後,會變得比較叛逆,溝通起來很困難,是不是青春期提前。
現在孩子接受信息量大,思想早熟,青春期提前也是有可能的。
但青春期不是一個可怕的階段,而是一個過渡階段,只不過,确實比較考驗父母。
我覺得不是考驗父母的溝通水平,溝通只是個輸出界面,溝通背後是認知,你有怎樣的認知,就有怎樣的輸出,很多父母是因為不理解孩子,不理解青春期的特殊性,才會錯誤的輸出,而錯誤的輸出又給彼此帶來了不太好的對抗狀态。
比如,現場一個媽媽跟我聊,她上初中的女兒有天回家説,某某男生給自己寫了封情書。
媽媽下意識反應,就是提醒女兒不要早戀,因為早戀會影響學習。
沒想到,女兒臉瞬間垮下來,一邊煩躁地説知道了,知道了,以後有什麼事再也不想跟你講,一邊進自己房間,啪,把門給關上了。
媽媽被女兒突如其來的惡劣态度搞得很惱火,想知道孩子是不是開始青春期叛逆了,該怎麼應對。
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基于不理解產生的矛盾。
影響學習這個説法,表明父母還是在用對待小孩的态度對待青春期的孩子,這個説法真實的潛在心理是我已經替你做了判斷,現在學習才是對你來説是最重要的事,影響學習的事都不對。
問題是孩子并不這麼判斷,她有她認為重要的事情。
當女孩告訴媽媽,有男生給自己寫情書時,她内心真實的狀态是很開心的,是在跟媽媽炫耀,你看,我在群體中很受歡迎。
媽媽卻説,你不要早戀,早戀會影響學習。
女孩快樂的心情,一下就被潑了冷水。
我想,如果我們真的能體會,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心情的話,最自然的反應,難道不是恭喜嗎?
我女兒太棒了,很有魅力。
這才是孩子渴望獲得的反饋,是她所在乎的。
當你從這個角度去溝通,你可能就會看到,你的女兒并不是一個沒腦子,只想戀愛不想學習,也不知道為自己未來打算的人。
那麼,這種不理解是怎麼來的呢?
它其實是源自父母的迷茫和不适應。
青春期之前,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那時候孩子也比較聽話。
青春期之後,20 多歲時,基本就是平等對話了,家長不會覺得自己面對的還是個小孩。
也就是説,青春期之前和青春期之後,這兩個階段都比較穩定,有各自的規則。唯獨中間很多年,家長是有些迷茫的,不确定該用哪套規則來跟孩子相處。
因為迷茫,才會對青春期產生誤解,認為這個階段充滿了反抗和叛逆。
實際上,孩子青春期最主要的心理任務,英文叫做 autonomy,就是自主性。
是一個孩子,十多年來第一次清晰完整地認識到,我是我,我要用我的視角去了解這個世界,做我想做的事情。
當然,孩子是不是真具有這個能力,還不一定。
但起碼從心理發展階段來説,他已經傾向于把自己當成一個大人,一個獨立的人。
對父母來説,卻可能還沒适應孩子有自主性的表現,就會覺得,你怎麼不按我説的去想去做。
比如,前面講到那位媽媽,她理想中女兒的态度,是接受媽媽的提醒,及時做出不讓媽媽擔心的決定。
但女兒出于自主性,不會給出媽媽想要的态度,這時候,媽媽就會認為孩子在故意反抗、叛逆。
小時候表現越聽話的孩子,父母适應了孩子聽話這種溝通模式,進入青春期,當孩子有自己主見的時候,父母适應起來就會更困難,對孩子叛逆的誤解也會更深。
其實,當孩子表現出越來越多自主性時,父母就該有所覺察,積極主動地改變以前的管束思維,對孩子想法表現出欣然接受的支持态度。
有段時間,我女兒就覺得上學很沒意思,她的自主性讓她開始質疑學習的必要性。
如果我對她的想法不理解或者過度擔心,可能就會下意識制止這種質疑,會用很多諸如自己的經歷,正能量的觀念去試圖説服、糾正她。
那我大概率收獲的就是反抗,因為她的自主性沒有得到尊重和支持。
基于對大孩子的理解,我知道,我必須做出正向反饋。
這個反饋,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不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但接下來比較頭疼,也是很多家長都不太容易做到的一點,就是如何從孩子能接受能理解的角度給出解釋。
這方面,我常常 " 求助 " 于一些好的書籍。
比如我女兒提的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很多大點孩子都會質疑的問題,在《少年不迷茫》這本書裏,就有貼切的解答。
▲
來源:當當
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适讀年齡:10 歲 +
這是一本相見恨晚的好書,之前時簡中版還沒有出版,身邊朋友只能各顯神通去代購繁體和日文版,大陸地區有限的庫存很快就賣完了,導致很長時間斷貨。現在簡體中文版終于正式出版,家長買起來很方便,孩子讀起來也無障礙。
它的副标題,就是少年們最常質疑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我們為什麼要上學?》
學習分為學校學習和自主學習,孩子讨厭的往往是學校學習。
其實想想我們小時候也一樣,在學校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學校學習有什麼好處。
所以,當女兒列舉學校學習的讨厭之處,我是能感同身受的。
但因為自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很多年,對事物的理解更全面,就會覺得她説的有點以偏概全,可一時又找不到能把客觀事實講清楚,還不引起她反感情緒的措辭。
這本書給我提供了很及時的幫助。
它沒有否定學校學習的價值,而是通過工作與學習之間的聯系,理性而具體地告訴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來源:《少年不迷茫》書本插圖
同時又沒有誇大學校學習,而是告訴孩子,盡管學校學習有價值,但看太重也會帶來壓力,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因為學習不好或者沒有考入理想學校就自我否定。
我一直覺得,家長對孩子因為學校學習不好產生心理壓力的理解程度,非常有限。很多家長都是孩子生病了,精神上出問題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
孩子大部分時候呆在學校,周圍人每天都在用行動告訴他,個人價值是跟學習成績挂鈎的,這種環境的封閉性會讓他很在意。
之前文章裏我也寫過,如果把學校當作全部,在學校這個共同體中成績不好,受到不公平對待等等,都會讓孩子喪失歸屬感,變得弱小。
只有聽見不同聲音,看見更大世界裏存在的不同觀念,才會了解到自己所遭遇的煩惱、孤獨、痛苦不過是 " 杯中風暴 "。
《少年不迷茫》裏講得很清楚,哪怕無法繼續升學,也不代表未來一片黑暗。學校是個特殊環境,有一套只适用于這裏的規則,是一個有别于外部社會的世界。
即使因種種原因放棄學業的人,也有不少成年之後能夠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發揮所長,沒有必要因為學習不好就絕望地認為人生被毀掉了。
大人們經歷了起起落落,很多事已經不放在心上,但孩子不一樣,他們會鑽牛角尖,有些事過不去就是過不去。
這時候你單純靠鼓勵批評的二元處理方式很難奏效,反而讓他們感到無力,還不如像書裏這樣,和孩子一起看看真實社會是如何運轉的,説不定更容易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為什麼要工作?》這部分,不只孩子有收獲,我看完也有收獲。
它的寫作視角很有意思,不是從 " 工作是為了養活自己 " 的角度出發,而是 " 别人工作是為了給我提供方便 "。
這個角度是我這些年逐漸理解到的。
以前我處理工作的态度相對獨立,有時候獨立是好事,運轉效率會比較高,但後來把視角緯度拔高,我發現了協作的價值。
我意識到,不能單純把目光聚集在完成工作上面,還需要思考如何在工作過程中,甚至是以工作為載體,讓身邊其它人都有成長,這樣整個團隊才會發展得更加健康有序。
因為社會結構是復雜的,大家在需要他人工作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工作幫助别人,它是一個網絡,不是某個人單方面的付出。
比如書裏談到了一小碗面條背後,都會涉及到種植小麥、磨成面粉、加工面條,甚至倉儲物流以及銷售等等工作。
你説哪個環節沒有價值?我覺得哪個環節都是有價值的。
看明白這點,就不會在工作中有 " 自負情緒 "。
早年,年輕的時候,聽人誇有能力,説實話,還是會有點小傲嬌,後來就沒有了,因為真的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我只是一個樞紐環節上的價值體,其它人也有其它人的價值,彼此分工不同而已。
女兒讀到這裏,掰着指頭説,就像我們班有電話手表管理員、收回執總監、午餐監督員、勺長 ...... 大家各司其職,有各自的存在價值。
我笑了,説,對,不過,那 " 勺長 " 是什麼鬼?
娃很認真地回答,就是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負責給忘記帶勺子的同學發備用勺。
原來如此。
書裏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大家自己去發掘吧,我就不在這裏啰嗦了。
這些年我愈發覺得,要多給孩子讀讀這樣的書,這些學校不講的東西,對她的成長反而更有意義。
大人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但實際,青春期之前,一個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好,并不是由這個孩子有什麼天分決定的,主要還是由家長的重視程度決定。
拿什麼獎,有什麼成績,其實不太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實水平,但一定能反映出孩子背後的家長是怎樣一群人,有着什麼樣的追求和執念。
孩子自身的水平和後勁,更多反映在青春期後面,那些由内驅激發的思考,才是推動他們一直努力向前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