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第四次折戟,“百萬元抗癌藥”CAR-T能否走出醫保談判“僵局”?,歡迎閲讀。
11 月 28 日上午,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 2024 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并公布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據悉,本次調整後,目錄内藥品總數将增至 3159 種,在今年談判 / 競價環節,共有 117 個目錄外藥品參加,其中 89 個談判 / 競價成功,平均降價 6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通過 " 初步形式審查名單 " 的 4 款 CAR-T(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產品均未進入新版醫保目錄。這也意味着,在國家醫保談判 "50 萬元以上不談,30 萬元以下不進 " 的隐形門檻下,這種 " 天價抗癌藥 " 第四次嘗試衝刺醫保失敗。
而在醫保談判結果公布後,針對 CAR-T 連續多年折戟國家醫保談判的情況,華東醫藥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會根據實際情況,與同行一起就 CAR-T 產品在醫保支付方面進行不斷探讨和努力,希望能夠使 CAR-T 產品早日納入醫保,惠及更多患者。藥明巨諾方面也表示,公司一直在争取各種機會為患者服務。
高昂價格仍是限制 CAR-T 醫保準入的主要門檻
近年來,中國在 CAR-T 細胞療法領網域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顯著進展,逐步跻身全球領先行列。根據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 Nova One Advisor 的數據,2023 年全球細胞療法市場規模已達到 48.5 億美元,預計到 2033 年将增至 374.2 億美元,未來十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将達到 22.67%,市場規模的擴大趨勢穩步上升。在中國,細胞醫療健康行業的市場規模在 2023 年達到 142 億元,預計到 2032 年将增至 1745 億元,2023 年至 2032 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 32.1%。
在近期舉行的 "2024 第二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 " 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指出,目前在 CAR-T 領網域内,中國獲批產品在數量上超過美國,在全球累計獲批的 12 個產品中,中國占了一半。他還表示,允許醫療機構對細胞藥物 IT 實驗數據用于注冊的政策幫助了 CAR-T 領網域快速發展。
據記者梳理,目前國内獲批的 CAR-T 產品共有 6 款。除了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注射液這 2 款 CAR-T 未參與今年國家醫保談判外,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華東醫藥獨家商業化)、復星凱特(現已更名為復星凱瑞)的阿基侖賽注射液、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均通過了今年的初步形式審查。根據公開資料,四種藥品的定價均在百萬元級别,其中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此前曾數次衝刺醫保目錄失敗。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國棟指出,在對新藥如此大規模資金支出的同時确保基金安全,一方面是靠科學合理的測算,通過談判準入确保藥品 " 質價相符 "" 物有所值 ",另一方面靠的是醫保部門近年來的深化改革和系統治理,針對存量支出結構優化調整,在降低參保群眾負擔的同時,确保了基金安全。
王國棟強調,醫保局将繼續牢牢把握 " 保基本 " 的定位,在基金能負擔、患者可承受的基礎上,堅持目錄動态調整,完善規則程式,更好支持創新藥發展。對于 CAR-T 產品最終未能納入醫保的情況,王國棟解釋稱:" 一些昂貴的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藥物相繼上市,僅靠基本醫保制度難以完全支撐。"
11 月 29 日,上海市衞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CAR-T 之所以屢次折戟醫保,主要還是價格的問題。企業方面不願意将價格降到醫保所期望的水平,同時醫保方面也存在一些固有限制。例如,醫保談判始終堅持 "50 萬元以上不談,30 萬元以下不進 " 的價格門檻,既不願突破也無法突破。正是這種僵局導致 CAR-T 產品始終未能進入醫保目錄。
因此,如果企業和醫保雙方都無法作出妥協和讓步,實現雙向奔赴,那麼未來即便 CAR-T 第五次衝擊醫保,也可能會面臨類似的結果。
正在探索創新支付模式
在面對醫保準入的多次失敗後,相關企業也在積極嘗試其他途徑以提高 CAR-T 產品的可及性。多家 CAR-T 生產及商業運營廠商,均對記者表示,會繼續推動 CAR-T 療法在支付方式上的創新與探索,争取使其能夠惠及普通患者。
王國棟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家醫保局也在着力構建 "1+3+N"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以更好支持創新藥發展。
"1+3+N" 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即基本醫保、補充醫保、商業健康險以及各種創新支付方式的組合,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多樣的支付選擇。尤其是在商業保險及社會力量的補充下,有望為患者分擔更多的治療費用,使得 CAR-T 療法這樣的創新藥物能在未來逐步實現可及性。
金春林認為,對于那些未能進入醫保的藥品,可以拓展國家多層次保障體系中的商業保險,例如在基本醫保報銷一部分後,剩餘部分由商業保險或個人支付。對于新上市但缺乏療效證據的藥品,可以先在商業保險中參保,待積累足夠的真實世界數據後再考慮納入醫保報銷。
" 此外,還可以利用真實世界數據證明 CAR-T 療法的長期成本效益。" 金春林指出,盡管 CAR-T 的單次治療費用可能高達百萬元,但如果把範圍擴大到治療的全生命周期,那麼相比較于傳統療法,CAR-T 甚至可能還降低了醫療的總成本。如果這些證據在某些特定病種或适應症上得以驗證,或許能夠為其優先納入基本醫保提供支持。
金春林還提及,部分創新支付模式也值得探索,例如根據治療效果分階段支付費用:治療有效則支付全款,無效則支付部分費用。" 這不僅能夠防止醫療資源的濫用,也能優化支付效率 "。
今年年初,復星凱特就對外宣布将針對其 CAR-T 產品奕凱達推出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符合條件的患者使用奕凱達治療後,如果沒有達到完全緩解(CR),将獲得最高 60 萬元的返還。復星醫藥執行總裁、復星凱特董事長張文傑此前也曾表示,公司一直非常努力地與相關部門溝通,希望能夠盡快通過一些創新的支付模式,讓更多患者能夠受惠于這一治療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