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高達創壞者4》評測7.1分:鋼普拉是自由的,但萬代南夢宮不是,歡迎閲讀。
無人能夠從莫比烏斯之環中抽身而出
《高達創壞者 4》是一款乏善可陳的遊戲:它的劇情只能説是聊勝于無,動作玩法也沒什麼亮點;而它的畫面表現,在家用機第九世代已經步入中後期的今天,更是很不夠看……
我本想這麼説,但這可是 " 機動戰士高達 " 啊。
真帥吧
與所有願意持之以恒地給萬代南夢宮送錢的 " 機動戰士高達 " 凱子一樣,在今年 2 月份《高達創壞者 4》剛剛開始宣發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這款遊戲,并默默地把它列進了自己今年的 " 待玩名單 " 中。
當然,我知道它在 PV 裏的賣相就已經不怎麼樣了。但自始至終," 這可是‘機動戰士高達’啊 " 這句話,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發揮着作用——如果把抛棄了系列積累下來的精華玩法,還用談戀愛來侮辱膠佬的 " 鋼之魂 " 的《新高達破壞者》開除 " 高達破壞者 " 籍的話,那這個系列就真可以説是已經長達八年沒有任何動靜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當然很難不去期待《高達創壞者 4》。畢竟,作為一款 " 粉絲向 " 遊戲系列," 高達破壞者 " 乃至整個 " 機動戰士高達 "IP 改編的動作射擊類遊戲範疇,在其他的同類產品的襯托下看起來都有點磕碜。
想想看,如果你喜歡看體育賽事,那麼雷打不動每年一部的足球、籃球,甚至棒球,都能夠滿足你手操頂級球星的願望;而如果你喜歡看漫畫,那麼那幾家日廠時不時就會冒出頭來,給你融合各種現成玩法做上那麼一部的漫改遊戲,不説 " 夢想成真 ",起碼也能讓你死了這條心。
但在 " 機動戰士高達 " 這邊,你就永遠沒法享受這類待遇。作為一個不擅長玩戰棋類遊戲的人,我翻遍了整個遊戲商城,能得到的選擇也只不過是四不像的《SD 高達 激鬥同盟》,以及畫面落後了幾乎兩個世代,去年還被搬到 PC 平台繼續炒冷飯的《機動戰士高達 激戰任務 2》。這麼一比,《高達創壞者 4》豈能説是 " 賣相不好 " ——它簡直算是珍馐了。
好吧,關于萬代南夢宮的牢騷就先暫時發到這裏吧。看到現在的你,或許和我一樣是深受萬代南夢宮折磨的 " 機動戰士高達 " 迷;又或許是個純路人,單純對萬代南夢宮這種手攥 IP 卻又不怎麼作為的行徑,產生了某種熟悉的共鳴。但無論如何,我估計你都會有一句話想問:怎麼一會 " 高達破壞者 " 一會 " 高達創壞者 " 的?作者未免太不專業了吧?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 高達破壞者 " 作為 "Gundam Breaker" 的民間譯名在,各大論壇社區通行了十多年,沒什麼問題可挑剔。不過,現在萬代南夢宮給系列最新作加上了從翻譯到配音的官方簡體中文支持,譯名自然也要匡正一番,算是突出了萬代南夢宮自己給這個系列所賦予的 " 創壞共鬥遊戲 " 定義。
所謂的 " 創壞 ",其實就是 " 創造加破壞 "。" 創造 " 的是自己的機體," 破壞 " 的是對手的機體。在《高達創壞者 4》以及它所屬的整個系列裏,玩家所操控的都不是動畫中那些動辄十幾米高的人形戰争機器,而是它們的微縮版塑料模型。所以在遊戲中,玩家才可以跨陣營、跨時代,乃至跨作品地把不同機體的零件組合到一起,而無需考慮諸如材料性能和系統适配之類的問題——無論是 " 扎古頭 Z" 還是 " 魔蟹藏正義 ",反正都是塑料,随便拼。
機體強化頁面甚至給你寫明了:這是塑料
而這也是為什麼《高達創壞者 4》雖然拿正常眼光來看 " 賣相不好 ",卻依然能在今天俘獲眾多膠佬的青睐——在現實世界裏想做這種改造,你多少得會點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的手藝,才能把上市時間相互隔着幾十年,關節連接方式五花八門的 " 鋼普拉 "(Gunpla)模型部件組合在一起。但在《高達創壞者 4》,你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了。
這種不按照通販套件的設定、随心所欲進行拼接的行為,還在遊戲裏得到了官方的背書:只有精心制作的 " 鋼普拉 " 模型,才能在這場虛拟模型對戰遊戲裏獲得更高的性能。
雖然這個設定聽起來特别迫真,但你也确實需要頻繁更換部件的搭配,來讓自己的機體變得更強,才能跟上遊戲劃定的初始難度等級。在主線流程的初期,這個環節一般是無腦選擇等級和稀有度最高的那一個,你也難免因此讓自己的愛機多上幾分 " 強度的美 ";而到了後面,當可供選擇的内容多了起來,你就可以開始在兼顧數值的基礎上,給機體加點功能性了。
比如説,《高達創壞者 4》給你提供了八個配件欄位,還不用計較 COST,随便就能復刻 " 自由高達 " 初登場時的 " 五門光炮全開 " 名場面;而如果你更喜歡近戰,那就可以試試把背包換成《機動戰士高達 00》裏的 " 太陽爐 ",一場下來能開十幾個 " 三紅 "。
在 " 虛拟拼膠 " 這方面,萬代南夢宮一直以來零件偷膠、配件摳門的 " 光榮傳統 ",沒有被繼承下來。只要把對面機體打散一次,你馬上就能獲得一件這台機體的某個部件(部位不一定對應),每場任務打完都能賺個盆滿缽滿。而如果你特别中意的某台機體遲遲沒爆零件,你也可以選擇花 10000GP 在商店裏買一盒最基礎的套件,然後拿各種強化材料把它的面板拉上去。
至于 10000GP 是個什麼概念……在戰局裏,你會看到場中時不時就會刷新那種完全沒有分色的早期 " 元祖高達 " 和 " 鋼坦克 " 模型,算是某種小彩蛋。把它打掉,你就能拿到 100000GP。加上任務本身也會給不少的 GP,可以説在《高達創壞者 4》裏,囊中羞澀永遠不會成為澆滅你熊熊燃燒的鋼之魂的那盆冷水。能在 " 虛拟拼膠 " 道路上造成障礙的,恐怕也就只有方塊、三角、R2、L2 來回按的重復勞動了。
當然,這些都是説給第一次接觸這個系列的新膠佬聽的——你看,《高達創壞者 4》裏有二百多種機體套件,可供客制的零件更是數不勝數。再加上遊戲本身各方面也都沒有什麼很大的短板,如果你喜歡一盒接一盒地往家裏頭搬 " 鋼普拉 " 模型,那玩這個遊戲絕對錯不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 " 新老共賞 " 的話能説呢?有,而且很難聽。實際上,《高達創壞者 4》遠遠無法被稱為是一個真的很好的 " 拼膠模拟器 "。就拿最基礎的一個例子來説,玩家的第一台機體 HG 元祖高達,在商店裏也有售,包裝封面是 HGUC 新生元祖。但到了遊戲裏,機體的造型卻變成了 RG1.0 元祖。除了日後把它放大并素材復用在 MG3.0 元祖的身上,你很難找到其他理由去解釋這個現象。
這種不走心的問題,最終會發展到你忍無可忍的地步。在解鎖了 MG 部件後,你會發現,它們除了比例稍微大一點,在造型細節甚至數值面板上,都與同機體的 HG 部件沒有任何的區别——我知道,此舉包含着一層 " 從來如此 " 的 " 系列底藴 ",但作為一個代際間隔了八年之久的系列最新作品,這樣做真的合适嗎?
在設定中,玩家遊玩的那個與遊戲名《高達創壞者 4》(Gundam Breaker 4)重合的 "GB4",是個風靡全球的火熱遊戲。然而一路玩下來後,看到萬代南夢宮心目中的全球高人氣網遊的 UI 就長這樣,你确實很難不感慨一句 " 代哥這輩子真是有了 "。
但回過頭來一想,遊戲裏出來的機體能認個七七八八,還能頂着多重 DEBUFF 説 " 這遊戲玩起來還不錯 " 的我自己,又何嘗不是 " 這輩子有了 " 呢。
對 " 機動戰士高達 " 這個幾乎盡人皆知的 IP 來説,改編遊戲只能往 " 粉絲向 " 的方向去做,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然而,如果回看萬代南夢宮這些年來的努力,你又會發現:從《機動戰士高達 AGE》到《機動戰士高達:鐵血的奧爾芬斯》再到《機動戰士高達:水星的魔女》……萬代南夢宮走了一條又一條的新路,試圖從各種方向上為 " 機動戰士高達 " 這個到現在已有 45 周年的老 IP 注入一些年輕血液,結局卻總是不盡如人意。
這些 " 想跟上時代 " 的改動,在與前作的對比中因為 " 沒那味 " 而被釘上了恥辱柱;《高達 G 之復國運動》倒是 " 有那味 " 了,但跟不上時代也是真的,最終它只能成為老人們的圈内狂歡。在最為要緊的番劇動畫方面," 機動戰士高達 " 的表現尚且如此,更何況 IP 改編遊戲。
當然,在實體模型這方面," 機動戰士高達 " 依然是風頭正勁的,甚至還在逐年走高。可如果你能想起卡缪破碎的頭盔、想起聖誕夜的巴尼、想起阿克西斯的奇迹,那你也确實是很難去承認," 機動戰士高達 " 的精髓就在于這個 " 鋼普拉 " 模型。
但事實就是,像這樣眼睛往後看的人并不多。所以," 機動戰士高達 " 的 IP 改編遊戲才會陷進了現在 " 粉絲縱容 " 和 " 代哥擺爛 " 輪番上演,如同 " 雞生蛋蛋生雞 " 一般的無限循環之中。
或許,真的無人能夠從莫比烏斯之環中抽身而出吧。
3DM評分:7.1
優點
豐富的機體零件
獨一無二的拼膠體驗
不足
畫面陳舊
戰鬥玩法平庸
肉眼可見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