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2022年生物醫學領網域“巨型期刊”出爐!Nature Communications也在内,是水刊嗎?,歡迎閲讀。
2022 年 3 月,《JAMA》刊登了一篇觀點類文章(Viewpoint),探讨了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巨型期刊(Mega 期刊)。Mega 期刊,又稱巨型期刊或大型期刊,顧名思義,就是每年發表大量論文的期刊。
巨型期刊在生物醫學界的發展尤為迅速。在 2022 年,有 55 種期刊發表了超過 2000 篇全文,總計超過 30 萬篇(幾乎占當年生物醫學文獻的四分之一), 另外有 26 種期刊發表了 3500 多篇文章,其中《Scientific Reports》發表論文 21850 篇。
(DOI: 10.1001/jama.2023.3212)
巨型期刊的加速增長給生物醫學科學帶來了威脅和機遇。
有研究者指出,巨型期刊就是水刊。一些巨型期刊自引率較高,部分期刊的自引率甚至在 20% 以上。
最早的巨型專科期刊之一是《Oncotarget》,在其巅峰時期迅速增長,一年内發表了 10336 篇文章(2017 年)。但随後由于争議,被 Clarivate 從《期刊引證報告》中除名。沒有影響因子後,它的發文量在 2022 年降至 159 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列得名單中,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也在内。
Nature Communications 因發文量大,版面費昂貴,網絡上有很多質疑、争議的聲音,甚至被網友戲稱為 " 水刊 "。
那麼,Nature Communications 到底是怎樣一個刊物?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學術期刊界的 " 豪門 "Nature 家族于 2010 年創辦的子刊,致力于發表生物,健康,物理,化學,地球,社會,數學,應用和工程科學所有領網域的高質量研究。
2010 年創刊時為混合型期刊,出版開放獲取及訂閲形式的論文。從 2016 年 1 月起,該刊轉為全部開放獲取。
與其他 Nature 系列期刊相同,Nature Communications 沒有外部編委會,編輯決定是由一個全職的專業編輯團隊做出,他們都是博士出身。
期刊官網:https://www.nature.com/ncomms/
(1)影響因子
2011 年 Nature Communications 收獲第一個影響因子 7.396,2012 年影響因子上漲到 10 分以上。根據 2023 年 6 月 28 日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 2022 SCI 影響因子,為 16.6(這已是小編難高攀的分數了)。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 JCR 分區的多學科科學領網域為 Q1,排名第 6;2022 年中科院分區為綜合性期刊 1 區。
(2)發文量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不僅影響因子在穩步增長,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也在逐步上升。從 2010 年的全年 150 篇,到 2022 年的 7977 篇,讓 Nature Communications 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刊。
雖然貴為 Nature 子刊,如此大的發文量讓人诟病,甚至被説為 " 水刊 "。
Nature Communications 對中國研究者也相對友好,自 2019 年起,每年中國研究者發表在此期刊上的文章占總體的 20% 以上,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4)發表周期
根據 Nature 官方數據,從投稿成功到首輪編輯部決定作出的中位數時間是 8 天;從投稿成功到第一輪外審結束并作出決定的中位數時間是 46 天;從投稿成功到最終收到決定意見的中位數時間是 218 天。
包括編輯的修改意見在内,文章一般至少需要經過 3 輪修稿。
(5)版面費
不同國家地區的版面費略有所不同,其中以來自美洲(如美國、加拿大等)、中國和日本的論文需繳納的版面費最高,為 6290 美元,約合人民币 45000 左右人民币。
■ 6290 美元:美洲、中國和日本
■ 4590 英鎊≈ 5877 美元:英國
■ 5190 歐元≈ 5685 美元: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
總得來説,小編覺得,在生物醫學領網域,Nature Communications 雖然不能被歸為頂刊,但也絕對算不上是水刊。根據 Nature 官方統計,僅不足 10% 的論文會被期刊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