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農業綜藝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别多,歡迎閲讀。
節目上線至今,《我在中國當農人》從熱度到口碑幾乎可以用 " 冷清 " 來形容,在站内的播放數據持續低迷,在社交平台更是毫無聲量,在綜藝市場沒有泛起任何水花。而這一局面的形成,既與節目自身的局限性有關,也受農業類綜藝所累積問題的影響。
從 2017 年起,《向往的生活》《哈哈農夫》等熱門綜藝呈現了嘉賓沉浸式體驗農耕生活的趣味内容,讓不少觀眾對于農耕生活心生向往,這也為純農業向綜藝節目内容的受喜埋下了伏筆。
背靠 " 鄉村振興 " 政策和《種地吧》系列節目持續大火,近年各大視頻平台持續布局農業類綜藝,形成了 " 多點開花 "、" 隔空打擂 " 的内容格局,而在創作上亦有明确的内容趨勢。
稍作盤點,當下的農業類綜藝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以種植為核心。這類節目主要以勞作紀實的視角展現不同農作物背後的種種故事——《種地吧》真實記錄播種、灌溉、施肥、收獲大米、生菜等作物的全過程;《田間的少年》第一、二季分别聚焦果園種植、茶葉采摘題材,前者以承包收購站的方式呈現了柑橘采摘、修剪、售賣的全過程,後者通過采茶、制茶、品茶、售茶等流程呈現信陽毛尖背後的故事。此外,尚未播出的《令人向往的種豆》則在東北黑土地挑戰大豆畝產極限。
第二,以養殖為核心。這類節目從不同的養殖類别切入,并融入其他的跨界元素,以雜糅的方式拓展節目看點。從主打 " 全女 + 萬畝牧場養羊 " 的勞作紀實互動真人秀《燃燒的月亮》到以 " 團隊考核 + 農村養豬 " 為特色的 NAME 組合生存挑戰類綜藝《人不怕出名豬不怕壯》,再到主打 " 養蜂 + 創業 " 的遷徙勞作紀實類真人秀節目《追花兩萬裏》,無不是在将養殖行業諸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展現在大眾面前的同時,并完成與之相關的訴求。
第三,以探訪為核心。這類節目大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不同地網域的鄉村特色與農業景觀,以此探索當代中國鄉村面貌與農業發展,以旅行的方式探索中國農業現狀的《你好種地少年》,以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國鄉村創業的《我在中國當農人》、以 " 體驗 + 演説 " 的方式探索鄉村振興解法的《快樂的田野》、以遊學的方式沉浸感受科技與農業的《出道吧!科技小院》皆是典型的代表。
除卻這三類常規的内容之外,農業綜藝近來又有了新的分支——純純搞創業。近日,芒果 TV 上線了一檔《我在中國當農人》的節目,但這檔節目既不搞種植也不搞養殖,而是選擇搞農人創業——六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在中國常德桃花源深度體驗鄉村生活、挖掘創業機遇的歷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鄉村的自然風光、農業成果和人文風情。
某種程度而言,随着《我在中國當農人》這檔節目的上線,農業類綜藝不僅在内容上有了新觸角,還在陣容與影響力上向國際化邁進了一步。不過,網友對于這樣的創新方式并不買單,有網友表示:" 這是看完内娛 208 種地不夠要開始看外國人了嘛 …… 從選秀國際化走向種地國際化 …… 種地 101 時代來臨 "、" 神經,一群外國人在中國種地的意義在哪裏?帶動鄉村振興還是成名?"……
在看過已上線的 5 期内容之後,讀娛君認為《我在中國當農人》得到這樣的評價并不冤枉。雖説在陣容上主打國際化稱得上别出心裁,但節目概念的噱頭大于内容本身,内容設計上缺乏亮點,最終所呈現的内容毫無新意與趣味,難以讓人產生追下去的想法。
首先,節目主題與實際内容并不相符合。《我在中國當農人》這一季的主題是 " 桃花源裏可耕田 ",但節目所呈現的耕田有關的内容少之又少,只有為賺取生活費而開荒田這一内容與農耕有關,其間嘉賓們在開荒時抱怨連連,持續輸出嫌苦喊累之語,在勞作上多有劃水之舉。盡管嘉賓們最終得到了勞務費,但雇人方對于他們所幹的活還是有些許 " 吐槽 ",給人娛樂有餘、嚴肅不足之感。播至第五期,《我在中國當農人》将更多内容呈現在六位嘉賓的創業上,那主題索性不如叫 " 桃花源裏可創業 " 算了。
其次,創業内容過于懸浮。《我在中國當農人》主要講述一群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與人脈的外國人到常德桃花源零成本創業,而他們所選擇的創業内容是用白麟洲的大米做常德米粉,并在線上線下進行銷售。
這樣空有創業概念、一切從零開始的内容設定聽起來便無比懸浮。這群嘉賓對于做常德米粉的工藝一無所知,從炒菜碼到做粉都靠外援完成,種種表現給人的感覺是一群外國人在中國空手套白狼。而具體的創業計劃更是難以落地,以投資人身份來到節目中的胡海泉将其間的問題一一指出,而這也觸發了六位嘉賓之間多日累積下來的矛盾,最終在互相指責、推責間不歡而散。
此外,别説創業缺乏資金,六位嘉賓在舉目無親的鄉村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難以解決。在初期,嘉賓們依靠開荒、賣菜等打零工的方式掙微薄的生活費,但這點錢對于他們而言可以説是入不敷出,最終要麼是靠向周圍的人 " 化緣 ",要麼是到菜攤、肉攤上賒賬,并表示等拿到投資了便來還錢,而實際上他們是否能成功拉來投資都是未知的。試問,倘若是普通人在舉目無親之地零成本創業,能像節目中這樣靠賒賬求存嗎?
最後,節目叙事給人 " 流水賬 " 之感。相對同類節目時長動辄兩三個小時,《我在中國當農人》的單期節目時長只有四五十分鍾,這也讓節目在後期剪輯上存在諸多的局限性,不少内容的呈現上都如流水帳般地走走過場,既沒有展現專業性也沒有釋放趣味性,從第五期嘉賓們帶領胡海泉參觀白鱗洲到第四期學習常德米粉的古法制作方式皆是如此。
此外,後期剪輯在嘉賓的塑造上亦表現平平,沒有挖掘、放大嘉賓的個性亮點與群體特色。就這樣,《我在中國當農人》的後期剪輯在内容叙事與人物塑造上也沒有做到去粗取精,未能賦予節目更多可看價值。
節目上線至今,《我在中國當農人》從熱度到口碑幾乎可以用 " 冷清 " 來形容,在站内的播放數據持續低迷,在社交平台更是毫無聲量,在綜藝市場沒有泛起任何水花。而這一局面的形成,既與節目自身的局限性有關,也受農業類綜藝所累積問題的影響。
近年來,綜藝市場湧現出來農業向節目切口不盡相同,但最終所呈現的内容仍有同質化傾向,或是拍攝方式、剪輯手法雷同,或是陷入流水賬式記錄鄉村瑣碎日常的桎梏裏,缺乏戲劇效果與内容張力,進而讓觀眾對于這類節目產生刻板印象與審美疲勞,這也讓觀眾對《我在中國當農人》等後續出現的節目缺乏興致。不過,歸根結底,《我在中國當農人》的敗北,底層原因還是在于内容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