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山花爛漫時》被誇爆,但這一部更值得看!,歡迎閲讀。
趁着假期,米粒媽狠狠補刷了《山花爛漫時》這部電視劇。
電視劇的主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傳奇校長張桂梅,劇情也是根據校長的真人真事改編的。
但説實在的,這部劇剛出的時候,我本來是拒絕的,因為之前期待滿滿地看了《我本是高山》之後,結果直接被罵上熱搜。
電影不僅扭曲了很多事實,還把張校長給魔改得一塌糊塗,大家看了都氣憤不已。
所以當這部同樣講述張桂梅校長與華坪中學的電視劇一出來,米粒媽還以為又是 " 挂羊頭賣狗肉 " 的作品。
可是米粒媽在短視頻平台上刷到了一些片段,竟然真的看進去了。
我們都知道,校長建起了學校,嚴格要求學生們,托舉山區女孩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送走了無數畢業生,如今她們在各行各業熠熠生輝。
但在那之前,學校是怎麼一點一點建起來,張校長又是怎麼一個一個把辍學的學生勸回來的呢,我們并不清楚。
這部劇,就把重點放在了張桂梅從無到有創辦了女高,到送走第一屆學生的這段艱辛往事裏。
劇中沒有刻意煽情、賣慘,只是把創立女高的過程具象化地展示了出來,還原度非常高,甚至樁樁件件都找得到原型。
還記得張校長的事迹第一次被大眾所認識,是當時她去北京開黨代會之後,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後,出現在一篇報道裏。
這裏米粒媽多説一句,電視劇裏,這裏的細節很還原,現實中張校長説,當時她去北京參會時,一位女記者悄悄示意她褲子破了洞,這一幕也被搬進了劇中。
在那篇報道裏,她講述了當地的貧窮和教育困境,也正是通過這篇報道,她向全社會傳遞出了自己要創辦女高的夢想和決心。
夢想和決心被看到之後,張校長得到了來自政府部門的支持,還獲得了兩百萬的專項資金,用于籌辦女高。
但有了錢和政府的支持,還遠遠不足以從無到有地創辦一所學校。
首先,建學校要有土地,這就涉及到城建、城市規劃等部門的測評、審批,土地批下來後,還得找到靠譜的建材、設計、施工部門。
其次,學校的老師需要編制,得申請專項的财政預算,還要做好學生的學籍檔案管理,學生的食宿補貼,學校的水電使用,消防安全問題 ……
總之,建一所學校,需要各個部門全力配合支持,才有可能。
這麼多個難關,只有張校長一個人去闖,甚至是橫衝直撞。但在當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積極配合之下,這所免費的女高,終于建成落地了。
但,更大的難關還在後面。
從大山的農户裏撈女孩出來讀書,在當時可以説是天方夜譚。
" 看似是一個讀書的小事,其實牽扯到農村生态的方方面面。你説你把女孩弄去讀書,那連帶着一村女孩都想去讀書,這女孩都出去了男的怎麼娶老婆,彩禮送不出去這姑娘家的地就沒錢養,沒地就沒生計,人就沒錢活下去。"
這樣的觀念,既醜陋,又現實。
但最終,我們知道,張校長成功了,她拉着無數個大山溝裏的女孩,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跑向了姑娘們的光明未來。
米粒媽記不清跟着劇情哭了多少次,又哭着笑了多少次。
彈幕裏説 " 演得都這麼難,現實要難成什麼樣 ",但張校長和老師們,就頂着這樣的 " 難 ",硬生生地闖出了一條路。
米粒媽覺得,這部劇好看,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感人事迹,還在于,它把一個完完整整的人,呈現在大家面前。
她愛漂亮,她會跟老師們讨論好用的雪花膏,也會給學生講述自己當年的風華正茂,她從不吝啬自誇,更不吝啬誇獎孩子們。
她苦中作樂,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忘記用樂觀的精神,感染着華坪女高的每一個姑娘。
這部劇的劇名也十分的恰如其分,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張桂梅校長就是那個用盡全力澆灌漫山遍野春花的人,她人性的光輝,教育者的初心,都是那麼的閃耀。
這部電視劇,讓我想起來另一部感人至深的紀錄片《教育家精神》。
紀錄片共有 6 集,每集半小時左右,講述了從甲午海戰之後到 21 世紀的現代,那些感人至深的教育家的故事。
在他們的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什麼叫做 " 有教無類 "" 因材施教 ",正是有了他們這樣優秀的教育家,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才會在充滿陽光的課堂裏茁壯成長。
紀錄片一開篇,就介紹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這所由北大、清華、南開聯合組成的大學,被譽為 " 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
這是一所誕生在侵華日軍戰火中的大學。
1937 年 7 月 7 日,盧溝橋事變,南開大學被日軍的炮火炸為廢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被迫停止辦學。
最終,三所大學決定聯合西遷至昆明,于 1938 年 4 月成立西南聯大。
三大頂級名校校長梅贻琦、蔣夢麟、張伯苓聯合主持校務,豪華師資力量也全部聚集于此。
聞一多、朱自清、沈從文、胡适、華羅庚、吳大猷、梁實秋、錢鍾書、朱光潛、陳寅恪、錢穆、馮友蘭、金嶽霖、湯用彤 ……
這樣星光璀璨的教學陣容,在風雨飄搖的歲月裏,為一代代學子們傳道、授業、解惑。他們把每一堂課,都當作 " 最後一課 ",傳承着中華文明的薪火。
清華校長梅贻琦主持校務期間,推行通識教育理念:大學一年級不分院系,先統一學習國文、英文。
梅贻琦校長曾説,"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所以他要求 " 越是普通的課,越要高級的老師教 "。
當時的英文由錢鍾書、卞之琳、吳宓等教師授課,有外教來開設法、德、日文學和語言課程,時不常還有俄文、拉丁文、希臘文、梵文課,可以説是當時全中國最高水平的外文教育。
自由,是西南聯大最大的特色,學生選課、老師教課,甚至教材、授課方式,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比如同一門《中國通史》,每個老師上課的側重點都不同,吳晗主要講制度演變,孫毓棠側重經濟,錢穆講的是他《國史大綱》裏的觀點 ……
這樣先進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出的學生也毫不遜色,逐漸成長為中國脊梁。
"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
老母親們對這首童詩一定不陌生,這是一年級課本中的一篇。
這首詩用生動優美的意向,朗朗上口的韻腳,帶着孩子們走進了語文世界。
這首兒童詩,就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的作品。
1917 年,23 歲的葉聖陶來到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在當時的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
當時,很多人只把教書當做聊以謀生的職業,但葉聖陶卻覺得,教育史啓發民智的神聖工作。
看着老學究們居高臨下的态度,用着晦澀拗口的古舊教材,葉聖陶決定主持編寫中國最早的白話文教材。
眼看着新中國成立後,各地中小學教材并不統一,水平也參差不齊。于是,被任命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任社長的他,開始帶領着出版社的同仁,為三千萬中小學生編寫通用教材。
在葉聖陶看來,課文是中小學語文課本的重要一環,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對開啓智力、培養道德、提高審美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他對語文教材的選文提出了 " 無篇不精、文質兼美 " 的要求。
在編寫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説《最後一課》時,葉聖陶分别邀請了精通法語和标準普通話的兩位專家,共同研究語言細節,懂法語的先生推敲譯文,精通普通話的先生反復誦讀,一直修改到上口順耳為止。
由葉聖陶親自審定的 " 語文 " 兩個字,也首次出現在中國教育史上。
葉聖陶和他同時代的文化大師們,開民慧、啓民智,以大大的才學編寫着小小的課本,把深厚的學養變成無聲的春雨,沁潤着學生們的心田,澆灌他們成長為國家棟梁。
除了這些開創了先河的教育家們,還有很多像張桂梅校長一樣平凡而偉大的教育家。
比如重慶市啟明學校校長李龍梅,她説特殊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靈魂。
她創辦了盲童管樂團,并帶着孩子們走上了冬季殘奧會的舞台表演。
教育是一件最有人情味的事。
不論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學校的課堂教育,還是社會的人際教育,每一處有關教育的細節中,都少不了人情流動的意味。
卡爾 · 雅思貝爾斯説:"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願我們的孩子都得遇良師,願我們的孩子都擁有陽光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