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觀暑期檔流量大戰,流量真能扛劇嗎?,歡迎閲讀。
暑期檔劇集大戰已接近尾聲,各平台祭出的大招收效如何,基本已經一目了然。
摘自桃不同榜單,僅做列舉用,請忽略具體排名和數值
這也是諸位流量演員之間硝煙彌漫的大戰。
摘自鵝不同榜單,僅做列舉用,請忽略具體排名和數值
可以説,除了個别劇跑出來外,絕大多數流量劇,起碼在這個暑期檔,都沒能實現平台立項選角時的野望。
摘自酷不同榜單,僅做列舉用,請忽略具體排名和數值
縱觀這幾年仍然持續發揮作用的【IP+ 流量】的頭部做劇模式,觀眾仍然會深深困惑:流量真的能扛劇嗎?如果能,為什麼平台屢戰屢敗?如果不能,為什麼平台屢敗屢戰?
emmm 芒果自己沒有靠譜榜單
來,面對新形勢,這個已經探讨了 N 年的話題,讓我們再來捋一捋。
1
轉換率
如果問資本為什麼喜歡用流量拍大制作,業内大概會給出兩大方面的理由:
一是因為流量的過往作品數據好,本人熱度也有多社交平台的數據支撐,劇播期粉絲上能擴散安利,下能做熱度數據,總之是所謂成績的保障。
二是流量有粉絲護體,宣傳反黑都是一把好手,無論品質差還是成績撲,都能颠倒黑白指鹿為馬,在輿論層面做出個花團錦簇的假象來,總之是所謂口碑的保障。
但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在這個平台已經燒不起錢大喊 " 降本增效 " 的内娛新時代裏,最終都還要歸結到劇集的成績上去,以實打實的硬指标——播放量、完播率、會員拉新、日活數據、品牌商業化收入等——來定成敗。
花團錦簇那是用來維系臉面的,關起門來算盈虧,才是冷暖自知。
所以,在平台已經度過了盲目擴張期、開始精耕細作的當下,問題關鍵在于:流量的那些流量優勢,到底能不能轉化為真金白銀的成績,轉化率如何?
流量自帶的高關注度與話題度,确實能讓劇從選角期就極具存在感,這種存在感也确實能帶來招商上的有利條件。所以大炒過的流量劇,前幾集的廣告數量大多能很清晰呈現熱度轉化成果,所謂品牌商的押寶。
來源見圖得標記
這種在漫長制作期維系的話題熱度,和開播時勾起的娛樂閱聽人看熱鬧的 " 不妨一試 ",可以視作流量之于扛劇的最大作用,也就是擴大看熱鬧的人群基數,簡而言之三個字【領進門】。
但歸根結底,劇集市場的基礎播放量,是各類劇集固有的(沉默)閱聽人支撐起來的。流量在社交媒體上制造的聲量再大,也很難判斷是否撬動了這個冰山下的龐然大物。所以【領進門】後,最終仍是主角适配度、主角表現、劇集對固有類型剛需的滿足程度、平台的資源投入和營銷讓利程度,當然還有劇情本身的吸引力和制作水平等,影響着流量在整個播放成績裏的轉換效用。
而品牌商也并不是傻子,被騙多了當然也謹慎多了。最近這一兩年裏,大量流量劇開局滿廣,但随着劇集品質的暴露、成績的展現,廣告數直線下降,甚至 " 首集六七個、中途開始裸播 " 的情況也不少見,品牌商的态度如此,實際播放成績可想而知。
來源見圖得標記
2
S+ 悖論
既然使用流量無論如何都會帶來熱度和粉絲增益,那麼為什麼還要去探讨流量在整個播放成績裏的轉換效用呢?用就完了呗,總歸是聊勝于無嘛!
成本會教你做人。
顯性成本,當然是流量的天價片酬。
流量的出演能帶來熱度、話題度、粉絲增益,能帶來社交平台的存在感,和品牌商的青睐,問題是,這些好處只有劇方和平台知道嗎?
流量自己也清楚得很啊,所以就有了狠狠叫價的本錢。
在 IP+ 流量最鼎盛的時代,這個本錢可以叫到過億的片酬,一個人就劃走了一個劇制作費用的 1/4 乃至一半, 哪有什麼無代價的便宜呢?
事實上,在平台撒錢亂鬥的前幾年,流量片酬高企一直是爛劇的根源之一。内娛做劇一度陷入【花大價錢請流量→制作成本捉襟見肘→爛劇端上桌觀眾大罵→撒錢營銷炮制虛假數據→平台方自行宣告勝利】的惡性循環中不可自拔,更别提中間還有無數貪腐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監管會出台【劇集全體演員片酬不得超過制作成本的 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演員總片酬的 70%】的要求。
但該限制也很容易被以各種方式繞行,所以監管在片酬上越管越嚴,直至當下的 X 千萬上限。
既然現在上限也就是這麼高,請流量總該是穩賺不虧了吧?
隐性成本也會教你做人。
流量入組,起碼要帶一支隊伍,服務 ta 的所有人,拍攝期間都要由劇組負責一切雇傭成本。
流量加盟,劇集為之配備的硬體水平、安保級别,劇集拍攝到播出過程中的宣推規模、物料水平,劇集播出時站内外的資源位,以及整個過程中的溝通成本,都會被狠狠抬升,這也都是成本。
各平台目前的投資定級,最大影響因子依然是演員級别,這中間刨除個别幾位真正能扛劇的一線演技派,基本還是【流量扛劇】邏輯。所以平台制片人瘋狂追捧流量,做劇的思路也一切圍繞流量。
于是,有流量就有錢,但錢多半要圍繞流量、服務流量;沒有流量就沒什麼錢,但成本也低,項目盈虧平衡點也沒那麼遙不可及。
簡直是 "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的怪圈。
可若社畜的角度思考問題:雖然不用流量也就不用背負如此高的成績 KPI,不用承擔極高的項目回報要求,但操盤項目的級别越高、規模越大,項目上下所有參與者的履歷也就越好看。
别説業内認履歷,吃瓜人也以過往作品級别判斷主創能力
" 都用流量怎麼就一定是我們撲?實在不行,數據也不是不可以買 " ——在不健康的評價體系裏,在大多數從業者的僥幸心理下,這個模式就能長久運轉下去。
可是,整個這套流程叫流量扛劇嗎?本質上,這扛的是投資規模。
至于回報如何,在多方利益的共謀下,已經很難真正分清了。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釘子湯的故事。
釘子湯諷刺的,恰是 " 流量扛劇 " 的底層邏輯:如果劇成績不錯那當然是流量這個鐵釘(和使用流量的決策者)的功勞,如果劇撲街,那一定是其他食材出了問題,推過攬功,莫過于此。
用流量是因為流量扛劇?資本可曾給過很多機會,以同等量級的各類資源投入水平,讓市場去驗證,是不是只有流量才能做這枚鐵釘呢??
3
流量的來源與去處
前面第一部分講,流量最大的作用是【領進門】,讓喜歡看熱鬧的潛在用户知道有這麼一部劇,讓品牌商覺得這個劇可能有賺頭。
但不是所有熱鬧都是好熱鬧,也不是所有熱鬧都能讓人進門,有時恰恰相反。
有些流量起到的作用,是讓大家覺得 " 嚯這劇能用 ta 做主角恐怕也不是啥正經劇組啊 ",大家熱鬧也許能全程圍觀,劇是一分鍾都不會點開。
随便列舉,包括但不限于
這種流量,大抵是因為渣演技成了印記最深刻的個人标籤,看熱鬧的秉持幸災樂禍心态,社交平台主流聲音説的是風涼話,流量本人起到的是勸退作用。
這是最明顯的 " 用了不如不用 ",别説扛劇,不趕客已經是燒了高香。
還有一些隐性差距,更要追溯到流量的來源。
一個流量是如何成為流量的?
内娛活躍在劇集領網域的女頂流,大多是一部部作品積累出的關注度和大眾認知度,然後以某個爆火的角色完成流量的躍升。比如 85 花、90 的楊紫,和 95 花裏已經跻身流量的虞書欣、趙露思,吸粉一般以劇内的角色為基礎,以劇外的話題度和營銷操作為手段,所以她們初始就是相對大眾向的流量。
既然在大眾認知裏是演員出身,就有代表角色,那麼只要選角順應直覺,這樣的流量【領進門】,熱度轉換率就比較高。
但活躍在劇集領網域的男流量,卻并不是這樣的狀況。一方面,飯圈的異性相吸和重男輕女,讓男性格外容易吸粉爆火,一個角色就能爆成頂流,大眾認知度還沒有完全建立就開始扛劇,當然根基不穩。
另一方面,男流量的速成,也使他們成為流量的方式比女藝人廣泛得多,耽改、選秀、養成、綜藝 …… 這類流量,與劇集領網域閱聽人概念裏 " 有名有姓的演員 " 之間的差距,不是數據可以輕易彌補的。
女流量裏爆火路徑比較接近男流量的如 AB、迪麗熱巴、吳宣儀、楊超越等,扛劇能力也明顯低于劇集出身的其他女流量。
所以如果流量在手時,作為演員的大眾認知度還不足,正常思路應該是繼續參演靠譜影視作品,一步步補齊大眾認知度,從而走上一條寬闊的道路。
反之,自戀地迷信自己的流量可以扛大男主大女主頭部劇集,進而不斷主演 " 一切圍繞流量 " 的影視劇,持續生產垃圾,瘋狂消耗流量,那路當然是越走越窄。
在娛樂圈,年輕的、美麗的、受歡迎的明星能不能直接讓影視產品大賣,這從來不是新鮮話題,以前叫明星制與明星效應,現在是流量經濟。
新時代的新問題,不過資本利用互聯網,既掌握了批量炮制流量明星的方法論,也掌握了影視作品自證勝利的話語權,閉環逐漸完成。
這個暑期檔,數位流量的失靈,多部 S 與 S+ 的不及預期,可能算得上是觀眾對這種閉環最樸素也最有力的抵抗。
但這種抵抗時隐時現,令這條產業鏈有驚無險地運轉至今。
面對基本固化的生產模式,我能呼籲的也不過是:不要一味迷信流量,别用腳選角,遵從創作規律,選點新人,選點專業。
以及流量劇真撲街時,請你們多自省失誤,少硬着頭皮吹噓。
你會因為流量主演去看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