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130萬億投資生變,韓國巨頭取消了在印尼的EV電池項目,歡迎閲讀。
動點出海綜合外媒報道獲悉,由 LG 領導——包括 LG 新能源(LGES)、LG 化學、LX 國際(LG 集團海外業務主體),以及其他幾家合作夥伴在内的财團已于近日取消了針對印尼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項目投資。據報道,這項投資涉及的金額達 11 萬億韓元(或 130 萬億印尼盾以及近 560 億人民币)。
LG 新能源的一位相關人員的講話稱,之所以退出該項目,是因為市場狀況和投資環境方面的因素。不過,該人士并未透露是哪些具體的因素變化導致了此次項目的取消。
同時,媒體指出,該财團也承認,在做出這一決定前,财團一直在與印尼政府讨論。然而,LG 及其合作方并未具體説明在這項重大決策過程中究竟與哪些政府代表進行了溝通——只是解釋稱,當前,行業格局發生了變化,特别是在電動汽車方面。LG 認為,全球層面上,與電動汽車相關的需求出現了暫時放緩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LG 也表示,也将繼續在印尼開展其他業務,其中包括現代汽車和 LG 新能源合資成立的 HLI Green Power 電池工廠。作為背景,這家于 21 年宣布成立、年產能為 10GWh 的工廠于去年 7 月正式啓用。
而根據報道,這一工廠的價值達 11 億美元,隸屬于現代汽車和 LG 新能源此前于 2020 年承諾的将對印尼投資高達 98 億美元金額以發展電動汽車供應鏈的部分體現。
作為本期上百萬億印尼盾規模投資項目的背景,據媒體介紹,此前,印尼政府和上述财團曾計劃在電動汽車電池供應方面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生态系統和供應鏈體系——這包括原材料采購、前驅體和正極材料的生產,到電池單元的制造等整個流程。
另一方面,據悉,去年 6 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和法國礦業公司埃赫曼曾放棄了其高達 26 億美元的鎳礦精煉廠規劃(這一礦種通常會被用于電動車所需的電池)。不過,在原因層面,據當時報道,這是因為 " 有聲音批評該精煉廠的礦場威脅到一個偏遠土著部落的森林家園 "。
回到上文提及的 " 全球層面上,與電動汽車相關的需求出現了暫時放緩的現象 " 的説法。去年下半年,就韓國車企而言,當時有媒體報道稱,現代已将其長期汽車銷售目标下調了 6%,以準備應對中國競争對手的 " 激進營銷 " 以及電動汽車普及率的 " 長期放緩 "。并且當時,有消息人士表示,現代希望實事求是地認識到,電動汽車發展放緩可能會持續到 2030 年,而公司已經變得更加保守。
而據該媒體援引的數據,全球範圍内,有預測表示,25 年期間,全球電動汽車的需求将達到 1840 萬輛,但這會較早前預測的 1920 萬輛下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