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對等關税”重擊越南制造:跨國美企服裝鞋類代工廠或被迫出走,耐克阿迪達斯們遭殃,歡迎閲讀。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美國 " 對等關税 " 大棒之下,在出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越南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美國對越南征收的 " 對等關税 " 将在 4 月 9 日正式生效。就在一周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籤署兩項關于所謂 " 對等關税 " 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 10% 的 " 最低基準關税 ",并對某些貿易夥伴征收更高關税。特朗普的 " 對等關税 " 牌将對越南征收 46% 的關税。
關税雖未落地,但恐慌情緒早已傳遞至越南股市。這明顯超出了市場預期,關税公布後,全球股市連續大跌,越南股市直接血崩。之後幾天越南股市依舊 " 跌跌不休 "。4 月 8 日,越南股市一度下挫 5.6%,跌至去年 1 月以來的最低位,截至收盤跌幅進一步擴大,收跌 6.43%,報 1132.79 點。
越南股市遭受如此猛烈的衝擊,源于越南出口對美國的嚴重依賴。據了解,美國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2024 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為 1420 億美元,占越南 GDP 的 30%。由此,越南在對美貿易中產生巨額的貿易順差,這也被特朗普政府視為 " 極大的貿易不公平 "。
然而," 對等關税 " 的重錘不僅痛擊越南,還殃及阿迪、彪馬等其他依賴越南制造業的美國跨國企業,導致這些公司的股價大跌。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随着美國 " 對等關税 " 即将實施,這些美國服裝品牌将被迫提價,對于那些不得不面臨生活成本大增的美國家庭來説,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跨國美企成就 " 越南制造 "
細心的美國消費者可能會發現,他們現在穿着的耐克、阿迪達斯球鞋,大部分都帶有 " 越南制造 " 字樣的編織标籤。" 越南制造 " 從寂寂無聞到如今為大多數人所熟知,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早年承接了國際產能的轉移。
在新冠疫情暴發的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尋求重塑全球生產鏈,并在 2020 年提出了 " 友岸制造 " 的説法。正因如此,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越南成為了美國 " 友岸制造 " 的試驗田,承接了眾多紡織品、鞋類、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之後,越南的紡織服裝業和皮革制鞋業迅速發展,成為該國兩大重點出口產業。
據越南皮革鞋類手袋協會數據,預計越南鞋類和箱包產品 2024 年出口額為 260 億至 270 億美元,比 2023 年增加 30 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鞋類出口國和第三大鞋類生產國。另外,據越南紡織服裝集團的數據,預計越南紡織業 2024 年出口額近 440 億美元,年增長率超 10%,成為全球第二大紡織服裝出口國。在越南出口訂單不斷躍升的背後,美國是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就在越南加速趕制來自美國的訂單時,來自美國的服裝、鞋類品牌也抓緊在越南布局產品代工廠。
據了解,運動品牌耐克 2019 年開始押注越南,其在越南的產能占比從 12% 激增至 51%。耐克在最新年度報告中表示,越南工廠生產了其一半的鞋子和四分之一以上的服裝。其競争對手阿迪達斯,則有 39% 的鞋類和 18% 的服裝依賴越南工廠。此外,越南還是 UGG 和 Hoka 母公司美國服飾集團 Deckers Brands 的第二大供應國,該公司在越南擁有 68 家供應鏈合作夥伴。The North Face、Timberland 和 Vans 所屬的美國的跨國服飾公司威富集團也嚴重依賴越南制造,目前該公司有 17% 的供應商在越南。
在美國宣布對越南實施 " 對等關税 " 前,越南和美國在供應鏈合作确實有過一段 " 蜜月期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建鋼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美國和越南在供應鏈合作上曾是互惠互利的關系,越南成為美國替代生產基地,越南獲得大量美國投資,拉動了越南國内產業更新,促進了其國内就業,美國也獲得了相對穩定的供應鏈。
然而,也有分析認為,越美在紡織鞋類領網域的合作凸顯了越南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藍慶新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越南和美國在短期内通過產業轉移實現利益共享,但越南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地緣政治壓力及自身產業的短板,比如越南基礎設施薄弱包括物流成本高、電力供應不足和勞動力素質不足等,都制約其長期競争力,使得這種合作關系充滿不确定性。
被反噬的美國企業
福兮禍之所伏。如今美國施加的高額 " 對等關税 " 卻讓越南行業組織和企業集體陷入焦慮。
4 月 2 日,美國宣布對所有國家征收 10% 的 " 基準關税 ",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征收個性化的更高 " 對等關税 ",其中對越南進口產品征收高達 46% 的 " 對等關税 ",遠高于其他大多數國家。
" 對等關税 " 公布後,越南股市直接崩盤,越南股指 VN 指數在 2 日當天大跌 6.7%,創下自 2001 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避險情緒下,越南股市跌幅持續擴大,從 4 月 2 日收盤至 8 日收盤,累跌超 14%。
" 在越南的出口型工廠,很多都有‘砍訂單’的動作,有些工廠還面臨采購商退訂單的情況。" 中越產業聯盟秘書長高震東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來這部分企業的利潤就不高,若 46% 的 " 對等關税 " 落地,對這部分企業來説必然會很難受。
天價税單一出,留給這類外資服裝、鞋類代工廠的是無奈與猶豫,它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下一步是要進行產能轉移,還是繼續留在越南?據高震東的觀察,目前不少越南紡織、鞋類產業企業都對此保持觀望狀态,不過,少部分在越外資加工企業已經找到了新的市場 " 窪地 ",在考慮把工廠遷往北非和中東地區。
近年來,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除了政策環境,跨國品牌更為看重的可能是其勞動力資源優勢。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研究員陽陽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越南紡織品服裝鞋履行業出口實現增長,與越南承接低端制造業轉移有關,而其推動力主要是成本價格優勢。
然而,随着美國 " 對等關税 " 即将實施,由此帶來的生產成本提升,或使美國服裝品牌陷入被迫提價的窘境。據估算,美國消費者購買耐克 Air Jordan 1 High 運動鞋的價格可能因此上漲至少 18 美元。若維持原價銷售,這些品牌的利潤率必然會大幅降低,承受巨大的壓力。有分析師指出,這場供應鏈危機也暴露了快時尚行業 " 過度追求成本優化 " 的戰略缺陷。
外界預測,美國本土市場很快就會被這股關税衝擊波擊中。據美國鞋類經銷商與零售商協會(FDRA)數據,2023 年美國近三分之一的鞋類進口來自越南。據統計,目前美國只有 2.5% 的服裝和 1% 的鞋類為本土制造,越南等亞洲國家則是美國服裝鞋帽的主要進口來源地。
面對成本上漲,這些企業将難以避免将額外的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承受加價苦果的最終将會是美國消費者。但與此同時,當前美國正面臨着通脹挑戰和消費信心不足的雙重打擊。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 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環比上漲 0.3%,同比增長 2.5%;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 PCE 價格指數環比增長 0.4%,同比漲幅為 2.8%。
美國國内通脹遲遲未得到控制,另一邊,美國消費信心指數也呈逐月下降。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3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 92.9,低于市場預期的 94.2 和 2 月的 98.3,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業和就業市場環境的消費者預期指數降至 65.2,為 12 年來最低水平,消費者預期指數降至 80 之下通常是經濟将出現衰退的信号。可以預見的是,美國最新一輪關税将侵蝕家庭消費力,加重美國家庭負擔。
藍慶新也表示,美國 " 對等關税 " 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将是顯著的," 對企業而言,首先,美國從越南等亞洲國家進口大量服裝鞋帽,加征關税使進口成本大幅增加,在越美企需要支付更高的關税費用,這直接增加了采購成本;其次,在越美企可能面臨供應鏈受阻,亞洲國家是美國服裝鞋帽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加征關税可能導致貿易摩擦加劇,影響這部分企業供應鏈的穩定性;第三,成本上升和供應鏈問題會進一步壓縮投資越南的美國企業的利潤空間。"
對消費者來説,藍慶新認為,他們不僅要蒙受額外的成本損失,購買選擇可能也會減少。對于低收入家庭來説,成本上漲對他們的負面影響更為明顯。
李建鋼也向記者分析,對美國消費者來説,漲價必然抑制消費,長期而言将可能導致美國國内出現滞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