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5月30日9時31分,“博士”乘組即将飛天,歡迎閲讀。
5 月 29 日,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召開。經空間站應用于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 5 月 30 日 9 時 31 分發射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跨代 " 組合,年齡相差 20 歲
目前,中國空間站已完成建造,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神舟十六号乘組是該階段迎來的首個乘組,由 1 名首批航天員和 2 名第三批航天員組成。其中,景海鵬今年 56 歲,朱楊柱和桂海潮都是 36 歲,正好相差 20 歲,這不僅是 " 老帶新 " 組合,還是個 " 跨代 " 組合。
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來自航天員大隊,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而載荷專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網域受過專業訓練且具有豐富操作經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相比以往乘組,神舟十六号乘組的特點可以用 " 全 "" 新 "" 多 " 三個字來概括:一是 " 全 ",首次包含了 " 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 "3 個航天員類型;二是 " 新 ",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首次飛行;三是 " 多 ",航天員景海鵬是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将成為中國目前為止 " 飛天 " 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除此之外,這 3 名航天員還都擁有博士學位。也就是説,神舟十六号乘組是名副其實的 " 博士 " 乘組。
計劃駐留 5 個月," 天宮課堂 " 将全新上線
自 2022 年 6 月确定乘組人選以來,3 名 " 博士 " 航天員經歷了八大類、二百餘項任務強化訓練及準備,面向工程新階段更大規模的在軌應用任務,重點加強了空間試(實)驗項目、空間站組合體管理和載荷出艙等訓練。首次執行任務的 2 名第三批航天員,在乘組共同訓練基礎上,通過加強重點科目訓練,進一步提升了操作和适應能力,為執行任務做好了全面準備。
據悉,這次 " 飛天 " 任務,3 名航天員将在空間站工作和生活 5 個月。進駐空間站後,他們的任務安排十分緊湊,将迎來 2 次對接和撤離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返回、天舟五号貨運飛船的再對接和撤離、以及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對接;将開展電推進氣瓶安裝、艙外相機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将完成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裝置、元器件與組件艙外通用試驗裝置等艙外應用設施的安裝,按計劃開展多領網域大規模在軌實(試)驗,并且有望在新奇量子現象研究、高精度空間時頻系統、廣義相對論驗證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還将開展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讓載人航天再次走進中小學生課堂。
景海鵬透露,此次展示的太空授課内容都是全新的。具體誰來授課,我們拭目以待!
景海鵬:為能四次圓夢,每天 600 個俯卧撐上千次跳繩
"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場勝仗。"
從神舟七号首次進入太空,飛行 2 天 20 小時 27 分鍾,到神舟九号 13 天宇宙遨遊,再到神舟十一号的 33 天中期駐留,如今,景海鵬又将實現了第四次 " 飛天 " 的願望。
" 為了能四次圓夢,為了能到中國空間站走一走、看一看,出一趟差,這七年,我沒有耽誤過訓練。" 景海鵬在乘組見面會上提到,他每天晚上 12 點前沒有睡過覺,周末也幾乎沒有休息過,并且已經四年多都沒有回老家看望過年邁的父母。
如果為出差耽誤的課程,景海鵬會主動補,耽誤的訓練,也會主動加練。他説:" 現在每天要做 600 個俯卧撐、600 個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繩,這已經成為我的标配了。"
航天員的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加起來有 70 多本,指令有成千上萬,這一切,景海鵬都已經爛熟于心。" 第一次上太空叫實現夢想,第二次叫超越夢想,第三次叫升華夢想,第四次我感覺叫創新夢想。" 景海鵬説。
作為一名航天員,出征太空是主責主業,為國争光是初心使命。景海鵬為自己能夠生逢在一個偉大祖國感到驕傲,更為自己能夠趕上一個偉大新時代感到自豪," 是祖國托舉我飛天 "。
朱楊柱:曾兩次與飛行擦肩而過
作為神舟十六号乘組的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從小就有一個翱翔藍天的夢想。
高中時期,與空軍招飛選拔失之交臂,便報考了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專業。軍校期間,朱楊柱一直沉浸在自己熱愛的飛行專業研究領網域。直到大四那年,得知空軍面向大學生招收飛行員的消息,再次點燃了他的飛行夢。然而," 就差一點點。"
雖然兩次與飛行擦肩而過,但讓朱楊柱得以繼續深造、潛心研究,為日後成為一名航天飛行工程師打下堅實基礎。
2018 年初,我國啓動了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已經在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擔任副教授的朱楊柱,毫不猶豫地選擇報名。" 第三次的時候就沒有抱太大希望,反而收獲了希望。"
2021 年初,朱楊柱光榮地加入了航天員隊伍。" 我從一名普通的大學老師,成長為一名飛天戰士,這是事業成就的,更是時代哺育的。" 朱楊柱説在乘組見面會上表示,為偉大的祖國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 對于本次太空出差,我内心充滿期待,我期待着盡快地調整好狀态,盡快地适應太空失重的環境。" 朱楊柱説,他更加期待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精準的操作,完成好每一項工作任務,維護好每一件太空設備,開展好每一項科學實驗,以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為科技強國、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當然在工作之餘,我也會時時地眺望美麗的地球家園,感受失重帶來的樂趣,同時與家人分享我的太空體驗。"
作為江蘇人,這次飛行任務,他将與老鄉費俊龍在中國空間站會師。
桂海潮:博導去 " 飛天 " 了
戴着一副眼鏡,是桂海潮與以往執行任務航天員外表上最大的不同了。
他的身份是一名載荷專家,就是去太空完成科學實驗的科學家與工程師。" 以前,‘航天員’三個字對我來説,既神聖又遙遠。" 桂海潮説,他也曾經夢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熱愛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
桂海潮在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時,恰好聽説其他國家在招募宇航員," 當時聽到了以後,我就在想要是我們國家也能把航天員的招聘,面向社會人員那該多好。"
讓桂海潮沒想到的是,回國工作僅僅半年,就得知了我國要選拔首批載荷專家,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最終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第三批航天員中,4 名載荷專家其中之一。
入隊後,過去只能在報道中看到的英雄,成了訓練場上的師傅、運動場上的隊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務中的戰友,他感受到了航天員隊伍的可親、可愛。而航天員大隊門口 " 祖國利益高于一切 " 八個大字,成了他心中的 " 哨兵 "。" 兩年以來,它每天送我們去訓練,又迎我們歸隊,同我們一起四次送戰友出征,三次迎戰友凱旋。"
" 能夠有機會成為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載荷專家,他感到很幸運、很幸福。" 桂海潮表示,他相信在指令長的帶領下,在乘組的密切配合下,在廣大航天人的支持下,一定能圓滿完成使命,把這次飛行任務,由驗證之行、建造之行,拓展為探索之行、發現之行。
景海鵬同志簡歷
景海鵬,男,漢族,籍貫山西運城,中共黨員,博士學位。1966 年 10 月出生,1985 年 6 月入伍,1987 年 9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陸軍少将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 年 1 月入選為我國首批航天員。曾任陸軍某部隊副部隊長,航天員大隊大隊長、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2008 年 9 月,執行神舟七号載人飛行任務,同年 11 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 英雄航天員 " 榮譽稱号,并頒發 " 航天功勳獎章 "。2012 年 6 月,執行神舟九号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同年 10 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 二級航天功勳獎章 "。2016 年 10 月,執行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同年 12 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 一級航天功勳獎章 "。2017 年,被中央軍委授予 " 八一勳章 "。2018 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 " 改革先鋒 " 稱号,并頒授 " 改革先鋒 " 獎章。2021 年,被評為第八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2022 年 6 月,入選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并擔任指令長。
朱楊柱同志簡歷
朱楊柱,男,漢族,籍貫江蘇沛縣,中共黨員,博士學位。1986 年 9 月出生,2005 年 9 月入伍,2006 年 1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陸軍上校軍銜。曾任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副教授。2020 年 9 月,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2022 年 6 月,入選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桂海潮同志簡歷
桂海潮,男,漢族,籍貫雲南施甸,中共黨員,博士學位。1986 年 11 月出生,2020 年 7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20 年 9 月,作為載荷專家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2022 年 6 月,入選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現代快報 + 記者 儲希豪 是鍾寅 胡玉梅
(圖片來源:新華社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