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華為大動作!拿下“問界”汽車類商标,歡迎閲讀。
6 月 10 日,據《科創板日報》從商标電子公告系統了解,共計 21 個 " 問界 " 商标轉讓申請已被核準,轉讓人分别為北京永安世達科貿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創輝達科貿有限公司,受讓人均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轉讓申請的收文時間為 2023 年 3 月 7 日和 8 日。
商标具體類别涉及第 12、9、7、39、37、42、2、35、3、4、16、38、11、1、5、21、27、41 類,其中 12 類和 9 類分别代表汽車和運載工具、電子產品及科學儀器。
今年 3 月 8 日,華為與賽力斯聯手打造的 AITO 汽車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号平台發布的海報内容中将大家熟知的 "AITO 問界 " 标語更換為了 "HUAWEI 問界 " 全新标語。3 月 31 日,華為創始人、CEO 任正非發布内部公告強調 " 華為不造車 ",并将有效期延長 5 年。與此同時,任正非還對華為标志在汽車設計上的露出提出了嚴格要求,強調不能使用華為 /HUAWEI 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
針對 " 華為不造車 " 公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十年内都不會造車,華為在汽車方面的戰略不會再反復更改。并強調:" 有些部門和合作夥伴在濫用華為品牌,華為一直在查處過程中。我們不會讓華為品牌被濫用。華為沒有造車,也沒有任何品牌的車。在任總發布的最新檔案裏,華為明确要求,嚴禁華為品牌出現在汽車品牌前面,或者作為汽車品牌。我們會對所有的旗艦店、銷售店對現有物料進行清理和整頓,使之回歸到我們的戰略定位上來。" 随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問界門店拆除所有 " 華為 " 相關字樣的宣傳物料。
AITO 問界是賽力斯集團旗下汽車品牌,也是華為重點合作的汽車品牌之一,該品牌由賽力斯負責研發、生產和交付,華為負責品牌銷售渠道推廣。與此同時,AITO 問界也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首個嘗試。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模式包括賣軟硬零部件給汽車企業;Huawei Inside(HI)模式;華為智選車模式,這 3 種合作模式的主要區别在于合作程度的深淺,其中華為智選車模式是華為與汽車制造商最為緊密的合作方式,也是 " 含華量 " 最高的模式。
随着本次問界商标轉讓給華為,行業認為,這一行為或意味着華為将擁有問界商标的主導權,未來或将成為華為智選車模式的統一品牌命名。
目前 AITO 問界旗下共有 M5、M5 EV 以及 M7 三款車型,數據顯示,2022 年 AITO 問界全年累計銷量為 78081 輛,成為銷量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不過進入 2023 年後,雖然華為與問界的綁定進一步加深,AITO 問界銷量增速稍有放緩。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2023 年 1-5 月,AITO 問界累計銷量為 18135 輛,分别為 4469 輛、3521 輛、3625 輛、2437 輛和 4083 輛。
除上述三款車型外,今年年底 AITO 問界還将發布問界 M9 全新車型,該車定位中大型 SUV,預計售價區間為 50-60 萬元,将成為問界系列最貴的車型,動力上同樣搭載增程版及純電版。
數據顯示,2022 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業務營收為 21 億元。按照規劃,此前餘承東曾表示,華為車 BU 要在 2025 年實現盈利的目标,要先幫車企賣 100 萬台車,而未來 2-3 年将是智能網聯汽車最後的視窗期,華為必須抓住這個最後的時間視窗。
而在 6 月 9 日舉行的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餘承東再次重申華為不單獨造車,而是與車企聯合造車觀點,并表示:" 未來能活下來的企業每年的產量達不到 500 萬台以上或者達不到 1000 萬台以上,就很難在這個時代立足,而中小廠商可能被大的廠商兼并重組掉。" 餘承東認為,就像十多年前智能手機終端時代,在全球非常多手機廠商中,只有極少數巨頭活下來一樣,當前汽車產業的諸多玩家中,也将只有少數巨頭能夠存活,因為汽車市場的 " 内卷 " 競争将越來越激烈,行業即将洗牌。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