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知否:讓人“忍不住笑”的場景,快樂的背後卻隐藏着人性,歡迎閲讀。
劇版《知否》給人帶來了很多快樂。
尤其是蠢萌的王大娘子,還有盛家人特有的 " 土撥鼠 " 尖叫。
不過,原著中的 " 笑點 " 更讓人忍不住笑場。只是,痛快淋漓的笑過之後,卻讓人有想哭的衝動。
也許,喜劇的盡頭,真的是悲劇。
而原著中,五個讓人 " 忍不住笑 " 的場景,快樂的背後,卻隐藏着人性!
場景一:要帶着盛老太太出嫁的明蘭,她的盤算,温暖又窩心。
原著中,申辰之亂後,盛大老太太病危,盛家唯一活着的三老太爺總來大房裏端着長輩架子,吆五喝六的。
為了壓制住這位打秋風的三老太爺,泰生來京城接盛老太太去宥陽主持大局。
一直沒有離開過盛老太太的明蘭,也要跟着一去,卻被盛老太太以 " 明丫頭漸大了,不好老住在外頭,更不好東奔西跑 " 為由拒絕了。
于是,明蘭賴在壽安堂,哭喪着臉磨着盛老太太,車轱辘話來回的説:" 孫女已經不暈馬車了,坐船也慣了,路上還能與您説話解悶,大伯伯家算什麼外頭呀?都是自家人 ……"
盛老太太又好氣又好笑,一巴掌拍在明蘭的腦袋上,板着臉道:" 你也與你嫂子多學着些,瞧瞧她在太太手底下如何説話行事,多少穩妥,多少滴水不漏;你呢?這般粘着我,将來嫁了人可怎麼好?"
明蘭小嘴翹得老高,悶悶不樂道:" 要不您跟我一塊嫁過去得了。"
盛老太太一個撐不住,險些一口茶水噴出來,放下茶碗去擰明蘭的臉,罵道:" 便是我心軟,小時候應狠狠多打你幾板子才是!"
姑娘出嫁,不帶陪嫁丫鬟,帶着一位出身極高,規矩極嚴的長輩,想想都好笑。
可是,笑過之後,内心一片凄涼。
其一:明蘭與盛老太太是互相取暖。
盛家滿門子孫,沒有一個是盛老太太的骨血。而明蘭親娘過世,嫡母刻薄,父親偏心,沒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幸得盛老太太照顧。
在偌大的盛府後宅,明蘭與盛老太太是兩個孤獨的存在。所以,她們屬于互相取暖。
其二:身為女子的無奈。
女子出嫁後,就要在夫家生活。
很多遠嫁的姑娘,在結婚前,總覺得飛機、火車都方便,距離不是問題,想回來就回來。
可是,結婚後才發現自己天真了。工作、孩子的羁絆,哪怕現代交通工具發達,也沒有那麼多説法。可回娘家這件事,成了一種奢望。
在古代,女子出嫁後,為防止夫家説恃寵而驕,不好總回娘家的。而明蘭出嫁後,就不能和盛老太太總見面了。
所以,見過賀弘文母親後,明蘭提出要接盛老太太去賀家 " 小住 ",常常的‘小住’。"
明蘭嫁給顧廷烨後,屢次與長柏争奪奉養盛老不太太。甚至,明蘭做祖母時還賊心不死,不過被長柏左擋右劈,明蘭還是失敗了。
場景二:為了娶到 " 殺魚 " 小嬌妻,石頭的表現,吓壞崔媽媽。
原著中,石頭并不是顧廷烨的小跟班,是跟着哥嫂生活的。
因為宥陽邊上,親眼看過小桃殺魚,就對她一見鍾情。
車三娘借着上京的機會,向明蘭求娶小桃,為了讓明蘭查看石頭的品行,她還将石頭留在了澄園。
石頭追女孩子的方式看似簡單粗暴,卻也算得上投小桃之所好——送吃的。
石頭不僅給小桃送吃的,連帶着嘉禧居的一眾女孩,石頭也沒落下。
于是,女孩們從調侃小桃和石頭,到後來,都幫着石頭説好話,小桃與石頭的感情線,也算明确了。
石頭對小桃的關心,是刻到骨子裏的。
明蘭生產的時,石頭怕小桃累着,抱一着把條凳,在嘉禧居院裏的樹叢裏縮頭縮腦。
着急的顧廷烨當即喝道:" 臭小子,你在這兒做什麼!手裏拿的什麼?"
石小弟懷抱一把條凳,遮遮掩掩道:" 呵呵,呵呵,我怕侯爺累,給你端凳子坐呢!"
知道内情的顧全調侃道:" 石頭哥,你就别唬人了,這是給小桃姐端的罷!"
顧廷烨打量石頭笑道:" 知道心疼老婆了,嗯,将來有出息!從現下算起,夫人一個時辰内生,今年就給你辦婚事,兩個時辰,那就明年,三個時辰就後年。小子,依此類推吧!"
石小弟傻眼,記得當年嫂子生小侄女時,足足折騰了一天一夜。于是,石頭崩潰了,他不要七八年後再讨媳婦呀!
待明蘭產子後,石頭緊抱條凳,差點喜極而泣的樣子,吓了一跳的崔媽媽在心裏腹诽:這孩子倒比正經家裏人的還激動!
腦補這個畫面的時候,小仙兒笑了好久。但細看之下,才發現石頭才是那個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其一,石頭懂得追女孩,要花錢。
舍得為你花錢的男人,不一定愛你,但不給你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
這雖然是一句毒雞湯,卻也撕下了很多男人的遮羞布。
其二,石頭看似憨直,卻不會有外心。
石頭與小桃很相似,有些小聰明,卻是一根筋。所以,這樣的石頭,值得依靠。
其三,石頭有錢。
車三娘在澄園住着的時候,撒銀子跟不要錢似的。
石锵與石铿是親兄弟,沒有成婚前,石頭跟着哥嫂生活,待成婚後,他定然要分家另過。
所以,小桃過門就能是當家奶奶,還沒有婆婆掣肘。
車三娘那樣機敏的人,自然不會為難小桃,而且,小桃與明蘭的關系可比車三娘親,這樣下來,相當于石家與寧遠侯府的關系,多了一重保險。
這樣有錢、又鍾情的男人,誰不愛呢!
場景三:王氏迎接三個女兒回門的樣子,讓盛紘都佩服。
劇版裏,王氏是快樂的源泉,在原著中,她依舊是笑點不斷。
盛家的四個女兒中,華蘭出嫁時,因盛家在登州。所以,華蘭沒有回門。剩下的墨蘭、如蘭與明蘭回門時,王氏的表現,讓盛紘都佩服。
因為,三個蘭回門時,王氏全都用一樣的台詞開場。唯一的差别:
墨蘭回門,王氏對着梁晗,她是吊梢着眉毛,一臉收債的口氣冷哼:" 我家墨蘭沒給你添麻煩吧?"
如蘭回門時,王氏對着文炎敬,她是火熱着眼神,一臉熱切期盼的柔和威勢:" 我家如蘭沒給你添麻煩吧?"
明蘭回門時,王氏對着顧廷烨,半含讨好,半帶敬畏,口氣綿軟:" 我家明蘭,沒給将軍添麻煩吧?
王氏的這種表現,證明了她是一個不太會隐藏情緒的人。其實,這種人是不适合在深宅大院中生存的。不過,王氏是幸運的。
其一:王氏嫁對了人。
盛紘雖然不算是一個好丈夫,但他給王氏體面。
原著中,盛紘寵愛林姨娘,卻從沒有讓林姨娘管家,還總是強調,王氏為大,林姨娘是小。
其二:婆婆省心。
王氏對盛老太太不算恭敬,盛老太太對王氏也不算親近。
可關鍵時刻,盛老太太是力挺王氏的。衞姨娘過世,盛老太太收養明蘭,申辰之亂時,林姨娘擾亂軍心,被盛老太太呵斥。
而且,盛老太太不會用婆婆磋磨人的方式,對待王氏。如塞通房妾室,讓王氏站規矩。
其三:娘家給力。
林姨娘成了盛紘真愛後,王氏的娘家送來了給力的劉媽媽。盛紘的仕途上,王家也給了他不少助力。
這樣強大的娘家,本就是出嫁女的底氣。
所以,在王氏給盛老太太下毒後,盛老太太雖然生氣,卻也知道她是受康姨母挑撥。
盛老太太身體安好後,還叫王氏提前回京了。
場景四:兵魯子顧廷烨在朝堂上怼人,主打的就是抓重點!
八王爺剛登記那會,顧廷烨上朝時的狀态,是站在殿上旁聽,可以左耳進右耳出,反正重要的東西大多會另抄數份發送重臣自行研讨。
可是,他正式兼任五軍都督府副總都督,領左軍都督,加封太子少保後,就要直接參與軍國參政讨論。
在顧廷烨所處的朝代,是文官挾制武将。而且,文官這種生物,極具攻擊性。皇帝還會時不時,問一句‘ X 愛卿,你以為此事如何?’
當然,這位 "X 愛卿 " 通常由沈從興,姚閣老,還有顧某人輪流擔當,其他人有情出演。
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對兩宮太後的待遇問題。
原著中,文官就過世的三王爺生母聖德皇後與皇帝親娘聖安太後的待遇問題,吵個不停。
皇帝自然希望為生母要求更高的待遇。
可一大幫文臣不答應,説先帝臨終前,于滿屋顧命曾有口谕‘待身後,要善待皇貴妃,一概典儀皆與皇後同’。還以年資論算,要求讓聖德太後住到更大更尊貴的東側後殿。
當時正開着小差的老耿,被皇帝偶然點名發言,他一時不慎,順口説了句‘親娘自然比不親的尊貴些’。
于是,文官的折子鋪天蓋地地朝老耿襲來,罵他‘不學無術’,‘不通禮儀’,‘荒唐無知’,‘居心叵測’,‘用意不軌’。
最後,老耿同志被罵得暈頭轉向,魂不守舍,據説是被鍾大有扶着回家的。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顧廷烨上朝時,提着精神聽讀書人掐架,一刻不敢懈怠。
待讨論鹽務話題時,一部分人説鹽務糜爛,必須徹查,一部分人覺得鹽務水深,牽絲拔藤的,徹查只怕天下又要不穩了。
聽了一上午的顧廷烨,逮了那個嚷嚷的最起勁的,一臉謙虛的問道‘先不論其它,只問這鹽務到底要不要整’。
那位官員漲了半天臉皮,又啰嗦了一大堆後果呀影響呀難處呀。顧廷烨又問‘那你的意思就是别整頓?就讓它爛着?’
不論那群官員嘴皮子怎麼繞話,顧廷烨只問一句:于國于民,到底該不該整頓鹽。
而顧廷烨這一出手,直接将鹽務問題快進了一個節奏——‘怎麼整’,‘派誰整’,‘是徐徐圖之還是快刀亂麻’?
想到這個畫面時,小仙兒就會笑場。可是,大笑之後,才懂每一個人的成功的背後,都不是偶然。
其一:出身尊貴的顧廷烨,他有開闊的眼界。
寧遠侯府嫡出二公子顧廷烨,他的出身已經是頂峰。
雖然,顧廷烨年少時的名聲不好。可這樣的出身,就讓他赢了很多人。還有父親的言傳身教。
讓他成了一個有骨氣有擔當的好男兒。
所以,顧廷烨明知道餘嫣紅給自己戴了綠帽子,卻覺得因為自己的原因,害餘嫣然遠嫁大理,就悶聲不響的替段家弄了三年連份的茶引。
其二:有本事的顧廷烨,他很聰明。
顧廷烨雖然是個兵魯子,卻他十分聰明。
讀過一篇‘鄭伯克段’,就知道什麼叫‘捧殺’,學過兩天兵法,就懂得如何叫‘驕敵’。
所以,皇帝兵發三路,齊奔隴西而去時,把重任交給了顧廷烨與英國公。
場景五:正直卻私收賄賂的長柏,他道盡了人情世故。
不受掣肘地行走在這天地間的長柏,他在盛家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不過,在明蘭與顧廷烨大婚時,應該履行堵門義務的長柏,卻在一旁裝門神:
上聯:内有叛徒,戰鬥意志不夠堅定,下聯:外有強敵,心思狡猾作風彪悍;橫批,打雷了,下雨了,大家趕緊收衣服洗洗睡吧。
原著裏,長棟忍不住問道:" 大哥哥,剛才你也沒幫着攔門呀!"
長柏神情自若道:" 因為,我收了你六姐夫送來的一幅錢秀之的《烏江垂釣圖》。"
在長棟心中,長柏向來正直 所以,長棟張大了嘴巴,結巴道," 那,那你還説幾位姐夫他們?"
長柏一臉正色,諄諄教誨幼弟:" 我收了畫,所以不好再攔了;這和我説不説他們有甚幹系?棟哥兒,你要記住了,做人處事,要分清是非對錯方可。"
説完,長柏神色很淡定地轉身,緩緩離去,衣袂飄飄,頗有當年魏晉烏衣子弟的風雅。
其實,劇版這裏,小仙兒也是看不夠。可大笑過後,卻突然發現鐵面無私的長柏,他是懂得人情世故的。
其一,作為大舅哥,他要守住自己的威嚴,給妹妹撐腰。
有句成語叫長兄為父。
長柏作為盛家嫡子,有時候,要代替父親為兄弟姐妹們撐起一片天。所以,他若參加堵門逗趣,有點失了身份。
那麼,長楓為何什麼可以呢?
并不是因為長楓是庶子,而是長楓本來就風流倜傥,是一個愛玩愛鬧的公子哥。
所以,他堵門全是為了熱鬧。
其二,正直的長柏收了顧廷烨的賄賂。
在我們長期接受的教育中,正直的人,應該是鐵面無私的正義化身。
可無規矩不成方圓。
正是在規矩約束,人們可以有了标準之下的自由。而人在世俗中,就要面對人情世故。
所以,長柏接受了顧廷烨的畫,表示接受這個妹夫。作為回報,他不參與堵門。
其三,要分清是非曲直。
長柏一臉正色對長棟道:" 我收了畫,所以不好再攔了;這和我説不説他們有甚幹系?棟哥兒,你要記住了,做人處事,要分清是非對錯方可。"
這句話很有意思,有點混淆視聽。
不過,送畫是顧廷烨的私人行為,不堵門也是長柏的私人行為。至于,長柏調侃長楓與袁文紹,也與前兩件事什麼必要關系。
所以,一個人在人情世故裏,主打的就是一個問心無愧就好。在這個前提下,你做什麼,都無傷大雅。
《知否》這本書,戲稱為穎寶的養老保險。
其實,不管是劇版還是原著,都詳細講了很實用為人處事以及婚戀觀點。
小仙兒寫了有四五百篇《知否》的書評了,可是,回過頭來,發現還是有遺漏,根本寫不完。
《知否》這本書,讓不婚的小仙兒,懂了人間煙火,也順利結婚生子。所以,希望與小仙兒一樣共勉的朋友,能夠繼續支持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