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比亞迪保險經紀注銷,“汽車系”接連退出,搶灘牌照難在哪?,歡迎閲讀。
成立三年有餘的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比亞迪保險經紀 ")宣布啓動注銷程式。4 月 22 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比亞迪保險經紀于 4 月 17 日發布注銷公告稱,因決議解散,拟向公司 /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比亞迪保險經紀注銷僅是冰山一角,随着保險中介牌照審批門檻提高,從蔚來到小鵬等新能源車企,還出現了 " 先設立-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 " 的局面。
未來,車企布局保險中介牌照還将呈現哪些趨勢?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又緣何執着于一張保險中介牌照?
又一家!比亞迪保險經紀欲退場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日前披露的信息顯示,比亞迪保險經紀于 4 月 17 日發布注銷公告,原因為 " 決議解散 ",注銷公告期截至 6 月 1 日。
回顧來看,比亞迪保險經紀成立于 2022 年 3 月,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比亞迪 ")全資持股,注冊資本 5000 萬元。
其成立之初一度被視為比亞迪進軍保險領網域的 " 敲門磚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比亞迪保險經紀目前未獲得保險中介許可證。
注銷保險經紀公司這一動作或與比亞迪已獲得更高階牌照有關。2024 年 4 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深圳比亞迪财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比亞迪保險 ")業務開展相關的批復,意味着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保險市場。作為比亞迪旗下全資子公司,這意味着比亞迪已擁有了一家 " 持牌險企 ",可直接開發車險產品,無需再依賴經紀牌照。
愛收牌(上海)商務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郭銀龍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表示,此次注銷公司主要原因可能涉及兩方面。一是全力推動比亞迪保險的市場布局,利用比亞迪保險直接參與市場化業務;二是比亞迪保險經紀獲批希望渺茫,後續打算轉收購保險中介牌照。
" 目前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去年,市場上便傳出比亞迪拟收購省級分支機構較多的保險中介牌照。" 郭銀龍補充表示。
牌照申請難度加大
其實,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的上述注銷動作并非孤例。縱觀市場,甚至已衍生出 " 先設立保險經紀公司-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 " 這一現象。
蔚來在 2022 年新設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後,同年通過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牌照,次年 3 月,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經營狀态變更為注銷。
小鵬在 2018 年成立廣州小鵬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後續的 2022 年 8 月,成功收購青島妙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而廣州小鵬保險代理後續更名為廣州智選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已注銷。
業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與保險經紀牌照審批長期停滞密切相關。2018 年 8 月,監管暫停審批保險中介牌照,時隔多年才放開監管保險中介牌照的審批。2023 年 11 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批復檔案顯示,批準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寶馬保險經紀 ")、安顧方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安顧方勝保險經紀 ")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這是在 2018 年暫停審批保險中介牌照後,時隔五年監管部門批復的兩張保險經紀牌照。
中央财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保險中介牌照申請困難,源于監管層面持續趨嚴,為保障市場穩定、防範風險,對牌照申請者的注冊資本、股東資質、内控體系等設定嚴格标準;同時,過往保險中介市場存在騙保、違規操作等亂象,監管部門通過收緊牌照發放,推動行業清理整頓,淨化市場環境。
而保險中介牌照難于申請的另一大原因便是保險中介機構數量較多。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全國共有 2539 家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而這卻是保險中介機構連續六年下降的數量。
保險中介機構數量六連降的背後是監管清虛提質的決心,2024 年 6 月,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要開展保險中介清虛提質行動。同年 7 月,金融監管總局财產保險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監管部門力争用三年左右時間對保險中介市場開展清虛規範提質行動,依法清理退出一批保險中介機構,調控市場主體總量,優化市場主體布局。
随着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成熟,市場對專業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郭銀龍看來,退出的機構有一部分也是主動注銷退出市場,説明現有法人機構完全可以滿足市場,無序擴張反而不利于發展。此外,在監管下決心 " 清虛提質 " 的基礎上,如果行業整體質量得到提升,并非沒有獲得批復的可能,這一點從寶馬保險經紀、安顧方勝保險經紀獲批就能體現。
郭銀龍進一步表示,保險中介行業歷經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已進入一個 " 優勝劣汰 " 的過渡期,存量法人機構基數較大,監管多次提到要改善保險中介行業 " 小散亂差 " 的局面,在清虛提質的基調上,審批自然不太好實現,所以就出現新能源車企 " 先設立-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 " 的局面。
車企緣何争相湧入
盡管牌照獲取難度加大,但在新能源車滲透率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相關車企仍在争相布局保險業務。
進一步而言,車企對保險經紀牌照的執着,或源于其業務模式更貼近用户需求。在劉春生看來,車企熱衷保險經紀牌照,意在拓展盈利來源、設計精準產品、增強用户黏性,能挖掘數據價值、提升品牌形象。未來,車企布局保險中介業務将更多運用科技優化服務,加強與各方合作整合資源,并拓展服務邊界,将保險與車後、金融等服務融合,構建一站式汽車服務生态。
對于新能源車企布局保險中介牌照的主要原因,郭銀龍也表示,其一便是,随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新能源車險市場也在快速增長,遠超全行業車險整體保費的同比增速。龐大的客户群體加速了車企增加保險業務的信心;其二為,依靠自身龐大的經營體系及服務能力,結合保險業務有利于進一步實現車險產品的開發、銷售、理賠閉環;而且,車險具有非常強的剛需性和黏性,新能源車企結合保險的布局,依靠自身銷售服務體系,也可以增加客户投保、延保及售後服務黏性,實現雙向互利,為車企增加業務增長點。
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以及新能源車險保費不斷增長的市場現狀,在業内人士看來,未來将加速車企布局保險中介業務。郭銀龍對此分析表示,有能力、有客户需求的車企将會持續增加保險中介業務的投入,保險中介牌照的收購自然也是車企入局保險行業的 " 入場券 ",這一趨勢将會持續下去。能夠解決新能源汽車 " 投保難 "" 保費高 "、售後服務(如:理賠、維修)等問題,或許是新能源車企的核心方向。
不過,于新能源車企而言,獲得牌照是發力保險業務的必經之路。與向監管申請牌照相比,收購一家保險中介公司相對比較簡單。在市場交易價格方面,保險中介牌照收購市場逐步由 " 資本熱 " 轉向以業務場景、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過程,郭銀龍表示,牌照交易價格從 2018 年、2019 年價格巅峰時的 3000 萬元、4000 萬元逐步回落,這從 2024 年公開交易上有所體現。如 2023 年,北京共信赢保險經紀以挂牌價 " 腰斬 " 的價格 885.74 萬元拍賣,仍以流拍告終;成都創展保險經紀以 110.28 萬元起拍價公開拍賣,最終以 1000.18 萬元成交。
" 但保險中介公司作為保險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鏈接,近幾年國央企、新能源車企、地方國企平台的入局,也能體現其價值。從理想、蔚來、小鵬、寶馬等車廠布局來看,保險中介牌照的稀缺價值正轉化為綜合價值。其互聯網銷售資質、分支機構、管理水平、業務體量等因素也至關重要。未來,綜合價值高的牌照,可能會更加稀缺。" 郭銀龍如是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