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公開隐退7次的頂級導演,即将復出,歡迎閲讀。
公開隐退 7 次的頂級導演,又一次復出了。
時隔 10 年,給無數人童年造夢的宮崎駿,推出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影片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活動、沒有層出不窮的物料,只在上映當天,放出一張孤零零的海報,卻依舊掀起全球的期待。
只因導演是宮崎駿。
《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
或許你看過他的電影,但你可能從來沒有讀懂他藏在作品裏的隐喻。
在殘酷世界,温柔造夢
" 我怎麼會是日本人?真丢人。"
在二戰的陰影下,宮崎駿逐漸長大,轟鳴的戰機、燃燒的街道、殘破的廢墟,以及孩童的哭喊和颠沛流離的人群,堆積成他對日本發動戰争的厭惡情感。
圖:宮崎駿童年照:左一
他家境優渥,富裕的物質生活,本該為他撐起精神的屏障——
父親是經營戰鬥機與軍需設備的廠長,曾洋洋得意地誇耀自己的經商才能:
" 給質檢員塞些紅包,便能把殘次的飛機零件賣到軍隊。"
然而宮崎駿卻為此感到恥辱,常常頂撞父親,認為他在斂不義的戰争财。
電影《龍貓》裏的一幕,便是宮崎駿的童年縮影:
小月與小梅的母親患有肺結核,常年躺在病床上,兩個女孩只能偶爾前去探望。
宮崎駿曾經祈求母親,能夠将自己背起,可身患重病的母親,只能抱歉告訴兒子,自己無法做到。
宮崎駿在煩悶與無力感的包裹下長大,走上動畫之路,是因為一部來源于中國的電影:
《白蛇傳》。
看完白娘子與許仙的曲折故事,宮崎駿深受震撼:
" 我得很慚愧地承認,我愛上了女性英雄主義的動畫。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的走回家中。
與他們(劇中人物)的執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非常地羞愧,哭了一整個晚上。"
現實殘酷,動畫則成為他造夢的出口:
" 正因為無法改變,才去做動畫,這是夢想。"
就讀政治學院的宮崎駿,決心成為一名動畫師。
他拿起畫筆,用詩意與想象力,搭建起夢幻的烏托邦,填補現實與理想的鴻溝。
那個在漆黑雨夜,手持雨傘陪着迷路小女孩等父親的龍貓,撫平了女孩童年時母親缺席的遺憾,也給予每一個孤獨者温暖的慰藉。
宮崎駿的反戰情緒,也如數表達在作品裏。
影片《紅豬》的主角,是意大利飛行員波魯克。
他熱愛戰鬥飛艇,卻厭惡戰争,為了拒絕為法西斯作戰,他寧願詛咒自己變成一只豬。
《起風了》的故事背景設定為二戰前後,主角堀越二郎從小夢想設計出自己的飛機。
可當他實現理想,設計的戰鬥機卻成為殺人的武器,忙于工作的他,甚至沒有時間照顧病重的愛人。
宮崎駿用一貫明快温暖的畫風,揭穿戰争對人的摧毀,以及愛國者信念的崩塌。
電影播出後,宮崎駿被許多日本人怒斥為 " 賣國賊 ",甚至遭到人身威脅,可他全然不在乎。
他反思戰争給人帶來的矛盾和痛苦:
" 無論他怎樣認為他所做的事是善的,但因為充當了戰争的幫兇,都不可能是無罪的。因為他的夢想是被詛咒了的。"
" 只要戰争開始就沒有公正可言,戰争中沒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是人類醜惡本性的上演。"
有人稱宮崎駿是理想主義者,這不僅是他對于戰争的态度,更表現在他對作品的堅持。
理想主義
為什麼多次隐退又復出的宮崎駿,總能受到大家的理解?
因為他身體不好,每部作品又會傾盡全部心血,以至于完成之後,總想就此罷筆,可一旦閒下來,又忍不住拾起熱愛。
《千與千尋》只有不超過 2 小時的動畫時長,宮崎駿卻繪制了 11 萬張畫稿。
影片中一個龍從牆上掉下來的場景,宮崎駿仔細研究蛇與壁虎從牆上掉落的瞬間。
" 蛇并不是滑下來的,而是保持着彎曲整個掉下來的。"
影片中小千喂小白藥丸的簡單鏡頭,宮崎駿也去附近的獸醫院,多次觀察寵物喂藥的過程。
就連後期配音的一個音調,宮崎駿也親自指導,反復引導調試。
《起風了》中,有一個地震中,人群四散的畫面。
只有 4 秒的動畫,出場的只是無關緊要、沒有姓名的背景人物,但宮崎駿卻帶領團隊花了一年零三個月,将每個人物的神态刻畫得真實細致。
或許,宮崎駿動畫的真實感,便來自于他對細節近乎苛刻的的細致刻畫。
《幽靈公主》裏,主角阿西達卡佩戴着防山蛭的頭巾身上還配備着手甲、綁腿、刀、弓箭和箭袋等裝備。
鹿受到驚吓時,身上平時垂順的白毛,會小幅度立起,蕩漾般炸開。
如今,智能技術成為許多動畫從業者的有力臂膀,宮崎駿卻堅持手繪,笨拙地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像一位手工匠人精心雕琢自己的稀世珍寶。
為了一個草木搖曳的場景,宮崎駿可以繪制出一棵樹上百個不同角度的樹葉。
他也會來回調整鏡頭上百來次,只為調整一個一閃而過、毫不起眼的光影變化。
影片裏,宮崎駿用温暖明快的色調,搭建出一個純真夢幻的童話王國。
現實中,他也搭建了吉卜力主題公園,讓大人和孩子從復雜的現實中抽身而出,感受片刻的治愈和温暖。
在建造時,宮崎駿便要求,不能傷害原本的任何一棵樹木," 要與自然商量着來 "。
吉卜力主題公園裏沒有大型娛樂設施,也沒有真人假扮的玩偶,像是一個温柔的夢想王國,你不需要拍漫長的隊去坐過山車,而是徒步走過《龍貓》《千與千尋》等電影裏的場景,感受童話世界的驚喜。
角落裏,到處藏着路過的小精靈,只有永懷童心的人,才會看到。
" 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
滿頭白發的宮崎駿,依舊懷有一顆童心。
紀錄片裏,他會每天早上将一只假羊放到窗外,因為這樣從樓下路過的幼兒園小朋友,抬頭便能看到。
晚上他會将小羊 " 收 " 回來,還不忘對它説一句:" 辛苦了 "。
窗前有鳥兒來 " 拜訪 ",宮崎駿會親切問好:
" 嘿,小灰灰。"
感受生活罅隙裏的純真和浪漫,或許這是宮崎駿童話世界裏的養料來源。
但相比用奇幻的想象力造夢,宮崎駿作品裏更打動人的地方,在于他将復雜的人生哲學,藏在温柔美好的故事裏。
每個看過宮崎駿電影的人,都會感受到其中的治愈和力量。
《千與千尋》的背景設定為日本經濟大蕭條時期,泡沫經濟催生的建築,成為荒廢的旅遊區。
小千的父母在海量美食前不知滿足,變成了豬。
這隐喻着人面對物欲橫流的世界時,由于貪婪和堕落,而被吞噬與迷失。
《幽靈公主》裏,白狼養大的人類女孩阿桑,勇敢對抗着破壞森林的城主幻姬。
如宮崎駿所説:
" 所謂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其實可以用因果報應來形容。"
當人類失去對自然的敬畏,大量砍伐森林獲取燃料,終将自食其果。
拯救父母與夥伴的小千、手持長矛反抗侵略者的幽靈公主 ……
宮崎駿的作品大多以勇敢少女作為主角,他也創造過許多超前、獨立的女性角色。
《魔女急宅便》裏,系着紅色蝴蝶結的魔法少女琪琪,在陌生城市生活,利用飛行能力幫助他人,結識朋友。
《風之谷》裏,一頭紅發的公主娜烏西卡,腰上配劍、背上扛槍,富有悲憫和智慧,憑借勇敢和善良拯救了自己的國家。
《天空之城》裏,被脅迫的女孩希達,逐漸成長為敢直面子彈的 " 解救者 ",為了阻止戰争的蔓延,不惜毀滅自己的空中家園。
在宮崎駿的畫筆下,她們勇敢堅毅,不膽怯不慌張,不是依附人的角色,而是成為世界的拯救者。
反對戰争、保護環境、歌頌女性,始終是宮崎駿作品裏的議題。
他的作品像是現代生活的一記温柔提醒,現實中,宮崎駿也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感。
他反對日本開發核能,曾在工作室吉卜力挂出布條表示:" 吉卜力不用核電制作電影!"
他堅決選擇購買其他沒有用核電發電的電力,還致力于參加廢核運動。
2003 年,《千與千尋》斬獲奧斯卡獎,這本是别的導演望塵莫及的殊榮,宮崎駿卻拒絕出席頒獎典禮,只因——
" 不想去一個正在轟炸伊拉克的國家。"
日本發布會上,宮崎駿公開督促安倍晉三承認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争,并針對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進行深刻反省。
如他所説:
" 現在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歷史,但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争行為絕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
不僅如此,宮崎駿多次批評日本政府抹去 " 二戰慰安婦 " 事實的做法,指責他們 " 必須明确道歉并妥善賠償 "。
不顧他人的輿論施壓,堅定、客觀地談論民族的錯誤,這是宮崎駿的正義和責任感。
如今,82 歲的宮崎駿患有心髒病,身體大不如前,他總感覺自己 " 就像用壓力鍋都煮不出湯水了,只能榨出一灘黑水。"
更打擊人的是,陪伴他并肩創作的夥伴,也一個接一個離開人世。
幾次宣告退休的宮崎駿,依舊執拗地用着手繪的形式,為着永不褪色的動畫夢想努力。
有人調侃他:按照這種方法,很可能分鏡剛完成,他就去世了。
宮崎駿卻爽朗笑笑,對于他而言,追逐熱愛直到死去,這不算遺憾反而是一種圓滿。
就像 NHK 為他的紀錄片所起的名字:《永遠不會結束的人——宮崎駿》。
沒有人知道,近期這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之後,宮崎駿是否會再次宣布 " 退休 ",過段時間再 " 打臉 " 回歸。
又或者,這将是他真正的封山之作。
電影上映時,宮崎駿説道: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并沒有寫如何改變時代才好之類的話。我想,它想傳達給讀者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粗糙的現實中,宮崎駿用絢爛浪漫的夢幻童話,為無數人的童年鑲上温暖的金邊。
喜歡宮崎駿的人,即便長成大人,内心也依舊是懷有童心、善良温暖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