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暑期檔高位收官:觀影人次破5.02億 資本回温齊衝下半年,歡迎閲讀。
暑期檔 ( 6 月 1 日 -8 月 31 日 ) 收官在即,電影市場在這個夏天持續迎來票房與觀影人次的數據突破。據燈塔專業版,暑期檔總觀影人次(含預售)超 5.02 億,總票房達 204.95 億元,雙雙打破中國影史暑期檔最高紀錄。亮眼的成績單背後,題材豐富多元的國產電影貢獻了不俗表現,引發觀影熱潮,促成票房大盤的強勢復蘇。口碑與票房雙重提升的同時,也帶動了背後的影視公司業績修復,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業績扭虧。業内人士指出,暑期檔爆款頻出将低頻觀眾重新拉進電影院,這種拉新能力對中國電影市場持續健康的發展意義深遠。
創紀錄:總票房 204.95 億元
涵蓋動作、劇情、愛情、喜劇、神話、科幻等多類型,滿足不同年齡段觀影需求,電影市場以 135 部新片在這個暑期檔為觀眾與影迷奉上一份饕餮大餐。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30 日 18 時,暑期檔票房達 204.95 億元,總場次 3458.38 萬場,總觀影人次突破 5.02 億,持續刷新中國影史暑期檔票房最高紀錄。
今年暑期檔整體呈現 " 爆款頻出 "" 百花齊放 " 的盛況。具體票房方面,電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封神第一部》分别以 35 億元、34 億元、24 億元的票房成績暫列檔期電影票房前三名。共 4 部影片票房超過 20 億元,數量上為歷史最多。
影院負責人曾盼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以家庭為部門到影院觀影的觀眾群體不斷增加,工作日上座率持續提升。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暑期檔有 52.7% 的觀眾是今年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數值相較 2019 年的 44.6% 有明顯增長。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指出,暑期檔爆款頻出将低頻觀眾重新拉進電影院,這種拉新能力對中國電影市場持續健康的發展意義深遠。
最大赢家:票房榜前五均為國產片
盡管暑期檔不乏 " 變形金剛 "" 蜘蛛俠 "" 碟中諜 " 等世界級知名影視 IP 入局,但國產電影始終占據領跑的優勢位置。
榜單情況來看,據燈塔專業版,暑期檔電影票房排名前五位均為國產電影,截至記者發稿,獲得過億票房成績的暑期檔國產電影達 15 部之多。
" 随着返校季的到來,暑期檔後期上映的部分影片有望釋放長尾效應,帶動票房大盤的進一步提升。" 曾盼如是説。
" 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提升,逐漸形成了與進口片質量對壘的底氣。" 制片人李晟談道,影視作品内容貼近生活或是與本土文化深入結合,都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進而引發觀影欲望。觀眾的審美需求不斷提升,劇情愈發套路化的部分進口影片,在市場供給充足的大環境下,即便有經典 IP 加持,其競争力也只能走向乏善可陳。
在導演趙霞看來,暑期檔國產電影的票房成績提振了業内信心,觀眾對國產片的關注和支持,能夠催生更多高質量的作品出爐,也考驗着電影人用好本土優勢,發掘更多國產電影的出圈密碼。
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扭虧
票房大盤持續交出 " 破紀錄 " 的成績單,無疑為電影資本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近日,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業績。其中,中國電影淨利潤增長超 16 倍,報告期内,主導或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電影共 20 部,累計實現票房 146.71 億元。在發行板塊,上半年中國電影共發行影片 296 部,實現票房 202.67 億元。
同時,萬達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等近半數影企同比扭虧為盈,華誼兄弟等上半年虧損大幅收窄。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暑期檔涉及出品、發行公司達近百家。其中上市影企則包括中國電影、博納影業、上海電影、北京文化、光線傳媒等。業内人士認為,優質影片的持續供給下,影企有望在下半年延續亮眼表現。
50 餘部新片助力衝擊 600 億票房大關
從事電影發行的黃燦指出,往年庫存項目的集中釋放,促成了今年影片的供給豐富程度遠超過往,在上半年市場回温的鋪墊下,暑期檔迎來觀影需求和影片供給的高峰。
暑期檔步入尾聲,接下來的電影市場同樣值得期待,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9 月至年底已定檔影片超 50 部,業内人士預期,全年票房有望衝擊 600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市場逐漸呈現出:在映周期不斷拉長,長尾效應凸顯的特征。對此黃燦表示,此前市場不确定因素多,甚至出現映前一天突然撤檔的情況,因此許多影片采取 " 映後宣發 " 取代傳統宣發手段,上映前一天 " 極限定檔 " 時有發生。影片上映後,劇情與觀眾產生共鳴,賦予了電影更多的社交屬性,進而推進話題度和讨論量的提升,這也為電影市場觸達更多觀眾提供了新思路。
燈塔數據庫顯示,2023 年暑期檔的整體購票畫像中,女性購票占比非常突出,達到了六成以上,是有統計以來女性觀眾占比最高的暑期檔;年齡方面,35 歲及以上的觀眾占比同樣也是暑期檔歷史新高,同時三人及以上組團觀影的比例創新高,有非常多的家庭觀眾拖家帶娃共同觀影。
同時,暑期檔觀看兩次、三次及以上的占比基本恢復到了 2019 年前的水平。陳晉指出," 高頻用户量的恢復,對電影行業的復蘇有着非常積極的意義,高頻用户是電影市場非常重要的基本盤,他們的活力提升也是市場回暖的一項積極信号 "。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韓昕媛
翻譯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