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一家美資車企巨頭的 “逆襲”,歡迎閲讀。
作者 | 周智宇 曹安浔
過去兩年,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合資車企大多步履維艱,難以應對。
質疑聲中,一些合資車企不斷推陳出新,也從新能源賽道跑了出來。
上個月,别克 E5 交付 3587 台,完成了其首個完整交付月的任務。在競争頗為激烈的 20-30 萬元的純電市場裏,這是個不錯的開始,在乘聯會中大型 SUV 銷量榜中也排在了前十。
在價格戰依舊的車市裏,别克來了一場逆襲。這讓别克 E5 成了 20-30 萬元市場裏合資品牌純電轉型的領軍者。
随着接下來别克 E4 以及别克 E5 長續航版開啓交付,這家在中國曾多次闖入年銷百萬俱樂部的美系車企巨頭,希望借此打響一場翻身仗。
包括别克在内,站在燃油車與電動車交替的十字路口上,傳統車企都在加快轉型,一個全新的全球電動車格局正在激烈演變中。
冒頭
别克 E5 初上市就能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有些出乎市場預料。
自 2021 年,20-30 萬元市場純電滲透率升至 20% 後,這個市場已經兩年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該市場領軍者是 Model 3 和比亞迪漢 EV,月銷量均過萬,緊随其後的也多是來自比亞迪、小鵬和問界等車企的車型。
該市場裏很久沒有新面孔出現了。
如今,别克 E5 僅靠标準續航版便打開局面,這也表明,即便是相對固化的市場也有機會,只是看如何破局。别克 E5 的客群裏或許就藏着 " 銷量密碼 "。
上汽通用汽車别克市場營銷部部長姚芾向華爾街見聞透露,E5 從上市到 6 月底,訂單客户中有 23% 是别克的老車主,他們對别克有非常強的忠誠度和信賴度。超 85% 的 E5 車主是來自增換購。其中,大部分來自合資品牌、豪華品牌。
也就是説,購買 E5 的用户群體主要是當下從燃油車換到電動車的消費群體。相比早先購買電動車的群體,這些消費者更偏實用主義,也強調安全。這是當下市場與前兩年最大的變化,也是别克等一眾玩家的機會。
從存量上來講,别克已經有 1300 多萬用户積累,對任何一家車企來説,這都是個 " 金礦 "。常年積累下的用户口碑,通過服務體驗提升、新的運營模式等等,挖掘用户增換購的機遇。
姚芾也承認,相對一些新勢力、自主品牌,在存量用户的挖掘上,别克存在不足。别克也正在快馬加鞭地補上這一塊短板。
在過去兩三個月裏,别克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在渠道方面進行改造,同時進行一些新的模式創新。姚芾透露,依托經銷商網絡,别克用 " 老渠道做新營銷 ",選出能力強的經銷商進行新能源純電專區改造,已經完成 500 家多家純電專區改造,預計到 9 月底将完成近 600 家。在相對薄弱的地區、城市,别克則會考慮自營模式作為補充。
在姚芾看來 , 這可以更精準、及時地觸達用户,而且改變了過去壓庫存、占用資金的負向激勵方式。現在銷售顧問越來越多地願意賣别克的電動車了,還可以靜下心來和客户介紹產品,真正回歸到服務的本質。
姚芾認為,别克未來要在電動車賽道上走好,對服務體系的打造非常重要。服務體系、服務能力的重新構建和打造,能夠讓别克在終端渠道上赢得更多消費者信任。
按照别克方面的規劃,未來三年,别克會推出五款以上的電動車,包含奧特能純電動車和下一代插混車,加速布局 MPV、SUV 和轎車等市場。
尤其在 MPV 領網域,姚芾表示,别克在加快 MPV 領網域電動化步伐,希望以此繼續鞏固别克在 MPV 領頭羊的地位。
姚芾表示,通用電動化起步時間早,只是沒有在第一時間趕上中國第一輪電動化趨勢。從技術儲備、體系化優勢來講,無論是通用還是别克,對于未來電動化戰略部署還是有底氣。在别克品牌煥新後,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服務體系構建上,都會看到别克的變化。
發力
對别克來説,中國是它最重要的市場,沒有之一。
别克在合資品牌裏算得上是個另類。中國市場對于其他合資品牌很重要,但通常也是和歐洲、美洲市場處于同一數量級。然而别克在華年銷量,常年占其全球銷量的八成左右。這使得在中國市場站穩,對别克整體發展都至關重要。
一方面,燃油車市場依舊是别克銷量的基石,另一方面,則是在全球新能源最前沿的中國,别克也需要在 E5 之後,持續有自己的聲量。
這家曾經在華連續三年實現了銷量破百萬輛的戰績,一度比肩南北大眾的銷量霸主,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前所未有的變化,也要思考自己的應對之道。
别克需要在燃油、新能源兩條腿走路的同時,在新能源賽道上步伐邁得更大些。
姚芾認為,當下對于燃油和新能源兩條賽道,要理性來看。誠然過去兩三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非常迅速,預計在 2025 年時新能源滲透率會超過 50%,但燃油車屆時依舊還有 50% 的市場。從這組數據來説,别克要鞏固自身在燃油車市場份額的同時,加碼電動化。
只是兩者之間的平衡,并不容易。
在燃油車時代,汽車的定價是按照成本定價的邏輯進行,按照物料成本、結構成本的具體數據,加上一定的利潤率,從财務角度計算出具體價格。整個定價體系也相對穩定。
新能源時代裏,這套定價體系被颠覆。姚芾表示,别克新能源汽車定價,更多依據市場定價。否則按照過去燃油車定價方式,銷量會非常有限,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多車型根本沒有投放的必要性。
言外之意,是别克願意犧牲一些利潤來打開電動車市場。當然,别克也會依托自身大廠的優勢,規模效益,結合整個供應鏈體系,來确保產品具有競争力。
别克的另一個優勢,則是本土化研發。過去燃油車時代裏别克作為通用旗下一個品牌,就能夠與大眾比肩,很大一部分產品力就來自于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以下簡稱 " 泛亞 ")的技術支持。
姚芾透露,雖然 E5、E4 是全球平台產品,但在中國應用端的開發都是在泛亞進行的。在通用的三個品牌中,别克自主開發權限也是最強的。
在泛亞,會進行技術本土化應用落地,以及本地化研發。包括奧特能純電產品、插混技術產品、VCS 智能座艙,甚至包括 Super Cruise 智駕科技在中國的應用,都在泛亞進行。
姚芾表示,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别克也會加強整個泛亞本土化軟體迭代能力建設,結合别克電動化產品型譜規劃、技術路線,讓别克電動化、智能化的動作更加清楚地被消費者、市場所認知。
大象轉身向來不易。市場的急劇變化,讓傳統車企們都有些着急。無論是奧迪拟向中國車企采購電動平台,或是寶馬、奔馳都開始 " 油電同價 ",都印證了新能源對汽車工業的衝擊,前所未有。
這是一場艱苦的馬拉松,每一位身處其中的玩家,都要摸索出自己的門道,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法,才能最終從這場競賽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