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廣西一高校獲1.31億科研經費,科研成果轉化率為零,歡迎閲讀。
圖源:Unspalsh
芥末堆文 近日,廣西一所高校累計獲得财政投入科研經費 1.31 億元,實現成果轉化 0 個的審計結果引發熱議。
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 2022 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披露了廣西在科教振興資金審計方面的相關情況。其中提到,1 所高校累計獲得财政投入科研經費 1.31 億元,實施科研項目 862 個,實現成果轉化 0 個。
與此同時,另一所高校累計獲得财政投入科研經費 1.79 億元,實施科研項目 702 個,僅有 5 個項目成果實現市場轉化,占比 0.71%,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3 所高校實施科研項目 2075 個,其中預算經費 10 萬元以下的論文型科研小課題項目 811 個,占比 39.08%。
學者蔣理認為,這種現象恐怕和學校的關注點有關,學校關注的并不是有多少科研成果進行轉化,轉化取得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如何,而是關注開展了多少項科研,發表了多少論文。因此,要引導教師、科研人員開展真正有價值的科研,必須破除唯項目、唯論文評價。
此外,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不同,評價其研究成果則主要應看其市場應用前景與成果轉化,要建立與研究成果對接的成果轉化平台,由專業機構來負責成果的孵化、轉化,以此提高成果的轉化率。
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之外,廣西審計廳還發現了高校科技項目立項聚焦重點不夠突出,科研項目結餘資金閒置等問題,其中 4 所高校科研項目資金淨結餘 6682.28 萬元長期閒置未及時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