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軟銀被曝籌劃在美投資萬億AI機器人產業園,歡迎閲讀。
日本媒體周五晚間報道稱,軟銀集團正籌劃在美國進行萬億美元規模的智能制造項目投資。
這也意味着,孫正義給特朗普政府畫的 " 投資大餅 ",将有可能在不到 4 個月時間裏翻 10 倍。去年 12 月中旬,孫正義到訪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并承諾,将在下一任美國總統的任期内,向美國投資 1000 億美元,創造 10 萬個專注于人工智能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就業崗位。
僅隔了 1 個月,孫正義又出現在美國總統的辦公室裏,宣布與甲骨文、OpenAI 一同建設 " 星際之門 " 人工智能基建項目。初期投資為 1000 億美元,并将在特朗普的任期内擴張到 5000 億美元。孫正義當時也特意強調,之前 1000 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與 5000 億的 " 星際之門 " 是互相獨立的。
根據報道,孫正義正準備訪問美國,可能很快将與特朗普政府共同宣布這一超級項目。
當然,即便是知名科創投資巨擎,1 萬億美元顯然不是軟銀一家能掏出的資金。這裏的 1 萬億美元,指的是" 價值 1 萬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園區 "。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自然也需要進行投資。
據悉,軟銀構想的商業計劃是在美國各地建設配備人工智能的工業園區,吸引合作制造商入駐并建設無人工廠等設施。這些制造商也将成為軟銀的客户,軟銀計劃向他們提供由 " 自主 AI" 驅動的機器人,其中包括近期大火的人形機器人。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正在考慮采購英偉達的算力芯片,同時尋求德國機器人公司Agile Robots的技術轉讓,軟銀願景基金已經是這家初創企業的投資者。潛在的合作夥伴包括全球代工龍頭富士康,軟銀計劃通過在智能手機、汽車、伺服器、空調等廣泛的制造業生產流程中應用 AI 技術,減少工廠中的人力需求。
同時根據報道,軟銀在今年 2 月領投了美國初創公司 Skild AI 最新一輪 5 億美元的融資。這家初創公司致力于開發可适應不同任務的機器人通用智能技術。
軟銀的策略考量,包括未來多年國際制造商将被迫增加美國本土的投資,所以公司計劃利用這一趨勢,通過提供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制造業生產力的工具來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