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房琪塌房是遲早的事…,歡迎閲讀。
昨天聊了宋妍霏的糟糕澄清,今天聊一聊房琪的塌房。
宋妍霏電梯↓
不認識不要緊,一點不影響看她的笑話。
房琪,抖音上擁有2300萬粉絲的大網紅,認證是旅遊博主。
不過她真正走紅不是因為旅遊視頻,而是"才華"。
是的,在随便抓一個出來就是文盲的娛樂圈網紅圈,"才華"顯得極其稀有。
她1993年出生,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15年,擔任央視發現之旅頻道《美麗中華行》欄目外景主持人。
2016年,房琪參加了《我是演説家》,開始初露頭角,憑借的就是她的口才。
比如分享畢業季大學生的青春限定和感情焦慮。
"下一個秋天的時候,那間你們總是想逃開的教室,依然會坐滿了人,只是再也不可能是我們。"
2018年,房琪離開央視,開始做自媒體,僅僅一年時間粉絲數量就達到了600多萬。
視頻風格,是旅遊風景+文藝文案。
"水瓶座的楊千嬅説,地球另一端的長島有冰茶。水瓶座的我説,這裏的長島更像是大海的家。"
當粉絲數量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名氣也跟随着越來越大時,房琪開始參加綜藝,并因為自己的治愈文案暴風式出圈。
2021年,浙江衞視和抖音平台合作推出了《為歌而贊》的音綜。
請來了崔健、張韶涵、張信哲、董寶石、馬思唯、唐漢霄、劉雨昕 、許佳琪、趙小棠 、孔雪兒、陸柯燃等歌手參賽,另外又請了抖音短視頻博主當專業歌手。
為什麼要短視頻博主當評委?很快你就知道了。
有的博主負責狂熱。
有的博主負責吐槽+刁難。
有的博主負責治愈。
是的,不同類型的博主展現抖音生态,而房琪就負責治愈這一部分。
當時張含韻在舞台上備受質疑,質疑她的唱功,質疑她又唱歌又演戲,初心不純,房琪站了出來。
原話我貼一下↓
"含韻,接下來的這段話我只想説給你聽。一段時間以前我看了一篇關于你的文章,标題是《恭喜那些甜妹終于活成了女王》,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但我唯一有一點不認同就是‘女王’這個稱呼。因為我覺得一個堅韌的靈魂,不需要一個符号化這麼強的頭銜來作為嘉獎。"
"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歡‘清風’。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張含韻的經歷,十五六歲的她站在舞台上只是想唱歌,但是這個世界給了她莫名其妙的很多惡意,這些惡意強到她差點沒有機會再站在舞台上,差點就被人海淹沒了。是她通過自己去配音去演戲,用實力讓大家一點一點看到了她。"
"今天有很多的人去質疑你的唱功,去質疑你的很多,沒有關系,因為你已經為自己争取到了重新拿着話筒去唱歌的機會,你還有很多的時間。十五六歲的那股‘清風’,越過了重重的山崗,吹到今天,你還是最好的年紀。這就是上天對勇敢的女孩最好的獎勵。"
是厲害的。
一段400字的發言,要文案有文案,要流暢有流暢,要情緒有情緒,配上抒情的BGM,那麼的恰到好處,張含韻聽到一半就落淚了。
之後,"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這句話爆火。
類似這樣的時刻還有很多。
這↓
這↓
這↓
這↓
對了,還有↓
"愛是當你望向我時,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髒,而我賭你的槍裏沒有子彈。"
因為這些點評,房琪得到了"治愈系才女"名号。
網友誇她是文案大師,是高情商代表,是誇誇界天花板,評價她"温柔而又治愈,柔軟而有力量"。
2022年,房琪趁熱寫了一本書《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楊天真、大冰、魯豫、張含韻作序。
定價49.8元,剛出來就賣了140萬冊。
但是,對,我要開始轉折了。
人要有點自知之明。
當網紅,錄音綜,上《浪姐》,完全不是一回事。
前兩者可以靠文案,靠剪輯,靠房琪的主持功底為自己增色,但《浪姐》是真人秀,雖然我們總説真人秀有劇本,但節目組頂多只能策劃大框架和流程,細節和意外是策劃不了的。
尤其是有競賽輸赢的節目,每個人的性格多多少少能看出來。
王耀慶上披哥,因為"山大王"作風,掉粉40萬。
(圖為當時蔡國慶自覺拖了團隊後退,對王耀慶鞠躬道歉,王耀慶雙手插兜,坦然接受。)
而陳楚生因為霸氣、實力、平等尊重隊員,在芒果台翻紅。
(圖為陳楚生選同盟,直接就是:我覺得你們很炸,很優秀。沒有施舍,沒有居高臨下,只有平視。)
房琪上《浪姐》和王耀慶差不多,非常不劃算,大翻車+大掉粉。
她當初是如何滾雪球般一步步走紅,翻車後就是如何化雪球,一點點全化掉。得來的名聲,全還回去了。
從《浪姐》一公開始説起。
一公家宿舍琪是隊長,和何泓姗、彭小苒組成一隊,演唱《珊瑚海》。
很可惜,僅僅是一公,房琪就得罪了兩位隊員。
先説彭小苒的。
當時彭小苒很想給《珊瑚海》加一段rap,何泓姗無所謂,房琪不太想加,但沒有明确表态,只説"可能要做好被罵上熱搜的準備"。
第二次,彭小苒又提了,而且已經叫朋友做好了。
何泓姗明确説自己唱不好,讓她倆試試,房琪依舊沒有明确否定,説三個人一起看看,等會兒再説。
就在這之後,她們碰到了導師趙兆。
有趣的環節來了。
當時vava幫忙問《珊瑚海》能不能加rap,趙兆很驚訝,還沒回答時,房琪立馬跳出來撇清關系,説是小冉的想法,自己并不想加。
按説,大家是一個團隊,不管是誰的提議都是整個團隊的事,更何況房琪還是隊長。如果她有領頭意識,那應該解決的是問導師rap可不可加,而不是撇清關系。
房琪給了最下乘的處理方式,網友形容她像極了公司裏愛給領導告狀的同事。
趙兆一聽説要加rap後,第一反應也是不太好,但彭小苒把rap給趙兆聽後,趙兆改口説巡堂時再讨論。
之後她們去上課了。
彭小苒積極和聲樂老師提出想加rap的想法。
此時房琪已經有點不高興了。
接着,房琪第一次正式表達自己不想加rap,説自己态度很明确。
并表示彭小苒問了vava,問了趙兆老師,但沒問隊友,她覺得最重要的是問隊友的意見。
彭小苒懵了。
因為她提前和大家説了,還不止一次,但房琪并沒有明确否認。
房琪再次挂臉。
而關于這一段,是有反轉的。
一開始觀眾看正片覺得彭小苒一意孤行,太過自我,是不服管教的刺頭。
後來放了加更,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彭小苒溝通很順暢,後面趙兆説為了保險起見不加,彭小苒立馬聽進去了。整個過程都是積極的,沒有甩臉子,沒有不高興。
反倒是房琪,有話不明説,情緒積攢夠了,就拿出義正嚴詞的腔調。
搞笑的是,彭小苒的rap沒加,房琪表演時加了一段獨白。
有觀眾誇好文藝好藝術。
但……這段被芒果台剪了。
而彭小苒那邊,後來在一次直播時,放了她想唱的rap,屬于小清新的類型,其實還行。當然,重點不是行不行,而是處事風格。
接着説何泓姗,是排練風波。
房琪在後采裏直接哭了,説自己在群裏發消息,過了二十四小時,沒人回復她,她很焦急。
芒果台放出了聊天記錄。
關于這事,房琪不止説了一次。
三個人在車上的時候,她説自己像唐僧。
後來聲樂老師上課時,她又説群裏沒人回復。
一開始網上罵何泓姗和彭小苒,後來何泓姗硬剛。
説群内的消息有回復,有情況也會提前報備,該練習的也都練習了。
随着何泓姗的下場和加更視頻,房琪開始塌房。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到了二公選人,房琪又出事了。
當時葉童選了房琪,説很看好她的創作能力。
房琪的"高能時刻"來了。
她説:"我非常擔心葉童姐姐的精力問題,希望你玩得開心"。
我滴個乖乖,這是自鲨啊。
首先,葉童雖然62歲了,但精力不輸年輕人。排練時,房琪也看到過。
其次,葉童态度很好,用"玩"這個字眼,實在不合适。
葉童也是個剛的,不受窩囊氣。
直接回怼:你這樣去懷疑我的精力,你真的有問題。
網友看了紛紛拍案叫好,并冒出一個問号。
房琪之前被誇高情商,温暖又有力量,怎麼到了節目裏情商完全出走了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問到本質了。
網友去考古,才發成屋琪的"才女人設"另有一番解釋。
比如她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這句,是金庸小説《倚天屠龍記》裏的,且主體是"山崗",不是"清風"。
另一句,"當你望向我時,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髒,我賭你的槍裏沒有子彈"。
前半句是來自網易雲網友對歌曲的評論。
後一句是《燕雙鷹》裏經常出現的台詞。
而且,這句早期就被網友質疑過,只不過當時質疑聲沒有大過才女的呼聲。
直到這次,才确定她竟然真的是雞湯裁縫。也就是説,别人拼好飯,她拼好句。
網友又去考古她之前的一些表現,好像更理解了。
2022年,房琪和餘華、蘇童等作家參加了《我在島嶼讀書》的綜藝。
房琪説學生時代喜歡讀言情小説,青春傷痛文學,比如桐華、匪我思存、郭敬明、笛安、韓寒的小説。
接着,房琪補了一句:我一直不覺得喜歡這種東西有什麼好丢臉的。
蘇童回答:不丢臉,一點都不丢臉,閲讀從來不可能不可以讓人產生羞恥感。
其實這裏就高下立見了。
我指的不是喜歡文學的類型,而是内在,房琪雖然被稱為"才女",但她應該是自卑的,所以才會找補,而真正的作家則是開放包容地看待閲讀。
後面,房琪給幾位作家讀了自己寫的文案,主題是關于在島上的"浪漫"。
看↓
餘華的嘴↓
AK都壓不住,像是大人看小孩子玩。
不過這檔綜藝沒那麼熱,房琪表現的也不多,所以才女人設上沒什麼影響。
誰知道,三年後房琪奮勇參加《浪姐》,一個大浪打過去,褲衩子都露出來了。
她給浪姐寫過文案↓
對比一下以前的文案↓
不比不知道,一比原來芒果工作人員也被忽悠瘸了。
後面,又有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誰被傳到了,誰就要回答AI的問題。
房琪拿到了。
AI問房琪作為語言界天花板,如何看待姐姐們明明可以優雅的老去,卻仍然選擇折騰。
房琪回答:折騰從來不是優雅的反義詞,這份無懼折騰的勇氣,才是乘風的代名詞。謝謝(很大力地喊出)。
回答的不錯,是吧?
但網友猜這段發言是房琪提前準備好的。
因為房琪被傳到的時候,侯佩岑很疑惑:為什麼她的表情就覺得她會拿到?
是不是真的提前準備好不清楚,但房琪的才女人設确實塌完了。
現在已經興起了一種"房學"。
昨天,有網友問房琪的句子一看就網感很重,為什麼能火?
我想了一下,和時代關系不大。
二十年前,郭敬明能靠着青春疼痛文學走紅,二十年後,郭敬明轉賽道當導演,形式大于内容的古偶還是有人喜歡,説明這個賽道這個類型本身就是會有很多觀眾。不信你們想想,"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話,多少人用過。
房琪和董宇輝的風格其實挺像的,小清新的調子,華麗的排比句,温馨的雞湯,遇上自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走紅太正常。
紅就紅吧,喜歡喝雞湯和喜歡玩梗,本質上并無不同,文字是拿來用的,有人覺得它有用,就OK。
但作為當事人還是要注意,演出來的大師不是真大師。
自媒體時代捧紅了才子佳人,給了他們巨大的财富和名氣,也因此他們更要注意和審視,自身的才氣是不是能匹配上這份幸運。
如果不配,那翻車是遲早的事。
你被抬到了不屬于你的高度,總有一天要跌下來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