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特斯拉财報太難看了,馬斯克決定不在白宮蹦跶了。,歡迎閲讀。
老馬又殘血了。。
前幾天特斯拉發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報,四個字,慘不忍睹。
一季度特斯拉營收為 193.4 億美元,同比下降 9%,遠不及分析師預期的 213.7 億美元。淨利潤更是只有 4.09 億美元,同比下降 71%,如果不是賣新能源積分賺了 5.95 億美元,那特斯拉的财報可能會更難看。
财務數據難看主要是因為汽車業務銷量大幅下滑,一季度銷量創下 2022 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全球只有 33.6 萬輛,收入 140 億元,同比下降 20%。
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還加大了 FSD 和機器人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 22.4%,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利潤率跌至 2.1%,環比下降了 4.1%,同比也下降了 3.4%。
這樣的慘狀,其實大夥都有預感了,在财報發布之前,特斯拉的股價相比去年 12 月 488 美元的高點,幾近腰斬。
但就是這麼一份糟糕的财報,發布之後股價卻反彈了超過 10%。。
因為老馬他,在财報電話會議裏明确表示,以後要把重心放回特斯拉了。
偉大的拿破侖回到了他忠實的法蘭西
至于為啥馬斯克這麼一句話就能激起如此大的反彈,那就不得不説他之前 " 考公上岸 " 的騷操作了。
去年 11 月 12 日,特朗普宣布馬斯克将和共和黨的另一位總統參選人維韋克 · 拉馬斯瓦米一起領導 " 政府效率部 ",給整個美國政府降本增效。
問題是,老馬在特斯拉雷厲風行的手段,用在政府部門上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老馬他是真的朝着大動脈砍啊:
目标在 2026 年 7 月 4 日,也就是美國獨立宣言 250 周年前,削減 2 萬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支出,裁撤 75% 的聯邦政府機構。
但你别説,用互聯網思維給政府幹活還真挺新鮮的。
政府效率部所有的工作都會在官網公開,界面跟推特近似,排版清晰。他們還設了具體的排行榜,哪個部門積極改進,哪個在摸魚一目了然。
所以,美國人對此也是褒貶不一。
英國經濟學人的民調顯示,29% 的民眾認為應該撤掉政府效率部,8% 的人認為該縮減規模,而 27% 的人覺得可以保持現狀。21% 的人直接就是加大力度,幹幹幹。
而分裂的意見沒有影響到政府效率部,在特朗普的支持下,他們兩個月裁了 10 萬人。。。
于是乎,反對派的手段也是越來越激烈,不少特斯拉門店、充電樁,甚至是無辜的車主都被打砸燒。
俄勒岡州的特斯拉展廳遭到槍擊
但是遭殃的不僅是美國的車主和經銷商,在歐洲的特斯拉也難于幸免,原因也是老馬支持德國右翼的涉政言論引來了攻擊。
法國圖盧茲的一家特斯拉門店被人為縱火。
這些極端行為,導致部分不介意馬斯克本人政治立場的消費者選擇暫時觀望,已經購買特斯拉的部分車主也是劃清界限,扣标、貼紙啥都來了。
在這輪風波下,根據 statista 的統計數據,特斯拉一季度的歐洲各國銷量平均降幅超過 30%,北美同比也是下降 33.8%。
從這我們也不難看出,特斯拉真的跟馬斯克的個人形象綁死了。
所以,當他説 " 玩夠了 ",5 月他花在政府效率部的時間将壓縮至每周 1-2 天,工作重心重回特斯拉之後,投資者重拾信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且除了馬斯克本人的政治态度轉變外,一季度财報還是有不少積極的點值得分析。
首先,雖然在歐美受挫,但是随着 Model Y 煥新版的上市,特斯拉在亞太地區創下了單日訂單量記錄,中國一季度銷量達到 13.4 萬輛,功不可沒。
其次,在當前多變的國際關系下,能源問題助長了特斯拉的儲能業務,收入達到了 26.38 億美元,同比增長 67%。
至于特朗普沸沸揚揚的關税政策,馬斯克認為他們是受關税政策影響最小的美國車企,他説特斯拉車型已經實現了 85% 的本地化率。
但是,脖子哥之前也寫過美國關税對他們汽車工業的影響,雖然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車輛在北美生產,但是細化到下面的汽車零部件,大約 50% 需要從中國進口。
而且,被關税背刺的不僅是汽車,還有特斯拉的儲能業務。馬斯克坦言,特斯拉儲能業務裏大部分電池都是中國的磷酸鐵锂電池,雖然已經在尋求北美的供應鏈支持,但一時半會兒還是有難度,今後美國本土的儲能業務供應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在這一塊,馬斯克也表達了自己對關税的态度:他曾向特朗普建議,降低關税對國家更加有利,他也一直主張可預測的關税結構,但最終的決定權在特朗普手上。(截止到我們發稿的時刻,關税已有松動迹象)
已落地的項目説完了,接下來咱們該看看老馬畫的餅了。
可能是因為這次的财報實在太糟糕,以前説 " 特斯拉的财報電話會議不是發布產品的地方 " 的馬斯克,這次帶來了新車、機器人、智駕出租車的新消息。
最值得關注的是新車 Model 2 的信息。
這款能降低特斯拉門檻的車型,一直備受消費者和投資人的關注,一旦成功發布,能極大的提振特斯拉銷量。
但前一段時間媒體 The information 報道了馬斯克 24 年初與特斯拉的高管們的一次争論 —— 難產多年的 Model 2 是否還要繼續推進。
報道稱,老馬相比 Model 2 更希望推進 Robotaxi,Model 2 的經濟型定位對于他的 " 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 的宏偉藍圖來説并沒有太大幫助。他更願意考慮人工智能等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情。
雖然高管們很堅持,但馬斯克當時還是決定取消 Model 2 項目。
而在這次财報會上,他确認了會推出 Model 3 和 Model Y 的廉價版本(也就是 Model 2),但沒有給出具體的上市時間。雖然依舊是一張餅,但多少也算是對這篇報道進行了一波回應。
不管過程如何,最起碼在股價和投資人的壓力下,老馬最後還是得把 Model 2 給端出來。
Model 2 假想圖
然後就是特斯拉的機器人,最新估計是年底将會有數千台機器人在工廠運行,未來 4-5 年内達到百萬台產能,目前卡在供應鏈上了。
Em。。。脖子哥覺得這個餅更大了,最近的機器人馬拉松大夥都看了吧?雖説機器人跑起來确實是個難題,但也客觀反映現在的人形機器人開發遠沒完善,像馬斯克設想的每家每户都能擁有一個機器人管家那就更難了。
加上去年老馬説這玩意預計 2 萬美元一個。。。我只能説有錢的人先享受好吧。
而最後一個餅也可能是最快實現的,就是 FSD 加持下的 Robotaxi,他們 6 月就要在奧斯汀漸進式的試運營,通過路面的真實數據來訓練算法,預計 26 年特斯拉能實現 " 完全自動駕駛 "。
不過,咱們既親身跑去北美試過美國版的 FSD,也在國内體驗過中國版的 FSD,兩者是有着明顯的差異的,主要體現在對交規的遵守和復雜行車線的識别上,咱們中國的路況還是要比北美復雜不少。
所以馬斯克在電話會議裏也表示,未來有可能對各國的 FSD 進行本地化的特調。具體得調多久,啥時候能端上來,這些目前都還説不準。
當然,馬斯克還是堅信 Robotaxi 和 FSD 有着廣闊的前景,他認為特斯拉純視覺的優勢能讓他們成本做到友商們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大規模的優勢能讓所有的特斯拉 "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占據整個市場,這些也是特斯拉宣傳了無數遍的未來暢想了。
但不管餅有多大,有多香,這次馬斯克表達的态度确實讓投資者們看到了特斯拉轉好的迹象。
而特斯拉車型本身的實力在這輪風波中也沒有受到太多影響,新能源開創者的地位依然夠它霍霍的。
接下來就看看浪子回頭的老馬,能不能 Make Tesla Great Again 了。
撰文: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