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什麼沒有一家電商平台“治”得了盜版書?,歡迎閲讀。
" 一本書被盜版售賣了 20 多年,真是讓我心酸。" 作家劉亮程曾發出這樣的心聲。2022 年,經查證,某電商平台上有 90 多個網店在售賣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等盜版書,合計盜賣數額達 500 多萬本。
兩年後,盜版書仍猖獗。大 V 作家六神磊磊聲稱自己身邊的兩個小夥伴剛出人生第一本書,而在官方首發前,某電商平台上就已經有了 " 預售 " 的盜版書。
一時間,電商平台售賣盜版書,再度引發網絡熱議。
一直以來,無論是社科文學,還是教輔資料,普天下苦盜版書久矣。作者屢屢痛斥,消費者頻頻投訴,出版社亦忍無可忍,但似乎沒有一家電商平台," 治 " 得了猖獗的盜版書。
好消息,書火了!壞消息,是盜版
" 圖書行業利潤微薄,作家賣出一本書僅收入幾元錢版税,還是以不打折為前提 ……" 近日,知名作家六神磊磊在網上發文,再一次道出電商平台出售盜版書對行業和作者的影響。據六神磊磊的文章,有新人作者新書首發就遭盜版,在某電商平台以低于正版書的價格進行預售。
該文提及的這本書為《歷史的照妖鏡》,正常售價 39.8 元,而某電商平台上的書定價約為 10 元至 30 元,其中一家店的盜版書已售近 200 本。而 " 盜版書籍與正版書籍對比發現,尺寸、封面顏色都不一致。"
這已然不算什麼新鮮事。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曾發起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半受訪者曾在網絡電商平台、短視頻直播間上買到過盜版書。
今年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後,同名書籍熱賣。而在電商平台上,其盜版書低至幾元一本。
我的阿勒泰的盜版書
鋅刻度留意到,《我的阿勒泰》正版圖書定價是 45 元,在各大平台上的出版社官方旗艦店售價為 27 元,但在很多網店、直播間内,該書的售價在 20 元以内,有的甚至不到 10 塊錢,卻不少标記着 " 正版速發 " 的字樣,尤其是在一些直播間,往往會打出 " 清倉破價 "" 拋售 "" 一元一本 " 等标籤。雖然能看到不少網友評論 " 書是盜版,字都是錯的 ",但仍然有不少消費者誤以為是正版書照常下單。
小紅書上對盜版書的吐槽
不僅是《我的阿勒泰》,當 " 子彈文學 " 破圈,史鐵生的散文集《我與地壇》也火極一時。然而,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有不少消費者提及自己疑似從電商平台買到了盜版書。其中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布筆記提到,自己在電商平台買了一本史鐵生的《務虛筆記》," 标注的是官方正版;實際上書的内頁用紙一般,同一頁正反的字都能透出來,紙質不好;連頁腳的書名和書碼都沒有對齊!"
另外一名網友則提到自己從某電商平台買了本《我與地壇》," 異味很大很臭,想着晾晾散散味道再看,一個月了還是很臭,讀着讀着就中毒了 …… 鼻塞、腦子暈、胸口悶悶的 "……
更早些時候,财經作家吳曉波曾于 2024 年初,在電商平台購買三本自己所著的《激蕩十年,水大魚大》和《激蕩三十年》上下冊,皆為盜版。彼時他表示:若因一項商業促銷政策導致圖書產業的崩塌,誰人能以心安。
此外,據央視網不完全統計,某電商平台銷售盜版、盜印《紅星閃耀中國》超 10 萬冊,《長征》和 " 哈利 · 波特 " 系列分别逾 5 萬冊 ……
防不勝防,童書、教材成重災區
" 不問不知道,一問吓一跳。" 洪曉(化名)最近在為侄女選生日禮物,為了挑選到合适的繪本,她詢問了多家電商平台上的商家," 是正版嗎?" 卻發現大部分商家給出的答案模棱兩可," 不敢正面回答是正版,要麼説質量有保證,要麼説高品質,正版不會是這個價格,甚至有商家直言不是正版,是印刷品。"
洪曉的經歷并不是個例。上文提及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工具書、少兒圖書、社科、教材教輔、小説等是盜版書中較為常見的種類。而中國青年報曾就 1144 名家長展開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47.6% 的受訪家長都買到過盜版兒童圖書,還有 22.0% 的受訪家長表示不清楚," 難分辨 "。
有網友曾在小紅書上發布筆記稱某電商平台賣假書,其為女兒買的一本兒童繪本," 與正版一對比,是盜版書。但商品鏈接的名稱還寫着正版。"
正版盜版繪本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檢測報告曾顯示,不少盜版書紙張和油墨都不達标,重金屬超标,對孩子生長發育會造成危害。其中,部分盜版書比同類正版書的鉛含量高出了 100 倍,且普遍存在正版書中沒有的 " 六價鉻 "。
不僅是童書,連教材教輔也難逃盜版。電商平台上,各式各樣的教輔資料常年跻身暢銷書行列,但其中盜版書層出不窮。
每個新學期,陳曉都面臨一大難題,即如何從茫茫書海中為女兒買到正版教材。為此,她曾在多個電商平台多家書店下單,從各式各樣的新華書店專營店,到各類大寫加粗 " 正品保證 " 的商品介紹 …… 她一試再試,但總是踩坑," 很多次女兒帶着教材去上課,回來都説教材有問題。"
盜版教材層出不窮
鋅刻度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曾吐槽自己買到盜版教科書。" 當時看電商平台上的教科書便宜就買了,結果不僅封面和内頁印刷質量都很差,内容還有錯誤。" 牛玲(化名)此前曾在網上購買多本教材,她提到," 有些甚至還味道刺鼻。"
沉默的 " 幫兇 "
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曾在社交平台 " 五問 " 某電商平台,批評其 " 要麼就是縱容小偷,要麼自己就是小偷,是該重視假貨橫行了!"
而早在 2022 年 2 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就曾經在其公眾号 " 世紀童書 "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他們在某電商平台上的打假經驗。文中這樣闡述:從我社代理律師與對方律師多次開庭情況來看,對方一直聲稱該電商平台建有一個專門用于投訴維權的網站,然而如果親自在該電商的 " 知識產權保護平台 " 中嘗試幾次,就能深刻感受到這個平台的真正作用——勸退投訴。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潘凱雄曾公開表示,與高額獲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盜版商家被舉報後,往往只是下架整改或進行象征性賠償,其背後高額利益的驅動為盜版侵權行為留下了 " 再犯 " 的空間。
這正是曾出版《我的阿勒泰》的花城出版社的經歷。花城出版社曾在接受 " 央視網 " 采訪時表示,一些盜版店鋪被投訴下架後,往往第二天又上架;按照網上店鋪營業執照注冊地址投訴至執法監管部門,絕大多數是虛假注冊,查無此人。
當電商平台成為盜版書的 " 温床 ",與其説平台是 " 治不了 ",或許更多是不想治。
畢竟,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中國裁判文書網上 400 多份相關判決書發現,相關案由常涉及著作權、商标權等侵權糾紛,約七成裁定賠償數額在 1 萬元以下,且九成以上判賠低于原告所主張的實際損失。此外,電商平台被判承擔侵權連帶責任的僅有兩例。
也正因此,盡管争議不斷,電商平台卻始終選擇成為沉默的 " 幫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