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停兑風波發酵:光大信托、五礦信托、中航信托緊急辟謠,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日前,有關于 " 中融信托產品暫停兑付 " 的消息在市場流傳,令投資者情緒不安。
藍鲸财經關注到,8 月以來,已有鹹亨國際(605056.SH)、金博股份(688598.SH)、南都物業(603506.SH)等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稱購買的信托產品出現逾期,均指向中融信托。作為 " 中植系 " 旗下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機構之一,在 " 中植系 " 這波流動性危機之下,中融信托或也難以獨善其身。
8 月 11 日," 信托產品停兑 " 相關消息進一步發酵,更波及至其他信托公司。當日晚間,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 " 光大信托 ")、五礦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 " 五礦信托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中航信托 ")等多家信托公司緊急回應,稱信托產品運營正常,針對不實信息進行報案處理。
逾期金額近 1 億元
上市公司 " 踩雷 " 信托理财產品,又增添新案例。
8 月 11 日盤後,南都物業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其購買的 3000 萬元中融信托旗下的 " 匯聚金 1 号 " 產品,到期後未能及時兑付,存在本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據悉,該產品為中融信托主動管理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預期收益率 5.8%,產品期限為 2023 年 2 月 9 日至 2023 年 8 月 8 日。
南都物業表示,公司已就信托計劃逾期的後續事宜與中融信托進行了溝通,截至公告披露日,未收到中融信托方面的正式檔案回復。公司正在積極聯系各相關方,督促中融信托盡快兑付投資本金及收益,盡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時準備相關材料,通過訴訟等途徑以最大程度減少潛在損失。
圖片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無獨有偶,同日,金博股份也披露一則關于信托產品逾期兑付的公告,該公司通過恒天财富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恒天财富 ")購買中融信托 " 隆晟 1 号 " 和 " 澤睿 1 号 " 各 3000 萬元,合計 6000 萬元,產品存續期限為 12 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别為 7.20% 和 7.00%,投資收益分别為 216 萬元和 210 萬元。
目前,金博股份持有的兩款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均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僅部分兑付的風險。如本息無法兑付将對金博股份 2023 年度利潤產生影響。金博股份稱,若後續發現有可能實質影響理财產品的底層資產和產品兑付安全的其他因素,公司将及時啓動對回購義務人、保證人及擔保方等相關方的法律訴訟程式。
需關注的是,恒天财富為 " 中植系 " 四大财富公司之一,中融信托亦被認為是 " 中植系 " 旗下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機構之一。
在本月更早前,鹹亨國際曾發布公告稱,其購買的三款信托產品面臨兑付危機,其中的一款就指向中融信托。鹹亨國際于 2021 年 8 月購入中融 " 豐盈 176 号 "2000 萬元,截至公告披露日,該公司累計收到 " 豐盈 176 号 " 投資本金 1742.94 萬元,投資收益 0 萬元,剩餘信托產品投資本金 257.06 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值得一提的是,鹹亨國際提示性公告還提及了其購買的另一家信托公司浙商金匯信托的兩只信托產品," 匯業 497 号 " 和 " 匯業 508 号 "。目前,鹹亨國際累計收到 " 匯業 497 号 " 投資本金 0 萬元,投資收益 295.64 萬元,本金 2500 萬元及剩餘投資收益尚未收回;累計收到 " 匯業 508 号 " 投資本金 0 萬元,投資收益 212.64 萬元,本金 1800 萬元及剩餘投資收益尚未收回。鑑于上述信托產品已到期或即将到期,剩餘的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風險,對鹹亨國際未來利潤的影響亦存在不确定性。
3 家信托公司同日急辟謠
短時間内,中融信托旗下多個信托產品 " 爆雷 ",也引發市場對其他信托公司及產品的擔憂。面對市場傳聞,昨日晚間多家信托公司緊急發聲,回應 " 產品停兑 " 傳聞。
光大信托稱," 就近日網絡流傳的關于光大信托產品兑付的不實言論,我司作出嚴正申明:公司管理的信托產品運營正常,均按照信托合同約定進行管理和信托利益分配,對于不實言論和傳言公司将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五礦信托發布聲明稱,近日,公司監測到 " 五礦信托產品停兑 " 的相關不實言論,公司對此高度重視,已就不實言論采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公司一直秉承投資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合規開展經營活動,為客户提供優質產品,從未發行資金池類產品,各項工作正常有序推進,經營保持穩健。
中航信托回應稱," 針對近日互聯網造謠者發布的有關我司的不實信息,公司高度重視,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将采取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合法權益。我司現嚴正聲明:中航信托運行一切正常。作為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重要成員部門,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堅持誠信經營,恪守受托人職責,始終将維護投資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服務。"
中融信托則就傳聞向媒體回應稱,公司正常經營,以官方信息為準。
中融信托年報顯示,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自有資產 304.18 億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總規模 7857.09 億元;公司本部淨資產 208.37 億元,淨資本 176.22 億元,淨資本覆蓋率 192.45%,淨資本盈餘 84.65 億元;存續信托計劃 1633 個,受托管理資產 6293.49 億元。
不過,在中融信托的 6200 多億受托規模中,房地產金額 672.59 億元,占比 10.69%,這已是大幅壓降後的結果。盡管壓降房地產資產占比,中融信托仍未能避免頻頻爆雷。在此前,中融信托精準踩中過恒大、佳兆業、陽光城、融創、華夏幸福等地產商的雷,以致于多個房地產信托項目都出現展期或違約情況。在當前 " 中植系 " 這波流動性危機之下,中融信托或也難以獨善其身。(藍鲸财經 李丹萍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