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豆瓣6.5到華語十佳,他這一路如履薄冰,歡迎閲讀。
你的朋友圈裏,肯定出現了一個男人。
深夜自拍,配上emo文案——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
今天大部分人可能還搞不清楚,這個中年男人為什麼一夜爆火,聽説玩得懂這個梗的都是00後,不玩代表你已經老了。
但沒辦法,聽到這句話Sir始終想起的都是一個人——
如履薄冰本冰。
李連傑主演。
一部當年口碑失利,豆瓣僅6.5,近年來逐步得到正視,評分升至7.8,再到今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台詞出圈的電影。
Sir想比起一個梗,這部電影更值得被看見。
看看我們是否已經走出了那條,如履薄冰的歷史的河流——
投名狀
01
時代險惡
《投名狀》的故事原型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1870年,來歷不詳的刺客張文祥只身刺殺了上任不久的兩江總督馬新贻。
被捕後,張文祥點名必須由曾國藩審理此案,否則絕不開口。
有人説,張文祥是馬新贻的結拜兄弟,兄弟反目,因為女人。
有人説,張文祥與馬新贻,一個保護傘,一個匪首,二人相殘,因為分贓不均。
還有人説,馬新贻之死,涉及曾國藩的湘軍與晚清朝廷的政治博弈,不了了之是因為利益勾兑,是政治妥協。
……
總之,茲事體大,牽扯深廣,又撲朔迷離,給了後世豐富的想象和二創空間。
在1973年邵氏出品的《刺馬》裏,張徹選擇用武俠片的方式架空故事背景,以男性傳奇的模板構建人物關系,整體停留在了江湖兄弟相親相殘的層面。
陳可辛的選擇不一樣。
朝堂、官場、兄弟、女人,刺馬案的所有要素,他電影裏都有,卻都不是主角。
當撕掉這些顯見的标籤後,《投名狀》首先想建構的是什麼?
時代。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160年前的中國,晚清,亂軍四起,内憂外患。
一組鏡頭足以寫出它的險惡。
土匪頭子姜午陽(金城武 飾),一眼相中龐青雲(李連傑 飾)的軍靴。
就這一眼掃過去,在他看來,他已經是這雙靴子的新主人。
但仍有一個問題:這,是我的碼嗎?
于是上前拿自己的腳跟龐青雲的比對了一下,嗯,合腳。
連一句"把鞋脱下來給我"都不必説——
變臉,拔刀,直取要害。
能動手解決的事,何必動嘴。
要穿的,去搶,要吃的,也去搶,不給,就打,就殺……暴力是最主要的通行證,弱肉強食成為社會常識。
打得過,就是匪,打不過,就是民。
究其原因,朝廷腐敗,連年戰亂,土地荒蕪,早就吃不上飯了,百姓橫豎都是死。
但官軍為了糧食大晚上來劫掠村民,村民卻敢怒不敢言。
因為清兵手裏有一個他們沒有的玩意兒:槍。
當人數不再成為優勢,《投名狀》裏的食物鏈就此成形。
決定位階的不是道德、法律、文明、資本。
而是暴力。
片中,當這夥土匪主動投誠,成了清兵,拿到自己的槍,他們立刻齊聲喊出了全片最高亢的口号:
"搶錢,搶糧,搶娘們。"
錢、糧、女人,代表着最底層的生理需求。
而重心,更是一個"搶"字。
"搶"字背後的暴力邏輯,是理解這部電影的關鍵。
一個從上到下可以用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的時代。
這是埋藏在一個時代之險惡中,最深層的慘烈與絕望。
而這樣的時代,兩千年來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曾錯過。
02
台前的人
投名狀的本意是什麼?
完整版裏,三位男主角,為了結為異姓兄弟,選擇各殺一個外人,這個殺人,就是投名狀。
被殺的,不過是路過他們村子的普通路人。
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導演從一開始就給他們的"情義"蒙上了一層時代的血衣。
投名狀,不是造就情誼,而是了斷生計——沒法當一個良民的生計。
以暴行打底,這三個人從這一刻,就開始走進時代的修羅場。
成為電影裏的"台前人"。
雖然暴力是時代的通行證,但選擇在于對誰施暴,怎樣使用暴力,如何維持暴力?
三個主角,三種性格,三種命運。
而他們加起來,又給那個時代的眾生,畫出了不同的半徑,共同打造出亂世裏殊途同歸的悲劇宿命。
全片故事經姜午陽之口引出,我們不妨從他切入這部電影。
三弟姜午陽身手過人,身先士卒,實則秉性單純,不裝心事。
他的世界最小,以兄弟三人為半徑。
在他心中,天大地大,不如兩位兄長大。
于是,納投名狀殺人時,姜絲毫不看那個冤死鬼一眼,而全程緊盯龐青雲。
通過殺人,三人組成了一個"家",這個家對姜至關重要。
電影中,使用暴力濫殺無辜,他全程都毫無負擔,唯有當他覺察到這個家行将崩潰時,才開始痛苦。
他的半徑是最小的,暴力是向外的,所以他活得最久,悲劇感最接地氣——"家破人亡"。
二哥趙二虎跟姜午陽類似,認為人生在世,兄弟大過天。
但姜只認三兄弟,趙卻認為同鄉皆兄弟。
趙二虎的世界半徑是同鄉,比姜午陽稍大。
有鄉黨,決定了趙能夠做更多的事,有更大的野心。
亂世之中,拉起隊伍打仗,搶錢搶糧搶女人,換句話説,我不管洪水滔天,我只想保家鄉父老平安。
攻下一座城後,狗子、小七奸淫婦女犯了軍紀,龐青雲要處決二人時,趙二虎當眾向大哥求情,極力挽救。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盲趙二虎跟這句話素昧平生,卻又同頻共振。
他自然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霸,但即使這樣一個人也有底線;
不殺同鄉兄弟就是那條底線,不可逾越。
然而,他不會料到也不敢相信,這條底線,大哥龐青雲一句話就越過了,而且是兩次。
第一次,殺狗子與小七。
第二次,殺投靠了太平軍的同鄉石錦标(向佐 飾)等人。
第一次也就罷了,好歹是龐青雲占理。
第二次趙忍不了,對方已束手就擒。
趙作為軍人、将領的信念此時全線崩塌,因為這徹底偏離了他帶人投清的初衷——讓兄弟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兄弟相殘。
他無法解釋自己所目睹的一切,原因很簡單:龐青雲的世界跟他的半徑不一致。
趙二虎以同鄉丈量世界,不管走得多遠,他的視野基本都停留在自己的同鄉以内。
龐青雲卻是以蒼生丈量世界,無論自己是何境況,他想的始終是"兼濟天下"。
為了這個理想,他初次觐見慈禧就敢為民請命。
稍有政治嗅覺的人都知道,在這般場合跟最高領導人提如此請求,跟求死并無差别。
慈禧答應吧,國庫得空一半不説,百姓還只會感恩龐青雲;慈禧不答應呢,百姓也只會罵慈禧昏庸無道。
此舉與龐青雲在影片前半段展現出的政治智慧顯然相悖。
跟着姜午陽一夥人明搶太平軍,龐青雲知道對于一夥只能算草台班子的山匪而言,這絕非智舉,因此他一開始僅作壁上觀,兩不相幫。
如果不确定匪眾有赢的實力,他不會出手。
即使出手,他也只會選擇能頃刻扭轉戰局,令自己占據最大軍功、樹立威信的決定性瞬間。
于是,在姜午陽被重兵圍困,命懸一線之時,他下場了。
戰場瞬息萬變,出手便不藏拙。
救人,解圍,擒賊擒王,鎖定勝局,一氣呵成。
更高妙的操作還在後面。
凱旋回村途中,龐青雲主動脱下自己的軍靴,贈予對之心儀許久的姜午陽。
審時度勢,是為韬略;随機應變,是為機敏;洞悉人心,投其所好,是為大智。
諸者相合,是為大才。
進可拿軍功,退擅攏人心,他不當大哥誰當。
因此,Sir以為,龐青雲敢在朝堂上行自毀前程之舉,不是他突然降智或人設崩塌,而是他本色如此。
龐青雲的本色為何?
一個被扭曲的理想主義者。
有的人靠受領俸祿活着,有的人靠攫取權力活着,有的人靠守護情義活着,有的人靠捍衞尊嚴活着,他靠踐行理想活着。
理想高于一切,包括他自己。
三個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卻成為兄弟,這無疑是又一場只有命運才能開出的毒辣玩笑。
在這樣一個玩笑中,三兄弟攜手同行,懷揣着各自的标準,走向命運的終局。
03
幕後的人
三兄弟是《投名狀》台前的主角,掀開舞台的幕布,你會發現主角另有其人——
狄大人(顧寶明 飾)、陳大人(魏宗萬 飾)、姜大人(王奎榮 飾)。
這三位大人,不僅是這個故事的隐藏主角,更是這個時代的主角。
小人物們,在生存、死亡、道義之間煎熬掙扎,而對大人物來説,這些掙扎滑稽可笑。
他們掌握了權力,便割除了全部的彷徨。
他們從不掙扎,他們只會讓小人物掙扎。
《投名狀》的表層故事是兄弟三人如何建功立業又如何分崩離析;
在内裏,它從始至終都是一場滿清權貴階層内部博弈的權力的遊戲。
龐青雲登場時,他剛從戰場屍山中爬出來。
他一個營的弟兄,1600餘人,死鬥三天三夜依然全軍覆滅,直接原因是本該并肩作戰的友軍魁字營,全程袖手旁觀。
因為兩軍各為其主,派系不同。
龐青雲是陳大人的人,他的兵是綠營兵(綠營由滿清入關時收編的明軍及其他漢軍構成),挂靠漢族文官集團;
魁字營首領何魁(石兆琪 飾)是姜大人的人,他的兵是團練兵(類似曾國藩的湘軍),隸屬地方軍閥勢力。
從古至今,戰争,争的從不是正邪善惡,争的都是利益。
晚清的戰争尤甚。
何魁不幫龐青雲,是因為姜大人和陳大人存在根本性的利益衝突,他要借此削弱陳大人的實力。
跟這個目的相比,消滅太平軍并不重要,更不急迫。
這就是為什麼,當打了勝仗的趙二虎意氣風發地放話"先取蘇州再打南京"時,大人們哄堂大笑,仿佛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
他們笑的不是三兄弟沒有這個實力,他們笑的是趙二虎的"天真"。
趙二虎或許懂戰争,但他不懂政治。
政治的秘密被龐青雲一語道破: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
戰争是政治的延續,戰争是軍閥們積攢政治資本的核心手段。
暴力推平一切,而政治籠罩一切。
所以,即使龐青雲具備攻打蘇州的實力,他也得不到上級的授權。
太平天國能"嚣張"14年,除了清軍戰力的孱弱,也是因為軍閥們需要它活得久一點。
但這一切的衝突矛盾,永遠都只是大家在權力場上心照不宣的秘密。
比方説,陳大人提及龐青雲之前帶着一營兵全軍覆沒時,他的眼神瞟向了身側的狄大人。
狄大人背後是滿清貴族集團,其身份地位均在陳姜二人之上。
陳大人的意圖模糊又明确,他話裏責問龐青雲,話外卻是向為首的狄大人"告狀",這一瞟是想觀察他的反應,揣度他的立場。
龐青雲攻下舒城後,兵力相對弱勢的狄陳二人看到了壓過姜的希望,趕忙拉攏。
姜大人做何反應?
只見他安排完何魁替龐青雲接防,末了才幽幽來一句:狄大人、陳大人,不會有意見吧?
這是征求意見的态度嗎?
這是在説:想吃獨食?門兒都沒有。
三位大人不會明争,只是暗鬥;永遠和氣生财,也永遠笑裏藏刀。
台前的人越是頭破血流,幕後的人才越能盆滿缽盈。
一切都諱莫如深,僅可意會,目的是人為建造一堵權位的巨壁,将絕大部分人隔絕在外,好為之所用。
越是位高權重者,越擅長于隐藏在暗處。
比如那位坐擁天下的太後,從頭到尾但聞其聲,不見其人。
冷槍、冷箭,才是這個時代的常規武器。
影片結尾,刺殺龐青雲的人躲在遠處,借着禮炮鳴炮時的轟響,放出冷槍。
同樣,趙二虎死于一根接一根的冷箭,不知來處,亦不見放箭者。
仿佛是在説:
在炮聲響徹的時代下,槍聲微不可察,子彈射向的人同樣細若蝼蟻。
他們至死都仍看不透——
兇手是每個人、所有人。
關于這一點,片中有一處絕佳隐喻。
朝廷派去處決趙二虎的御林軍,只見刀鞘,全無面目。
如此,他們便可以是任何人。
有些人是主動藏身于幕後,但更多人,是被時代消聲,進而像數字一樣被抹去,像炮灰一樣消散于風中。
舒城一戰慘勝後,活着的人能吃飽了,死去的人,連遺體、骨灰都不剩,空餘一雙破草鞋。
以及幾枚銀錢作安家費。
姜午陽在給一對士兵的老母親發饷銀的時候,鏡頭用的主觀視角和遠景,我們看不到這位母親的神情,甚至不知道她是何模樣。
是那些不願被看見的人,源源不斷地制造着那些不被看見的人。
前者即使拿着望遠鏡,也看不到後者。
他們只看得見自己。
他們制造了這片土地上無止境的苦難,到頭來,這些苦難連他們的衣裾也沾惹不到分毫。
04
理想、底線
《投名狀》洞見了人的局限性。
一個身懷青雲之志、説一不二的人,其局限性往往更致命。
道德綁架式地跟慈禧提要求,龐青雲不是求死,他只是求成,而且是急于求成。
他不是第一次這樣做。
才相識一日,他就勸谏趙二虎帶人投軍,跟不知底的趙、姜納投名狀;
麾下僅800人馬,他就敢領着跟5000太平軍死戰;
剩餘10天的糧草,他卻敢立軍令狀:2天拿下蘇州,8天攻陷南京。
不分情況的冒進,把他變成了一個瘋狂的賭徒,每一把都是梭哈。
如果你為他"天下為公"的理想動容,那你也一定會為他"畢其功于一役"的"衝動"扼腕嘆息:
慈禧都跟你示好了,你咋就不能先賣個乖,從長計議呢?
然而。
跟意圖造福蒼生此等抱負比起來,不論如何苦心經營、穩扎穩打,一個人的一生再怎麼慢,都太快了。
《走向共和》裏,李鴻章尚且説: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而一個人,縱使有通天之才,又能改變得了什麼呢?
改變時代,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跑。
每一代人能做的,不外乎跑好自己這一棒。
然後一個人與下一個人交棒,一代人與下一代人交棒。
可惜,這是龐青雲至死無法懂得的道理。
就好像龐青雲不可能意識到,他的理想根本上與他所依附的政治體系背道而馳,清廷從下至上都只為皇權服務,可他卻想着為百姓讨活路、要公道。
原來,不管看到的世界是大是小,每個人都在不同半徑的圓圈中畫地為牢。
頗為諷刺的是,他極力殲滅的太平天國正好有一個跟他近似的理想,正所謂:"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洪秀全語)。
——太平天國的滅亡,正是他命運的預演。
導致龐青雲失敗的原因不止于此。
龐青雲急于求成的秉性,給他造成了一種錯覺,他以為凡事皆能速成,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他下令處決兩個亂來的小弟,表面上為正軍紀。
實際卻想改變麾下軍隊的基底,把土匪伐毛洗髓成正規軍,為他的宏偉藍圖鋪路——以前,你們是為了自己打仗,今後,你們要為了别人(百姓)打仗。
為此犧牲兩條人命,是值得的。
為此射殺受降的4000太平軍俘虜,是值得的。
接着,他又認為,為了"每一個百姓都吃得飽"、"不受欺負",犧牲兄弟趙二虎,也是值得的。
終于,這"理想主義"露出了光環背後的獠牙——它與生俱來的暴力性。
因為純粹,所以傷人;因為狂熱,所以不計代價。
龐青雲的理想有多高遠,他的底線就有多沉淪。
他看到了茫茫眾生,也就看不到眼前那些活生生的人;就連自己漸漸被馴化成一個宏大概念的奴隸,還不自知。
但這不是每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必然歸宿。
片中還有一個理想主義者,黃文金(郭曉東 飾)。
原本,他是個富甲一方的商人,11年前變賣家產,投靠太平天國,為了跟龐青雲一樣的理想。
現在,他是太平軍派駐蘇州城的将領。
為了理想,龐青雲違抗軍令攻打蘇州;也為了理想,黃文金死守到底。
雙方已鏖戰九個月,城内城外都彈盡糧絕,強弩之末。
人間煉獄。
再這麼熬下去,所有人都得死。
雙方将領,兩個理想主義者,務必想辦法破局。
龐青雲的選擇是,向上級下跪乞求,沒用,又跟死對頭何魁做交易(但龐青雲并未履約),才換來10天軍糧。
——為了實現理想,他出賣了全部的尊嚴和信譽。
黃文金的做法是,趁趙二虎來暗殺自己時,将計就計,死在了他的劍下。
因為不做降兵是他的底線,而保護城裏百姓(不受屠戮)是他的理想。
——為了實現理想,亦為了守住底線,他獻祭了自己。
當理想與底線短兵相接,龐青雲毫不猶豫地舍棄底線,然後用"兵不厭詐""這是戰争"為自己辯護。
黃文金則示範了理想主義者的另一種路徑:
堅守理想,但不放棄底線;
倘若兩者矛盾,犧牲自己,而不是犧牲他人。
以理想為借口,放縱暴行,哪怕獲得了施展抱負成就理想的機會,也會被過往的積怨反噬。
這是龐青雲走向覆滅的根本原因。
也是導演陳可辛的解讀——
在一個亂世裏,那些沒有勇氣和擔當的理想主義,注定只會帶來災難,淪為暴行的借口,殺人的工具。
05
誰是英雄?
所以理想主義就不對麼?
不。
手握理想的人,不能犯幼稚病,不能急于求成,必須有耐心、有毅力、有勇氣,去撬開時代的視窗,帶來光明與新鮮空氣。
為此哪怕獻祭自己,也在所不惜。
因此,細看《投名狀》,真正的主角浮出水面——黃文金所代表的太平天國,握着解開時代困局的鑰匙。
只不過,這把鑰匙的使用,時代困局的打開,可能要花上幾代人,近百年的時間,代價是屍山血海,血流成河。
但第一顆種子播下了,覺醒者出現了——
趙二虎。
關于他的覺醒,讓我們從頭説起。
這是一個任何時候都沒有退路的時代。
就像三兄弟初次叩見三位大人時的處境,前後都是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進無可進,又退無可退。
面前只有一口石甕,明知鑽進去了出不來,也不得不鑽。
所以他們學到了一件事,永遠夠狠,對自己狠,對别人更狠。
衝鋒的時候主動蒙上馬眼,自絕後路。
就是這樣一個前半生只學會了殺别人的土匪頭子,在主動死在他劍下的黃文金身上,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慷慨赴死的高貴和堅守底線的分量。
蘇州城因兩軍交戰成為一座大牢,困住了所有人。
黃文金自願成為了那把解救所有人的鑰匙。
他是為别人而死,為成百上千與他并無瓜葛的百姓而死。
《投名狀》特意用一幕象征基督教洗禮的設計,将趙二虎此時内心受到的震撼外化。
他不再肯定殺人的意義,轉而看到素不相識的人與人之間那隐秘而無形的聯結。
那種不需要投名狀,而僅僅是同為人而與生俱來的聯結。
有道是,亂世出英雄。
有理想的人,與有底線的人,誰更能稱英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得搞清楚"英雄"的定義。
《投名狀》借姜午陽之口,帶出了一個可能的标準:
"英雄可以為别人犧牲。"
而這個别人,指的是跟自己沒有直接情感利益關聯的人。
諷刺的是,這個标準其實是龐青雲定下的,可他顯然不符合。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三兄弟中,龐從未説過想做英雄,姜和趙卻都曾以此為目标。
可在内心深處,姜午陽并不理解這個詞的真實含義。
他只有身邊的家人(兄弟),沒有所謂理想,也就找不到可以為之犧牲的别人。
反而,他跟他不認同的龐一樣,總是在犧牲别人,成全自己。
理想是什麼?
想活下來、活得好,不算理想;理想必然是超越現實需求的某種願望。
趙一心盤算的,也就是帶着兄弟們過好日子,因此趙也沒有理想。
但他有底線。
因為有底線,他不能接受殺自己人的做法,不管為此冠上多光輝的理想的名義。
這個"自己人",一開始是手下的弟兄,後來是投敵的同鄉。
在龐青雲下令殺降後,他在堆成山的俘虜屍體中,找到了自己的同鄉。
也連帶着看到了那些跟同鄉死在一起的同袍士兵們。
看到他們彼此挽着的手。
掙不脱的可能是鎖鏈,可能是禮教權威的壓迫,也可能是同胞血脈。
他漸漸開始相信,不是納了投名狀才是兄弟,而是同有血肉之軀的人,皆為兄弟。
他慢慢能夠看到那些死者,與他并無區别。
跟龐青雲上來就着眼天下蒼生不同。
趙心中的"自己人"是真實的,是有血有肉的,是發源于鄉黨,随着戰鬥與犧牲,一步步逐漸擴大的。
從上至下的拯救,是救世主式的傲慢,從下至上的兼容,才是屬于革命者的自覺。
後者,星星之火,到了關鍵時刻,能如烈火烹油,發出改天換地的力量。
當然《投名狀》的時代裏,趙在還只是小火星的時候就殒滅了。
但正如黃文金喚醒了趙二虎,趙也在逐漸喚醒身邊人。
由此,引出《投名狀》最大的野心:
這是一出革命先行者的覺醒史——
尤其是,這些先行者,不是地方軍閥,不是士人大夫,更不是高門貴胄。
而是出身草莽的平頭百姓。
片中用了各種意象,展現了大時代給百姓們的壓迫。
在龐青雲面見狄、陳、姜這個場合,大人們頭頂的牌匾,它被用來壓制龐青雲,而不是三位大人物。
忠信仁笃
這四個字中排首位的:忠。
它建構的是一種從上至下的層層約束力,它只向上成立,唯上不唯下。
它是面對它的人的枷鎖,是背對它的人的權杖。
片中與此相近的意象多次出現。
當它要束縛男人時,它是牌坊上書的"孝義可風";
當它要束縛女人時,它威力加倍,成了"貞順芳留""節動天褒"。
便如蓮生(徐靜蕾 飾),這些高高在上的禮教巨物,使得她再怎麼反抗自己的命運,再怎麼出逃,最後還是只能回到原點。
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被逐層關進一個碩大無朋的社會金字塔中。
然後級級傾軋,上層碾壓下層,一個自洽的吃人社會就此成型。
在那場未能剪進正片的姜午陽的凌遲戲中,便有這個社會的縮影:
官員負責監工,劊子手負責執行,順民負責配合,逆賊負責受刑。
億萬人就這樣被逐級分化成互相殘害的不同群體。
卻不知道,他們本是命運相連的人民。
《投名狀》的底色,就是用這三個人在這個大時代的必然悲劇,給出一個答案:
舊時代無可救藥。
但新時代的希望,絕不由救世主賜予。
而是發轫于每一次覺醒,締造于每一次犧牲。
陳可辛這層答案,我們曾經錯過,但不必再假裝視而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