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時隔1個月再次“超配”中國股市 高盛:A股、港股未來1年潛在回報率約20%,歡迎閲讀。
9 月 24 日以來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正不斷助推中國資產的重估,在這一背景下,外資 " 唱多中國 " 的音量越來越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 10 月 5 日将中國股市上調至 " 超配 " 的一個月後,高盛再度發布研報 " 唱多 " 中國資產。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及團隊在落款日期為 11 月 4 日(本周一)的研報中,維持了對中國 A 股和 H 股的 " 超配(Overweight)" 評級,并預計未來 12 個月這兩個市場的潛在回報率在 20% 左右。
劉勁津團隊表示,從行業上看,他們更青睐消費導向型行業,而非制造業。
此外,高盛在日前發布的另一份資金流向研報中指出,在截至 10 月 30 日的 4 周内,A 股市場獲得 243.85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700 億元)淨流入。該機構指出,新興市場基金過去一個月一直在增加對中國和北亞市場的敞口,一旦美國大選結束,籠罩在市場上的不确定性解除,這種敞口可能會迅速增加。
高盛研報唱多中國資產
在 11 月 4 日發布的研報中,劉勁津團隊維持了對中國 A 股和 H 股的 " 超配(Overweight)" 評級,并預計未來 12 個月這兩個市場的潛在回報率在 20% 左右。
劉勁津團隊認為,在寬松措施的推動下,2024 年四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将進一步增強,這有利于(A 股和 H 股上市公司)在 2024 年剩餘幾個月中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恢復。從行業來看,中國互聯網仍是盈利上調趨勢的關鍵因素。近期,非銀行金融公司在資本市場活動和股市表現復蘇的背景下獲得了強勁的評級上調。
" 我們維持 2024 年(A 股和 H 股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長 12% 的預期,部分原因是 2023 年四季度的基數較低,預計 2025 年每股收益将繼續增長 12%。目前,高盛對 2025 年盈利預測的風險是平衡的,下行風險可能集中在出口敏感行業,但上行風險可能存在于消費相關股票,這些股票可能會從日益關注需求側刺激的政策中受益。" 該團隊補充道。
談及投資策略,劉勁津團隊表示:" 我們最近将策略偏好從離岸股票轉向了在岸股票,原因是後者将更直接地受到中國人民銀行的支持措施、國内散户投資者參與度上升的影響,以及過去 3 個月 A 股較 H 股的表現仍落後 3%。"
劉勁津團隊稱:" 從行業看,出于增長性和政策原因,我們更青睐消費導向型行業,而非制造業,因此我們對(A 股和 H 股)互聯網行業(消費科技)、服務業和餐飲業持‘超配’評級。從主題上看,我們主張杠鈴策略(注:barbell strategy,指投資者購買短期和長期債券,但不購買中期債券)。"
另外,該團隊在研報中提到,目前 100 多家 A 股公司已獲得(或已申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達到 1100 億元人民币,用于回購股票。高盛認為,這可能有助于延續 A 股和 H 股市場以創紀錄速度進行的強勁回購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最新觀點外,高盛近日發布的另一份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在截至 10 月 30 日的 4 周内,全球資金合計淨流入股票市場 636.28 億美元。其中,美股獲得 372.28 億美元淨流入,A 股市場獲得 243.85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700 億元)淨流入。同期,日股和印度股市分别淨流出 60.63 億美元和 2.84 億美元。
還有多家外資機構看好
近期 " 唱多 " 中國資產的外資機構顯然不止高盛一家。
多家外資機構公開表示,以一系列增量政策出台為标志,近期中國經濟政策持續加力,有力提振了社會預期和信心。同時,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态度明确且堅定,中長期看,中國市場、中國資產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有望增強。
在積極 " 落子 " 中國的同時,眾多外資機構和投資人也正在重新審視 A 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
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陳艾亞認為,當前中國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會給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如穩定房地產價格、提振市場信心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匯豐中國獲批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華泰保興基金 " 變身 " 外資系公募,這都是外資積極布局中國資產的積極變化。
聯博基金認為,從近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股票型基金等可看出端倪,全球資金的挪移或已開始。
業内人士預計,未來一系列開放政策将轉化為更強的吸引力,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配置熱情有望持續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在 10 月中旬舉行的 2024 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外商直接投資(FDI)外匯便利化中期改革方案,着力提升外商直接投資匯兑便利,優化外匯登記、賬户、資金使用等管理要求,簡化業務流程,縮減管理鏈條,為外資企業在華展業興業營造良好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