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為啥人人都愛高啓強,歡迎閲讀。
他的奮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上還是 " 壞人 " 多
" 高啓強 " 是短視頻平台上最忙碌的人之一,張頌文老師可以説把南派 " 壞男人 " 的形象再次推向了另一個巅峰。
我們都知道,反派比正派好演,因為反派有千千萬萬種 " 真實 " 的演繹方式,而正派只有一種 " 虛假 " 的展示方式。就像劇中李響隊長説的那樣 " 抓壞人的被綁住了手腳,而壞人不講武德,怎麼鬥?"
這恰恰是高啓強這個角色天生自帶的優勢,幹壞事的時候糾結、掙扎、恐懼、自我放逐 …… 種種情緒都很容易出彩,本質上是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這種情況,而像安欣那樣去 " 幫助别人、發善心、處理壞人、夢想破滅 ",大多數人根本就沒那個機會,自然更難去共情。
所以,我看《狂飙》也是 1.5 倍速 + 拖動,但看到高啓強的部分就停下來多看一會兒,甚至會拖回去多看幾遍,看人家遇到這種難事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的,表面上是因為壞人的奮鬥讓人更好奇,本質上其實是一個説起來挺絕望的事實:
這個世界啊,還是 " 壞人 " 多。
這個 " 壞人 " 并不是 " 作奸犯科 ",更準确地説應該是 " 真實的人 "。
《狂飙》整體來説是一部給人希望的劇:很多人在高啓強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也在安欣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但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希望。
高啓強的希望,好像更貼近普通人一點。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高啓強一登場的時候是一個悲慘的魚檔小老板,而安欣是一位新手刑警,局裏一正一副兩個領導還都罩着他。
這種身份的不對等一下子就給了普通人想象空間。你想想高啓強的處境,是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處境?再想想安欣,盡管劇中已經一再解釋安欣的身世也很不容易,但但但人家畢竟是公務員啊。這,你千言萬語的解釋,在現實面前也是蒼白無力的。
其次,高啓強的每個 " 開挂 " 時刻,都是他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這也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的困境。
第一個開挂時刻是他因為實在太慘了,大過年的被打,到了局裏回不了家,激起了安欣的恻隐之心,然後因為和安欣警官多説了幾句話,回到魚檔就被風傳 " 有了靠山 "。
第二個開挂時刻是他弟弟想借兩萬開店,為了這筆錢他去铤而走險不成想意外幹掉了徐雷,這下好了,背上人命,大家更不敢惹他了。
第三個開挂時刻就完全是個人能力和運氣的體現了,借了安欣的手,除掉了對他威脅最大的徐江。到這裏,其實已經是普通人飛升的天花板了,接下來日子本來是可以過得非常好,該有的都有了,自己的生意、市場上的名氣、幫手、人脈、還有個真能説上話的刑警朋友。
但 " 爽感 " 讓人上瘾,在影視劇中,小人物一路逆襲是不能中途暫停的。但這也是小人物最悲哀的地方,你再怎麼逆襲,到最後付出的代價一算賬,還是讓人覺得不劃算:弟弟死了、老婆死了、自己連個孩子也沒得、自己最後也是死路一條。
最後,其實高啓強是觀眾的化身,是滿足我們 " 窺視欲 " 的針孔攝像頭。
我們觀眾的快樂,建立在高啓強的痛苦之上。他替我們去趟生活的渾水,去排生活的地雷,最後被炸死的也是他,我們只要過瘾就行了。
所以説到底,他還是一個講道理的普通人。只不過有些道理,到了某些圈層級别,就不是一對一苦口婆心地那麼個講法,而是 " 投名狀 ",你得真的幹髒活。
這樣一個 " 壞人 ",普通人沒有理由不喜歡他。他幹的那些壞事,根本沒有傷害到普通人的利益,反而是帶着普通人的憤怒與不滿,一路殺到南天門。
這當然很爽,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他所經歷的什麼機遇、絕境、籠絡、策劃等等,都是編出來的,不具有可復制性。人生在世,如果天生沒有後台,就自己活得當心一點。如果有後台,那就大家一起當心一點。
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可貴也最脆弱的東西。尤其是把希望寄托在海瑞式上達天庭的完人身上。這不是什麼希望,這是另一種絕望。
從這個角度來説,安欣是完人,高啓強更是完人。完人的希望,看看就行了。
高啓強的奮鬥裏,如果説真的有某種普通人能夠借鑑的東西,那我覺得只有一個,那就是:
多讀一點書,保持終身學習的這樣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