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比亞迪又赢了,6月銷量是特斯拉3倍!日美德系車全線敗退,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提高,歡迎閲讀。
7 月 10 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 年 1~6 月,國内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約為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其中,6 月,國内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約為 189.4 萬輛,環比增長 8.7%。
圖片來源:乘聯會
據悉,今年 1~6 月,國内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持續環比增長,是本世紀以來從未出現過的逐月環比增長的走勢。" 這主要得益于春節過早、3 月異常促銷、‘ 618 ’促銷等活動,疊加政策的持續支持,國内乘用車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是產品的創新和企業的努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
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目前乘聯會對國内乘用車的全年零售銷量預期保持不變,暫時不會做出調整。
根據乘聯會的預測,2023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850 萬輛,狹義乘用車銷量為 2350 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 36%。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提高
比亞迪銷量是特斯拉 3 倍
自主品牌乘用車單月零售份額持續保持高增長态勢,成為今年上半年國内車市的一大亮點。
2023 年 1~6 月,自主品牌累計份額 50%,相對于 2022 年同期增加 4.2 個百分點。其中,6 月,自主品牌零售量為 93 萬輛,同比增長 14%,環比增長 7%,零售份額為 49.3%,同比增長了 6.7 個百分點。
崔東樹分析稱,自主品牌零售份額的持續上漲,主要得益于國内車企采取了國内、國外市場并行發展策略,并在新能源車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更新表現優異,如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從乘聯會發布的國内乘用車廠商 6 月銷量榜單來看,排名前十的車企中,有四家為自主品牌車企。其中,6 月,比亞迪以 23.1 萬輛的零售銷量居首位,超出排名第二的一汽 - 大眾 5.2 萬輛,緊随其後的分别為長安汽車(11.8 萬輛)和吉利汽車(11.5 萬輛),長城汽車則以 6.8 萬輛的零售量居榜單第 10 位。而最受公眾關注的特斯拉零售量不足比亞迪的三分之一,共 7.4 萬輛,排在第 8 位。
與自主品牌相反,6 月主流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則呈現出同比大幅下滑的态勢,零售銷量為 66 萬輛,同比下降 19%,環比增長 6%。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 21.1%,同比下降 1.6 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 17.8%,同比下降 3.7 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 9.2%,同比下降 0.9 個百分點。
豪華品牌 6 月零售銷量為 30 萬輛,同比下降 3%,環比增長 22%。"6 月豪華車環比高增長,主要是由于去年受芯片供給短缺的豪華車缺貨問題逐步改善,市場走強。" 崔東樹解釋稱。
标普全球汽車中國輕型車銷售預測經理林懷濱認為,國内新能源車的高速增長和出口量的大幅增長,将繼續支持自主品牌銷量保持較強增長走勢。
乘聯會統計口徑下,1~6 月,國内乘用車累計出口(含整車與 CKD)168 萬輛,同比增長 92%。其中,6 月,國内乘用車出口 29 萬輛,同比增長 56%。随着出口運力的提升,6 月自主品牌出口達 24.8 萬輛,同比增長 56%;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 4.7 萬輛,同比增長 55%。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透露,今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 400 萬輛。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艾睿鉑最新的汽車行業分析表明,中國汽車廠商将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主導力量,預計到 2030 年,本土品牌在中國将占據 65% 的市場份額。
2023 年國内新能源車滲透率或達 38%
作為國内乘用車市場前 6 個月持續保持正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新能源車市在 6 月份繼續保持着高增長态勢。6 月,國内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 76.1 萬輛,同比增長 33.4%,環比增長 12.1%。其中,6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 51.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34.2%;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4.2%。
今年 1~6 月,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量為 354.4 萬輛,同比增長 43.7%;累計零售量為 308.6 萬輛,同比增長 37.3%。" 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以比亞迪、長安、上汽、廣汽、吉利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表現優異。" 崔東樹表示。
随着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的多線并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6 月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達到了 13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82.7%。其中,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别為:比亞迪銷量約 25.17 萬輛、特斯拉中國銷量約 9.37 萬輛、廣汽埃安銷量約 4.5 萬輛、吉利汽車銷量約 3.86 萬輛、長安汽車銷量約 3.66 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等國内頭部車企加快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型(以下簡稱插電混動車型)的投放,今年以來插電混動車也在飛速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6 月,國内純電動乘用車批發銷量為 52.8 萬輛,同比增長 17%,環比增長 9%;插電混動車型批發銷量為 23.3 萬輛,同比增長 95.7%,環比增長 20.1%。其中,6 月插電混動車型在當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為 31%,較去年同期占比增長了 10 個百分點。
" 未來 4 年,插電混動車型在國内外市場均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空間。" 崔東樹表示,從當前增長态勢來看,國内新能源乘用車 2023 年全年銷量達到 850 萬輛已不成問題。
林懷濱也表示,插電混動車型總量基本會在 2026、2027 年達到頂點,然後會慢慢往下走。"2023 年,國内乘用車銷量(不含出口)預計在 2200 萬輛左右;到 2024 年可能會達 2300 萬輛左右水平;2030 年左右接近 2700 萬輛。" 林懷濱預測稱,2023 年,國内新能源車滲透率可達到 38% 水平。
記者|李星
編輯|段煉 裴健如 杜恒峰
校對 |王月龍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