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中國的大廣場,為什麼如此尴尬?,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環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Sai 談水説園(景觀建築師),審稿:蟹黃撈飯,圖文制作:木易,題圖來自:AI 生成
廣場,對中國人來説是個非常熟悉又陌生的東西。
熟悉是因為廣場真的特别多。你去或大或小的城市,出了高鐵站就是東西南北大廣場。你所生活的城市裏也簇擁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商業廣場、市民廣場或者文化廣場。這些廣場承載着巨大的人流。
但是仔細一想,這些廣場仿佛除了人員聚集和疏散之外,就沒什麼其他的功能了。反倒是廣場舞,卻内涵了它的真實意義。
而這種怪異的感受,在比較之後愈發地清晰了。
作為一名建築師,我有幸去過世界各國,去體驗各式各樣的城市廣場和其中的市民生活。我總體的感受是,國内的廣場普遍有種空曠的孤獨感、出奇的不舒适和統一的審醜疲勞。
比如當你在高鐵站前廣場時,除了進站所需的那一塊區網域外,剩餘的大部分空間着實讓人琢磨不透。
也許有人會説,這是出于消防需求。那這消防撲救的面積得配适多高大的建築體呢?或許是出于應急避難的考慮?空曠的場地的确能站下更多的人,但為了到達這裏,若沒有敏捷矯健的身手,可能真還有點困難。
有時,我站在廣場上,放眼望去,是整齊劃一的花崗岩鋪裝毫無生氣地往外排開,随機會翹起那麼幾塊,拌人一下。才幾歲芳齡的地下出入口的玻璃盒子已經落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迹。鐵栅欄替代了人性化的導引系統,規訓着每一位進站的旅客。
倒是在讓我們體會風吹日曬雨淋雪打這件事情上,廣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炎炎的夏日,穿過廣場如同穿過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真可謂用心良苦。尤其是趕高鐵拖着行李箱在偌大的廣場中奮力奔跑的時候,更是希望這條路能短點、再短點。
或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你來了一場 Citywalk。沿着不太平整的人行道,穿過幾個十字路口,拾級而下。大概率你會遇到一個半圓形或者圓形的小廣場矗立于水畔。
壯碩的花崗岩石墩形成廣場與水的分隔線。憑欄遠眺伴随着被硌到胳膊肘的風險。也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與遠方未曾抵達的大海。而是你在水畔,卻無法欣賞水(雖然水也有點濁)。
從設計角度看,這種糟糕的體驗是因為極度粗糙的城市設計、貧乏的廣場内涵、以及上帝視角的美學爽感。
所以,讓我們看點兒好的吧:
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PiazzaSanMarco),是歐洲最最經典的老廣場。它由兩個長方形組成,形成五面圍築,一界臨水的空間結構。這賦予其既具備圍合的安全感又不失開敞的靈動性。
廣場的尺寸和建築的關系也非常巧妙:雖然其中沒有一棵樹,但是你總能在一側建築的陰影中躲避灼人的陽光。而局部空間又暴露在光線之下,明暗交替,時移景異。
被建築包圍的這五個界面,并非單純的牆、窗、門肌理,而是各有特色,精妙絕倫。最出彩的要數東側的立面——聖馬可大教堂(全稱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 StMark ’ s Basilica):大跨度的拱門、逐級内縮的門框、房頂精美的神像以及掌管廣場的駿馬雕塑,構成一幅美好的圖景,字面意義的目不暇接!
聖馬可大教堂(圖源:虎嗅,拍攝:萬一)
它還非常适合 " 走 ",且走得很舒服。雖然遊客眾多熱鬧非凡,卻沒有混亂車行交通的打攪。看似被包圍的界面裏藴藏了不少人行通道。以北側為例,僅 240 米長的城市界面就容納了 7 個人行通道。真可謂條條大路通聖馬可。
在建築功能上,聖馬可廣場也講究公共屬性和商業化的互補。教堂、博物館、咖啡店、餐廳等等,能在這裏站穩腳跟都是久經考驗的設計結果。難怪拿破侖在占領威尼斯時把聖馬克廣場譽為歐洲的會客廳。
廣場一側就是著名的花神咖啡館(圖源:虎嗅,拍攝:萬一)
當然,細心的你會發現國内也有大量仿西式的廣場,但失敗的案例卻占多數。畢竟我們的文化土壤、生活習慣和建築傳統都與西方相去甚遠。舶來品如果只是換個表皮,必将無法兑現它的功效。所以,我們的廣場設計也許普遍需要被重新審視。
那麼,除了威尼斯這種世界級遺產,有沒有更現代的參考作品?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作為當代景觀設計與雨洪管理結合的經典作品,它在設計上不僅滿足了通行、體育活動、聚集、休憩的需求,還讓場地在雨天化身為一個個蓄水池,充分緩解大暴雨對市政管網的壓力。這些收集來的雨水,經處理後又可變成噴泉。
因為它的多功能性和氣候适應性,廣場在建成後收獲了眾多好評,也被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積極效仿。
這個設計理念,其實并不新奇,它和我們國家的海綿城市如出一轍。但當極端天氣來臨時,哪些是真海綿,哪些是假海綿,就極易被辨識出來。
而海綿城市也不應只是雨洪管理的工程改造,更應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科技與設計的融合可視、可感、可玩。
總之,方法是那些個方法,做出來的廣場好壞,根本上取決于是否真的從人的角度去做這件事,對誰負責為誰着想。比如各種廣場舞和相親角,真實地反映了我們對鄰裏互動和不期而遇的需求。而本該承載這些活動的空間嚴重不足,所以無論幹什麼,就都流向了廣場。畢竟這麼大的場地,那不就是用來裝一切的麼?
正是這種設計和需求上的嚴重脱節,導致國内廣場大量閒置或者被各種清奇的項目占據。原本是某某文化廣場,搖身變成小火車、小吃攤和遊樂園。還有我司旁邊新建了一個廣場。建成後就被圍欄圈了起來,至今已圈了一年有餘,仍無開放的迹象,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在景觀設計領網域還有個專門的説法叫設計留白,表示該場網域在後期可被使用者創新性地改造利用。
留白并非設計師或建設師在前期的偷懶,而是在深思熟慮後,将适當的場地預留出來,讓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有機地發生、生長。
這如同國畫中留白的哲學,讓欣賞者能通過自身的經歷和文化修養去感悟其中的意境。作品也能脱離作者,生出更多的生命力。但是,要做到這一步,顯得更加地遙遠。
當然,即使我們發現了這些問題,國内顯然已過了大規模城市建設的時期。所以,很多既定的東西,難以推翻重來。
但在軟性管理上,還可以通過增加合适的場地裝置、社區共建的方案、定期或快閃類的主題活動、激活社區的業态以及線上線下的聯動等等手段,讓原本單調的廣場變得豐富、有温度、有人情味兒。畢竟熱鬧才是廣場應該有的樣子嘛。
如果我們的廣場可以被相關主體更細膩地對待,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它們将不再尴尬。我們的公共生活也将随之從單一的被規訓好的 " 行為 ",演變出更多的可能性和包容性。
畢竟,城市建設用的是税金,造出來的東西,難道不理應為市民服務,為市民所用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環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Sai 談水説園(景觀建築師),審稿:蟹黃撈飯,圖文制作: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