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王傳福豪車夢的關鍵一役,歡迎閲讀。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兩年前比亞迪拿下騰勢主導權之時,市場對這個比亞迪與奔馳合作品牌的未來,心存疑慮;對于王傳福要把騰勢打造成豪華品牌的豪言壯語,也嗤之以鼻。
騰勢 D9 上市後大賣,今年已連續四個月銷量過萬,對别克 GL8 豪華 MPV 霸主之位構成了威脅;騰勢品牌知名度也迅速提升,讓人驚豔。
可以説,D9 幫騰勢拿到了 " 豪門 " 的入場券,而 N7 則是騰勢大顯身手的殺手锏。
7 月 3 日,N7 正式上市,騰勢也從小眾的 MPV 市場,衝向了更大眾的 SUV 市場。同時,騰勢 N7 作為比亞迪首款具備高階輔助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吹響了比亞迪進軍智能化的号角。
豪華與智能,過去一直是比亞迪的軟肋。如今借着騰勢 N7 上市,王傳福的夢想,開始走入現實。
在騰勢 N7 上市前夕,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與華爾街見聞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他透露,N7 到年底前目标是月銷量破萬。接下來随着騰勢車型的不斷豐富,整體月銷量過五萬 " 是過及格線 "。
屆時,騰勢也能在豪車市場,三分天下取其一。
這是王傳福實現豪車夢,改變比亞迪固有形象的關鍵一役。騰勢肩負重擔,它必須迎難而上。
冒出
2023 年的新能源車市,有一個絕對不能忽略的品牌:騰勢。
靠着差異化競争,在已是紅海的 MPV 市場裏,騰勢 D9 硬生生闖出一條生路。截至 7 月初,D9 累計訂單突破 10 萬輛,交付近 8 萬;剛剛過去的 6 月,創下 11058 輛的新高。
這樣的一鳴驚人,為比亞迪進軍豪華市場打下了不錯的基礎,積累了口碑。
趁熱打鐵,騰勢 N7 高調亮相,介入了當下競争最激烈的細分市場。它是一款中型 SUV,售價 30.18-37.98 萬元,目前推出的車型僅有純電版,而非比亞迪相對更具優勢的插混車型,直接杠上了特斯拉 Model Y、蔚來 ES6、極克 001、阿維塔 11 等,都是現今市場上的熱門主流車型。
Model Y 去年更是以全年 31.5 萬輛的銷量,在中國中型 SUV 市場一騎絕塵。
想要在如此 " 卷 " 的市場裏殺出來,騰勢 N7 要拿出真本事,找到自己的打法。
對此,趙長江很有信心。他説,騰勢 N7 定位是獵跑 SUV,主打操控性能和智能豪華,融合了轎跑和 SUV 的優點,是一款 " 全能型 " 的車。
這也延續了騰勢 D9 的打法。趙長江稱,D9 創造了一個新的應用場景,兼顧商用和家用。在騰勢 N7 上也希望用這套邏輯,打差異化和年輕化。
騰勢 N7 希望成為家庭的第二台車,主打城市通勤。這與通常 SUV 全家出行、長途的場景形成差異,也與 SUV、MPV 作為主力車的場景形成互補。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目前騰勢 N7 的預定單中,有 30% 來自騰勢 D9 用户增購。
騰勢 N7 的配置也與目前市面上的競品車型,有着差異化優勢。全球首搭帝瓦雷音響,雲辇 A 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首次量產上車,以及雙槍快充技術解決續航焦慮等。趙長江毫不客氣地説,别人的頂配就是騰勢 N7 的标配。
這一套硬體配置下來,讓騰勢 N7 面對一眾競争對手都有一戰之力。不過為了應對激烈的競争,N7 在定價上做了些取舍。趙長江透露,以目前定價來算,N7 上市初期毛利率在 10% 左右,随着未來規模提升,能夠到 15% 左右。
此外,當車價來到 30 萬之上,應該盡量減少短板。對于比亞迪和騰勢來説,還要解決以往被用户诟病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上的短板。
作為首款搭載比亞迪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 天神之眼 " 的量產車型,騰勢 N7 搭載了雙激光雷達和英偉達 Orin 芯片。
比亞迪集團副總裁楊冬生介紹," 天神之眼 " 基于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車廠自設計開發、自生產的車載計算平台,軟體上則是自主研發的 BOS 比亞迪作業系統。大規模量產車的海量數據積累,也在算法上對該系統進一步加持。
不過,相比小鵬、問界等已推出的智駕系統,用户想要體驗騰勢 N7 的高速和城市 NOA 尚需時日。騰勢 Pilot 高階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會在今年第四季度開通高速 NOA,2024 年一季度開通城市 NOA 功能。
屆時,市場也會對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網域的技術成色,有更清晰的認知。
破局
騰勢 N7 背負着多重使命。
它既是比亞迪品牌向上的殺手锏,也是其智能駕駛技術集成的開山之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傳福希望,借 N7 上市,把騰勢打造成為豪華品牌的風向标。就像目前比亞迪掌握了 10-20 萬元區間定價權那樣,在豪車市場也擁有絕對的市場地位。
這幾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爆發,讓百年汽車工業面臨推倒重來的境遇,中國車企包括比亞迪在豪華細分市場,也有換道超車的機會。
然而作為一個新生代挑戰者,騰勢仍需時間破局。
長期以來,30 萬元以上的豪車市場,幾乎都被 BBA 瓜分。到豪華純電 SUV 市場,今年前五個月,也僅特斯拉 Model Y 和寶馬的 iX3 累計銷量過萬,其餘選手尚未能撼動它們的市場地位。
攪局者并不好當。但趙長江很有信心。他直言,BBA 在高端新能源市場已經沒有競争力了,騰勢就是 " 要替代傳統 BBA 的油車 "。產品迭代速度、技術領先優勢、中國本土供應鏈優勢以及用户的接受度,都讓中國品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騰勢 N7 開局不錯。
訂單數據顯示,上市 24 小時,騰勢 N7 大定訂單達 11687 輛。趙長江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對騰勢 N7 的銷量預期,是短期月銷量過 5000,到今年底破萬。
趙長江也毫不掩飾騰勢的野心。他表示,随着未來 3 年騰勢產品線的鋪開,包括騰勢 D9、N7 在内,騰勢将有 7 款車型。等這些車型陸續上市,銷量穩定後," 每個月五、六萬台是我們的及格線 "。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30 萬元及以上車型零售銷量約 104.56 萬輛,同比增長 35.1%。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達 32.98 萬輛,同比增長 121.8%,遠強于市場均值。這也讓騰勢 N7 以及接下來的新車型,有發展的土壤。
趙長江預計,到 2025 年,中國高端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會達到 60%-70%,以該細分市場全年 500 萬輛的預期來算,這是有着至少年銷量過 300 萬輛空間的細分領網域。只要吃下 20% 的市場份額,就能達到一年 60-70 萬輛的目标。
加上騰勢接下來也有海外布局的規劃,未來全球銷量甚至可能過百萬輛。騰勢能夠借此跻身全球一線豪華品牌陣列,與 BBA、特斯拉同台共舞。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 125.56 萬輛銷量穩定全球新能源銷冠,其中海外銷量 7.43 萬輛,已超去年全年。在海外布局持續擴大的同時,也在供應鏈、生產和渠道等方面,為接下來騰勢的出海擴張奠定了基礎。
擺在騰勢面前的,是一卷廣袤藍圖,新能源的大勢讓其充滿想象力。然而一個豪華品牌的成功,離不開品牌的長期積澱。" 新人 " 騰勢,如今也不過是踏上萬裏長征的第一步罷了。